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不过,江远的结论,也都在翟法医自己的结论范围内。
翟法医的目光在死亡时间上逗留了片刻。
他自己给出的死亡时间,是三到五年。其个人倾向于选四年。
江远给了三年……错的也不多。
翟法医最终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点点头,道:“那咱们收拾一下,开始拼第四具尸体。”
嘟嘟嘟。
高压锅放起了气。
大家默默等着气跑光了,开始取骨头,剥肉,摆尸。
江远依旧是一块块的骨头看下去,并很快得出了结论,自个儿写下来:
尸源四,年龄32-34岁。女性……身高160,死因,机械性窒息……死亡时间,四年以前。
他是将能确定的先确定了,然后再慢慢的分析剩下的骨片。
其他法医也是差不多的操作模式。
人类学是个水磨工夫的学科,就一个人那么大的尸体,两百多片骨头,要是走马观花的看,一个下午就看的差不多了。
但你要想从里面提取信息,那难度就高了。
非得一点点,一点点的看。
江远之前做王国山的水库抛尸案的时候,就是夜以继日的找细节的。
但今次的案子又不一样,各种证物提供的信息其实不少了,再像是上次那样,一家商店一家商店的的过去看过,效率实在太低。
柳景辉同志怕是熬不住的。
江远正想着,手机嘟嘟的叫了起来。
用手肘扒拉着看一眼,见是黄强民,江远立即去脱了手套,用水大略的冲洗一番,就重新戴上一个手套,拿起了手机。
“黄队,有消息吗?”江远重新拨了回去。
“恩,饰品的主人找到了。”黄强民的心情沉重。
此时此刻,黄强民就站在受害人的家中。
这是一间三室一厅的房子,地处方金乡的核心地段,窗户外面就是方金乡唯一的菜市场。
房子是早年的福利房,装修的很捡漏,许多地方都用报纸糊着。
女主人躺在病床上,眼巴巴的看着房里的警察们。
男主人坐在墙边吸烟,烟圈环绕的地方,就挂着失踪女儿的照片。
“饰品都匹配吗?有照片吗?”电话里,江远有些不放心的问。
因为是很便宜的饰品,它的重复率可能就会比较高,最好是有其他的佐证。
黄强民还是“恩”的一声,道:“你看微信的照片,有照片。”
“稍等,我开免提。”江远放下手机,打开微信里的私聊,就见黄强民发了一串照片过来。
照片大都是翻拍的,照片里的女孩笑容甜美,一头黑色的秀发长长的披下来,能看到项链和戒指的照片。最后则有一张自拍照,露出了耳朵上的耳环。
虽然可能还需要后续更仔细的对照,但仅就侦查程序来说,到这一步就非常完备了。
江远回头看了眼三号尸源的骸骨,他刚刚就坐在那里很长时间。
然而,森森白骨与照片里的甜美笑容,一点都不搭。
“这个女孩失踪多久了?”翟法医走过来,隔着免提问了一句。
“哪位?”黄强民先问。
“我老翟,法医老翟。”
“恩。翟法医。受害人失踪3年零四个月了。”黄强民这才回答了。
翟法医意外的“哦”了一声,不由道:“时间有点短。”
“矿洞内的温度问题。”江远随口回了一句,再拿起手机问道:“黄队,其他队有收获吗?”
“还没有,这边也不是我们找到的,是市刑警队的人找到的。”黄强民先给江远解释清楚,再道:“我们已经开始搜索本地的摩托车了。”
第250章 锯条
尽管只是确定了一名受害人,或者说,确定了一名受害人,已经让众人情绪高昂了。
几个群里,说话的人都明显多了起来。
江远被拉入的“灰章群”里,就有人乐呵呵的聊了起来:
痕检李锐:【感觉看到希望了,确定尸源了,就可以搜索失踪当日的活动轨迹了。】
现勘张明远:【别那么乐观,失踪三年零四个月了,也就家里人还能记得一点,再问身边的人,都记不起来了。】
图侦富全贤:【失踪的时候没有积极的找人吗?正常人,如果身边有人失踪了,还被问话的话,一定会记忆犹新吧。】
现勘张明远:【失踪的时候,她父母都不在身边,下乡去了。受害人没工作,家里蹲,恩,现在叫灵活就业,也就没有同事,失踪四天以后,父母多次打不通电话才报警的。】
法医牛立煌:【(?ω?)被害人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全是伏案工作的职业病,结果竟然没工作吗?】
现勘张明远:【打游戏打的吧。】
法医牛立煌:【艹,法医没法干了,这还怎么判断生活职业场景?】
现勘张明远:【还好找到了受害人的佩饰,江远还是厉害,不然的话,这波还能不能找到受害人都不一定。】
图侦富全贤:【那现在,摩托车的线索有吗?还是线索就断掉了?】
现勘张明远:【还在找,而且也不能局限在受害人的生活区域,这人的生活区域很狭窄的。】
一群人聊着天,从乐观走向悲观,很快就不聊了。
江远也是看的皱眉。他是设想过受害人的身份的,但是没有什么拿稳的想法。
不过,他最初的想法,也是认为受害人为白领或公务员,至少是办公室伏案工作的类型。哪里想得到,二十几岁的女孩子,认真玩游戏,竟然也能玩出这么多病来。
刷完了手机,回过神来,江远暗叹一口气,又重新看起了尸体。
以他原本的想法,这要是找到了尸源所在地,或者是案发地,找到凶手的概率就非常高了。
单以积案命案来说,现在得到的证据也不少了。
但是,找不到就是找不到。尤其是寻到受害人家里的这段时间,若是有新的线索,说不定直接就能锁定凶手了,可要是没有,这条线索的价值就大大减少了。
刑警们还在当地努力着,通过排查摩托车,排查失踪时的人员状况,排查受害人的人际关系等等,或许能够发现一点端倪。
但从江远的角度来说,最好的证据,始终是尸体本身。
“证据之王”就说明了尸体提供的信息之丰富,只是获取起来,有些太过于困难了。
不过,与头三具尸体相比,第四具尸体,看起来,似乎有更多的话想说——这纯粹是江远的一种感觉。如果要他来形容的话,第四具尸体显的更凌乱,处理的更草率。
而从时间来看,第四具尸体的死亡时间也是比较久的,江远的判断是4年以前。
等于说,这位受害人,是凶手更早期杀死的。
处理的不够完善?
还是处理的过程中,遇到了意外?
江远心里怀揣着期待,仔细的寻找着线索。
其实,凶手在分尸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也是正常的。
农村过年的时候杀猪,请来的杀了一辈子猪的屠夫,也不敢说自己就不出一点点的意外。
何况凶手的心理压力大,操作地点往往也不是很舒适,视线等方面都受限制,出现意外情形是很正常的。有些凶手还学着带乳胶手套什么的,结果手套被切进尸体的都有。
前三具尸体,江远都没找到特别有用的证据,但看第四具的样子,江远希望能有所收获。
他也没有照着顺序去检视尸体,而是顺着心意,先取大块的骨头翻看。
这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在此期间,其他法医们也有过来看骨头的,但大家着眼的点各不同,注意和判断的方向也都不同。
江远默默的看着,一路看到切开的桡骨和肱骨的时候,不由停了下来。
这次吸引到他的,是骨头的断面。
骨头是用锯子锯开的,这没什么新奇的。许多分尸怪都喜欢用锯子,包括水库抛尸案的王国山,分尸用的也是锯子。
跟使用斧头,砍刀之类的分尸者相比,使用锯子分尸,耗费的力气更小,分尸的块数也更多,平均每块的重量也更小一些。
江远也算是看了很多具,用锯子分尸的尸体了,但就四号尸源来说,它的断面有了变化。
什么样的变化?
江远分别拿出几块胸骨和肋骨,与肱骨和桡骨相比较,这时候就能发现,前者的断面更平整光滑,后者不仅有较为严重的切削痕迹,还有明显的跳锯痕。
此外,肱骨和桡骨的阶梯纹痕迹明显,距离断面有4毫米,长度也在4毫米。而胸骨和肋骨,就显的更平整清晰。
所有这些说明一个问题:凶手换锯子了。
不管他是先切的胸骨,还是先切的胳膊,他都是换了锯子的。
也许是一个锯子坏掉了,也许是锯条坏掉了,也许是他感觉正在用的锯子不给力,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凶手在用锯子分尸的过程中,更换了锯子,最起码是更换了锯条。
但不管是换锯子还是锯条,都进一步的昭示出一个答案:凶手是在固定的地点,完成的分尸。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推论,是因为凶手使用的一定是高功率的锯子,大概率就是油锯。
油锯的体型和重量不小,总得有10公斤的样子,而它的锯条更应该称之为锯链,是一种类似于自行车链的重达数斤重的东西。
江远觉得,正常的分尸怪,应该是不会带两只油锯,或者一个油锯加另一根链条的。
如果该分尸怪有链条断裂恐惧症的话,那以他的严谨,直接给油锯换一条锯链岂不是更合理,更合适?
这东西经常是用来锯木头和树的,又是特种钢制作的,锯上几百刀,都可以磨磨再用,不是那么容易断裂损坏的。
从网上买一条新的换上,劈完两个人,说不定还可以退货给老板呢。
所以,在四号尸源上,更换锯子或锯条,更合理的解释是,凶手是在自己的地盘分尸。
这样才好遇到问题了,就顺畅轻松的更换锯子或锯条。
如果一来,就推翻了另一种假设,既凶手故意携带着锯子等作案工具,在远离居住地或工作地的地方,实施犯罪。
换言之,凶手的居住地或工作地,就应该在犯罪现场附近。
也就是在三号死者冯晓燕的居住地附近!
江远想通了这一点,立即打电话给黄强民。
另一头的黄强民也没有休息,颇有期待的听完江远的推理,却是略有些沉默。
“有问题吗?”江远觉得不对。
“方金乡的摩托车,已经被我们扫了一遍了,没有筛出来嫌疑人。”黄强民叹口气。
江远有点意外:“扫的这么快吗?那……方金乡周边?距离冯晓燕比较近的农村?”
“也有可能。但这边用摩托车,不像是紫峰镇那么多。”黄强民顿了顿,道:“也可能是从二三十公里外,其他乡镇骑过来的?”
“稍微远了点吧。而且,摩托车上带一个油锯都够呛了,带两个油锯,或者带一个油锯两个链条?太累了吧。”
“说的也是。”黄强民停了一会,道:“冯晓燕也是有可能移动的,不过,她单独一个人离开几十公里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黄强民说着,自己就把自己给否定了。
“这么说,凶手就在方金乡,或者周边的概率确实很大,可惜其他几具尸体都找不到尸源,否则的话……”黄强民有点烦闷,接着又道:“分尸工具这一块,我们也一直在注意,都没什么发现。恩,你的发现还是很有价值的,我给徐处报告一声,还是得加强这边的搜索排查。”
江远应了一声,挂掉电话,也有点疲惫了。
说是范围缩小了,但方圆十公里,或者方圆十五公里的范围,也很不小了,这要是时间充足,那就一点点的细细排查,收获的可能性就很大。
偏偏排查是最费时间的。
第251章 说服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