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945章

作者:吴未的书

  消息传到伦敦,唐宁街10号的战时内阁办公室里。

  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首相温斯顿·丘胖子叼着他那标志性的雪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新加坡落到了孙立人的手里?”

  他将手中的电报重重地拍在桌子上:“亚历山大是干什么吃的?”

  “我们的军队呢?”

  “难道他们就眼睁睁地看着?”

  他的怒吼,在巨大的会议室里回荡。

  但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因为事实是,当孙立人的部队兵临城之前。

  整个东南亚的英军部队,早已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殆尽。

  剩下的.

  例如英缅军第一师这样的杂牌部队,根本不配掺和到这样的“长途奔袭”作战之中。

  外务大臣安东尼·艾登清了清嗓子,试图用一种更理性的口吻分析道:“首相先生,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现在,整个东南亚的地面战场,已经完全由中国人主导。

  他们在缅甸和暹罗的胜利,不仅击溃了日本人,也彻底改变了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

  “我们已经失去了和他们讨价还价的本钱。”

  丘胖子猛地吸了一口雪茄,浓烈的烟雾让他剧烈地咳嗽起来。

  他当然知道艾登说的是事实。

  但让他这个以“捍卫大英帝国荣耀”为毕生己任的政治家,向曾经被他们看不起的“东亚病夫”低头。

  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不行!”他固执地说道:“明珠城绝不能落入中国人的手中!那是我们帝国的财产!我们必须把它拿回来!”

  殖民地事务大臣利奥波德·艾默里苦笑着摇了摇头:“首相,我们拿什么去拿回来?派军队去和中国人打一仗吗?

  先不说我们能不能打赢,美国人会同意吗?

  罗斯福可一直等着看我们日不落帝国的笑话呢。”

  一提到罗斯福,丘胖子的气焰顿时矮了半截。

  他自己清楚的认识到。

  现在的大英帝国,在这场世界大战之中不过是美国战车上的一个零件。

  他们已失去了独立行动的能力。

  会议室里,陷入了令人尴尬的沉默。

  良久,艾登再次开口,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他看着丘胖子,谨慎地说道:“首相先生,日本人在东南亚的战略收缩,已经是既成事实。

  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尽快恢复我们在该地区的统治。

  我认为,我们应该立即派遣一位高级别的代表,前往山城与他们的统帅,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谈判。”

  丘胖子皱起了眉头:“谈判?”

  “是的,谈判。”艾登强调道:“我们可以向他们承诺,承认他们在战后对法属印支那的影响力,甚至可以支持他们收回**。

  以此为交换,要求他们,将明珠城、马来亚的治权,归还给我们。”

  “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做的。用一些我们已经失去的、或者不那么重要的利益,去换回我们最核心的利益。”

  丘吉-尔沉默了。

  他知道眼下的这个方案。

  虽然屈辱,却是眼下最务实、也是唯一可行的选择了。

  “好吧。”

  他最终疲惫地挥了挥手:“就这么办。派谁去?”

  艾登毫不犹豫地回答:“阿奇博尔德·韦维尔将军。”

  “他曾担任过印度总司令和中东战区总司令,对亚洲事务非常熟悉,与其也有过接触。”

  “由他出面,最合适不过。”

  丘胖子掐灭了雪茄,仿佛也掐灭了心中最后一丝高傲:“就让他去吧。”

第568章 英国人吃了闭门羹;颁授国光 飞虎旗!

  一周后。

  一架印有英国皇家空军标识的运输机,降落在了重庆的珊瑚坝机场。

  这还是本年度珊瑚坝机场在脱离丰汛期之后,接待的第一个外宾。

  满头银发、神情严肃的韦维尔将军。

  带着一支精干的外交团队,走下了飞机。

  他此行肩负着日不落弟国的重托,准备与最高领袖,进行一场关乎东南亚未来命运的艰难谈判。

  然而,迎接他们的,并不是想象中的盛大场面。

  前来接机的,只有外交部的几名工作人员。

  “韦维尔将军,欢迎来到山城。”那位次长礼貌而客气地说道,“非常抱歉,我们委员长恰好于昨日,启程前往仰光参与将于本日举行的授勋仪式。”

  “什么?”

  韦维尔当场愣住了。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访问仰光?授勋仪式?

  他们可是提前打了招呼,明确告知了谈判内容的。

  在这个关乎明珠城和整个东南亚命运的关键时刻,最高领袖,竟然“恰好”不在家?

  态度颇为明显,这让韦维尔颇为不舒服。

  他感受到了常瑞元的轻视,甚至是不屑。

  韦维尔甚至就转身直接乘坐专机离开的冲动。

  但想到明珠城的重要性。

  韦维尔决心先忍上一手,于是乎他开口追问道:“那请问委员长什么时候能回来?”

  官员露出了一个满是歉意的微笑:“这个就很难说了。”

  韦维尔看着对方那副“真诚”的表情,心里瞬间凉了半截。

  他立刻明白了。

  这不是巧合。

  这是中国人精心安排的一出“避而不见”。

  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和英国人谈判。

  或者说,他们认为,现在的英国,已经没有资格和他们坐在一张平等的谈判桌前了。

  常瑞元这一手,玩得实在是高明。

  他将皮球,巧妙地踢了回去。

  你想跟我谈?

  可以。

  跟我一起来仰光,去我们远征军的总部谈。

  先看看我们几十万枕戈待旦、兵锋正盛的大军。

  再来想想,你手里还有多少筹码,配和我谈。

  韦维尔站在山城潮湿的空气里,只感到一阵哭笑不得的无力和屈辱。

  他此行。

  本是带着帝国的“恩赐”而来,准备与中国人讨价还价。

  却没想到,连委员长的面,都见不上。

  这趟山城之行,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热脸贴了冷屁股”的尴尬之旅。

  ——

  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清晨的阳光透过巨大的防弹玻璃窗,洒在办公桌上。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

  正坐着轮椅,安静地看着一份刚刚由五角大楼加急送来的绝密电报。

  电报的内容很短,但信息量却极大。

  发报人,是美国驻中缅印战区总司令,远东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将军。

  “寺一寿,已于暹京身亡,其尸身已为中国远征军第二集团军所获。”

  “日军在整个东南亚之有组织的抵抗,已基本宣告终结。”

  “他们现已实际控制缅、暹罗全境,并已攻克明珠城。”

  罗斯福沉默地看着这份电报,他那双总是闪烁着智慧和狡黠的眼睛里,此刻却流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复杂情绪。

  胜利的喜悦,是毋庸置疑的。

  日军在东南亚的溃败,意味着盟军在整个亚洲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战略性的转折。

  这无疑将大大加快战争的进程,减少美国士兵的牺牲。

  但在这份喜悦之下,一种更深层次的忧虑,却如同潜藏在水面下的暗流,悄然涌上他的心头。

  他按下了桌上的内部通话器按钮。

  “请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来我办公室一趟。”

  很快,一身戎装、神情严肃的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将军,便推门而入。

  “总统先生。”

  “乔治,你看看这个。”罗斯福将史迪威的电报,递给了他。

  马歇尔接过电报,迅速地浏览了一遍。

  作为一名纯粹的职业军人,他的反应比罗斯福要直接得多。

  他的脸上,露出了掩饰不住的震惊和赞叹。

  “不可思议!”他由衷地说道:“我必须承认,我们所有人都严重低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如此小的代价,全歼了日军一个方面军的主力。这种战绩,即使放在欧洲战场,也堪称辉煌!”

  “是的,辉煌。”罗斯福点了点头,却话锋一转,“但乔治,你难道没有从这份辉煌的战报中,看到一些令人不安的东西吗?”

  马歇尔愣了一下,他不太明白总统的意思。

  罗斯福转动着轮椅,来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从中国重庆,划过缅甸,划过暹罗,最终,停在了明珠城。

  那是一条气势磅礴的、代表着胜利和征服的路线。

  “乔治,”罗斯福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富有磁性,“我们最初扶持中国抗战的目的是什么?”

  马歇尔不假思索地回答:“利用中国广阔的国土和巨大的人力资源,拖住日本陆军的主力,为我们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减轻压力,创造时间。”

  “没错。”罗斯福赞许地点了点头,“在我们的设想中,中国,应该是一个坚韧的、能消耗敌人、但自身也同样虚弱的‘泥潭’。我们希望它能牵制住日本这头猛兽,但我们不希望这头猛兽,被它自己驯服的‘猎犬’反过来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