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503章

作者:志鸟村

  江远等人互相看看,就摇头。

  “没有人莫名其妙的受伤,车祸,收到奇怪的信件和电话吧?”黄强民掰着指头,一口气说出一串来。

  “没有。”王传星确定的回答。

  “哦,那还行。”黄强民顿了顿,再道:“部委领导的意见,觉得做一下有影响力的案子是很有必要的,但要以刑事技术侦查为主,尽可能的专注于案件本身。”

  江远之前做的刑事案件,基本都是避开政治来的,但不得不说,一些刑事案件与政治事件是密不可分的,譬如美国几次著名的刺杀总统案,又或者小肯尼迪强@奸案,再或者某岛上的陈土圆枪击案等,又或者中国古代的一些大案,如明朝的四大奇案,都是政治事件中的刑事案件,而这种案件,对于经办者的考验更是巨大的。

  虽然说,政治案中的刑事案,主要还是政治,但刑事案本身的事实基础也是不可忽略的,有些时候,更是直接决定了走向。

  黄强民跟上峰充分的沟通以后,江远自无不可,收拾收拾,就前往大马警局。

  同行的除了此前的一票人,中间又汇合了使馆派来的一名工作人员。

  提前打过电话,进到警局,就见里面已满是各色人等,不仅有身着警服的警员们,还有身穿西装的政府公务人员,以及明显不是公务员的人物。

  “单从这个阵仗来说,咱们确实是得到了警局方面的高度重视。”崔小虎紧跟在江远身边,也是表情凝重。

  褚冠梁哈哈一笑,同样陪在身边道:“伦恩是本地的老资格议员了,跟各方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人希望他活,有的人希望他死,当时可能还有很多人会有想法,现在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许多人真的就是只求真相了。”

  “因为真相可以让我们看清很多人的真面目。”中途加入的使馆工作人员此时来了一句,且道:“我们不光要看他们怎么说,还要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那就看看。”江远是没那么多心思的,他也管不着那么多。

  从此时的江远的角度来看,破案反而是一项更简单的工作了。

  别的不说,光看周围茫茫多的人,复杂的来源和态度,就让人止不住的皱眉。

  “我到房间里看案子。”江远只给尼查和钟仁龙说了一声。

  钟仁龙赶紧答应着,又道:“江队,有结果了,你先打电话给我们啊。”

  “一定要注意保密啊。”尼查也提醒。

  江远皱皱眉:“如果要注意保密,你们为什么不等案件侦办结束了,再通知其他人?”

  尼查无奈叹口气道:“来的人也不是我们通知的。唔……实话实说,我知道是谁泄密了,但是,伦恩溺亡案确实有非常多的人关注,强行拒绝他们的话,也不见得有好处。”

  江远撇撇嘴,虽然不理解,但是能理解。

  尼查再咳咳两声,连忙补救道:“其实江队你很适合做这个案子,因为你侦办案件的速度非常快,不等各方反应过来,如果就能有结果的话,那就最好了。实际上,我们上次重启此案,开始阶段其实是没有受到什么阻挠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拖延,各方实力才渐渐形成了阻碍……”

  “你是催我们江队快点办案啊。”褚冠梁笑呵呵的用马来语说了一句,钟仁龙就在旁边翻译。

  江远也用马来(印尼)语道:“快速办案也不是问题,这个案子从刑科的角度来看,并不算是很复杂,关键在于你们是否能够坚定的将排查任务完成,并且保证质量。”

  江远LV2的印尼语,日常表述是非常清晰的。

  尼查连忙答应。

  江远摇头:“我要求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调查问话,我的要求,符合标准的被排查对象,必须要带回警局,进行全面的检查取证后,再进行正式的询问乃至于审讯。”

  尼查等人的表情都是逐渐凝重起来。

  排查不光中国警方喜欢用,国外也喜欢用。如今听的少了,是他们渐渐用不起了。

  对尼查等人来说,伦恩议员是溺死在自家泳池的,而事发当夜,伦恩家里举行了派对,宾客众多且不说,宾客们还各有身份,所谓“往来无白丁”,说的就是这种地方。

  如果说只是调查问话的话,尼查等人也没问题,涉及到的各方人物,大约也会相对配合一些的。但是,带回警局问话,这个性质就不一样了,有些人可能直接叫来律师,一言不发的坐到警察不耐烦为止。

  “你需要带多少人回来?”尼查问。

  “我们先筛一下好了。”江远进到会议室,将几张图摆到了桌面上,道:“游泳池旁的脚印极多,但是,根据尸检报告来看,凶手是将受害人的头按在水里,致其溺亡的。这样的话,凶手的脚印,是有留在泳池边的,而且会有发力的表现。”

  江远一边说,一边将几张照片单独放出来。

  尼查赶忙问:“如果凶手处理了脚印呢,比如通过扫地冲水之类的方式……”

  “会有痕迹留下的。”江远点了一下卷宗,道:“目前来看,没人处理过泳池边的脚印,也没人给泳池附近做清洁。清洁工是在第二天早上,尚未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发现了伦恩的尸体,之后就报警了。”

  “所以……”尼查不由舔了舔嘴唇,期待的看向江远。

  “所以,我们能够确定,有且唯有这个脚印,是属于凶手的。”江远将面前的照片拨拉了一下。这里面有俯视的大图,也有单独的脚印的照片,看的很清楚。

  本案的技术人员原本也是有确定几组脚印,疑似是凶手的。但是,他们只能从离泳池的距离等方面来做考虑,看不出,也无法确定足迹的发力程度,发力的方向,这就无法确定唯一的脚印,以至于在侦查阶段根本起不到筛人的作用,后续在法庭上,估计还容易出纰漏。

  江远不仅用不着这样,在将脚印筛出来之后,接着就道:“从这个脚印来看,凶手身高大约170公分左右,168到172公分,体重70公斤左右。男性,年龄约33到38岁,身体健壮,臂力也很大,稳定性很高,是有长期锻炼的功底的。”

  比起此前给出的判断,江远这次的判断堪称是保守了,尽管如此,以这个标准将宾客名单,家属名单和工作人员的名单筛一遍,剩下的人也足够少了。

  忐忑不安的尼查突然就涌出了信心,内心甚至有点后悔:早点说,我都不用这样子琢磨了。

第834章 确定一人

  只要条件足够多,范围就会足够小。

  就好像婚介所的红娘们很喜欢讲的故事,如果同时要求男士的身高、体重、职业、学历、收入、房车、户口、父母职业等等,哪怕任何一个条件都是很普通的,这个综合起来的八边形战士,也将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类似的,当江远将嫌疑人写成“A∩B∩C∩D∩E∩F∩G”的时候,这个范围其实已经相当狭窄了。

  尼查更是兴奋的喉咙都粗了。

  “把门关上。”尼查低声道。

  钟仁龙愣了一下,总感觉这命令哪里有点熟悉。

  手底下人原本已是将会议室门给关好的,听到尼查的命令,转身扣了两下反锁。

  尼查听到声音,才松了一口气,再命令道:“也不用出去了,就在这里筛人。所有人把手机上交,别做奇怪的动作,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他眼神锐利的看着自己的手下,同时也看向中方成员。

  众人都没反对,就此将手机交了出来。

  接着,尼查再让人将名单打印出来,一群人就等着几个人在那里筛名单。

  条件就摆在这里了,也用不着太多人干活,尼查干脆让人多打印了几份人员资料,交给江远等人看看,让他们不至于过于无聊。

  而这几份人员资料,却是详细的可怕。

  黄强民拿到手里,都不用翻译,只看看里面加粗体的名字和后面长长的段落,就不禁问道:“怎么会这么多,本地警方的做事风格……呃,这个案子研究的这么透彻了吗?”

  钟仁龙道:“伦恩议员溺亡案涉及到的名单,早在两年前就被人给整理出来了,里面的内容很多,有些非常详实,个人经历可以详细到每一个前女友是不是女的,这种程度。”

  “这么详细?被人整理出来的,不是警方整理出来的?”

  褚冠梁长期呆在大马,很熟悉的道:“媒体看热闹不嫌事大,很明显是参考了肯尼迪被刺案,纷纷开发各方面的素材,一度把所有人都给调查了一遍,后来被警告多次才停了下来。”

  “就这样,都没找到凶手吗?”

  “媒体关注的点,跟我们完全不一样。而且,他们为了形成劲爆的故事,有时候会有意扭曲事件,中间也不讲逻辑,用他们的资料,就是不断的增加嫌疑人,最后好像每个人都有嫌疑似的……”

  钟仁龙说着摇头。

  旧时代的侦探小说或电视剧,总是喜欢营造一种悬疑重重的模式,恨不得任何一个出场一段话的角色都被读者当成是嫌疑犯来猜测。

  然而,现实中的警察是有资源限制的,哪怕是国内的重案,都不可能无限制的调查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凡是调查也必有痕迹,在美式的司法体系里,每一个被调查过的嫌疑人,都是被告律师的回旋镖,全员疑犯?这样的案子99%的概率流产。

  国内的环境没有这么苛刻,警方在调查期间,若有余力,是可以不断的扩展调查范围的,但是,调查一个嫌疑犯可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完整的调查,即使认为嫌疑人不是凶手,也是要形成证据链,要有证人有证言有证物,有时间先后的关系,并形成文书才行。全员疑犯的话,这个工作量能让一个刑警大队的民警怀疑人生。

  所以,媒体介入司法案件,向来都是看热闹为主,而且有着将热闹玩大的冲动。毕竟,有文化的媒体人也不过就是学了传播学罢了,想要在服务业上跟法学竞争,还差着档次。

  “确定一人。”一名警察来到尼查耳边,轻声说了一句。

  尼查眼神一闪:“名单看完了吗?还剩多少?”

  “看完了,总共就只有一人。”来报告的警察深吸了一口气,五百人里面就只有一人符合条件下,概率学读不明白的人,还会意味着一件小概率事件——确实是,因为大概率应该是一个符合条件的都没有。

  尼查也不由深吸了一口气,他瞬间就理解了下属的压力。

  左右看看,尼查也不再掩饰,只低声问:“是谁?”

  “巴达威。”汇报的警察说的并不轻松。

  尼查亦是精神一紧:“伦恩议员的女婿?”

  话出口,尼查的精神又是一松。还好,只是伦恩议员的女婿!

  “巴达威是一名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与伦恩的女儿结婚后,就一门心思的打高尔夫球,经常一年要打100多场,花费极多,但可能是天赋等方面的原因,巴达威的成绩并不好。在这方面,伦恩对女婿应该是很不满意的,听说两人还吵过两架……”说到后面,这名警员用的信息就来自于媒体文章了。

  “先不要找巴达威。嗯……嫌疑人是巴达威的话,这个事情就好处理多了。”尼查也说不清是轻松还是遗憾,紧接着一甩头,就布置道:“首先要取证,把视频资料都翻出来,把有巴达威的部分都找出来标记,把他的时间线画出来,特别看一下巴达威离开时的状态,有没有换衣服……”

  尼查的命令,也都是为了建立证据链。用名法医李昌钰的形容,就是就是物证、嫌疑人、被害人以及犯罪现场的关系。这四项里,只要能够建立其中两者间的关系,案件就可能告破,如果能够建立三者或以上的关系,基本就是铁案了。

  举例说明,嫌疑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是两者间的关系,单单知道这一点,就可以侦破一些案子,如果不够的话,假若能够证明嫌疑人与被害人同处于犯罪现场,那案件告破的概率也就非常大了。换一种组合,如果能够建立物证、被害人和犯罪现场间的关系,同样有极大的可能证明嫌疑人的犯罪事实。

  当然,侦办案件是司法体系里,要求最低的环节。国内到了送检阶段,基本是要求四者皆有,并有更多的证据佐证,比如证人证言,嫌疑人口供,时间轴线,等等,也就是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了,法庭环节以及死亡复核更是如此。

  尼查面对“伦恩议员溺亡案”这样的案件,也不敢等闲视之,肯定是要尽可能的寻求证据,但他也不敢耽搁太久,首先就确定一些证据,再施行了抓捕之后,后续慢慢调查。

  尼查这么想着,再给两名下属做了叮嘱,自去角落里打电话了。

  江远等人坐在会议桌的另一端,几个人面面相觑。

  还是褚冠梁不适应的摸摸脑袋:“咱们的活……这就算是结束了?”

  “保证江队不受伤,这个活就算完美了。”牧志洋敞开着衣服,毫不介意的露出了里面的防弹衣,他这几天都是这么穿的,时不时的还加上陶瓷板,挨过枪的人,才知道怎么样对自己是最好的。

  褚冠梁失笑摇头:“我还以为像是我当刑警那会儿,要调查,要取证,要铁脚板跑几十个地方,中间说不定还要调整调查方向什么的……”

  “现在也是这样。”黄强民对褚冠梁点点头,道:“我们正常的刑警,还是这么做事的。”

  “那……”褚冠梁指指前方。

  “尼查他们不是也积案两年了,是他们喜欢积案吗?”黄强民嗤笑了一声,接着语气一缓,道:“就跟DNA证据一样,一根毛能解决的问题,并不代表问题只是一根毛。”

  “哲理!”褚冠梁开始有点摸到黄强民的屁股了,开始熟练的摸拍起来。

  日后大家都是江远身边的人,讨好一下黄强民,他警务联络官也不吃亏。

  王传星、崔小虎等年轻警员更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情绪。

  他们跟黄强民、褚冠梁等人不同,后者都是老帮菜了,多多少少都有些脱离一线警务工作了,崔小虎和王传星等人胜在年轻,就还想多学点东西。

  可江远这样子破案,崔小虎和王传星等人,真的不知道该学什么了。

  “巴达威回房间的时候,是脱去了上衣的。”一名警员从资料库的视频中,找到了事发半小时后的巴达威。

  几人都涌了过来看。

  屏幕里,只见巴达威赤着上身,露出精壮的肌肉。他手里捏着一件团成球的衣服,下半身的裤子和鞋上还有水渍。

  “去抓他。”尼查不愿意在等待了,这样的证据距离证明巴达威是杀人凶手还远着呢,但就调查取证的要求来说,尼查感觉已经足够了。

第835章 真该死

  咔咔咔。

  抓着巴达威胳膊的警员,双眼眯成一条缝,还被照相机的闪光灯照的头晕。

  他们逮捕巴达威的时候并没有大张旗鼓,相反还是尽可能隐匿行动的。但是,巴达威也算是个公众人物了,并且正在参加一场高尔夫球赛,警员们也不可能等到比赛结束,那样变数太多了,尼查自己都没有信心能保守秘密那么久。

  等巴达威被送到警局的时候,警局外的记者已有数十人之多。

  已故国会议员的女婿,现在被带回了警局,且坊间传闻,“伦恩议员溺亡案”又重新启动了,种种联系,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系列的联想,并诞生大量的收视率和阅读量。

  至于说“坊间传闻”从何而来,那就不需要明说了。

  “江队,人带进审讯室了,对方要求律师,此外一言不发。”尼查语气郑重,但并不焦虑。这是事先就能想到的情况。

  在欧美式的司法体系下,闭口不言几乎是所有嫌疑人都会选择的方案,区别只在于有的人真的有律师,有的人不仅没有律师帮忙,甚至请不起律师,那就得在审讯室里耗很长很长的时间,且没有意义。

  巴达威自然是有律师的,所以,他只需要保持沉默,等待律师做事就行了。

  在这种模式下,审讯初期的有钱的犯罪嫌疑人,是处于优势状态的。

  不过,就尼查来看,巴达威的反抗的程度还是比较异常的。这种时候,正常人的反应不是应该首先质疑警察“为什么抓我”吗?

  但是,有质疑就得说话,有对话就有可能被警方利用,所以,巴达威的表现更像是经过了提前准备和训练的。

  当然,仅仅这一点别说是证据了,连推理都算不上,有钱人接受过审讯教育算什么事,巴达威有准备更不算什么事。

  但尼查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理论上,我们可以采集巴达威的各种生物学特征了。”尼查期待的看向江远。

  “目前能用到的就是足迹了,不过,你们可能不好用来当法庭证据。”江远停顿了一下,再道:“直接证据暂且这样,我觉得可以看看巴达威之前的口供,如果他是凶手的话,他之前的口供就有问题了。”

  伦恩议员溺亡案是大案,所以,虽然往来无白丁,但警方还是给所有人都录了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