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第8章

作者:满洲里电鳗

亭长赵凯激动地抓住他的胳膊:“赵锋!好样的!因为你,咱们赵家村可是被钱将军记住了!”

村长赵德也是满脸红光,笑得合不拢嘴。

赵锋趁机提出想扩建房子的事。

赵德和赵凯想都没想,大手一挥:“盖!必须盖!这事包在我们身上!就让你那十四个要一起去参军的同乡帮忙!你打虎为咱们赵家村扬了名,他们马上参军,也得记你的好!”

接下来的十天,赵锋家门口热闹非凡。

十四个壮劳力一起动手,伐木、夯土、砌墙,热火朝天。

而在这十天里,林清月的腿伤也渐渐好了。

在陈卿舒和叶芷怡的开导下,她也打消了死的念头。

陈卿舒跟她讲现实:“斯人已逝,活着的人才更要珍惜眼前。”

叶芷怡则拉着她的手,小声说赵锋的好:“相公人很好的,你该听你哥哥的话,好好活下去。”

林清月的心,也渐渐动了。

赵锋虽是农家汉子,却体格强壮,为人憨厚。

没有乡野村夫的粗鲁,反而处处透着一股笨拙的礼貌。

尤其是每晚。

隔壁屋里传来的声音。

更是让她脸红心跳,让她清晰地认识到这个男人的强悍。

第十一天,三间崭新的土坯房拔地而起。

新房落成,赵锋直接花掉了一锭金子,除去建房费用外,又买了大批的精粮囤积起来。

最后剩的银子,又买了大批酒肉,在自家院里摆了满满一桌,招待那十四名同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在赵锋的豪爽之下,十四个汉子纷纷站起来。

其中一人端着酒碗,齐声喊道:“锋哥!以后我们都跟你混了!”

赵锋虽年纪最小。

但搏虎的勇武和一掷千金的豪爽,早已让他们心悦诚服!

赵锋勇猛,搏猛虎而归。

这九个字,听说已经入了村志!

宴席散后。

赵锋提着打包好的酒菜回到屋里,和三女继续喝。

这一晚,林清月喝多了,被赵锋扶着送回了属于她的新房间。

借着酒劲,赵锋回到主屋。

看着眼前娇艳如花的陈卿舒和叶芷怡。

嘿嘿一笑。

夜深人静。

半醉半醒的林清月躺在新房的土炕上。

听着隔壁主屋里的动次打次。

只觉得浑身燥热,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这头蛮牛……真要把人折腾死了!

第7章 败仗?牙市!

次日天一亮。

赵锋便起了个大早。

钱冲给的金子还剩一锭,被林锋沉甸甸地揣在怀里,像块烧红的烙铁。

这钱,烫手,但也是救命钱。

他要去县城,必须去。

把金子换成实实在在的粮食、布匹、盐巴。

换成能让三个女人在他走后,安安稳稳活下去的家底。

新房内,陈卿舒、叶芷怡和林清月也已经醒了。

没了昨夜的尴尬,三个女人凑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堂屋里,陈卿舒和叶芷怡正低头做着针线活。

“姐姐,你看这针脚,给相公做内衬,会不会磨得慌?”

叶芷怡举着一件刚裁好的粗棉布里衣,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陈卿舒接过来,用指腹捻了捻,笑道:“傻妹妹,你这手艺,比县里最好的绣娘都不差了。相公穿上,只会觉得舒坦。”

她们在为即将远行的赵锋,准备行装。

一针一线,缝进去的,是道不尽的牵挂和担忧。

林清月坐在一旁,手里捧着一杯热水,看着她们忙碌,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她们是他的妻,为他缝衣做鞋,天经地义。

可自己呢?

受了他的救命之恩,住着他的房子,吃着他的粮食,却像个外人。

她想做点什么,却又找不到合适的由头。

最终,她咬了咬唇,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轻声开口:“两位姐姐,我想……我想给赵大哥也做个东西,算作……算作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陈卿舒和叶芷怡闻声抬起头,相视一笑。

那眼神里,什么都明白了。

陈卿舒放下手里的活计,拉过林清月的手,柔声道:“这有什么,你只管做就是。我看你女红也好,不如给相公绣个荷包吧,贴身戴着,也能时时念着你的好。”

一句话,说得林清月红了脸,心里那点小九九被看穿,却又觉得无比熨帖。

“嗯。”

她低着头,声音细若蚊呐。

看着这屋里温馨的一幕。

赵锋心里一暖,转身大步出了门。

……

再次来到县城,赵锋立刻察觉到了不对劲。

街道上,气氛明显比前几日紧张了许多。

路口多了不少手持长矛的兵丁,眼神警惕地盘查着过往行人。

百姓们一个个行色匆匆,脸上带着几分惶恐,街边的小贩连吆喝声都压低了。

一股肃杀之气,笼罩着整个县城。

赵锋心里咯噔一下,随便找了个路边的茶摊坐下,扔下几枚铜板。

“小哥,来碗茶。顺便问一句,城里这是怎么了?官兵怎么多起来了?”

那茶摊的小厮收了钱,麻利地端上一碗浑浊的茶汤,凑过来压低声音道:“客官可别大声嚷嚷!听说……听说前两天,咱们义军的大部队,在北边被朝廷的官军给埋伏了!”

小厮说得神神秘秘,伸出五根手指头晃了晃:“听说啊,一下子就没了好几千人!连大旗都丢了!现在城里风声鹤唳,都在抓奸细呢!”

赵锋端着茶碗的手,猛地一僵。

败了?

义军竟然吃了败仗?

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作为一名历史系博士,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王朝末年,天下大乱,官逼民反。

这个时期的义军,应该如同燎原之火,势不可挡才对。

官军腐败,兵无战心,往往是一触即溃。

像钱冲那样,随手就能赏下金锭,又能把掳来的大家闺秀当货物一样送人。

这说明义军正处于顺风顺水的扩张期,士气高昂,财大气粗。

可偏偏在这种时候,他们却吃了一场足以伤筋动骨的大败仗!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义军,根本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强大!

甚至可以说,有点弱!

赵锋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他本以为参军是九死一生,现在看来,怕是十死无生!

跟着一群随时可能被官军包了饺子的弱旅,能有什么前途?

“小哥,那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年号?皇帝是谁?这义军又是谁领头的?”

赵锋急切地追问。

他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究竟是掉进了哪个历史的犄角旮旯。

那小厮却是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客官,你这可问倒我了。咱们这地方天高皇帝远的,只知道是大乾王朝。这义军嘛,头领换得比我家婆娘的脸变得都快,谁说得清呢?咱们小老百姓,有口饭吃就不错了,管他谁做皇帝。”

问了等于白问。

赵锋心中烦躁无比。

就像一个拿着标准答案的考生,却发现考卷上的题目一个字都看不懂。

之前他也问过陈卿舒和叶芷怡,两女出身大家,也只知道这是一个叫“大乾”的统一王朝。

立国数百年,但开国时吞并的六国故地,时常有叛乱发生。

所以义军之名,从未断绝。

其余的,她们也是一概不知。

信息,严重不足!

赵锋心乱如麻,也顾不上再打探,起身直奔粮店。

不管未来如何,先把眼前的安身立命之本弄到手再说。

然而,粮店老板报出的价格,让他再次心头一紧。

“什么?精米要三十文一斗?前几天不才二十文吗!”

老板愁眉苦脸地摊手:“客官,打仗了啊!北边一败,官军随时都可能打过来,谁还敢往外卖粮?我这都是存货,卖一点少一点,这价格,明天指不定还得涨呢!”

赵锋咬了咬牙,战争的寒意,已经通过飞涨的粮价,传递到了每个人的身上。

他没再还价,将一锭金子换成碎银,几乎搬空了粮店的库存。

又买了大量的油盐、肉干、布匹等物资,把剩下的钱花了个七七八八。

雇了辆牛车,稍作遮掩后,便将小山似的物资拉回村子。

刚到村口,他就看到一幕让他怒火中烧的景象。

亭长赵凯和村长赵德,正被一队义军兵痞围在中间。

为首的,不是钱冲,而是一个满脸横肉的小伍长。

只听那伍长唾沫横飞地吼道:“……别他娘的给老子装穷!之前说好十五个,现在军情紧急,将军有令,你们村必须再出三十五个人!凑齐五十个壮丁!三天之内,人要是凑不齐,老子就挨家挨户自己来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