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474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要管理好这么多不同领域的快消品牌,需要一支具备多元化专业背景和丰富行业经验的人才队伍,目前的人才储备,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如果不及时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这些新收购的品牌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

  除此之外,快消品牌的并购,也拉低了牛奶国际在销售渠道这个主业务上的发展,像惠康超市、万宁美妆等这些品牌在海外的扩张进展过慢,主要还是受到快消品牌发展的拖累,牛奶国际高层精力不够。

  所以,我考虑将这些收购的快消品牌从牛奶国际那边独立出来,由置地集团直接领导,组建一个主打快消产品的跨国集团,从宝洁、雀巢等国际顶级快消集团挖管理人才,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各自发展。

  至于资源整合,由置地集团这个母公司进行主导,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老板,您认为我这个打算如何?”马世民将他的计划说了出来,同时,还递过一份策划书。

  林浩然接过策划书,并未即刻翻开,而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沉思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马先生,您这个想法极具前瞻性,大胆放心地去推进落实,我定会全力支持,不过,有想过拆分后,给这个快消集团取个什么名字吗?”

  他在快消业务的布局有着极为庞大且宏伟的规划,立志要超越宝洁、雀巢这样的行业快消巨头,问鼎全球之巅。

  所以,将快消业务独立出来,的确更有利于快消集团的自身发展。

  也正因如此,当听到马世民的这个计划后,林浩然没有丝毫犹豫,当场就答应了。

  马世民笑着说道:“老板,我觉得这个名字还是由您来取更为合适,毕竟,以我们如今在快消领域的精心布局,这个集团未来必定会成为全球最具知名度的快消集团,由您来为它命名,意义非凡。”

  林浩然闻言,也并没有推脱,而是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他抬头说道:“要不就直接叫朗维集团,“朗“传递产品明快质感,如饮料、速食、美妆,“维“暗含“维系生活品质“,读音朗朗上口,适配多语言环境下的发音习惯。”

  这只是他随意想出来的,不过仔细一想,其实这名字还不错。

  马世民眼睛一亮,嘴角上扬,露出赞许的笑容,连忙说道:“朗维集团,老板,您起的这个名字简直绝了!

  ‘朗’字一出来,就让人感觉产品充满活力、清新明快,就像咱们收购的红牛功能饮料,喝上一口瞬间让人精神抖擞、活力满满;还有士力架巧克力,咬上一口那浓郁香甜的滋味在口中散开,也是给人明快愉悦之感。

  而‘维’字更是妙,维系生活品质,这精准地契合了咱们快消产品的定位,咱们的快消品,不就是为了提升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品质,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通过使用咱们的产品,感受到便捷与美好,时刻维系着高品质的生活状态嘛。”

  他越说越激动,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然后继续说道:“而且这名字读音朗朗上口,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各个语言环境下都很容易发音和记忆。这对于咱们未来在全球市场推广品牌,吸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有着极大的优势。

  想象一下,以后在全球各地的大街小巷,人们一提到朗维集团,就能联想到一系列高品质的快消产品,那将是多么壮观的场景啊!

  老板,您这起名的水平,真不愧是有着远见卓识的商业领袖,我坚信,朗维集团在您的带领下,一定能超越宝洁、雀巢,成为全球快消行业的领军者!”

  林浩然被马世民的一番夸赞逗得哈哈大笑,摆摆手说道:“马先生过奖了,不过既然你觉得这个名字不错,那咱们就定下来。

  接下来,就按照你之前的计划,全力推进朗维集团的组建工作,从人才招聘到资源整合,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朗维集团能够顺利起航,在快消领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嗯,刚好康乐大厦36楼的租户在这个月退租,那就将朗维集团的总部办公室放在36楼吧,我会和牛奶国际那边高层沟通好,尽快将快消业务拆分出来!”马世民点头说道。

  “好好发展,这个快消集团,未来我有计划将其融资上市,吸引一些国际财团进来,所以,在融资之前,我希望朗维集团能够尽量多并购一些优质的快消品牌,争取在几年后上市!”林浩然继续说道。

  作为从未来穿越过来的林浩然非常清楚,虽然100%继续独掌这个快消品牌他也能够承受得了,但是快消集团庞大之后,很容易遇到各种问题。

  而如果将公司上市,便会有人为他分担压力。

  最重要的是,快消品牌全球化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果朗维集团依然靠他一个人单干,迟早被其他人群起攻击,快消这领域,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他在香江可以做得到以他自身实力抵抗其它势力的围攻,不代表他在全球能够抵抗其它势力的围攻。

  背后多一些财团,那么对它在全球的发展,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助力,许多问题会迎难而解。

  所以,从打算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林浩然便有着未来将其上市的打算。

  另外,规模大了,容易陷入困境,特别是竞争大的行业。

  快消行业,绝对是一个竞争极其剧烈的行业了。

  比如雀巢,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快消巨头之一,如今同样陷入了困境,从1975年到去年,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食品等消费品的需求也相应受到影响,雀巢产品的市场销售面临压力。

  除此之外,咖啡豆和可可等是雀巢产品的重要原材料,这一时期咖啡豆价格增长了 3倍,可可价格增长了 2倍。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压缩了雀巢的利润空间,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而在此期间,雀巢进行疯狂的扩张时代,业务领域从乳品和咖啡扩展到调味料、冰激凌、素食、水等,还涉足矿业、酒店、餐饮等非食品领域。过度多元化使得企业资源分散,管理复杂度增加,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难以集中精力应对核心业务的挑战,从而影响了整体业绩。

  再加上行业竞争剧烈,其他食品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和营销策略,抢占市场份额,给雀巢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导致其业绩增速放缓。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导致如今的雀巢集团陷入了停滞增长危机,近五年营收增长仅 4.3%,利润率也不断下跌,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从而导致雀巢股价停滞不前。

  这也是林浩然将雀巢集团也放进了收购名单之中的最大原因,因为他清楚,雀巢很快便能够走出困境。

  如果能够在雀巢遇到困境中将其收购,又或是成为雀巢重要的股东之一,对他的未来都是有着极大好处的。

  毕竟,雀巢不管是现在,还是几十年后,都依然是快消领域的王者之一。

  现在如果能够收购雀巢,那么他的朗维集团,实力绝对能够更进一步。

  不过,想要收购雀巢,难度肯定要比像红牛、喜力、巴黎欧莱雅、嘉士伯、卡夫亨氏、士力架等等要大得多的。

  其它品牌,很多都还没发展起来,又或者只是独立品牌,旗下的规模不算大,收购难度不算大。

  但是雀巢呢,并购了这么多年,早已经庞大无比,背后更是有一些实力非常强大的财团,想要收购雀巢,

  所以,牛奶国际至今还没有对雀巢动手,而是选择从那些轻易收购的品牌开始动手。

  他踏入快消领域的初衷十分纯粹,北边希望他能够给珠三角带来更多的工业,而快消领域的工厂,显然最适合这个时期的珠三角了。

  如今,北边正大步迈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力推动珠三角地区的发展。

  就目前情况而言,北边最不缺的便是人工,真正所缺的,是像快消产业这类最基础的工业支撑。

  快消产品具有销售速度快、市场需求大的特点,一旦打开市场,订单便会源源不断。

  订单增多,生产力就能得到充分且有效的利用,进而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真正做到让内地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

  这对林浩然来说,无疑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好事。

  一方面,他能在快消市场中赚取丰厚的利润;

  另一方面,他积极响应并助力北边发展,会给北边留下良好的印象。

  如此一来,他在北边的商业布局将更加顺利,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而对于北边而言,林浩然的这一举措能够促使珠三角地区提前进入更快的发展轨道,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快、更有效地落地生根。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他其实没有想过靠快消品牌给自己赚多少钱。

  这些,可没有金融业、地产业等来钱快。

  只是,布局着布局着,他就将便利店也纳入了进来。

  于是,出现了如今的这个局势。

  “上市吗?我知道了,老板,我会花费一定的精力放在朗维集团身上,一定要把这个集团尽快发展起来。”马世民眼睛一亮。

  他自然知道,一旦将一个全球性的巨头上市,代表着什么。

  实际上,作为职业经理人,对于将企业私有化,他更倾向于将企业上市,因为上市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高的品牌知名度。

  不可否认,如今的置地集团不缺资金。

  但是,上市的意义远不止于资金,它是一场战略布局,是朗维集团迈向全球顶级快消巨头的关键一步。

  否则,这个即将诞生的朗维集团,永远别想成为全球快消领域的一哥!

  “对了,置地集团在珠三角的情况怎么样了?”林浩然笑着问道。

  他当初踏入快消领域,初衷正是收到北边政府的请求,以及看中了珠三角的发展潜力。

  如今,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效。

  不过前段时间,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日本市场,回到香江之后,又忙着应对汇沣银行相关事宜,一直没顾得上关注北边的情况。

  目前,他旗下的万青集团已在珠三角深耕布局近两年。

  置地集团被收购后,也追随万青集团的步伐,进军珠三角。

  毕竟,在那边开展业务,前期投入成本并不高。

  地皮价格低廉,当地政府不仅给予了极大的优惠力度,还全力配合各项工作的推进。

  正因如此,万青集团在北边的布局已十分完善。

  但置地集团进入北边市场的时间比万青集团稍晚,发展进度自然不及万青集团。

  “老板,咱们置地集团如今在鹏城、羊城、莞城、禅城等珠三角核心区域,已经购置了相当数量的地皮。

  当地政府对我们极为支持,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热烈欢迎,各类手续、程序也都一路开绿灯,大大简化了流程。

  按照您的要求,要推动咱们收购的快消品牌在珠三角建厂,目前我们已在这几个核心城市规划并启动了多个大型工业园区的建设。

  不过,园区厂房建设周期较长,至少需要一到两年时间,所以咱们自己的快消品牌暂时还无法入驻自建园区。

  好在当地政府早在两三年前就陆续建成了一些工业园区,万青集团也打造了相关园区,因此我们可以马上利用这些现成的厂房资源,让快消品牌的工厂迅速在内地落地生根。

  而且,粤省已经向我们承诺,给予五年内免税的优惠政策,产品出口同样免税,基于这些利好条件,我们计划在今年内,在羊城、鹏城和莞城陆续建设多家工厂,像红牛工厂、士力架工厂、喜力啤酒工厂等都在规划之中。

  我们争取明年就让已被收购的快消品牌都在内地建立生产基地!”马世民闻言,有条不紊地汇报起来。

  林浩然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第670章 汇沣银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被压断了

  对于内地的布局,林浩然一向很重视。

  身为一名在后世生活过数十年的穿越者,他自然清楚内地未来经济发展潜力之巨大。

  如今的内地,尽管经济尚显落后,整体经济格局宛如一张亟待绘就宏伟蓝图的空白画卷。

  然而,这看似空无一物的表象之下,实则潜藏着数不清的商机与无限的发展潜力。

  而且,作为一名华夏人,他内心深处自然殷切期盼着内地能够蓬勃发展、日益繁荣。

  “老板,前几天京城那边发来邀请,希望我代表置地集团去访问京城,我正打算挑个合适时间过去呢,不过眼下手头工作实在太多,一时半会儿还真脱不开身。

  我琢磨着,估计是咱们置地集团在粤省投入了大量资金搞投资,引起了京城的关注,说不定啊,这次访问之后,咱们置地集团会在那边成立一家分公司!”马世民笑着说道。

  “那必须得去啊!等您到了那边,跟他们好好洽谈洽谈,咱们置地集团确实得在京城展开布局了,京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绝对会成为寸土寸金之地。

  咱们不能只盯着珠三角,像京城、沪市这些地方,都得有咱们的产业布局。

  对了,等置地集团在京城成立分公司后,你以集团的名义,在京城给我多购置几套四合院,要是能买到王府那种,那就再好不过了,说不定以后我也偶尔去那儿住住,感受感受京城的韵味。”林浩然笑着回应道。

  四合院啊,未来在京城,一套品相好、地段佳的,价格动辄就以亿为单位来计算。

  这可都是稀有的固定资产,极具保值增值潜力。

  反正置地集团是他全资私有化的企业,对林浩然来说,置地集团出钱购买四合院,就跟他自己亲自购置没什么两样。

  马世民闻言,点了点头,把老板的需求记了下来。

  作为一位在香江生活多年的半个香江人,马世民精通华夏文化,自然明白什么是四合院。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老板,我接个电话先。”马世民看向林浩然说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

  马世民伸手拿过电话,瞥了眼屏幕上显示的号码,并不熟悉。

  但思索片刻后,他还是轻轻按下了接听键。

  “喂,我是马世民。”马世民率先开口。

  “马先生,您好,我是九龙仓的吴广正。”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晰而沉稳的声音。

  马世民微微一怔,心中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位九龙仓的未来继承人吴广正,竟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打来电话。

  他迅速调整了一下神情,笑着说道:“吴先生,您好啊,不知找我有什么事吗?”

  “马先生,有个喜讯要跟您汇报,经过这段时间的精心运作,我们和贵集团置地集团携手对九龙仓股份展开吸纳行动,目前双方合计持股数量已经突破90%了。

  按照香江要约收购的准则,接下来我们完全能够对剩余股份启动强制收购程序,用不了多久,咱们便能彻底地顺利将九龙仓彻底私有化。”吴广正在电话那头笑着说道。

  将九龙仓私有化,无论是对置地集团,还是对包家而言,都无疑是个重大利好。

  要知道,如今的九龙仓虽说表面上看每年利润不算丰厚,但实际上,这是因为赚到的钱大多都投入到新业务特别是海港城二期的拓展与建设当中去了。

  此外,九龙仓目前旗下业务主要以收租为主,虽然回本周期相对较长,但好在负债率极低,财务状况十分稳健。

  更何况,海港城二期马上就要开业运营了,到时候,这无疑会成为九龙仓旗下又一只“生金蛋的金鸡”,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厚收益。

  如今,不管是林浩然,还是包家,都对海港城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待。

  林浩然与包裕刚联手对九龙仓进行私有化,私有化一事则是由吴广正全权负责,置地集团这边配合。

  从六月初宣布对九龙仓私有化,到如今已经走过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时间了,的确的确进展顺利得超乎想象。

  马世民听到这个消息,脸上也露出笑容,虽然只是第二大股东,可未来毕竟是持有49%的股份,对置地集团而言,这也是一块极具潜力和价值的“大蛋糕”。

  他笑着回应道:“吴先生,这段时间辛苦您了,改天我亲自上门拜访,咱们再细谈。”

  吴广正爽朗地笑了笑:“马先生客气了,这也是咱们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林先生和我岳父都高瞻远瞩,早早定下这个战略,咱们不过是按计划推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