红楼:我是贾琏 第193章

作者:断刃天涯

  汇报的参谋说了句正确的废话,贾琏也没反驳,人家说的没错。

  “集中炮火和排枪,压制一段城墙,敢死队轮番冲击城头的同时,工兵炸开城门的计划不可行,城门多半从里面堵死了。”

  听到此处,贾琏摇头道:“先打打看看敢死队的成色如何,城门爆破也试试看,还是不行的话再想法子。岳帅那边压力很大,做人不能只顾自己。”

  “大人,为何不绕过兖州呢?”参谋发出了灵魂拷问。

  贾琏不动声色的摇头:“我不能拿兄弟们的性命去冒险。一旦后路被断,补给也断了,届时就算打赢了,也是一场惨胜。为了孔家,多死兄弟这个事情,不合算。”

  就在贾琏准备上阵的时候,从济宁赶来的京城急报也到了,接过急报,安顿了信使后,贾琏看着上喻,笑着摇摇头。人微言轻啊,比不了孙阁老的一道奏折的威力大。

  根据贾琏对承辉帝的了解,他是不会撤李三江的,所谓使过不使功,说的就是这个。

  像王子腾那种功劳巨大的,主要要求外放自然没问题,非要留在京城,边缘化是开始,往后就不好使了,三年五载的风光后,没准就等到一个一击毙命的机会。

  真不能高看皇帝的节操,自己这种情况是特例,年龄小,对皇权根本没威胁,才是贾琏最大的优势。这点贾琏太清楚了,为此还不惜胡闹了好几次。

  因为不知道哪天皇帝的宠信就消失了,历史上很多宠臣说倒就倒了。

  “胡闹,喜欢偷懒”这些标签贴上后,贾琏只要不造反,基本能顺利混一辈子了。

  等他回到京师,转到技术岗,沉淀几年再说升官的事情吧。

  霍去病也就是死的早!

  跟着信使一道的还有齐总兵,这厮笑嘻嘻的问好后,说起济南那边:“三司全都回家等着了,多亏了贾大人,不然我也是一样的下场。”

  贾琏摆摆手:“跟我没关系,你人在阵前,陛下暂时不会对你如何。等龙禁尉到了再说。”

  齐总兵的心又悬起来了。贾琏假装没看见,这厮真就是给点阳光就敢灿烂啊。

  一夜没睡的胡勇,看看城下的官兵时,心砰砰乱跳。昨日也就是在城上,要是在野外,队伍早就崩了。今天他做了两手准备,东门边上一支五百人的马队整装待发,见势不妙,立刻带着亲信跑路。至于介中流那边,对不住,仁至义尽了。

  也许是感受到了同样的不安,今天所有头领都上了城头,看着城下等待攻击的官兵。

  看着这帮腿脚虚浮的同伙,胡勇一阵暗暗不屑,是知道今天过不去了对吧?昨晚上折腾了一夜么?唉,自打济宁逃出来后,兄弟们多数都是有一天算一天的心思。怪不得大家,主要这个贾琏太能打了,手下的神机营太过邪性。

  “兄弟们,退路不多了,今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要撕咬他两块肉。”

  胡勇做了简短有力的战斗动员后,一坛一坛的酒抬上来,每个人都是一碗酒,壮胆!

  敢死队这边早晨起来后,一人一个大肉包子,吃完了还有一碗酒,提气!

  拎着家伙,加长的梯子,所有人都保持着沉默,来到阵前后,找到各自的位子,等待!

  “前进五十步!”敢死队跟着号令,往前五十步,距离城墙三百步。

  “停步,原地坐下休息!”陆陆续续的,所有人坐下休息。

  高台上的贾琏看着敢死队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这帮人有玩命的自觉了。

  “开始吧!”贾琏点点头,身后红旗摇动!

  轰轰轰,炮声响起,地动山摇!

  三轮之后,炮火停止,尖锐的哨音三响,火铳兵百人一队出垒。

  哔哔哔,哔哔。三长两短的哨音后,敢死队纷纷站起。

  “看旗号,跟着我前进。”百人一队,队官们紧张的大声喊话,希望每个人都能听到。

  打仗,从来都不是乱糟糟的一拥而上。冲刺也要有度,不然没力气爬梯子。

  砰砰砰,神机营的火铳手排枪压制开始了,每队都是两列阵,五百米的正面,十个百人队,密集的子弹打的城头压根没法抬头,期间还不断有炮弹砸过来。真正杀伤巨大的是排枪,火炮的杀伤反而不大,这是臼炮,打的是泥弹。

  吓唬效果拉满,要是被糊一脸,也是当场走人的结果。

  黑火药时期的开花弹,威力也就是那样了,要不要先搞点技术储备的事情,贾琏都没时间去想。三酸两碱没成型,啥都别多想,想多了头疼。

  有火帽了,有引信看,才敢妄想一下开花弹。

  手榴弹不是没有,关键现在拉火装置搞不定的前提下,靠点火的大号五斤掌心雷,贾琏是真不敢让敢死队带着。这玩意守城还是不错的,这会城头上的教逆手里就有不少。

  咚咚咚,鼓声响起,跟着鼓声,敢死队往前快步走,神机营的火力压制开始的瞬间,开始小跑。穿过两队神机营方阵的间隙,看着稀稀拉拉的反击,敢死队的炮灰们,心气壮了。

  “五十步,跑!”管事的带头小跑,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跑,留着力气爬梯子。

  砰砰砰,进入火绳枪的射程后,城头的反击密集了一些,陆续有炮灰中弹倒下,同伴们低着头,往前小跑,竖起耳朵听号令,只要活下来,就能跟着贾大人当兵了。

  神机营的火铳兵方队没有闲着,跟在敢死队的后面,一溜小跑,进入百步时停下,纷纷举枪朝城头射击压制城头。第一波敢死队冲到了城下,将云梯搭在城墙上,钩子狠狠的挂住城头的时候,快速的往上爬。

  站在贾琏的位子,看着很壮观,同时,也很残酷。

  壮观是上百道云梯同时搭起!

  残酷是不断的有掌心雷、万人敌丢下来,爆炸的红光,升腾的硝烟,被炸断的云梯,肢体飞舞,血腥的气息混合了硝烟的刺鼻,随着空气飘荡。

  半个时辰后,清脆的锣声响起,迟迟没能登上城头的敢死队,在火铳兵的掩护下,开始后撤。按照要求,他们都没丢下同伴,尸体伤员都带回来了。

  沉寂了好一阵的炮声又响起了,城头上的守军,尽管打退了官兵,却依旧没有勇气扛着炮火露头。贾琏看完第一次攻城战后,交代身边的参谋:“臼炮少了!”

  “这玩意本来就不多,这点还是齐总兵从水师弄来的。听他说,早年间,臼炮挺多的,但后来没啥机会攻城了,放仓库里都放坏了。朝廷即便对外用兵,野战炮已经足够了。外部小邦,没哪家有类似高大的坚城。要不是漕运水师装备了点,还真没地方找去。”

  听到这话的贾琏,腮帮子抽搐了几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第269章 蛊惑

  本朝太祖留下的好东西不少,可惜因为内部利益斗争,废弛了很多。当然也不排除本朝周边没有强国,军事上的强大没有太多的要求的缘故。

  现在是十八世纪,中原王朝在西方国家眼里带着美化滤镜。

  按照计划,今天三千敢死队将发起波浪攻势,仅仅一刻时间,第二轮敢死队准备好了,又是炮火,又是排枪,然后敢死队冲城。

  对于战争的残酷,贾琏已经麻木了,站在高台上看着城头上的守军,情绪波澜不惊。

  攻坚对于这个时代真是太难了,尽管有线膛步枪压制掩护,有攻城炮和臼炮轰击,居高临下的守军即便伤亡不小,依旧没有崩溃,守住了第二轮进攻,这次敢死队杀上了城头,但是没有站稳脚跟,被打下来了。

  “杨文,让火铳手再进一点!五十步的距离进行压制。告诉兄弟们,今天的伤亡抚恤,加倍!”发现守军有点动摇后,贾琏发了狠。思想工作不要想了,只能用利益砸人。

  伤亡不过十余人的神机营官兵,得知贾琏开出的条件后,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随着新一轮的炮火开始后,神机营的火铳手以百人队为单位,两列横队,跟在敢死队身后,冒着城头的反击不断的逼近城下,距离五十步之后才停下,噼里啪啦的枪声响起,子弹如雨点一般的洒向城头。这个距离的射击精度大大的提高了,伤亡骤然增加的守军,明显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居高临下的投掷掌心雷和万人敌,固然能带来不少的杀伤,但更加密集的火力压制,也造成了更大的伤亡,很快就压的城头的士兵不敢露头了。敢死队趁机往上冲。

  看着逐渐崩溃的局面,胡勇觉得不能再待下去了,转身就悄悄的走了,城东门口,遇见几个同样的头领的兄弟,大家相视一笑后,各自带着亲信出了东门,走为上计。

  事实证明贾琏高看这帮人了,西门后面居然没怎么堵,看着这一幕的贾琏,心想早知道直接炸城门了。错了就要认,今后遇见类似情况,还是先要看看城门能不能炸开。

  类似的坚城也给贾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不是火力绝对占优,对手战斗意志不够坚定,搞不好就弄成湘军打南京那种持久战。毫无疑问,这是最低效的战术。

  还是要想法子在火炮上做文章,就等着野生化学家的表现了。

  兖州的情况比济宁要好的多,普通人家没受到太多的破坏,官绅富户人家,有一个算一個,全都被洗劫了,还不止一次,好多次那种。真就是该杀的都杀了,该抢的都抢了。

  看着那些眼神麻木的被掳女性,贾琏特意问了一下副将杨文,有没有士兵想要免费媳妇的,有的话可以张罗一下。底层的大头兵,娶媳妇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应该不会拒绝。

  当然杨文也强调了一下,既然娶回去,就必须善待,不然就有违于贾大人的本意了。

  神机营的官兵对贾琏绝对服气,加之这些被掳的女性,多为官宦富户家庭出身,属于高素质的女性,对这些底层官兵而言,非常的有吸引力。被掳的数百女性,很快被瓜分干净。

  什么不拿女性当人的念头,贾琏是不会有的,这种做法其实在救人。不然就这些女的,逃出牢笼后,基本是死路一条。留在当地,闲言碎语就能逼着她们去死。跟着当兵的去了京城,可能会过的不如以前,换个环境能继续生活。

  贾琏不知道的是,因为这一举动,导致官兵们都在传言,跟着贾大人混,有机会分老婆。这个传言在神机营回京后,传兵了京营各部。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贾琏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是立刻出兵曲阜,还是等一等。

  真不是贾琏刻意的犹豫,实在是打济宁消耗弹药量太大了。同时代的将领,打仗更多的是考虑拿人来堆,人不值钱的。贾琏是个唯火力论的另类,疯狂的倾泻火力是他的战术思想。这就导致神机营的弹药储备不足了,仅剩此前的三分之一。

  贾琏也不是天生的唯火力论,实在是出在这个时代,他又不想造反。从思想上改造军队的念头,仅仅是一瞬就消失了。开什么玩笑,这事情难比登天了。只能说一群逆天的伟大,造就了民族的脱胎换骨。

  逆天行事,贾琏一个凡人,不敢去想。

  天黑前齐总兵押送给养感到,贾琏也没有继续犹豫了,不过看着跟在齐总兵身后的夏守忠,贾琏脸上一点好颜色都没有。

  晚间的酒桌上,贾琏很不客气的一通抱怨,夏守忠听了也不生气,反倒对贾琏道:“小公爷,您给陛下上一道密奏,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咱家回去挨了骂,也好趁机吐苦水。这些年啊,咱家算是看明白了,这龙禁尉过的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在京城,圣人的眼皮底下,龙禁尉还能有点威慑力,出了京城,没人把咱家放眼里。”

  一番话给贾琏干沉默了,陪酒的齐总兵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这是不花钱能听的么?

  “那算了,我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贾琏别看嘴上硬,真要落在文字上不敢的。

  压了贾琏一头的夏守忠得意洋洋道:“天下乌鸦一般黑,龙禁尉能在京师横着走就不错了。咱家也就是私下跟圣人叫几句苦,没人不怕后来的史家乱写。”

  呃,贾琏还是小看了古人对于青史留名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这要是背个骂名进史书,给后人遭灾是小,令祖辈蒙羞是大,没脸进祖坟的。

  这么一个舆论环境,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落一个放任特务横行的名声。

  雍正皇帝为何名声不好,一直到某大剧播出后,才有所改观。

  这现象与他用特务治国有很大的关系,谁没有隐私啊,谁愿意丢人的事情被别人知道?

  电视剧对雍正的功绩无疑是夸大的,顺便掩盖了他很多污点。当然了,电视剧嘛。

  乾隆虽然败家,但他在位期间对外足够强硬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至于错过了工业革命这口锅,不能他一个人背,应该是整个M人集团一起背才公平。

  从头到尾,无论谁当政,考虑的都是统治基础以及权利的掌握。

  辛亥年间发生在西安和武汉的满-城惨剧,只能算作是后人为前人还债。

  夏守忠最感兴趣的还是贾琏搞的参谋处,并且先给齐总兵叫出去后,二人独坐时才问:“有人上奏,说小公爷将国家干才当做私人家臣培养,可有此事?”

  贾琏对此自然是很不屑的表示,他这么做的目的,单纯是在偷懒。并很明确的表示,随着线膛枪的出现并技术成熟,今后生产速度加快,成本更低。决定战场胜败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将领个人的武勇和智谋。更多的因素掺杂进来,情报、后勤、战术制定等等工作有专人去做,几即便是一个相对平庸的将领,只要按照正常的操作,就很难打败仗。

  这段时间告贾琏黑状的人多了,夏守忠还是挑了一个最轻的来说的。

  更严重的一点的,都在喷贾琏无视圣人宗庙被毁之危,见死不救,眼睛里只有军功。

  也就是贾琏节节胜利,但凡要是输一场,恨不得给他弄回京师斩首。

  朝廷上弹劾就算了,报纸上也不消停,除了《民生报》重点报道贾琏军纪严明,战无不胜,善待百姓之外,其他的报纸都在喷贾琏,沽名钓誉,文人之耻,目无圣贤。

  面对这种形势,御史台选择了沉默,没有跟着落井下石,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在民间的舆论阵地上,李亨这次干的不错,私下把薛蟠和贾蓉叫来,一番密谋后,打出了一连串的精彩反击。先用《民生报》开场,重点抨击地方上的军备废弛,漕标、抚标、总兵三路人马不堪一击,投敌者甚众。其次是民间的茶楼酒肆里,有很多人在传播一个事实,地方官绅勾结,巧立名目,横遭暴掠,给了白莲教机会。最后才是说书先生们,都在讲一个贾状元书生带兵,军纪严明,以多打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故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当代岳家军的故事。

  三管齐下的效果,民间舆论演变成了【朝廷里有奸臣】,要害死当代武穆。

  普通百姓可不管什么弹劾不弹劾的,他们就信说书先生,就信戏里唱的。

  这个潘美和陈世美表示懂的都懂,家人们啊!

  主要还是贾琏以前的民间舆论搞的太好了,形象非常的正面。

  夏守忠想打一个信息差,殊不知,贾琏一直能接到京中的来信。对于局势还是很清楚的。

  相比于朝廷里的弹劾,贾琏更在意的是民间的声誉。不信你去问问,知道《三国演义》的人多,还是知道《三国志》的人多。

  所以贾琏很干脆的回答夏守忠:“要不我现在就请辞回京城?”

  想卖个好的夏守忠无疑碰壁了,骂骂咧咧的回去休息。真要贾琏丢下部队回京,死肯定不会是,但夏守忠肯定死定了。

  次日一早,夏守忠还在沉睡时,喧闹声惊醒了他。

  出来看一眼,大街上神机营的官兵整装待发,夏守忠不敢落后,死活要跟着一起去。这要不跟着混个军功,他不是白来了么?而且贾琏的战报上,夏守忠死活要蹭一句【龙禁尉情报发挥了一定作用】。

  至于本地官员的问题,夏守忠给交了底,都送回京师,等待三司会审。这次就算不能个个都流放,至少这些人的政治前途算是彻底毁掉了。

  新班底是跟着夏守忠一起下来了,全面接管了本省政务。对此贾琏很不屑的表示,换一波人又如何?贪官污吏,乡绅横行,这是结构性的问题。

  夏守忠表示,我听不懂,你别跟我说。

  贾琏只能沉默以对,公平正义深入人心,但执行呢?

  算了,不去扯这些了,免得被禁。某鱼食用油被牵扯到运输丑闻中,网上热度飞快下降。某数学竞赛造神被质疑的热度下降等等。

  尤其是造神这个,我就搞不明白了,普通人跟着瞎起哄干啥?人家用造神倒逼现行的考试制度,一旦得逞之后意味着什么,你们的脑子里没有这概念呢?

  可控的造神一旦成功倒逼考试制度的后果,现代的例子请看常春藤。古代的例子,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真是被人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整天就知道跟着瞎起哄,追热度,停下来思考一下,不会死的。总是在不停的追热度,发泄情绪,跟零元购有啥本质上的不同呢?

  挑动对立是一门生意的同时,还是一种淡化J级矛盾本质的统-治手段。傻不傻啊!

  正午时分,贾琏所部迎面遭遇了前来迎接的东平铁骑,见面之后,才知道昨夜围攻之敌已经撤走。穆峻这家伙居心不良,见了贾琏后丢出一句话。

  “衍圣公在城内等着小公爷拜见!”

  贾琏听了呵呵一笑,扭头对夏守忠道:“看见没有,身边都是这种猪队友,我这仗打的有多难,你明白了么?”

  夏守忠假装没听懂道:“小公爷说的啥,咱家没听懂。”

  贾琏气的脸都黑了,很不爽道:“我要继续追击,曲阜就不去了,辛苦夏督工去一趟,安抚衍圣公。”说完,贾琏谁都不搭理,指挥部下,继续往东追击。

  夏守忠无视在一旁的穆峻,赶紧追上去拦住贾琏道:“别啊,一起啊。”

  贾琏勒马道:“你去,救援曲阜的军报,你来写。顺便还能敲衍圣公一笔,你不去,军报我来写,你啥都没有。”

  夏守忠明白了:“伱不喜欢他们家?”很含蓄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