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351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林浩然放下手中的电话筒,脸上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丰田汽车啊,汽车行业中的巨无霸,市值最高的时候,达到三千多亿美元吧。

  而且,丰田汽车直到21世纪20年代,都是名列前茅的,甚至林浩然穿越前的那个年代里,丰田汽车的销量,一直高居第一。

  如今,他居然成为这家公司的第四大股东,而且之后持有的股分还会更多。

  可惜,买股票的钱不是他的。

  这一次的行动,也纯属是为了短期赚钱。

  他如今缺钱啊,不可能长持。

  另外,有点可惜的是,丰田汽车不可能被他收购。

  这家公司虽然是上市企业,可它算得上是日本的民族骄傲品牌。

  如果遇到企业危机,甚至到了那种生死关头濒临倒闭的地步,他才有可能收购。

  否则,不管是日本的财团还是日本政府,都不可能让他去收购。

  所以,林浩然也没有打过收购丰田汽车的主意。

  他现在,就盼着花旗银行尽量给他弄更多的丰田汽车股份了,越多越好,越多他就能够趁此机会赚得越多。

  索尼的股票大涨,让他对接下来丰田汽车的股票充满了信心。

  而且,关于美日汽车谈判的最终结果,林浩然已经知道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因为他的穿越而改变。

  因此,丰田汽车股价暴涨,是必定的事情。

  时间,很快过去了十几天。

  此刻,已经进入4月份了。

  而林浩然来日本也已经有了两个月。

  这十几天里,他顺利将索尼的股票抛售,回笼的资金要比想象中要多点,达到413亿日元。

  虽然后面索尼的股价还会慢慢上涨,只要他继续持有,吃不了亏。

  但是,如今他正是缺钱的时候,自然不可能继续持有这些股份。

  钱,还是得花在最关键的地方。

  比如,他如今正在布局全球711便利店的扩张,以及日本这边房地产等行业的扩张,这些都需要用到钱。

  赚钱的地方太多,他得把握好用钱的节奏和方向,总得有舍弃,才有更多的回报。

  接手南方公司也已经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了,在他的投入之下,以及全力支持下,711便利店的扩张速度,的确面前增快了许多。

  仅仅是日本市场,这近一个月以来,谈成签约的加盟店以及选址好且在装修中的自营店,就高达三百八十二家,加上此前拥有的一千一百三十五家,只要这些店铺一旦全部顺利开张,那么日本的711便利店数量,就超过一千五百家。

  这样的数量,已经稳稳地超越同行品牌如全家、喜士多、罗森等便利店品牌,像这几家品牌,在日本的便利店发展速度也很快,但如今基本都还只有几百家连锁店铺罢了。

  可以说,如今的711便利店在日本,是真正做到了遥遥领先的地步。

  而放在去年,一个月内能够增加这么多店铺数量,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去年一整年时间里,711便利店在日本也不过是新增了三百多家。

  而如今,仅仅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增量,就超过了去年一整年。

  这就是大量资金进入,以及加盟政策优化之后所带来的显著成效。

  林浩然作为穿越之人,尽管对企业管理不是很拿手。

  可他非常清楚,在零售业,规模和速度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今,他就是要让711便利店快速地占领市场。

  至于以前那种慢慢发展的模式,显然是不行的。

  一旦慢了,竞争对手就追上来了。

  这个行业,可不是什么垄断行业,而是一个非常容易复制的行业。

  否则,也不会出现这么多的便利店品牌了。

  当然了,711便利店自然有着它的自身优势。

  作为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便利店之一,711便利店拥有最完善的便利店经营模式,以及最牛逼的物流体系,这些是其它便利店品牌难以模仿和超越的地方。

  在林浩然的支持和推动下,资金充足的711便利店不仅仅在日本本土市场高歌猛进,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也非常不错。

  比如在香江,三月初与牛奶国际公司达成合作之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九龙尖沙咀、旺角、油麻地、香江岛这边的中环、湾仔、铜锣湾、上环等地,纷纷出现711便利店的踪影,已经营业以及在装修中的711便利店,就已经达到13家。

  本身,置地集团在香江就拥有大量的地产物业,将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商铺交给牛奶国际去经营711便利店,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统一装修后,便能够在711便利店物流体系下,迅速让店铺进入经营状态。

  所以,牛奶国际一年内想要在香江市中心布局50家711便利店,还真不难。

  而且,便利店这个模式,在香江本地还属于新鲜的玩意,再加上TVB以及《东方日报》等媒体的推动下,711便利店很快便在香江火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711便利店的热度虽然逐渐下降,可却也找到了它的定位客流,不少上班族成为了711便利店的常客。

  此外,林浩然也特意打电话给马世民,告诉他便利店这玩意,最好就是迅速占领市场,特别是在香江这些地方。

  否则,其它品牌在见到便利店的赚钱之后,也会跟着进入香江市场。

  而且,他的情报已经获知,罗森已经在与香江那边的本土企业接触,期待有香江本土企业与罗森合作,从而让罗森进入香江市场。

  所以,市场这玩意,真的是你不先抢占,就会被其它品牌抢占。

  前期,就别想着考虑什么赚钱。

  除了香江之外,711便利店也正式通过牛奶国际的渠道,正式进入南洋多个市场,在新嘉坡、印尼、大马、菲律宾、泰国等地区,已经开始出现711便利店的踪影。

  牛奶国际在这些地区本身就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再加上有郭家的支持,将711便利店覆盖过去,难度并不大。

  这些还不止,南方公司作为711便利店的母公司,它的目光,已经已经从亚太地区,看向更远的欧洲地区去了。

  3月中旬,南方公司直接在英国伦敦建立了欧洲分公司,接下来,711便利店会逐步出现在欧洲各大城市。

  此外,澳洲的几个主要城市,也成了南方公司的目标。

  有了充足资金的711便利店,再也不像此前那般,慢吞吞地去扩张了。

  ……

  “老板,竞拍长和不动产公司的规则已经出来了,时间在下个星期五下午三点,您到时候真的不参加吗?”置地大厦的一个的办公室里,霍健宁笑着问起林浩然。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之后,长和不动产公司的拍卖时间,最终定在了4月10号的下午。

  置地集团如果能够拿下长和不动产公司,的确有利于置地集团在日本的布局。

  这段时间,林浩然已经了解过长和不动产公司更为详细的资料,包括这家公司在日本哪些地方有楼盘,他甚至都去考察过。

  那些尚未开发的、已经开发了但是停工了的,地理位置都不错。

  所以,哪怕是林浩然,也非常重视,他还是比较希望置地集团能够将长和不动产拿下。

  在与霍健宁经过商量之后,他已经决定,哪怕最终长和不动产的资产拍买价格达到1500亿日元,他们也要拿下。

  因为,这样的好机会,不多。

  日本如今地产行情虽然一般,可因为房价并没有大跌,反而还在缓慢上涨,虽然成交量一般,但大部分的地产公司不至于倒闭,除非像长和不动产公司那般,盲目扩张,才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也正因为如此,想要再次遇到类似长和不动产公司这般的地产企业被拍卖,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

  因此,林浩然还是主张力争拿下的。

  当然了,如果价格过于离谱,超过市场价的价格,那么便不再继续竞拍。

  因为,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

  如果真要超过市场价竞拍下来,那他还不如盯上一家更为优质的上市地产公司,然后着手暗中收购,何必购买长和不动产公司呢?

  所以,竞拍这家公司的最终价格上限,就是一千五百亿日元。

  不过通过日本地产市场的判断,他们成功拿下这家公司的概率,高达90%以上。

  因此,对于竞拍长和不动产公司,不管是林浩然还是霍健宁,都充满了信心。

  “算了,我就不插手了,有你过去,我放心。”林浩然摇头说道。

  “我已经从拍卖会方面了解到,本次竞拍的起拍价定为一千亿日元。参与竞拍的财团或公司共有7家,竞争颇为激烈,目前尚不确定能否以1300亿日元的价格成功竞得。

  此外,关于缴费规则,与我之前了解的情况大致相符,参与竞拍的企业需缴纳10亿日元的报名费,若竞拍失败,该费用将予退还。

  一旦竞拍成功,则需在一周内支付成功竞拍金额的10%,而剩余款项,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给予了一年的筹集时间。

  毕竟,这是一笔超过千亿日元的巨款,即便是顶级公司,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轻松筹集。”霍健宁补充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如此最好不过了。

  虽然对日本的房地产行业布局,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可如果通过自身去慢慢发展,这种方法肯定是不可取的。

  毕竟,即便布局的时间再长,如今日本的整体房价都是在不断缓慢上涨。

  发展得越慢,就代表着置地集团在日本的布局成本越高!

第532章 保险柜里的秘密

  4月4号,花旗银行那边,再次传来一个好消息。

  他们再次与一家投资公司顺利结束谈判,拿下对方1.66%的丰田汽车股分。

  至此,林浩然掌控的丰田汽车股份,已经超过10%,达到10.11%。

  同时,按照丰田汽车所披露的股东信息,这个股份比例,已经正式成为丰田汽车公司的第三大股东,距离第二大股东,仅剩0.38%的比例。

  而花旗银行,也完成了他们的最低收购比例。

  由于花旗银行都是秘密与这些基金公司或者投资公司进行谈判,即便已经有人知道花旗银行如今在增持丰田汽车股份,也不清楚他已经持有多少股份了。

  再加上花旗银行以往的投资惯例,所以即便如今增持的股份已经超过10%,也没人知道。

  而且,花旗银行没有进入丰田汽车董事会,所以根本无须对外公布自己的持股信息。

  正常情况下,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为了争取最大利益化,股东都会主动披露。

  可是,如今林浩然才是这背后真正的持股者,而他也没打算公布,因此自然也没有人知道,丰田汽车的股份变动,居然如此之大。

  时间,很快来到了竞拍的那一天。

  林浩然下午到达置地大厦,便坐在公司,一直等待霍健宁的消息。

  涉及到一千多亿日元的交易,以及涉及到置地集团在日本未来重要布局,因此,哪怕林浩然再不管事,也对此事非常重视。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直到下午快五点钟,霍健宁终于匆匆忙忙地赶回来。

  此刻,霍健宁的脸上,充满了笑容。

  不用霍健宁开口,林浩然便已经猜测到,一定是有好消息了。

  不出意外,长和不动产公司,被他们拿下了。

  果然,霍健宁一踏入林浩然的办公室,便迫不及待地向林浩然汇报:“老板,竞拍过程比我们预想的要顺利许多。尽管有7家公司参与竞标,但他们最终给出的价格并不高昂。

  这些参加竞拍的财团或者公司似乎都抱着捡便宜的心态,而真正有意收购长和不动产公司的企业,竟无一家。

  因此,我们的成交价最终锁定在1298亿日元,之后再无其他企业与我们竞价,这个价格,比市场价低了大约13个百分点!

  从今天起,日本本土的房地产企业长和不动产公司,将正式并入置地集团,且仅是资产方面的合并,其负债与我们无关!”

  此刻,霍健宁的语气,显得十分激动。

  拿下长和不动产公司的资产,置地集团便不再是那家在日本只有四块地皮的房产企业了,而是一家拥有多个在建地产项目的日本房地产大企业。

  更为关键的是,长和不动产公司的大部分员工也将成为置地集团的一员。

  除了少数员工选择跳槽外,大部分员工目前正等待政府的妥善安置。

  当前房地产行业不甚景气,而长和不动产公司拥有数千名员工,涵盖继承建筑工人以及土建工程师、机构工程师、水电工程师、绿化工程师等等多个岗位的员工,人力构造非常完善。

  许多人即便离职,也难以迅速找到满意的新工作。

  这无疑为置地集团带来了便利,对置地集团而言,这是一份宝贵的人力资源,将对其发展大有裨益。

  毕竟,在日本,置地集团的地产业务尚缺乏深厚的基础。

  若要寻求发展,人力资源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重新全面招聘不仅费时费力,难度也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