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98章

作者:志鸟村

  “有可能吧。”江远随口回了一句。

  余温书立即瞪大了眼睛:“咦,能找到吗?能确定吗?”

  “有可能。现在还不知道,让小波拿东西去了。”江远也没话回了,只能这么说。

  余温书“恩恩”的两声,连忙抑制住有点激动的心情。

  身为刑警支队的支队长,他本来是控制情绪的高手,实在是这个案子有点磨人。

  别看就是今天发生的案子,但从案发到现在,余温书可都没闲着,整个刑警大队也都没闲着。

  抢劫杀人的案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那就是真的困难。

  眼瞅着案件一步步的往下滑,余温书心里的焦虑是成倍积累的。

  主要是到年末了,大家全体努力了这么久的成果,要是被这个现案命案给抹杀了,余温书身为领导,自觉都是有负罪感的。

  偏偏眼前的案子,就是滑不留手。

  以余温书的经验来看,这个案子是很符合流窜作案的惯犯的做事特征的。

  工地本来就是鱼龙混杂的地方,就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工都是要求日结工资的,对于身份证之类的东西,也基本是没什么要求的。这种环境,免不了就有逃犯的身影。

  甚至都不用逃犯本人来工地打工过,他只要有些工友一起聊天,就能知道哪里最近有招工,哪里最近要结款。而他们一起聊天的地方,可能是舍友互不相识的临时宿舍,也可能是萍水相逢的路边吃饭。

  等于说,这条线很有可能是查不下去的。

  若是顺着凶手的信息来源这条线查不下去,余温书的第二想法,就是追着凶手的作案模式去查。

  余温书在下面,已经开始安排这项工作了。

  凭借着好身体,以及对工地的熟悉,抢劫工地的现金,如此等等,可以说是很符合逃犯身份的作案模式了。

  那如果是模式,就可能是多次采用的。只是,以前可能没打死过人,甚至可能都没有重伤,各地就以单独案件处理了。

  但是,余温书很清楚,就算他的设想能够得到验证,后面的侦破过程还繁复着呢。

  逃犯之所以是逃犯,至少已经成功逃亡了一段时间了,这种渐渐开始适应逃犯生活的罪犯,要确定身份,要逮捕等等,都是不容易的。

  江远要是能找到指纹,那从侦破压力的角度来考虑,破案就变成了追逃,起码不至于损失现案的300分。

  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下的追逃比起破案还是要简单一点的。他这么着急的将江远找过来,一个想法就是将人堵在长阳市。

  今天才发的案子,凶手很难将十几万元的现金当日处理好的,携带出市的概率相对小。

  但今天过后,他很可能就找到合适的交通工具,或者合适的变现手段了。

  余温书原本就是对江远的现勘能力有期待的,这会儿干脆不下去了,就站在上面看,并问道:“这个窗户有什么问题?”

  “凶手从窗户跳下去的。”江远一边观察着,一边将之前说的话,再给余温书讲了一遍。

  余温书听的都震惊了:“等于说,你们已经确定了凶手的脚印?”

  “对。”江远点头。

  “这是好事情,那个,把足迹的照片发给我,我让人立即在下面找一下,看看凶手的足迹的分布。”余温书也是聪明的很的人,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利用足迹的办法。

  这次轮到江远拍脑袋了:“我忘记了。何队,你给余支发一份。”

  余温书提出的策略是非常有用的。

  现在,工地范围内的足迹是非常多的,包括凶手在内,进出工地的人,几乎无法避免留下足迹。

  利用不了的原因是足迹太多,更主要的是不知道凶手的足迹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知道了,长阳市的痕检和现勘们,就可以找出工地上所有的该足迹,看他是从哪里进到工地,离开工地的。

  虽然比起房间内的现场,工地这个现场的价值低一些,但要是能确定凶手的来往路线,还是能够将案情先大大的推进一步。

  如果凶手去过工人们打牌的房间,那就可以考虑内部作案的可能性了。如果凶手的路线单一,那就可以考虑有打过前站的可能等等……

  何国华飞快的将拍好的足迹照片,发给了余温书。

  余温书也立即低头操作,并问道:“足迹能看出什么吗?”

  “凶手年约30,体重较轻,大概率低于130斤,身高一米六五左右,男性……”江远之前就仔细看过足迹了,这会直接报结论。

  余温书直接将江远的判断,复述给了手下。

  差不多时间,王波也跑了回来。

  “我拆了一个打印机的墨盒。”王波将小半瓶的打印机墨粉装在瓶子里,递给江远,并问:“现在呢?”

  “现在就是混合墨粉和磁性粉,然后试着刷显。最好是用羽毛刷。”江远详细的给出了方案,并道:“凶手从窗口跳出去的时候,很大概率会用手撑一下,时间短,力气大,这种指纹,有可能就漏掉了,其实真的想刷显出来,也不容易。”

  江远说话的时候,何国华就一个劲的点头。

  这边的指纹太多了,没有谁能把所有指纹搜集起来。

  反而是指出指纹的特殊性以后,线索才能串联起来。几个人现在做的事,才能体现出价值来。

  一般的指纹,磁性粉上阵,就直接显现出来了。

  这种指纹反而没用。

  江远和何国华,就像是两个老渣男似的,看到轻易露面的指纹,拍个照就放弃。

  等江远用磁性粉和打印机墨粉,用羽毛刷的毛尖轻轻的蘸取,一遍遍的在窗台上刷显之后,才羞羞答答露出面目的指纹,则受到两人的格外重视。

  “我先比对看看。”江远取到指纹以后,就地开始做起了特征点。

  何国华就开始收尾。

  余温书心潮澎湃,又不敢干扰江远,脑海中不由想,这若是纯粹的抢劫杀人案的话,判的要比普通凶杀案还重,多数就是死刑立即执行了。

  等于说,这个案子要是破获了,凶手被抓到的话,生命直接就开始倒计时了。

  宁台江远,凶焰滔滔。

  果然如此。

第299章 短发有疤

  所有人都有事做,唯有王波,既没有工作,也没有被委任工作,于是默默的掏出手机来,拍了几张照,发到了工作群里。

  工作群里的痕检、现勘等技术员,早都好奇要死了。

  这时候看到有消息,还是新发现了指纹,却是瞬间进入到了震惊模式。

  有指纹,就意味着有可能直接锁定凶手,这么重要的证据没有发现,以及发现,都不免让人诧异万分。

  李元亮:【江远找到的指纹吗?在什么位置,是我们扫不到的?@王波】

  王波于是将指纹的照片位置又发了一张。

  那是窗框的底部,应当算是比较明显的位置了。

  李元亮:【这没有扫到?开玩笑的?】

  王波:【是一个迅速按压的指纹,特别不明显,江远用激光打印机的墨粉,混合着磁性粉,刷了好几遍才刷出来的。我刚看的时候,也觉得很神奇,它和普通的刷粉还不太一样。】

  王守明:【刷粉还能刷出花来?】

  王波:【就是第一遍的时候还是没什么表现,然后第二遍显出一点点的指纹的印子,要用勘探灯照才行,再着重刷两三遍,才渐渐的变的明显起来。第一次见这样的刷粉。】

  正常的刷指纹,就是粉撒上去,指纹显露出来,有时候不太清楚,其实就是粘粉沾的不够多,那就再补一点粉上去,然后就差不多了。

  用打印机墨粉混合磁性粉的指纹,却是要刷三四遍,四五遍,还是逐渐清晰的模式,这是王波既没有见过,也没有学过的东西。

  长阳市的工作群安静了下来。

  好一会,才见有人再发言:

  李元亮:【我问了位专家,说是激光打印机墨粉具有接近铜粉和铝粉的轻度,比重介于铝粉、铜粉与磁性粉之间,且具有比磁性粉稍弱的磁性,主要是本身的静电磁性,除了可以单独使用外,还可以根据季节和环境变化按不同比例与磁性粉混合使用,及时弥补了磁性粉在长期刷显中的小颗粒丢失现象……什么鬼,还要根据季节和环境刷显的?】

  王守明:【假的吧,要是这么有用,直接给我们勘察箱里配上呗,至于吗?】

  李元亮:【我原话复述一下专家的话,不是我说的啊,提前说明。人的原话是:不是高手,用打印机墨粉只会弄巧成拙,能熟练用到墨粉的,你们跪下喊万岁就行了。】

  王守明:【哪里有专家这么说话的。】

  李元亮:【我叔说的。】

  王守明:【……叔叔说的真的对,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波已经看的脑门都发胀了。

  虽然工作群里聊天的都是同事,而且有领导在里面,王波还是忍不住斟酌着语句发言。

  王波:【我上学的时候,教授教的都是不要多次刷显,说是一两次刷显满意还好,如果不满意的话,多次刷显,很容易将已经出现的纹线拖蹭破坏,或者呈现漆黑一片,只有极干燥的环境下,才允许多次刷显……】

  王守明:【小波,虽然我也不懂,但咱说一句,理论这种东西,听听就行了,看大佬做事,喊666最保险。】

  李元亮:【别教坏年轻人。这个问题是可以探讨的,我刚才也查了点资料的……江远用的这个办法,比例配置很复杂的,别想了,我倒觉得问题的关键是,他为什么会多次刷显窗台,是发现了什么?@王波】

  王波:【发现了足迹。】

  王波于是又将江远抵达后的情况描述了一遍。

  工作群里的技术员和非技术员都沉默了。

  江远发现的足迹是不需要刷显的,应该说,它就在那里,但大家看到的足迹太多了,根本没人想到窗口那里往下看。

  彩钢房的二楼跟正常的二楼差不多,有3米左右的高度,正常的勘查人员到二楼的房间去勘查,也不会想着凶手离开的路线是跳窗而走。

  何必呢?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报告有目击者,大门就是敞开的,凶手正正常常的走了进来,正正常常的砸死了出纳,为什么不正正常常的走门?

  李元亮:【一定是有意外发生了。否则,凶手正常走门的话,既不会留下指纹,也不会留下脚印,至少让人无法分辨。】

  高龙:【打死出纳就是意外吧。正常应该也不会想着打死人的。】

  李元亮:【情绪过于激动了?】

  王守明:【情绪激动属于正常,任谁参与抢劫,都得肾上腺分泌加速吧,习以为常就太恐怖了,现在应该没有这种梁山人了吧。】

  “小波。”何国华喊了一声,将沉浸在手机中的王波给喊醒了。

  “哎,我看看群里怎么说的。”王波赶紧给师父笑了一下。

  何国华严肃的道:“你带江哥去勘查车那边,把电脑给打开。”

  “好。是用后台吗?”王波连忙问。

  江远自己道:“我想在电脑上比指纹。”

  他刚刚在手机上标了一次特征点,没有比中,再次刷显之后,再次拍照,就准备用电脑去比了。

  毕竟,屏幕的大小还是很重要的,用手机看指纹,很多细节都是看不太清楚的。

  王波连忙应着,将江远带下了彩钢房。

  两人顺着亚克力的板桥缓慢的走,王波走了一截,忍不住小声道:“江哥,那个,凶手为什么要从二楼跳下去?”

  江远从王波的语气里,听到了浓浓的好奇。

  江远看了王波一眼,想想道:“我们可以等找到凶手了,再问他?”

  “这……只能问出来吗?”王波觉得浑身痒痒的,并有一点点的失望。问出来的案情,能叫侦破吗?

  江远能够察觉王波身上的那骨子别扭,笑了笑,问:“一定要猜吗?”

  王波果然兴奋了:“您猜是什么原因?”

  “懒得猜。没兴趣。”江远直言相告,道:“我就愿意做技术,对我来说,找到足迹,比中指纹,又或者找到DNA,更有趣。”

  王波“啊”的一声:“不能吧,就算咱们是做技术的,可就这样,可就这样……”

  他连说两遍,大概率就是在用礼貌的语言阐述:就这?

  江远道:“省厅的柳景辉柳处,大概更符合你的这种要求,他是喜欢玩推理的……”

  “他是纯猜的那种……不是,纯推理的那种,我也不喜欢。”王波说完,有点不好意思,忙道:“我不是说工作方面的,也不是说他的方式不好,就是个人兴趣方面的爱好不同。”

  江远表示理解,人就是多种多样的,做案子,看案子做的多了,更能体会这一点。有的人就喜欢权,有的人喜欢钱,有的人喜欢女人,还有的人喜欢日狗,也有的人喜欢玩推理,又或者像王波这样,喜欢技术和推理的……

  江远在案件上有了大突破,王波再看江远,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会儿说着话,王波也渐渐放开了,不禁道:“咱们单纯用技术破案,我觉得也有局限性。”

  江远道:“那肯定。”

  王波:“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您判断出了凶手的动线,或者,他跳下去,落地的地方不是土地,而是干净的水泥地,没有留下脚印,或者留下了,他直接给清扫了,咱们这个案子,是不是就做不下去了?这样一想,就觉得好难。”

  江远摇头:“会变难,但不会做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