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103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小姑姑,等等我!”

  两个小人儿在北苑相互追逐着,手中牵着一根风筝线,不是太子嫡子、唐王李厥和新城公主,又是谁呢。

  8岁的新城公主穿着粉色襦裙,扎着发髻,婴儿肥的小脸上还有两个酒窝,甚是可爱,在前面奔跑着,4岁的李厥平时服用血牙米,气血旺盛,像个小牛犊子一样在后面追着。

  “兕子。”

  “最近身体可好些了。”

  太子妃苏子衿坐在凉亭中,一脸心疼的看着晋阳公主李明达。

  许是年岁愈渐长大,12岁的李明达哪怕服用了金线米和玉蜀黍所制膳食,却也无法彻底压制住先天气疾带来的影响,小脸又恢复到了之前那般苍白,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好多了,嫂嫂不必担心。”

  李明达小脸露出了一抹笑容,懂事的回答道。

  “这”

  听着李明达说话声音都极为微弱,如同初生的小猫咪,苏子矜心中一紧,愈发担忧起来。

  “娘娘。”

  “孙真人到了。”

  穿着一身宫装,明媚大方的武媚踩着小碎步走了进来,轻声禀报道。

  “快请。”

  苏子矜绝美的脸上掠过一抹惊喜之色,连忙叮嘱下去。

  “是。”

  武媚二话不说,转身下去安排了。

  没一会儿,一名穿着布衣,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老者出现在苏子衿面前。

  “山野之人见过太子妃、晋阳公主。”

  “孙真人不必多礼,还请你给兕子看一看。”

  面对孙思邈,苏子衿给予了足够的尊敬,让出了身边的位置。

  ‘唰!!!’

  孙思邈早在多年前就曾为长孙皇后、晋阳公主看过,今日一见,倒是让他有些意外,李明达看起来还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苍白的肌肤下却隐藏着旁人看不见的血色,气血、呼吸明显更为茁壮。

  当即,这位大唐有名的大医国手为晋阳公主看诊,望闻问切无一不用。

  “孙真人,如何?”

  苏子矜瞧着孙思邈看诊之后陷入了沉思中,不由得为李明达捏了一把汗。

  “敢问太子妃娘娘。”

  “公主殿下可是最近半年来进食了滋补之物?”

  孙思邈那浑浊的老眼变得格外澄澈通明,询问道。

  “是。”

  苏子衿点了点头。

  金鸡米、金线米都是一阶灵米,玉蜀黍是一阶灵植所结果实,其效力不亚于百年山参、灵芝。

  “那就没错了。”

  孙思邈捋了捋颌下花白长须,成竹在胸道:“我方才为公主殿下把脉,发觉其身体成长较快,骨骼、血肉之生长同样会让先天气疾发作更加频繁,只需要一些引子,便会步入无法收拾的地步。。”

  “数月前,公主应该曾发作过一次,只是被压制住了,贫道更诧异的是公主体内有一股寒意,护住了她的心脉,以至于先天气疾无法威胁到其生命安全。”

  ‘不愧是神医!’

  注视着面前的孙思邈,苏子衿心中升起了一丝佩服,所谓的寒意便是她修炼的《明玉功》内力,没想到连这个都被看出来了。

  “敢问孙真人,兕子这病该如何治?”

  “太子妃娘娘,同样的问题,陛下和文德皇后也问过。”

  孙思邈摇了摇头,无奈道:“高祖太武皇帝、当今陛下皆有风疾,这是皇族遗传下来的先天疾病。”

  “文德皇后气血两亏,更有气疾在身,长乐公主、晋阳公主、城阳公主、新城公主难免有所影响。”

  “唯有城阳公主、新城公主稍微好一些,长乐公主同样有先天不足之症,晋阳公主的先天气疾最为严重。”

  “先天而来的疾病无法完全根治,只能是调理,为此,贫道曾经给几位公主殿下开了方子。”

  “我想起来了。”

  晋阳公主李明达一双大眼睛看着孙思邈:“你是孙爷爷,我小时候见过你。”

  “是的,公主殿下。”

  孙思邈露出了慈祥之态。

  ‘原来如此!’

  苏子衿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这跟李承乾所说如出一辙。

  文德皇后一生操劳过度,以至于气竭而亡,诞下的子女多少都有些疾病,李承乾作为长子,身体最为健康,李泰次之,却仍然有肥胖之症,其它几个就更不必说了。

  “依孙真人所言,兕子该如何避免气疾发作?”

  随即,苏子衿再度问了声。

  “太子妃娘娘。”

  “贫道有两个建议,第一,暂时断了公主殿下服用的进补之物,压制住身体的成长,从而削弱气疾。”

  “第二,只要不服用那些会引发气疾的食物,护住心脉,三五年之间便不会有事。”

  孙思邈也没故弄玄虚,直接提出了两个建议。

  “本宫记下了。”

  苏子衿大概理解了他的意思,也就是说李明达不能再吃那些灵米所制食物,她需要时不时的以内力为其护住心脉,防止突发变故。

  “既如此,贫道便告辞了。”

  瞧着事情结束,孙思邈也没兴趣继续留在东宫,索性起身准备辞行。

  “真人且慢。”

  苏子衿赶紧唤住了他。

  “太子妃娘娘这是何意?”

  正准备离去的孙思邈止住脚步,有些疑惑的看着她。

  “听闻孙真人正在编撰医书,殿下早前命东宫药藏局从太医院、尚药局摘录了宫中珍藏的医学典籍、方子。”

  “不仅如此,还从耗费重金天下搜集这类著作,更召集了来自河北、山东、河西、江南等地的大夫汇聚至终南山下,共同商榷研讨医术,教授徒弟。”

  “殿下说了,若医术不能为天下人所用,又何谈济世救民?”

  “不知孙真人可愿主持终南山医学院。”

  ‘医学院?’

  不得不说,孙思邈被这个邀请吸引了注意力,著书立说是他后半生所愿,但就像李承乾所说,这些医书以医术若是无法传之后世,又怎能满足他济世救民之大愿。

  “贫道领受太子殿下诏令,愿为山长。”

  思虑再三,孙思邈决定接下这个任务。

  “好。”

  “来人,送孙道长前往终南山。”

  苏子衿展露笑颜,吩咐了声。

  “孙道长,请!”

  一名东宫侍女连忙上前示意道。

  “多谢。”

  孙思邈欣然领命,跟着离开了东宫。

  “嫂嫂。”

  “大兄是想要为天下百姓做些什么吗?”

  李明达抬起了充满求知欲的小脸,问道。

  “是啊。”

  “殿下他想要改变天下百姓看病治病困难的现状。”

  “想要通过编撰医学著作,研发成方,大量培养大夫来解决这个难题。”

  苏子衿和声细语的解释道,美眸中充斥着对李承乾的崇拜和敬仰。

  “我以后也要做一个大夫。”

  李明达小脸满是坚定地说道。

  没有人知道她会成为日后大唐唯一的以医蛊入道的女圣。

第125章 热火烹油,看破一切的军神李靖!

  长安,开化坊,卢国公府。

  戌时二刻,夕阳沉没,万物逐渐变得朦胧,夜色已经出现,堂中灯火通明。

  “阿耶。”

  “您叫我们回来可是有要事?”

  程处默、程怀亮有些不解的看着堂上坐着的程知节。

  “为父要上表请辞左武卫大将军,回府安养身体,不再过问朝政。”

  ‘什么?’

  听到这话的程处默、程怀亮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程知节的身体好不好,他们兄弟怎么会不知道,这是做什么?

  “阿耶。”

  “您怎么好端端的突然要辞去官职?”

  程处默的方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阿耶。”

  “京中有变?”

  程怀亮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

  “你这个笨蛋,得亏不是让你迎娶公主。”

  “否则,就你这脑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我们程家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上首的程知节对准自己的嫡长子就是一阵劈头盖脸的训斥。

  “我”

  程处默有些无助的迎接自己老爹的‘口吐芬芳’,一双铜锣大的眼睛满是无辜。

  他不就是没理解到程知节的意思吗,用得着这么大做文章。

  “大老黑已经上了辞呈,估计陛下现在都批复了。”

  “还有,柴贤侄也上了辞呈,不出意外的话,陛下会把他调回长安。”

  接着,程知节提到了两个人名。

  “尉迟伯父,柴世兄。”

  程处默、程怀亮对视了一眼,同样露出了惊异之色。

  尉迟恭不单单是鄂国公,还是鄜、夏二州都督,手掌兵权,把持着河套通往关中的门户,柴哲威承继了其父柴绍的爵位,封谯国公,任交州都督,二者都是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

  在这个时候,两人同时上表请辞,很难不让人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