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944章

作者:吴未的书

  “败了,责任我来承担;胜了,功劳是他的。”

  得到了楚云飞的默许,孙立人如猛虎出笼。

  他亲率两大师的精锐。

  以摩托化步兵为先锋。

  沿着海岸公路,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千里大奔袭。

  ……

  与此同时。

  由黄百韬指挥的第二集团军,则稳扎稳打,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暹京(曼谷)。

  与孙立人的锐意进取不同。

  在黄百韬看来,明珠城的南方军指挥部。

  已经是瓮中之鳖,早晚是囊中之物,没必要为了抢功而冒巨大的风险。

  最重要的,第二集团军的攻击方向是法属印支那。

  当前最重要的,是彻底肃清暹罗境内的日军残余。

  稳固彬满纳会战的胜利果实。

  并将这个东南亚最重要的国家,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功劳和利益。

  他的副手吴子强也同样是个脚踏实地的将领。

  他从后续的攻伐战略角度考虑,使得他与黄百韬的想法不谋而合。

  两人一拍即合。

  指挥着新编第十一军和第十二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向着暹罗的首都暹京发起了总攻。

  盘踞在暹京的日军。

  早已是惊弓之鸟。

  主力在彬满纳覆灭的消息传来,让他们看不到获胜的希望。

  只不过。

  他们依旧没有放弃抵抗。

  第二集团军的进攻足足持续了三天才堪堪啃开暹京的防线。

  古老的佛塔,金碧辉煌的宫殿终于在这支胜利之师的面前,敞开了大门。

  这个仅仅只有不到六千日军守卫的暹罗首府。

  前前后后愣是足足进攻了一周的时间,才成功将其占领。

  负责主攻的预备第十五师的师长黄洪友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他第一时间命令部队占领了日军驻暹罗军的司令部,并封存了所有的文件和档案。

  这些东西,远比缴获几门大炮更有价值。

  就在一线指挥官着士兵清理司令部大楼时。

  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在一间紧锁着的办公室里。

  他们发现了一名日军少将的尸体。

  很有可能就是指挥这支守备旅团的旅团长。

  这位少将,穿着整齐的军装,以标准的姿势,切腹自尽。

  而在他身旁,还躺着另一具尸体。

  那人穿着的是日本陆军大将的军服。

  头上则是盖着一块白布。

  那股久居上位的威严和气度,依然清晰可辨。

  在他的胸前,一连串的勋章,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在场的连长一怔,心脏猛地一跳。

  他立刻派人去叫团长,团长则是下令让司令部的日军俘虏进行辨认。

  当那名吓得瑟瑟发抖的日军少佐。

  看清那具大将尸体的衣着时,当场瘫软在地,失声痛哭。“阁下!”

  黄百韬和吴子强闻讯赶来,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面面相觑。

  双方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近乎荒诞的震撼。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

  这份足以震动整个世界的天大功劳,这份连孙立人千里奔袭都求之不得的“擒王”之功,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甚至有些机缘巧合地,落在了他们自己的头上。

  他想起了自己前半生的坎坷和不得志。

  想起了在楚云飞麾下的一次次浴血奋战。

  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这里,审视着一个日本陆军大将、方面军总司令的尸体。

  “子强兄。”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你说,这是天意吗?”

  吴子强没有回答。

  他只是默默地看着,然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不是对着那具尸体。

  而是对着冥冥之中,那些为了这场胜利而牺牲的,千千万万的远征军英魂。

  “焕然兄,咱们要不要直接上报?”

  黄百韬沉默了片刻:“新编第一军现在还在进行长距离突击,这是一个很好的战术实验机会。”

  很显然,黄百韬对孙立人还是有些意见的。

  吴子强心领神会,坏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可以不上报至安南军总指挥部,密电钧座即可。”

  黄百韬侧头看了一眼没憋好屁的吴子强,旋即点了点头。

  远征军,总指挥部。

  楚云飞笑眯眯的接过了机要参谋递过来的电报,只是扫了一眼,便猜到了两人没憋好屁。

  “钧座,这两人是想看新一军的笑话呢,是不是要叫停他们的穿插?”

  楚云飞皱着眉头摇了摇头:“不必,让五军做好侧翼拱卫工作,刚好我们也可以实验一下一个精锐摩托化步兵师能否进行四百公里以上的长距离突击。”

  机要参谋欲言又止,沉默了片刻之后缓缓点头:“明白了。”

  一旁的史迪威听到动静之后也是迈步走了过来。

  楚云飞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走向了一旁的小型会议室。

  史迪威心领神会,当即迈步紧随其后。

  艾森豪威尔则是颇为识趣的留在了原地等待。

  会议室内。

  楚云飞顺手打开了放置在一旁的台灯,将手中的电报放在了桌子之上。

  史迪威附身阅读了大约几分钟之后,缓缓开口道:“楚,既然大局已定,接下来我们或许应该考虑下一阶段的计划了。”

  楚云飞自然清楚史迪威所谓的下一阶段计划到底是个什么。

  美国佬很希望远征军能够参与到太平洋战争之中。

  那血腥的夺岛战斗,残酷的消耗战让他们损失了不少的兵员。

  这样的战争。

  美国佬虽然说能打下去。

  但如果有减少伤亡的机会,他们也不愿意错过。

  “史迪威先生,我军的伤亡情况你也是清楚的,我们的攻击部队基本上伤亡均已过半,即便是立即转入整训状态,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恢复战斗力。”

  楚云飞拒绝的非常果断:“我远征军第二集团军现如今的战斗尚未结束,第一集团军的奔袭作战仍在进行,时机尚未成熟。”

  史迪威心有不满,但是毫无办法。

  楚云飞的理由颇为充分。

  而且远征军现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史迪威心里面也颇为清楚。

  他只是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美国方面的需求。

  楚云飞顿了顿,而后笑着表态道:“史迪威先生可以放心,一旦我远征军腾出手来,势必会配合我们的盟友一起向日本人发起狠厉的攻势,以争取最终的胜利”

  ……

  一个星期后。

  当孙立人率领的快速纵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兵临明珠城城下时,迎接他们的,是早已竖起白旗的当地仆从军部队。

  至于那些日本人。

  便直接放弃了抵抗。

  这样的结果,让稍显狼狈的孙立人有些难以接受。

  孙立人穿着军装站在柔佛海峡的岸边。

  望着对岸那座唾手可得的城市,此时的他心中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

  反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失落和怅然。

  他完成了一场超过四百公里的奔袭,八百公里的长途进攻。

  却又好像输了。

  他用尽全力,挥出了一记自以为能石破天惊的重拳,最终却打在了一团空空如也的棉花上。

  这帮小鬼子早已撤离。

  而他们沿途几乎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就成功的拿下了明珠城。

  功名有分,天意弄人。

  或许,这就是战争。

  充满了算计。

  也充满了无数的偶然和意外。

  而真正的胜利者,往往不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人。

  “军座,刚收到司令部的电报,亚马(MLXY)的日军也在登船撤离,杜长官命令我们驻防明珠城,谨防日军的反扑。”

  “另外,已经联系好了随军记者,他们将会对我们光复明珠城进行拍照宣传,您看?”

  孙立人叹了口气,无奈的摆了摆手:“宣传这件事情已经不重要了,命令部队准备准备再入城,各级指挥官要约束好部众,切勿出现影响我军形象之事。”

  “是!”

  ——

  明珠城的收腹。

  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这颗被誉为“东方直布罗陀”、“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的城市。

  在经历了短暂的日占期后,其控制权,戏剧性地落入了远征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