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220章

作者:天海山

  莫罗却看了看怀表,摇头道:“不必了,1千人依托城镇绝对能守四五个小时。而再过两小时就天黑了。”

  他收起了表:“大家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们主动进攻。那样才像是舍雷尔将军的气势。”

  ……

  次日。

  摩洛哥的黑人将军阿戈尔德在望远镜里看着包围塔米赖的近5千大军,眼中闪过冷笑。

  城镇里应该只有不到两千法军,或许是突尼斯军,不过只要自己的部队发起进攻,今天就一定能攻下这里。

  虽然比赛义德帕夏希望的晚了一天,但仍旧能在法军主力回援之前占领比塞大港。

  他朝身旁的侍从挥了挥手指,四周很快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十多门大炮随即开始向城镇内倾泻炮弹。

  阿戈尔德看着塔米赖外围被轰得七零八落的木头围栏,正要命令全军强攻,就见两名骑兵急匆匆地赶来,对他行礼道:

  “将军,有一支法军出现在我们右翼,似乎是要发起进攻。”

  “嗯?有多少人?”

  “还不太清楚,他们的警戒骑兵非常多,很难靠近。”

  这附近哪儿来的大队法军?阿戈尔德略做思索,拨马向南赶去。

  距离摩洛哥军右翼还有一段距离,阿戈尔德便听到了隆隆的炮声。

  他在心中默数了一下,应该有15门以上的大炮。这绝对是法军主力!

  难道是舍雷尔军团赶来了?

  阿戈尔德谨慎起见,忙将围攻塔米赖的部队收了回来,布置南侧的防御阵线。

  距离摩洛哥军不远处,一群法军士兵正在朝十几個包裹着牛皮的铁桶里装火药,杵实,用泥土封口,而后从铁桶后面的小孔点燃了火药。

  顿时火光四射,发出连串震耳欲聋的轰响。

  (本章完)

第404章 封地与称号(为时光白昼舵主加更)

  内伊斜睨着那些铁桶“大炮”,颇为不屑地对莫罗道:

  “您的‘小发明’可真有意思。不过这肯定骗不了摩洛哥人太久,因为他们会发现对面炮击了半天,自己却没有一个人受伤。”

  “您真应该看看大卫·休谟的《人性论》。”莫罗指了指远处的摩洛哥阵地,“他们只会觉得自己运气好,然后嘲笑法国炮手的技术差。”

  “……随便您吧。”

  “炮击”持续了一阵之后,法军的步兵线列出现在地平线上。

  内伊紧张地叮嘱士兵们保持间距,背靠树林——这条步兵线列仅有一排,而且人与人之间间隔极大,只有用昏暗的树林做背景,才能蒙混过关。

  而莫罗则带着骑兵们在线列阵两侧来回奔走,显出一副要打大仗的样子。

  远处的阿戈尔德看着那道超过一公里长的步兵线列,以及尘土飞扬的骑兵队伍,眉头顿时紧皱了起来。

  至少有4千名步兵,1千多骑兵,以及15门大炮,这规模绝对是舍雷尔军团没错了。

  可他们是如何用这么短的时间从迈杰尔达河下游赶来的?

  不多时,又有骑兵来报告,说找到了法军的营地,就在南面4英里外,从规模看,应当是近万人的部队驻扎的。

  这下阿戈尔德更加深信不疑了。

  按照法军的战斗力,自己这五六千人根本不是对手,只能等赛义德帕夏率领禁卫军主力抵达,才能跟法国人进行决战。

  不,不对,他忽然一怔,按照苏丹陛下的吩咐,禁卫军应该避免与法军主力发生冲突——他们是来突尼斯劫掠,而后向英国人要酬劳的。跟法国这样的大国硬拼,输赢都不符合摩洛哥的利益。

  他沉思许久,转头命令侍从道:

  “留下阿卡德军团,其他人隐蔽撤退。对了,让大炮保持射击,以迷惑法国人。”

  “是,将军!”

  莫罗原本以为要不惜代价地击退一两次摩洛哥人的试探性进攻,才能彻底唬住摩洛哥人,却没想到对面丝毫没有要打的意思。

  他当然乐得拖延时间,于是便让铁桶“大炮”铆足力气开火,装出战况激烈的样子。

  于是两军隔着近一公里“轰轰隆隆”地对射了一整天,天黑之后各自收兵。

  第二天又继续对轰,直到下午时分,莫罗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于是冒险率领一半的骑兵去袭扰摩洛哥人,却发现根本没有敌军骑兵前来防御。

  他索性围着塔米赖绕了好几圈,终于确认只有不到2千摩洛哥军还顶在前线,其他敌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戏演得太好,竟直接把摩洛哥人吓跑了……

  他回去之后和内伊商议一番,集合起所有兵力,连同塔米赖的几百突尼斯军,同时从两个方向对那支摩洛哥军发起了猛攻。

  ……

  巴黎。

  杜伊勒里宫二楼。

  约瑟夫看着桌上的北非地图,表情显得有些担忧。

  按照上周送来的情报,阿尔及尔和的黎波里都有大规模的军队调动,显然英国人已经忍不住要对突尼斯动手了。

  而印度那边的消息是,迈索尔军正在猛攻蒂鲁吉拉帕利,那里是卡纳提克最南部的邦。一旦迈索尔占领那里,便能直面英国在印度东南部唯一的补给点纳格伯蒂纳姆。

  约瑟夫确信,只要纳格伯蒂纳姆有丢失的风险,英国人一定会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的——这里是英国商队从东亚返航时的重要港口。如果不在这里进行补给,英国商船就必须多绕数百海里去印度中部的马德拉斯加淡水和食物,或者在本地治里付钱给法国买补给品。

  所以,英国人一定会下血本,争取在纳格伯蒂纳姆出问题之前,先在突尼斯制造混乱,用来当做筹码交换印度的利益。

  参谋部那边已经调派了6千军队增援突尼斯,这已经是法国财政能承受的极限了。

  说实话,如果突尼斯局势出现大问题,那么约瑟夫就只能抽调近卫军团前往北非收拾烂摊子,这势必会影响到南尼德兰的战略部署。

  真到了那一步,他就要考虑是否要接受英国人的条件,双方各自罢手了。那也意味着,他在印度限制英国人的战略失败。

  就在这时,埃芒敲门而入,将一份密报递到了他面前:“殿下,突尼斯刚刚送来的。”

  约瑟夫立刻用最快的速度拆开木筒,将里面的几页纸倒了出来。

  当他看到报告是巴泰勒米·路易·约瑟夫·舍雷尔将军发来的时,不禁有些纳闷——通常来说,这应该是情报局的工作才对。

  他忙细看正文,最前面提到摩洛哥人搅入了对突尼斯的围攻,派出最精锐的黑色禁卫军1万4千多人,并让阿尔及尔禁卫军佯攻卡夫,将舍雷尔军团主力诱至迈杰尔达河下游。

  约瑟夫不禁皱眉,继续向下看去,就见舍雷尔说,有两支前来军团报到的“志愿兵”队伍顽强地坚守塔米赖,以不足2000人的队伍击退了摩洛哥1万大军,俘虏700多人,并缴获了11门大炮……

  嗯?约瑟夫挑了挑眉,2千对1万,大获全胜还又是俘虏又是缴获的,这是什么情况?

  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了具体的战况汇报时,眼前顿时一亮。

  维克多·莫罗,米歇尔·内伊?原来是两位‘元帅’大佬在指挥战斗!

  那取得1比5的战绩就不奇怪了。

  约瑟夫暗自感叹:法兰西真是人才济济啊,拿皇手下所向披靡的元帅,如今还只是两个小小的中尉,各自带着不属于自己指挥的士兵,竟然就意外瓦解了摩洛哥人的偷袭。

  难怪这份情报是由舍雷尔报上来的,他这是前线取得了胜利,要抢在情报局之前向自己报捷啊。

  当约瑟夫看到莫罗那队贵族士兵自称“天主的指引”骑兵团时,不禁摇头失笑,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竟然还起这么中二的名字。

  不过既然他们喜欢,那就按他们的意思来吧。

  约瑟夫当即提起笔在报告末尾做了批示,正式授予那1千名贵族士兵“天主的指引皇家骑兵团”称号。

  同时,莫罗破格晋升为少校,内伊晋升上尉。前者获封的黎波里700顷土地,后者获封500顷。

  (本章完)

第405章 反击(100万字了,求月票!)

  至于其他在战斗中有立功表现的军官和士兵,约瑟夫也毫不吝惜地给了他们相应的嘉奖。

  在将文件都交给负责传送机密信件的官员之后,约瑟夫又让埃芒将《巴黎商报》的总经理德尼科叫来。

  这次在塔米赖取得的大捷,除了稳住了突尼斯西北部的局势,并让他收获了两名能力超群的军官之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宣传意义。

  距离约瑟夫上次在凡尔赛宫号召贵族们“像勇士一样去战场上为国王陛下,为法兰西战斗”仅过去了两个来月,莫罗就带领一千年轻贵族取得了出色的战绩,并获得了优厚的封赏。这事必须要好好宣扬一下,从而吸引更多的贵族投身军旅。

  至于内伊那边,他作为一个桶匠家庭出身的平民,能获封领地,并且在拥有领地之后还会有相应的爵位,这同样会让平民受到巨大的鼓舞。

  可以预见,往后法国动员兵源的能力将远超其他欧洲大国,同时士气方面直接就能拉到非常高的水平。

  当然,以法国目前的财政情况,顶多也就能养15万左右的军队,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多的旧式军队。

  不过随着印度的战况朝有利于迈索尔的方向发展,突尼斯应该很快就能破局。

  此外,南尼德兰和卢森堡的煤铁产业也将逐渐开始投产。

  届时,自己布局已久的突尼斯和低地地区的红利才会真正体现出来,为法国财政带来大量的收益。

  同时,派驻北非和南尼德兰的军队也可以返回国内,不再需要投入巨额军费了。

  开源节流之下,财政困境必将得到明显的改善。用不了多少年,法国就能发展到招得来兵,打得起仗的“武德充沛”的状态!

  一个多小时后,身材微胖的德尼科在埃芒的带领下进了杜伊勒里宫的办公室里,一看到约瑟夫便连忙躬身行礼:

  “尊贵的王太子殿下,有好久都没蒙您召见了,我真是万分激动!愿天主保佑您。”

  约瑟夫微笑还礼,示意他坐下之后,便将塔米赖的大捷向他讲述了一遍,最后道:

  “我需要您亲自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这件事。”

  “这当然没问题,殿下。”德尼科忙欠身示意,而后极为熟练道,“我看可以先派几名记者,前往北非对莫罗长官,以及……”

  “内伊,米歇尔·内伊。”

  “对,对,以及内伊长官进行采访。哦,还有他们手下的士兵。一周之内的报纸头版都刊登相关的新闻。

  “还可以搞一个‘我的北非英雄’征文,让市民们投稿称颂战斗中立功的勇士。并给写得比较好的那些发一些奖金。”

  “然后再找几位知名的作家,让他们将发生在塔米赖的战斗写成连载小说。对了,殿下,不知道两位指挥官大人有没有妻子或者心上人?您知道的,人们就喜欢看那些爱来爱去的东西。”

  约瑟夫有些惊讶地看着报社经理先生,以前自己搞宣传的那一套竟然被他学得烂熟,完全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了。

  “他们好像还没结婚……”

  他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历史上莫罗娶的那個“坑货”——米莉·奥洛。

  这个女人野心极大,而且权力欲非常强,在和莫罗结婚之后,借着他的名望,一直和外国势力眉来眼去,并参与了保王党的政变。

  政变失败后,她跑去投靠了俄国沙皇——当时俄国已加入了反法联盟——并且跟著名的法国二五仔贝尔纳多特勾结,联手将莫罗忽悠去了俄国,成为了拿皇的敌人。

  莫罗就是受了这女人的牵连,一直未能得到拿皇的充分信任,最终不得不流亡美国,错过了很多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

  约瑟夫回忆着莫罗的生平,他好像是30多岁才结婚的。也就是说,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来改变他和那个坑货女人走到一起的命运。例如,提前为他介绍一门好亲事……

  在安排好了宣传战斗英雄的事情,送走德尼科之后,约瑟夫便准备去凡尔赛宫排练戏剧——答应老妈的事情,还是得兑现才行啊……

  他刚要出门,便见贝尔蒂埃急匆匆地赶来,向他行了一礼,而后将那份嘉奖莫罗、内伊等人的文件拿了出来:

  “殿下,关于您对北非军团的嘉奖,晋升、授勋之类的都没有问题,只是这封地……您似乎是把地名写错了?”

  “写错了?”约瑟夫拿起自己签署的文件看了看,“没错啊。”

  贝尔蒂埃有些尴尬道:“殿下,可的黎波里并非法兰西领土……”

  约瑟夫翻开舍雷尔汇报突尼斯局势的那一页推到他面前:

  “的黎波里已多次侵略突尼斯东南部省份,劫掠了6个部族,超过20个村镇。

  “上个月底,本吉乌尔的2千军队占领了泰塔温南部的雷马达镇,导致那里300多人死伤!据情报局的消息,他还在调集更多的军队,准备发起更大规模的袭击。

  “此外,的黎波里海盗也开始劫掠我国的商船,我们的联合舰队不得不赶赴加贝斯湾一带护航。”

  他看向贝尔蒂埃,语气冰冷道:

  “受到这样挑衅,我们将会向的黎波里宣战。而莫罗他们的封地,只需要自己去打下来就是了。”

  在北非实力最强的摩洛哥禁卫军偷袭失败之后,突尼斯的形势已基本明朗。

  舍雷尔的主力将负责突尼斯西北的防御。

  这支军团虽是旧式军队,但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留1万5千人加上突尼斯本地的5千军队,就足够防备不到3万人的摩洛哥和阿尔及尔联军了。尤其是在后者刚吃了败仗,士气低落的情况下。

  而从舍雷尔军团分出来的5千士兵,则跟着莫罗和内伊这股新生力量,前往东南方向对付的黎波里。

  现在只等英国人中断对阿尔及尔等国的支持,法国就能立刻对的黎波里发动反击。

  在这之后,约瑟夫甚至准备教训一下阿尔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