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09章

作者:鱼羽渔钰

  他没有赘述缘由。这本就是奏疏中详细阐释过的。

  李隆基闻言,连忙接过奏疏,急切地找到“开元”之下的释义注解,目光灼灼地细读起来,口中亦不禁轻声诵读:

  “‘开’者,辟也,创也,启也‘元’者,始也,大也,本也”

  他的声音渐渐沉入经义:“《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殿内一时静默,唯有少年天子专注的低语在回荡。

  他反复咀嚼着“开元”二字所蕴含的磅礴气象——开辟新元,肇基皇极,统御万邦!

  这和还有着少年志向的他完全就吻合!

  许久,李隆基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决断的光芒,他望向顾靖,重重颔首,朗声道:

  “好!”.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感谢!!!)

第195章 杀鸡杀猴,血腥清算

  大安十二年,冬。

  寒风萧瑟。

  洛阳,城门之处,万民齐聚。

  数不清的百姓与官员站在城外,就这样望着那略显佝偻但却屹立于战马之上的背影而怔怔出神。

  顾靖出京了!

  没有人能够料到事情竟然会在短短时间之内变成这样。

  顾靖在毫无预料之下,便公布了所有罪行,并宣布了自己即将奔赴明州等地的事情,彻底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

  震惊,惶恐等种种情绪瞬间涌出。

  虽然在顾靖调兵的时候,群臣们便对如今这一幕有过猜想,但当这一切真正发生之时,却又是觉着有些梦幻。

  这怎么可能呢?

  顾靖是真的疯了吗?

  竟然会做出这种抉择?

  这已经不是有没有牵连其中的关系了,而是因为此事实在太大,若是弄砸了便会牵动大唐国本。

  但不管他们怎么想,都不可能拦得住顾靖。

  没办法,罪证太多了。

  并且顾靖此次的出征可不仅仅是一意孤行,无论是太皇太后武则天也好,亦或是太后裴氏也罢,乃至于当今圣上都在支持顾靖。

  其更是带上了昔年太宗皇帝所用的龙弓。

  这就是大势加身,又有谁人能阻?

  但此事最后到底会如何收场,那便不是他们能够想到的了。

  “太傅切记,万万保重身体!”

  东都洛阳城门之外,李隆基神情郑重,望着顾靖,话语里满是关切,“无论如何,切莫伤了根本。朕就在这东都,静候太傅凯旋。”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在这正式场合李隆基也是已经改了自称。

  这是顾靖的要求。

  因为这涉及到皇帝的威仪。

  目光落在顾靖那已全然花白的鬓发上,李隆基只觉眼眶阵阵发热。

  他自幼长于冠军侯府,对顾靖的感情深厚无比,实乃亦师亦父。

  如今眼见年事已高的顾靖竟还要远赴他乡,心头沉甸甸的,不由得想起史册所载的那些君臣往事。

  若辜负了眼前这位恩师重臣,自己还配做这个皇帝吗?

  “谢陛下。”顾靖微微颔首,拱手一礼。

  没有多余的言语,他径直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他此行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依靠顾氏强大的声望来解决一切。

  同样——

  也是在给李隆基亲自参政做铺垫,在这期间无论发生任何问题,只要他未死,还能回到洛阳之中,便一切都能完美解决。

  这是顾靖最后能为大唐做的。

  虽然在别人看来,他的身体仍旧硬朗,但是顾靖自己却十分明白,他的身体早已是一日不日一日了。

  若不是顾易在暗中为顾靖使用了数次药到病除符。

  他如今或许早就已经病逝了。

  看着顾靖的背影,眼泪不由自主的便从李隆基的眼中滑落了下来,他没有任何的废话,就这样当着所有人的面朝着顾靖拱手行礼。

  而随着李隆基这一动,他身后的百官也在这一刻纷纷朝着顾靖拱手行礼。

  且不论顾靖此举的决定到底如何。

  至少在所有人的眼中看起来,没有人会去怀疑顾靖对于整个大唐的功劳。

  明州。

  虽然明州起势略晚,但如今的明州乃是海贸发展最为顺利的几座大城之一。

  至于其中缘由同样也很简单。

  ——那便是因为明州的地势,这些年来陆陆续续对于运河的开拓,早已让本就水运普遍的江南之地更加顺遂。

  且江南相比于东来、番禺等地路程更近。

  在这种有利条件之下,这明州的发展自然也是极快。

  武氏的商会同样也是扎根在此地。

  此时此刻,一股无形的绝望弥漫在整个明州之上,各地的官兵早已调来了此地,虽然还没有对他们动手,但是这也让人安不下心来。

  这也是武三思不断给武则天送信求饶的原因。

  武氏是真的已经不再去想权利了,他们现在只想老老实实的靠着与武则天的关系去当一个富家翁。

  本是以为赶上了海贸的这条大船,将来定是无需再担忧发展。

  却没料到竟然会发展到如今的这个地步。

  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旨意,但谁又能看不出来,如今的刀子就架在脖子上?

  武府之内。

  声声的叹息声不绝于耳,除了武三思之外,还有武氏的其他子弟,包括明州之地的各大商人,此时此刻皆是无比的忧愁。

  其实朝廷若有明确旨意的话他们还无需如此。

  虽然再怎么不愿意。

  但若是真的到了最差的一步,他们这些个大商人可是有着胆魄去出海的,只要带够了钱财他们在哪都可利用海贸再次起势。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不上不下。

  在没有明确的答案之前他们是不可能做出这种选择的。

  不仅仅是因为海贸冒险。

  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看不上海外的生活,哪怕他们都没有亲自出过海,但只靠着相继送回来的消息,他们便能大概得知海外到底是有多么落后。

  “太傅此举究竟意欲何为?莫非要大兴诏狱?”一位关陇口音的大商贾按捺不住,声音陡然拔高,目光如刀,“若真如此,我等难道就坐以待毙不成?”

  “噤声!”话音未落,已有人急急低喝,“此等言语若传入御史台耳中,一个‘谋逆’的大罪顷刻便至!”

  “谋逆?”那商人嗤笑一声,满脸不屑,“难不成他顾太傅还能凌驾于我大唐律法之上?”

  洛阳的消息被顾靖彻底封锁,滴水不漏。

  困在局中的众人,在重压之下渐失方寸。

  “海贸之利虽源出顾氏,然行之于天下,乃是太宗旨意!”

  “我等多年经营,税赋何曾短缺分毫?”另一人声音发颤,带着不甘与恐惧,“他顾靖如今悖逆祖制,如此苛待我等,究竟凭仗何来?”

  “难不成他顾靖就当真敢不顾顾氏数百年来的声望?”

  说到此处,众人不由得又是一阵静默。

  他们原本便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敢联合起来想用大势来对抗中枢。

  但如今顾靖的举动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武三思此时候的表情也是万分的复杂,看着在场的众人悠悠叹道:“诸位所请的相公如何答复?”

  ——能聚集在此地的商人可不仅仅是要求财富了。

  财富只是最基础的。

  还要看他们背后的人。

  如今的海贸就是如此,大商人出面盈利,然后拿出钱来去和身后之人瓜分。

  说白了,他们同样也只是被推出来的旗子罢了。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又是唉声叹气,旋即就这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默默的摇头。

  在顾靖还未曾动兵之时。

  这些人倒还是和他们有着联系,告知他们无需慌张之类的云云。

  但当顾靖动兵的那一刻起,这些联系便彻底断了,已经有了一种将他们推出去顶罪的想法了。

  这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的。

  但饶是如此,他们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反咬一口嘛?

  他们不敢,毕竟他们可还有着家人留在别人府中,若是做了这种事,顷刻之间便会家族皆灭。

  “武公,太皇太后那边可有答复?”

  眼看着众人皆是如此,众人不由得便看向了武三思。

  这是他们之中最有分量的存在。

  虽然武则天并没有如原本历史之中那般直接成了皇帝,但“太皇太后”这个名号本身其实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份量。

  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武三思沉吟良久,最终这才摇了摇头。

  一瞬间,整个书房之中气氛更加凝固。

  众人就这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心中即使有无数话想说,却但却又怎么都说不出来。

  但就在这压抑的密议时刻——

  砰!哐当!

  一阵刺耳的器物碎裂与呵斥声猛然炸响!

  紧接着,沉重的兵甲撞击声与整齐的踏步声,如闷雷般由远及近,碾碎了书房的死寂。

  堂内众人无不变色,瞬间惊起!

  武三思反应极快,一把扯住身旁几个兄弟,低吼:“随我来!”几人疾步冲向门外。

  人未至,声先至,武三思的厉喝已穿透庭院:

  “放肆!何人胆敢擅闯武氏门庭?!”

  ——这是借势,更是求生!

  纵使姑母武则天已对他们撒手不管,此刻抬出她的名头,已是武三思唯一的救命稻草。

  庭院中,顾群一身戎装,立于森然甲士之前,冷眼看着武家子弟鱼贯而出,脸上古井无波。

  身为顾氏第二十代子弟,或许才能中庸,但论及家世底蕴,他顾群何曾惧过任何人?

  莫说武氏这等出身极差的新贵,便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当面,他也未必动一下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