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943章

作者:吴未的书

  首相东条英机、海军大臣嶋田繁太郎、陆军大臣杉山元,以及商工大臣岸信介,农林大臣井野硕哉。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圆桌尽头的垂帘之后,端坐着那个被日本万民奉为神明的身影——昭和天蝗裕仁。

  没有人说话,空气中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一份来自东南亚且由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亲发的绝密电报在每一位与会大臣的手中传阅。

  电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榔头一般砸在他们那颗高傲而狂热的心上。

  “泰缅方面军主力,第十八师团、第三十三师团,于缅甸彬马那地区,遭遇支那远征军主力合围,已全军玉碎。”

  “第五十六师团,在暹罗境内遭重创,师团长坂口静夫被俘,残部溃散。”

  “南方军在整个缅甸、暹罗战区,已无可战之兵。”

  “职下有负陛下重托,罪该万死,现决心以残部殊死抵抗敌军围攻,以报蝗恩”

  当电报传到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手中时,双手抖得几乎握不住那张薄薄的纸。

  “玉碎,全军玉碎!”

  他喃喃自语,仿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弟国的蝗军,两个精锐的野战主力师团,怎么可能会被支那军全歼?”

  杉山元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首相东条英机。

  “首相阁下!”

  “你必须给我,给我们一个解释!”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第三飞航兵团呢?”

  “我们的后勤部队呢?”

  “为什么会败得如此之惨,如此之快!”

  东条英机脸色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

  彬马那的惨败,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这张“战争首相”的脸上。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

  刚刚上任的外务大臣东乡茂德便用一种近乎哭腔的声音说道:“诸君,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现实就是。”

  他摊开一份报告,声音颤抖:“我们在整个东南亚的陆军力量,除了困守新加坡的混成第三旅团,就只剩下驻守越南和马来亚的两个新编守备师团,以及一些零散的警备部队。”

  “总兵力,不足五万人!”

  “而且分散在广阔的战线上,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更要命的是。”

  财务大臣贺屋兴宣补充道,他的脸色像死人一样苍白:“帝国的战争资源,已经到了极限!

  石油储备,只能再维持海空军三个月;

  钢铁、橡胶等战略物资,已经严重短缺。

  国内的粮食配给,一减再减,民众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营养不良,甚至已经出现了游行示威等举动。”

  “与此同时。”

  他看了一眼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我们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正在与美国人进行着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帝国勇士和宝贵的军舰,沉入那片该死的所罗门海底!”

  “砰!”

  商工大臣岸信介终于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够了!这场战争,不能再打下去了!”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尖锐:“我们已经失去了缅甸,很快就会失去整个东南亚!”

  “我们的联合舰队,正在被美国人一点点地消耗殆尽!我们的国民,正在忍饥挨饿!”

  “再打下去,弟国就要毁灭了!”

  他看着垂帘后的天蝗,几乎是哀求着说道:“陛下!请下令吧!请下令与盟国进行谈判,停止这场该死的战争!我们至少还能保住帝国的本土,保住最后的体面啊!”

  他的话,像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会议室。

  “我附议!必须立刻停战谈判!”

  “再打下去,就是玉石俱焚!”

  “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支撑下去了!”

  一时间,主张“停战求和”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这些在战争初期狂热无比的大臣们,在冰冷而残酷的现实面前,终于感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惧。

  “住口!”

  一声暴喝,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是东条英机。

  他缓缓地站起身,环视着那些主张求和的大臣,眼神如同择人而噬的野兽。

  “懦夫!一群懦夫!”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战争才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你们就想着要投降了吗?弟国的荣耀呢?武士道的精神呢?”

  “你们以为,现在去谈判,就能得到‘体面’吗?”

  他冷笑一声:“我告诉你们,不可能!支那人,美国人,他们只会把我们当成摇尾乞怜的丧家之犬!他们会收回我们所有‘圣战’的成果,会让弟国回到甲午战争之前的状态,甚至会追究我们的战争责任,甚至是陛下的战争责任。”

  他转向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岛田君,你告诉他们,我们的联合舰队,还有没有一战之力?”

  岛田繁太郎站起身,挺直了胸膛,大声说道:“联合舰队主力尚在!我们正在积极准备,寻求与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一次决定性的海上大决战!只要能打赢这一仗,我们就能扭转整个太平洋的战局!”

  东条英机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垂帘之后。

  他的声音变得恭敬而狂热。

  “陛下!老臣以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不能动摇!”

  “弟国的命运,就在于这最后的一搏!以战促和,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只要我们在海上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就能逼迫美国人坐到谈判桌前,承认我们在东亚的既得利益!”

  “至于东南亚的失败。”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只是暂时的。寺内寿一无能,但他一个人,并不能代表整个皇军!”

  他深深地鞠躬,几乎将头埋到了胸口。

  “恳请陛下圣断!为了帝国的千年大计,为了八纮一宇(小鬼子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口号,类似天下大同的意思)的理想,请允许我们,将这场‘圣战’,进行到底!”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道沉默的垂帘之后。

  弟国的命运,就在于这个“神明”般的人,一念之间。

  良久,一个平静而略带尖细的声音,从垂帘后缓缓传出,打破了沉寂。

  “东条首相所言甚是有理。”

  “战争就继续吧。”

  此言一出,那些主张求和的大臣们,瞬间面如死灰,颓然坐倒。

  而东条英机和岛田繁太郎等人,则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再次深深鞠躬。

  “嗨!”

  垂帘之后,裕仁天皇轻轻地摩挲着手中的折扇。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东条英机说得没错。

  谈判?投降?

  那只会让战火烧到蝗居,烧到他自己的身上。

  只要战争还在继续,只要军队还在效忠于他。

  那么,无论前线死多少人,无论国内饿死多少人。

  都与他这个高高在上的神,没有丝毫关系。

  换言之。

  只要这些盟军没有直接威胁到皇室的手段。

  那么这场战争,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对方因为无法承受战争伤亡而选择和谈。

  保证蝗室的统治地位,保障他自己。

  对裕仁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

  求月票,这个月一定不请假——

第567章 功名有分,天意弄人

  彬马那的胜利,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整个中国远征军的血脉之中。

  短暂的休整和补充之后,重新编组的“攻击军团”如同开闸的猛虎,向着东南亚的腹地,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势。

  杜聿明坐镇中军,统筹全局。

  而下辖的两个集团军,则如同两支离弦之箭,目标明确,分头进击。

  其中,新编三十师和刚刚由国内开进暹罗。

  PS:此前孙立人因为飙关之战升任新编第一军军长,下辖新编三十八师,新编三十师,三十师新组建,时间早于邱清泉的新编第七军,所以有兵力。

  孙立人,这位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儒将。

  不仅治军严谨,战术新颖,更有着一种极强的荣誉感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彬马那之战,他的新三十八师作为最后的“锁钥”,虽然功劳卓著。

  但在他自己看来,终究是“锦上添花”,远不如廖耀湘部那般“雪中送炭”来得悲壮和耀眼。

  此刻。

  眼看着黄百韬、虞志行等部在正面战场上大放异彩。

  孙立人的心中,那股不甘人后的好胜之心,被彻底点燃了。

  他向安南军总司令杜聿明递交了一份大胆得近乎疯狂的作战计划。

  他请求:率领新编三十八师和新编第三十师,组成一支独立的“快速穿插纵队”,不与日军的残余部队纠缠。

  而是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沿着马来半岛的西海岸线,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他的目标,是明珠城!

  那个日不落帝国所掌握的此地区最为璀璨的明珠。

  孙立人给出的的理由是:擒贼先擒王。

  只要能端掉日军南方军总司令部,

  便能彻底摧垮东南亚日军最后的指挥中枢和抵抗意志。

  杜聿明在接到这份计划时,犹豫了很久。

  这个计划太过冒险,孤军深入,后勤补给线将拉得极长,一旦受挫,后果不堪设想。

  但最终,是楚云飞的一句话,让他下了决心。

  “让他去试试吧,远征在外,总该有些锐气。”

  “我们给他最大的后勤支持,和最及时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