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00章

作者:志鸟村

第165章 无病无灾,在一线立功

  热闹不多的江村一瞬间热闹起来。

  主要是江村闲人太多了,是真的太闲了。

  “齐哥,怎么办?”跟着齐善伟的警察也下了车,然后听着四周各种“报丧”声,人都傻了。

  就是堵在车前的几位七十岁往上的老头老太太,连微信都不会玩,也抽空拿出老人机,拨个电话出去,并扯着嗓子喊:

  “江远真的牺牲了,我都看到了,骗你做什么。”

  “没有误会了,谁家那个儿媳妇,那眼神比我好多了,她看到的花圈。”

  “花圈还能假,就上次那个胖警察送过来的。”

  这时候,后面车的警察也下来了,同样是满脸懵逼的听着四周的声音。

  后车司机不由惊惶上前,提醒齐善伟道:“这可怎么办?别闹出事来了。”

  “哎。”齐善伟重重叹口气,道:“没事,这段我熟。”

  “哈?”

  “你们几个跟我一起喊。”齐善伟将人拉到一起,又从后备箱将各种物件拿出来。

  一会的功夫,几人组成的小队伍,就高扛“二等功臣之家”的牌匾,齐声呼喊:

  “江远同志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在一线立功!”

  “江远同志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在一线立功!”

  连喊数声,小超市跟前的江村人,全都冷静了下来。

  没错,这段不仅齐善伟熟悉,他们也挺熟的。

  “小远没死吗?”一位大爷走上前来,要亲自确认的样子。

  “没死,立功了。和上次一样,无病无灾。”齐善伟面对老大爷,声音都不敢重。

  “那你给我哥说,我就说,他还不相信。”老大爷把一支老年机递了过来,表情很较真的模样。

  齐善伟下意识的接过手机,不由自主的叹口气,再对着手机道:“大爷,江远没死。江远同志在吴珑野人案中,表现出色,在案件侦破中,多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案件的侦破指明了方向,并在接下来的抓捕中,勇斗持枪歹徒,掩护了队友,彰显了正义……”

  齐善伟一口气说了一串话,才舒了口气,将手机还给了老大爷。

  老大爷道了谢,接过手机,大声且得意的喊道:“我就说吧……”

  没等齐善伟歇回来呢,旁边的老大娘将手机递给他,道:“你给我姐妹也说一下。”

  齐善伟愣了愣神,最后叹口气,道:“还有谁要说的?我一遍说了。”

  一堆的老年机落入了齐善伟的掌握之中。

  ……

  齐善伟和几名警员,神情木然的走在队伍的最前端。

  他们身后,是身手灵敏的五十岁方阵队,看他们说说笑笑的样子,就知道在朋友圈里收获了大量的点赞。

  六十岁与七十岁的混合方阵队紧随其后,他们一只手紧握老年机,另一只手往往在空中拼命的挥舞着,并将江村的历史和个人奋斗混为一谈。

  五十岁以下的江村人,往往被统一尊称为“房东”,他们背着手,奔波往来于不用的出租屋,不仅要跟着中介带看新客户,还要缴水电,修水电,打扫房屋,清运垃圾。

  如果房子不够多,就只能去给人做保安,做保洁,才能有满负荷的工作量,这自然是不太爽的。

  因此,江村的少房户,往往要开超市,开小饭店,还有买下门面经营五金店,窗帘店的,都是些接触面广,又能坐得住的活计。

  而在这种村里发生了重要事件的情况下,小超市小饭店里的小老板,往往第一个消失在人群中。

  “二等功臣之家”的匾额都打出来了,就算不为了热闹为赚钱,参与全村级别的开席,明显更赚才是。

  ……

  江富镇今天没睡觉,但情绪表现稳定。

  因为儿子就在家里睡着呢,手机微信里的各种消息跳出来,等于只是告诉了江富镇一件事,该煮肉了。

  江富镇从冷藏柜中,取出一只羊,也不清洗,就用厨房顶的钩子吊起来,顺着轨道,拉到灶台前,放入以后再灌水。

  羊是朋友牧场的,选的极为严格,固定时间送过来,再由宁台县这边的屠夫杀好了,吹皮剥皮以后,送到家里来。

  因为是吹剥皮的工艺,只要宰杀的过程干净,肉就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人类参与之前,肉是跟着筋膜连着皮的,凭什么说它不干净。

  就是江富镇用的冷藏柜,也非常有讲究,都是竖式的大品牌的大柜子,羊吊进去,做的早就是新鲜羊肉,做的晚就是排酸过的新鲜羊肉,手法略有区别,但味道都很不错。

  一锅水放满,江富镇慢悠悠的开火,再把葱姜蒜处理好了,各倒小半筐进去,等血沫子起来了,江富镇慢悠悠的撇干净,外面的人,就差不多到家门口了。

  家里刚刚上线的预警智能防卫联动系统——两条杜宾犬,已经迫不及待的吠叫了起来。

  这两条小狗已经上线一段时间了,村里人早已熟悉,并不意外的跟它们打打招呼,就入内来了。

  江远起床,亲自招呼村里人。

  “江远可以啊,又拿一个二等功。”

  “两个二等功臣的牌子了。”

  村民们就在门口窜来窜去的,看看这边,吃吃那边,玩的开心又欢乐。

  好些天没有吃席了,总算又找到了机会。

  更难得的是,这次的主宾还在。

  大家就非常开心了,一会支使着江远去拿盐,一会又喊肉不够了。反正,只要能让二等功臣给做点事,就感觉占到便宜了。

  若是能拍几张不错的照片发朋友圈,那就更好了。

  江远忙忙碌碌的也不生气,在江村,煮好的羊没人吃,才是最大的浪费。

  齐善伟等人也被拉着吃了一餐羊肉,渐渐地眉开眼笑起来。

  因为来的人多,一只羊自然是不够吃的,就有人将自家弄的东西拿过来。

  甚至都不用江远和江富镇帮忙,大家自己动手,就布置出了丰富的宴席,有五香牛肉,也有卤牛肉,有捞汁小海鲜,也有熟腌海鲜,有碳烤猪颈肉,也有卤烧猪头肉……

  与上次不同的是,江村人这次没祭祖。

  三爷爷也是特意找了江远,说道:“祖宗也是比较忙的,二等功今年得过一次了,再过去祭祖,祖先要是以为咱们一件事报两次,那就不好了。不如等年末,再统一报告。”

  “好的。”江远答应了。

  “有些老祖宗走的时候就挺糊涂了,到了下面,也不知道恢复过来没。等明年,你再立功了,咱们就再报。今年就是得了别的功的时候再报。”三爷爷还是怕江远不理解,又详细的解释了一番。

  江远亲自去点了一挂鞭炮,才算表达清楚个人情绪了。

  三爷爷见他真的是高兴的,这才乐呵呵的去溜达了。

  江远自然是高兴的。

  立功受奖了,谁不开心,更别说,昨天的立功受奖的仪式上,他还得到了挑选新技能的机会:

  法医病理学(LV4)

  这是江远自己挑选的技能。

  按理说,他还可以选择更细分的小技能,从而得到LV5这种级别的高级货。

  但这一次,江远考虑再三考虑,终究还是忍下来了。

  再怎么说,他江远都是正牌的法医。而法医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法医病理学。

  全面的掌握法医病理学,对于法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于更细分领域的LV5的技能——老实讲,做了这么一段时间的案子之后,江远感受更深的是高级货不接地气。

  一般的犯罪嫌疑人,根本用不着LV5的技能,就轻松抓掉了。

  要那多出来的技能,太浪费了。

  不管怎么说,江远新的技能是准备好了……

第166章 实战化

  宁台县局显的格外的安静。

  到了下午六点钟,已有大量穿着油光发亮的长裤的男男女女,汇入到了下班的车流中。

  公交车里也没扒手,就那么安安静静的看着长裤男女和正常穿短裤的人们,往着回家的方向开去。

  江远骑了一辆毫无乐趣的踏板摩托,像是一名中年大叔似的,涌出停车场,汇入人流,仿佛一只普通型社会性中大型牲口似的,往家开。

  今天又是只破了个小积案的日子。

  有一点满足感,但不是特别满足。

  就好像吃火锅吃了白汤锅,又只吃了八成饱似的。

  挺好吃的,就是总觉得欠缺点什么。

  一言以蔽之,就是胃口大了,这种就判人两三年的案子,总觉得不对味。

  其他相关部门,大约也是类似的感受。就比如办案中心的警员,遇到这种案犯的审讯的时候,就一拖再拖,检察官也是例行公事的模样。

  各级警官,再看不出侦破命案积案时的积极模样,有时候甚至拖拖拉拉的找不到人。

  只能说,还好江远是技术员,否则,就办案的那些破事,烦也烦死了。

  接连几日,刑警大队都是这种不急不缓的姿势。

  如同一只水牛,没活干的时候,就将身体埋进水里,咕嘟咕嘟的吐着气,也就只吐气。

  江远倒是想再破一例命案积案,但找了两个指纹,比对了三日都没比中,也是让人无可奈何。

  一片祥和间,江远仿佛有回到了刚进刑警大队时的状态,看看小说,浇浇绿萝。

  警局仿佛是看到了大家的清闲,很快将预定好的几个项目拉了出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指纹技能培训。

  几个县区各出一名痕检,按时抵达清河市局,到了宿舍,就被丢进了会议室,一人一本书,开始学习。

  在纪律部队,只要领导想,就可以把培训搞的非常认真。

  宁台县出了两个人,江远一个,王钟一个。

  王钟是常年参加培训的痕检——虽然成长缓慢且有限,但也是靠着这个法子,王钟同志才能勉强维持着LV0.9的水平,从而保证了宁台县的指纹工作正常化。

  严革那一代的痕检已经很少出来做培训了。年纪超过35岁的员工,正是一名员工的成熟期,也就意味着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他除了会涨工资,技能和水平基本已经固定了。

  各种培训活动也不喜欢这种不听话的老帮菜,大家一拍即合,派出和收获的都是年轻人。

  江远则是作为讲师参加的指纹技能培训。

  事实上,这一次的指纹技能培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江远。

  培训培训,首先就得有老师来做培训。

  清河市以前做类似的培训,都是从外面请指纹专家来授课。花费虽然也不多,但请人其实并不容易。

  这年月,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专家的金字塔形状也越来越明显。

  低级别的专家,自己都不愿意出来丢人现眼,而高级别的专家,请的人又太多了。

  清河市只是山南省的一所地级市,在一众城市排名中,声名不显,资金也不充裕,而且,市局要做培训,也不是只培训指纹一项。

  几年下来,清河市基本只维持着最低限度的指纹培训。培训的内容,也是以指纹采集为主。

  指纹比对的基础就是指纹采集,每个县,每个乡镇,每年采集一定量的指纹,看似没什么直接的用处,实际上是间接的稳定了社会治安。

  不过,采集指纹的质量不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大家的问题。

  清河市局的培训主要也就集中在这方面。

  江远拿到的培训大纲,也是如此。

  坐在市局痕检的办公室里,江远看着培训大纲,略显沉默。

  怎么提高指纹采集的质量……这个话题,其实更多的是管理,而不是技术呐。

  “教材是旧的,我们还没来得及换。可以不按着教材来。”清河市局的痕检曹可扬小心翼翼的道。

  指纹会战期间,一举干碎了10起命案积案,这种战绩,放到哪个地方去,都是威名赫赫的。

  别的刑警可以因为大家警种不同而宽慰自己,同样是做痕检的曹可扬,就没有那么多的情绪释放渠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