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14章

作者:志鸟村

第184章 悲戚

  到犯罪嫌疑人崔亮准备移交去看守所的时候,江远才远远的看了他一眼。

  上了脚铐的崔亮,身上的衣服也是松松垮垮的,加上憔悴的模样,看着竟有点可怜的样子。

  如果不考虑他的罪行,那他现在的状态确实是可怜的。

  在别的老人准备退休,即将颐养天年的年纪里,崔亮竟然要进监狱服刑,说不定还是死刑,若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那就太没有人性了。

  崔亮临走前,也看到了江远。

  江远比身边的人高一个头,被注意到实属正常。

  崔亮并不知道江远就是导致他被抓获的“元凶”。所以,在发现江远盯着自己看的时候,崔亮还故意做出一个凶狠的表情。

  大约是想给这年轻警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吧。

  江远猜测着他的意图和心理……在刑事科学领域,心理学是典型的鸡肋型存在。

  法医也有专门的法医精神学的科目,专职鉴定精神病等等。和法医昆虫学之类的类似,都属于学霸好牛逼,学渣好傻逼的专业。

  江远现在还没学到相关的技能,但不妨碍他先积累点经验。

  ……

  任务:攻破疑案

  任务内容:破获405徐海案

  任务奖励:文件检验(LV3)

  ……

  江远收获技能,一愣又一喜。

  文检的技能,在刑侦领域中,用的相对少一点,经侦用的更多。

  不过,在宁台县,专业的文检一个都没有。严革倒是可以简直鉴定个签名啥的,但也就能鉴定一下普通的签名,再复杂一点的,比如笔迹的检验,印刷文件的状态等等,都要送到长阳市去做。

  江远自觉也算是填补了宁台县刑科中队的空白……

  “回去吗?”王钟从后面出来,跟江远打声招呼。

  “恩。今天也没事了。”江远伸了个懒腰,见王钟已经带好了东西,于是问:“你准备怎么回去?”

  “坐公交。”王钟是新人小警察,家里没有准备好婚房又没有拆迁的情况下,就得节省一点过日子。

  “我载你吧。”江远将王钟拽了过来。

  最近在破积案,有个人跟着更安全一点。有只痕检也好过单人走。

  王钟懵懵懂懂的跟上了江远的脚步。

  两人一路到停车场,再上车。

  江远一路将王钟送回到住所,才开车回家。

  到家门口,就闻到浓郁的香味。

  “爸。”江远循着味道就过去了。

  “回来了?破案顺利吗?”江富镇同志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来。

  “顺利,嫌疑人跑到省城好些年了,被抓回来了。”江远进到厨房,就见老爹难得穿了件LV的居家服,正在用大勺子搅和锅。

  厨房的小桌子旁,三叔、花婶等五六个人,都眼巴巴的望着灶台,一人面前一碟米饭。

  “鲍汁捞饭?”江远一眼就看出来了。

  江富镇“恩”的一声,道:“你再不回来,就要吃完掉了。”

  他说着,勺子还在不锈钢桶里搅和着,浓厚的鲍汁,粘稠的流动着。

  江远熟练的取盘子,舀米饭,然后端着盘子乖巧的坐在桌边。

  “又立功了?”花婶小八卦一句。

  江远笑笑,道:“不一定。能不能立功,和许多因素有关的。”

  “这人跑了好些年,被你抓回来,怕是要气死了。做什么的?”三叔也好奇起来。

  “有可能判死刑那种。”江远只说能说的部分。

  在座的几个人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

  这时候,鲍鱼的味道,都有点要靠后了。

  江富镇忽然道:“抓这样的人,很危险吧。”

  “也许吧。”江远道:“我觉得家里也得注意一下。”

  他也不算是完全的杞人忧天,

  “两条狗都不够吗?”江富镇皱眉。

  大家的目光再次转移,集中到了两条杜宾犬身上。

  只比博美的体型大一点的杜宾,此时看着呆萌呆萌的,发现大家注意到了自己,兴奋的跑动了起来。

  “我给大家说一下,村子里的安全,提一提也挺好的。”三叔说着就开始发微信,又道:“咱们以前拆迁的时候,组织的多好。现在都懈怠了,现在到外面去,人一听江村人,就两眼发光……”

  几个人说着话,就商量了起来。

  江富镇拎着桶过来,给大家淋鲍汁。

  鲍汁的主料,其实是母鸡、排骨、猪脚鸡脚等各种辅料熬煮形成的。

  将煮熟的牛肉等物,在鲍汁中稍浸,也是非常容易令人满足的食材。

  除了容易吃腻,第一顿吃的时候,绝对是美味中的美味。

  ……

  接下来几日,江远将积案一路往前搜,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案件。

  找了一个不太合适的案件,再做一天,也是没有头绪。

  积案不像现案,基本只能从卷宗中寻找答案,但卷宗可是做现案的时候,参与民警撰写的。

  所以,在没有大的技术革新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卷宗,破案的难度非常大。

  宁台县刑警大队上下,倒是觉得世界渐渐正常了起来。

  老实讲,一个大队光是消化两个命案积案,就非常辛苦了,需要填写的各种报告多如牛毛,补充侦查的要求也是不断的送过来。所以,根本就没人催促江远。

  周五。

  中午时间。

  江远早早的就准备去吃午餐了。

  这时候,黄强民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在办公室吗?到会议室等一下。”

  江远也不问是什么,就自动前往会议室。

  一会儿,黄强民就带着明显是一家人的组成过来了。

  “江远,这两位,是何静琴的父母。还有其他亲属。”

  黄强民见面就给说明身份,免得出现误会。

  江远愣了愣,才回忆起何静琴是刚刚侦破的命案积案的受害人。

  年仅16岁的少女,因为一名猥亵犯的一时冲动,而失去了所有的可能性。

  江远下意识的都不太愿意想象,受害人的现实状态。

  “江法医。谢谢你。”何静琴的父母,看着就是知识分子的模样,表情严肃又悲戚。

  “唔,不用的。”江远看着两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静琴泉下有知,应该也会谢谢您,让她沉冤得雪。”何静琴的父母,说的很用力,声音却很小。

  做警察的,看着这一幕,也都说不出话来。

第185章 水退尸见

  在家里窝了两日,将满满一锅的鲍汁,就着牛肉、米饭、青菜、蘑菇、豆腐、鱼翅、鱼唇、花胶、海参等食材吃光,就又到了周一。

  江富镇觉得自己有点累到了,再加上,最近都是几天,才能见到儿子一次,于是决定出去玩半个月的时间。

  几个年纪相仿的江村人聚起来,正好有人租了场地给租车公司,于是开一辆大型房车,连两条杜宾都一起带着出门了。

  正好同行的亲戚,有人租了店铺给人卖户外用品,于是用很合理的价格,购买了帐篷,炉具等户外用品,并介绍了环境优美的露营地。

  也正好有同行的村人,有人租了鱼塘给人做垂钓园,于是采购了垂钓用品,买了适合新手用的钓竿、钓箱、鱼护以及大量的饵料,以便在环境优美的露营地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

  也正好有同行的朋友,租了场地给人开加油站,于是额外带上了两桶汽油,不用担心走错路,错过了加油站的麻烦。

  老爹出门了,江远顿时觉得没有回家的必要了。

  而且,刑警队也挺舒服的。且安全。

  江远就直接拖着行李箱,住进了宿舍里。

  黄强民闻之,问都没问,先让人送来了冰箱和电视机。

  江远于是安安心心的住了下来,并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比中了三起入室盗窃案。

  命案积案前查到了25年,没有一个好搞的。

  江远也稍稍有些精力不济,干脆选择了做入室盗窃的积案。

  入室盗窃还是比较容易留下物证的,如果搜查的足够细的话,能够集齐DNA证据,指纹和足迹等各种物证。

  偶尔遇到一个特别会的贼,留下足迹的概率也很大,一旦露出破绽,就有可能造成串并案——入室盗窃很少有只做一次的,如果有,那多数是熟人作案。

  毕竟,这门技术的学习成本不低,单次作案的收益也不高。要是只做一次的话,就相当于花钱去学了车,拿了本,开了一次就失去了右手。

  江远刷这种案子,自觉还是比较有趣的。

  所谓一日为贼终身为贼,学会了开车的人,正常总是愿意开两脚的。

  当贼的也是一样,留下了指纹印记的贼很多,尤其是宁台县的贼,品质略逊,指纹略多。

  但做案的精力和热情是不匮乏的。

  有的人坚持盗窃一二十年的,也就是没交社保,否则都可以退休了。

  江远抓出来的入室盗窃的老贼里,就有已经退休的。

  但案子还在追诉期,他就得为年轻时走的捷径,以及伤害的普通人而买单。

  魏振国所在的六中队,为此忙的连回办公室的时间都欠奉。

  他们如果再忙下去,很快,宁台县的老贼恐怕都要被清空了。

  到那时候,宁台县的小偷市场,就等于被彻底打断了脊梁骨。不仅现在没有人能出来,扛起偷盗界的大梁,后继乏人也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多年积累的退休老贼再被抓进去,就算再有人想要转型,可能都找不到学艺之处了。

  叮铃铃。

  座机响起,江远和吴军都抬起了头。

  这时节,座机出声,相当于牝鸡晨鸣,非常恐怖。

  “我明白,我知道了……”

  吴军接起了电话,表情很快变的凝重起来。

  江远并不意外。

  法医办公室的电话机里,能听到什么好东西?

  “麻烦你看看,我儿子的胳膊断了,算是几级伤残”这种话,就算是好消息了。

  江远默默的将没看完的网页收藏,将没做完的指纹标记。

  等吴军挂掉了电话,果然听吴军道:“市局的王澜王法医打的电话,点名要你参加一个新案子。”

  “现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