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顺着生活物资来找找看?”陶鹿很自然的提出一个观点。
江远看看柳景辉,想想道:“搞排查的话,我推荐个人选吧。我们山南省的徐泰宁,一级高级警长,排查搞的非常出色。我们也是经常打配合的。”
“可以,我通过部委邀请一下,再跟山南省厅那边说说。”陶鹿立即就答应了。虽然说,部委本身就有专业搞排查的专家,但专家的脸上又不会写级别,很难说谁比谁强。
既然是江远的推荐,且是他熟悉配合的高级警长,陶鹿自不反对。
另一方面,搞排查费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陶鹿觉得,如果是山南省出身的警察的话,至少会勤俭持家一点吧。
第724章 聚人
雨。
大雨。
连绵不绝。
徐泰宁从车里走下来,看了看几米外的雨珠,不禁摇摇头。
“京城这边的天气就是这样子的,丝丝小雨的时候少,动不动就下大雨。”黄强民前来迎接,脸上笑盈盈的,全然没有了在宁台县时见他的窘迫与不安。
这次徐泰宁用的,将是正广局乃至于京局的经费,政委黄因此笑的很开心,看别人花钱,可比自己花钱舒服多了。最多,大家也不过是健康的竞争关系嘛。
徐泰宁穿着白衬衫,镇定自若的走下车,跟黄强民笑着握手后,道:“丝丝小雨,不容易被人记住是真的。磅礴大雨的次数再少,也让人记忆犹新。”
“徐处好文采。”黄强民随意的恭维一句。
陶鹿此时也上前跟徐泰宁握手,再寒暄两句。
江远和柳景辉等人随后跟上,整个欢迎仪式并不严谨,但非常之热闹。
“你们在京城侦破的几个案子,我都有听说了。省厅还专门组织了讨论会,不过,对你们的案件的了解不多,讨论的比较肤浅。”徐泰宁见到江远还是开心的,很自然的说起了业务。
江远顺着徐泰宁的话头,聊了几句,直到进入了办公室,江远才开始说起本次案件的具体情况。
徐泰宁认真的听着。这可是来自于以一线刑警的报告,是最能说明前线情况的。
等回头再看案情分析会的时候,就算正广局这边能做的朴实一些,许多内容还是不如一线刑警的细致。
当然,案情分析会往往会有高屋建瓴的指示,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案件的情况,但这部分内容,以徐泰宁的能力,他其实是不缺的。
最重要的是,江远的说明,其价值要比普通刑警来的更透彻。
就是陶鹿等人,哪怕已经了解案情了,这会儿听江远在说,也都跟在旁边,认真的听着。
江远也不可能将所有内容事无巨细的报告给陶鹿等人,但面对徐泰宁,江远说的明显要细致许多。
排查可不仅仅是花钱的事,排查还要动用到大量的警力和物力。不客气的讲,几千名民警撒开了干三天,原本是可以侦破几千个案子的,如果都是盗窃之类的小案子的话,送检个一万人,都是有可能的。
现在为了一个案子就投入进去了,还只是此案的一部分,所有人的认真程度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徐泰宁坐到江远的办公桌前,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外壳老旧的真皮笔记本,细细的记录起来。
柳景辉眼神一凝,徐泰宁的笔记本,在山南省都是有点名气的。
据说,徐泰宁只有在准备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的时候,才会启用这个战损版的真皮笔记本。笔记本的内壳是可以更换的,唯独外面的皮壳不变。徐泰宁往往喜欢在上面记录人名、时间、地点,最特别的是,很多年前开始,徐泰宁就开始在笔记本上画思维导图了。
在那个大案要案全靠排查的年代,徐泰宁带着这个真皮笔记本走遍了山南省,偶尔也会应邀前往外省工作,全凭大手大脚的风格,以及高比例的破案效能,闯下偌大的名头。
“这么说来,涉案人员的信息,你们其实已经基本上拿到了。但就是找不到人,甚至连这些人的生死,都无法确定?”徐泰宁听江远说完,拿着笔在桌面上敲了两下,做了个小总结。
江远点头,道:“人脸识别,指纹和DNA的搜索,都没有结果。现在确定的涉案人员超过30人,除了已经死亡的张丽珍以外,其他人在过去一年里,既没有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使用记录,也没有跟家人朋友联络的消息,更没有目击证人等等……”
“人间蒸发了?”徐泰宁道。
江远微微点头:“有点难以想象,但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
以现代社会的运行模式来说,人间蒸发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对于个人来说,几乎是不可完成的。因为个人在获取能使自己人间蒸发的资源的时候,就已经被暴露了。
只有强有力的组织,且只有强有力的组织,才能做到这种水平的人间蒸发。
考虑到间谍案与本案并不是很契合,宗教确实是一个极有可能的选项。
而一般的淫窟和黑社会,都是以不守规矩为基本条件的。他们连爸妈老师的话都不听,指望这些人令行禁止,实在是太过于天真了。
徐泰宁看柳景辉一眼,再看看陶鹿,道:“我在过来的路上,也考虑了这个案件的排查……从生活物资的角度去排查,我觉得不可行。主要是生活物资的类型很多,且大部分都难以追踪。而且,京城和附近的集体性的单位非常多,厨房采购,甚至某些人家一次性买的多一些,这些都不好追踪,再者,一些单位恐怕也不会让我们追踪过去。畏首畏尾的话,排查又会进行干不下去。”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陶鹿提出的生活物资的排查,他倒是不介意建议被否定。
按照徐泰宁的说法,估计只有再找到多具尸体,才能拥有巨大的权限,做这种毫无顾忌式的排查。
但如果真的找到了多具尸体,这个案子差不多也就算是侦破了。
徐泰宁翻了一下自己的真皮笔记本,再道:“我觉得可以把案子先简化一下。假设这个组织的表现是一致的,那他们最需要的,最显眼的,其实并不是生活物资,而是居住的地方。”
柳景辉等人不由看向徐泰宁。
徐泰宁道:“他们不可能居住在居民区,甚至不太可能居住在城区,否则的话,人像卡口,甚至小区的摄像头,都会有所发现的。所以,我觉得他们最有可能的做法,还是居住在城区周边,像是清灵山的宅院一样,重建一个类似的宅院,然而聚居。我们可以通过寻找这种单独的宅院的方式,来寻找这些人。”
见众人的眼神亮了起来,徐泰宁再泼冷水,道:“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他们有可能搬去的地方不太好确定,有可能在京城周边,也有可能去了别的城市也未可知……第二点,如果是全员死亡的小概率事件,这种找阳宅的方式就失效了。”
“这么多人,离开京城,大概率会在卡口被拍下来的。所以,死在京城里的概率,都比离开的概率大。”柳景辉迅速的帮徐泰宁补上了缺失的或部分,再道:“全员死亡确实是小概率事件,我觉得暂时不用考虑,一个组织死掉大部分的人,不崩溃的是少数。而如果不是组织行为的话,完好无损的杀死数十人,那也太难了。”
众所周知,杀人其实是非常费体力的事,就以杀鸡和杀猪为例,要想安全的控制住受害者,再将他杀掉,那就需要好几个人的配合,难度不亚于杀猪。即使对方弱的跟小鸡仔似的,杀鸡也是想要一定的力气和熟练度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口气杀三十几个人,这几乎是不可完成的挑战,后续的清理工作更别提了。
而用一部分人杀死一部分人,就像是柳景辉所言那样,组织首先就崩溃了。
徐泰宁结过柳景辉的话头,道:“既然这两个问题,都避开了,那我觉得,排查可以从建筑物开始。我们画一个范围,然后,所有范围内的单独的建筑,全部排查一遍……”
陶鹿听的皱眉:“京城的面积,可是16000多平方公里!”
“还得加一些周边的。”徐泰宁说着又道:“市区的可以去掉,我们就找偏僻地方的。”
“卫星?”
“可以,卫星搭配无人机,遇到有疑点的建筑,再派人搜查。”
“那农民的自建房算不算?”
“算。尤其是租出去卖出去的,远离其他人家的房子,一定要查过去。”
陶鹿听的眉毛直跳,这个方案,用的人手可能不多,但需要的政治资源可是不少。而对京畿的刑警支队来说,聚人可比争取政治资源容易多了。
“我跟局长报告一下。”陶鹿也没法直接决定了。
徐泰宁又道:“如果同意这个方案的话,我建议多点同时开始进行,否则,对方听到风声了,跑掉了更麻烦。”
同时多点进行,就意味着人手要增加的非常多。
陶鹿一阵头疼,现在想的话,聚人也是好麻烦的!
第725章 且行
下班后。
江远将徐泰宁邀请到家,一并柳景辉、黄强民、庞继东、牧志洋等人共进晚餐。
主厨是江富镇同志,辅助的厨师则是江富镇同志新认识的一位朋友,某京城著名饭店的主厨,两人最近聊的不错,共同研究和分享了网鲍、澳洲干鲍和南非干鲍的区别,还试做了许多坛的佛跳墙,后来又将兴趣转向了酿酒。
今天依旧是江富镇的练手席,全席使用了来自江家牧场的牛羊肉,二厨也根据大家的反馈,得以充分的研究多种肉类制品,以期获得最适合江家牛羊的菜肴。
徐泰宁等人不用管这么多,但吃的还是很开心的。
到最后,徐泰宁还吃了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拍着肚子,叹道:“真好吃啊,江家的肉,是真的香。”
“江家牧场的肉。”江远纠正了一下。
徐泰宁只“嗯嗯”的点了两下头,继续拍着肚子道:“我还担心到了京城来,会水土不服的。有咱们这些人,有这种好吃的,我就有信心多了。”
“你这次要指挥的,可是京局的人马。”黄强民微挑事。
“只要听指挥,京局的人马只会更好用。”徐泰宁很自信的样子。
虽然他也只有山南省及周边的经验,但指挥排查,归根结底还是类似大规模作战的需求。上传下达和沟通的任务固然重要,可真正的核心内容依旧是指挥。
安排好几十个人的工作是很简单的事,几百人是很不简单的,几千人则是极其复杂的。
尤其是在不想设置太多的层级的情况下,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哪怕是在京城,有这种经验的高级警官不在少数,但徐泰宁依旧非常自信。他是来干活的,又不是来争权夺利的,而任何一个地方的警局,遇到大规模排查,尤其是遇到需要徐泰宁出马的大规模排查的时候,内部基本已经是统一思想了。
那种一心破案的心理,非常有助于徐泰宁掌握队伍。
至于京城自己的高级警官们,徐泰宁一向认为,这些大城市的高级警官们,其所承受的压力,跟徐泰宁们承受压力方向是不同的。也没有人愿意承担徐泰宁式的压力。
事实上,徐泰宁一直认为,大城市里的高级警官们太安逸了,他们身上虽然随时负担有各式各样的政治要求,但谁没有呢?
真正限制指挥者的,是资源啊!
徐泰宁可是从汽车都不全的时代走过来的,对于物资的使用有着极强的主动性。
没有炮火打不垮的步兵,如果有,那就是炮火不够。同样的道理,没有排查不出来的犯罪分子,如果有,那就是排查的强度不够。
“明天开始,讨论一下具体的方案,就可以开始做准备了。京局这边应该也是经常做排查的,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徐泰宁说过,夹了一块肉,有滋有味的品了起来。
“还有戚昌业那边,你也要跟他做好联系。”黄强民说着介绍了一下戚昌业的工作岗位。
徐泰宁点点头:“他有要求,我们配合就行,但他们也不能打乱我们的整体安排,否则案犯跑掉了,他们背锅。”
“那肯定的。”
“什么时候来?这个戚昌业。”
“约好的是今天晚上来的,没有来的话,应该是明早吧。”旁边的王传星回了一句,他是负责交接的。
徐泰宁并无所谓,道:“明早到就行了,可能路上被什么耽搁了。”
……
翌日。
戚昌业果然很早就到了警局。
他换掉了乌漆嘛黑的衣服,刷牙漱口了三四遍,再用碘酒和纱布,将擦伤弄破皮的地方,全都涂抹包裹了一遍,这才见到其他民警陆陆续续的来上班。
办公室里,飘着淡淡的檀香的味道。
戚昌业知道,这是江远的师父吴军给送的香。
戚昌业突然觉得香的味道令人分外的轻松,干脆坐在旁边,一边嗅,一边闭目养神,直到周围的声音,将他给吵醒过来。
此时,不仅满屋子都是人,檀香的味道还被臭烘烘的二手烟盖过。
好在上班睡觉极常见,戚昌业也不至于觉得不好意思。
啪。
戚昌业也点了一支烟,反正都闻不到檀香的味道了。
“戚队醒了。跑这么一趟,辛苦了。”刘晟听到声音,将戚昌业喊了过来。
“嗯,那边桥断着,又下雨,车也陷了,提前出发也还是有点浪费时间了。”戚昌业没有详细的描述这一路的艰辛,怕同事们说自己矫情。
刘晟啧啧两声,轻描淡写的道:“怪不容易的。”
“嗯……我说一下最新的情况吧。”戚昌业咳咳两声,道:“张岗村那边,确实是存在秘密传教的情况。具体传教的方式,是确定了一名被传教的对象以后,他们就会单独的给该对象传教,再之后,会带走对方。在此过程中,被传教的对象的家人,会拿到一些钱,但不能干涉他们传教。”
“搞的还挺有点东西的。”柳景辉有点惊讶,这算是比较严密的组织形式了。
戚昌业点点头:“现在的非主流宗教,生存压力都很大,挺愿意在这些地方琢磨的。崔大他们接触的少,不过,留在村里的人,也接触不到这些人。他们也不是指着一个村子扩张的,有可能两三年才过去一趟。”
“持续很久了?”江远讶然。
“小十年有了吧。”戚昌业顿了顿,又道:“不过,这种小型的,个人利益的成分偏重,教主搞一搞,就开始打造淫惪窝了。不过,也有那种热衷于搞钱的,这种就比较麻烦,容易有死人。”
戚昌业说到这里,看向徐泰宁,道:“我们国保支队全力配合。需要的话,相关单位也会参与的。”
“那挺好,你们做总预备队吧。”徐泰宁当场就给安排上了,一点都不露怯。
他在山南参与的案件太多了,什么样的没见过,虽然涉及到某些单位总觉得担心,但只要放宽心,拿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没有什么案件是推行不下来的。
戚昌业刚说过配合,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
徐泰宁再道:“你们要准备好车。至少5人一辆车要保证,能做到吗?”
“这个……可以。”戚昌业只犹豫了一点点。
“你们是总预备队,要随时待命,说上的时候就要上得去。”徐泰宁又叮嘱了几句,接着就掏出了自己的小本本,开始给在场的人安排。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