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31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他明白在这个商业战场上,信息的掌握往往决定胜败。

  尽管对林浩然如何一步步构建起今日之事业的历程充满了好奇,李加诚却选择了克制,没有让这份好奇心影响到当前的对话焦点。

  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秘密,有些故事并不适合被外人轻易揭开,尊重与界限同样重要。

  昨晚,李加诚辗转反侧至深夜,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各种可能,试图解开对方如何得知他们暗中操作靑洲英坭股票收购之谜。

  这份疑虑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直至今日会面,他才终于有机会直面这一谜题,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或许李先生难以置信,当青洲英坭的股票交易量在短短两三天内骤然飙升时,我便敏锐地察觉到,有另一位财力雄厚的人与我一样,将目光投向了青洲英坭公司。

  随后,我深入研究了近年来的商业并购案例,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逐一排除了潜在的竞争对手,最终,我的目光聚焦于李嘉诚先生您身上!

  青洲英坭虽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英资企业的视野中,它或许并不那么耀眼,鲜有企业表达出收购的意愿。

  因此,我推测,此番动作更可能是我们华资企业的手笔。

  进一步地,我运用排除法,发现李嘉诚先生在过往的收购案例中,如永高公司的并购、九龙仓股票的悄然吸纳等,均展现出一个清晰的策略——瞄准那些市值远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企业,且这些企业多以洋资背景为主。

  再加上李先生刚刚将九龙仓的股票售卖给包叔叔,手中持有大量的现金,这个时候,必定会寻找其它适合的目标来进行收购。

  青洲英坭的情况,李先生自然比我更为了如指掌。

  它不仅拥有稳固的业务根基,更在九龙红磡坐拥80万平方英尺的临海宝地,按目前地价估算,其价值已远超5亿港元,这还未计入其完善的产业链所带来的潜在增值。

  显然,青洲英坭的股价被严重低估了。

  基于上述种种条件,我坚信,最有可能对青洲英坭感兴趣并付诸行动的,便是李嘉诚先生您。

  当然,我的判断并非绝对,因此派遣包叔叔作为说客,实则是一种试探。未曾想,这一试探竟真的揭开了谜底,证实了我的猜想,突然插手靑洲英坭的人确实是李先生您!”林浩然诚恳而自信地解释道。

  林浩然心中所依据的,实际上是他前世对这段历史走向的深刻记忆,但这些提前预知未来走向的能力,他自然无法直言相告。

  于是,他只能有理有据地开始胡扯,巧妙编织了一系列看似有理有据的推测,希望能引起李加诚的共鸣。

  至于对方是否相信,那便全凭李加诚自己的判断了。

  听完林浩然条理清晰、见解独到的分析,李加诚不禁微微点头,心中原先那份沉甸甸的忧虑仿佛被一阵清风拂过,减轻了许多。

  而且,当知道林浩然的身份之后,他其实已经相信,自己那些信任的手下们,绝对不是林浩然收买得了的。

  林浩然也不是他的什么人,继续追问下去,就属于不礼貌了,所以李加诚也没有继续追问。

第68章 盯上李加诚手中的股票

  “林先生,若你闲暇时分,欢迎莅临寒舍做客,作为邻里,相互间的交流与增进了解实属很有必要。”

  尽管林浩然年纪尚轻,但经过刚才的交流,李加诚并未因此有丝毫轻视之意,反而越来越重视,此刻已经有了结交之意。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能力强,总会让人忍不住尊重。

  “能受到李先生的盛情邀请,我深感荣幸。”林浩然礼貌地回应道。

  随着一道道精致的菜肴逐一上桌,两人边品尝着美食,边自然而然地将话题转向了商业领域的见解与探讨。

  林浩然展现出的独到见解、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让李加诚不禁刮目相看。

  “对了李先生,不知道您手上有多少靑洲英坭的股票?我希望能将其收购,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我愿意以每股6港元的价格进行收购,确保这一交易不会让李先生蒙受任何损失。不知李先生对此有何看法?”林浩然话音一转,说起了自己的目的。

  尽管李加诚之前已表明放弃对靑洲英坭的进一步收购计划,但林浩然知道,只要这些股票仍掌握在李加诚手中,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他希望能通过这一提议,不仅增加自己对靑洲英坭的控制力,也进一步打消李加诚对这支股票的野心,也能更让自己放心。

  李加诚的平均收购价,应该在5港元出头,出6港元每股,林浩然已经非常有诚意了。

  溢价收购是必然的,否则人家凭什么要卖给你,这就是现实。

  哪怕与包裕刚的交易,李加诚也从中赚了六千万港元。

  朋友归朋友,利益归利益,这是两码事。

  让林浩然始料未及的是,李加诚竟毫不犹豫地应允了他的请求。

  “我手头目前正持有大约391万股的青洲英坭股票,林先生若有需要,我非常乐意将这些股票转让给你!”李加诚面带微笑地说道。

  对他而言,自从失去了青洲英坭的收购机会后,这些股票便如同失去了往日的价值光环。

  以每股6港元的价格出手,不仅能让他轻松获得一笔可观的利润,尽管这笔资金对他而言或许只是九牛一毛,但这样的交易无疑仍是物超所值的。

  此外,他对林浩然这位年轻才俊充满了兴趣与好感。

  他认为林浩然不仅思维独特,而且潜力无限,未来定能成就不凡。

  此刻,何不顺水推舟,给这位年轻人一个面子呢?

  毕竟,连包裕刚先生都极为看重的年轻人,他李加诚又有何理由轻视别人呢?

  现在的李加诚,虽未至后来那般辉煌,但心中已怀揣着不凡的志向。

  在商界的征途上,包裕刚这位大名鼎鼎的世界船王,公认的世界华人首富,无疑是他当前需要仰望的高峰,是一道很难翻过去的坎。

  如果不是他最终在包裕刚与沈弼的支持下,逐步以蚂蚁吞大象的形式将和记黄埔这一商业巨擘纳入麾下,根本难以超越包裕刚,在未来成为新一代华人首富。

  听到李加诚的宣布,林浩然心中涌起一丝惊喜,但这份情绪中又夹杂着几分早已预料之中的淡然。

  每日的交易结束后,苏志学所带领的环宇操盘团队都会细致地根据当日的交易量和市场动态进行深度剖析,不仅精确计算出自己团队吸纳的股票数量,还力求估算出对手方大概吸纳的份额。

  基于环宇操盘团队精心准备的预估报告,李加诚团队所持有的股票数量被推测为大约400万股。

  而今,当李加诚正式公布其持股数目时,这一数字与苏志学的预估结果几乎不谋而合,充分验证了其分析的精准度。

  当然,股市作为一个开放且复杂多变的交易平台,除了他们与李加诚团队之外,偶尔有其他散户或小型投资者的介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因此,尽管苏志学等人的预估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但终究还是一种基于现有信息的合理推测,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

  能够如此接近实际数值,已足以证明其分析能力的卓越与团队的默契配合。

  此刻,林浩然对自家的操盘团队是非常满意的。

  391万多股啊,这已经占据靑洲英坭7.8%的股票了。

  林浩然心中暗自庆幸,他明白如果给李加诚更多的时间,即便双方在股市上的吸纳速度已相对缓慢,林浩然已经占据了巨大的领先优势,但李加诚若从靑洲英坭的其他股东那里入手,很可能轻易超越他们的持股量。

  正是这种潜在的威胁让林浩然不得不加快了对九龙仓股票的处理步伐,因为他明白,稍有迟疑,靑洲英坭的最终归属便可能悬而未决,充满变数。

  万幸,真是万幸。

  “李先生,那真是太感谢您了。如果方便的话,我希望明天能亲自前往贵公司,与贵公司完成这笔重要的交易,您意下如何?”林浩然内心其实激动得一比,但他的表情却异常沉稳,没有丝毫的急切与慌乱。

  此刻他心中暗自盘算着,一旦成功拿下李加诚所持有的靑洲英坭股份,他的持股比例将正式突破30%的大关。

  这一数字,不仅意味着他距离入主靑洲英坭公司、成为这家香江最大水泥生产商的真正掌舵人又近了一步,更标志着他在商界的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正式超越了父亲林万安所创立的万安集团。

  想到这里,林浩然的内心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

  靑洲英坭,这个市值超万安集团两倍的庞然大物,如今即将成为他手中的重要筹码,他的商业帝国之路也将从靑洲英坭这家公司开始。

  “当然,林先生,明天我将在公司静候你的光临。这顿饭愉快至极,期待下次有机会由我来做东,好好款待你。”李加诚笑着说道。

  “李先生,能与您这样的商界巨擘结识,我深感荣幸。对于您愿意转让靑洲英坭的股份,让我有机会更稳健地掌控这家公司,我由衷地表示感谢!”林浩然郑重地说道。

  他明白,在商界这个充满竞争与合作的舞台上,自己目前的实力与影响力尚显不足,因此必须谨慎行事,不可轻易得罪像包裕刚、李加诚这样的重量级人物。

  还没崛起,就嚣张无比,得罪无数人,那就别想有崛起的机会了,那是傻逼的行为。

  对于这些商界前辈,该尊重还是要尊重些的,等他的财力、影响力与这些人同级甚至是超越的时候,他在这些人面前跷二郎腿都没有什么问题。

  如今,他既未得罪这些大佬,又成功获取了最大的利益,这无疑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他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完美的开局。

第69章 眼界提高了

  李加诚是个大忙人,不可能与林浩然聊太长时间,在彼此坦诚交流,解开了心中的结之后,他礼貌地与林浩然道别,随即离开。

  这次会面,对双方而言,算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林浩然不仅得到了李加诚明确不再继续收购青洲英坭的承诺,还成功达成了从他手中收购青洲英坭股票的协议,这一举措显著增强了他对青洲英坭的控制权,手中持有的股票数量达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

  对于李加诚而言,这次会面不仅让他彻底卸下了心中的忧虑,还顺利地将手中那些价值渐减的青洲英坭股票以合理的价格变现,实现了资产的优化配置。

  在李加诚离开之后,林浩然也带着保镖回到了公司。

  此刻,是傍晚的六点多钟,夕阳西下,其绚烂的光辉透过云层,洒落在办公室的落地玻璃窗上,映照出一幅幅光怪陆离而又美不胜收的画面。

  林浩然坐在沙发上,想着这一个多月以来的经历。

  从刚开始一心想着赢下继承权之战,到如今随着自己在商界的实力越来越强,财富越来越多,似乎开始已经有些看不上万安集团这家市值过亿的上市公司了。

  继承权竞争对他而言,已经从困难模式变成了简单模式。

  眼界,也随着实力的增长,变高了。

  这一个多月里,他不仅仅陆续见到了包裕刚、沈弼、李加诚这三位香江商界大佬,还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在他一个多月之前,都是难以想象的。

  毕竟,一个月多前刚穿越到这个世界时,他的身份不过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罢了。

  一个月多月时间,从手中只掌握着一家水泥厂,到如今即将掌控一家市值两亿多港元,实际估值超五亿港元的上市公司,手中还掌握着数千万港元的现金,这简直难以想象。

  目前,他手中掌握着1145.9万股的靑洲英坭股票,而李加诚已经答应将他掌握的391万余股靑洲英坭股票出售给林浩然。

  也就是说,一旦明天这笔交易完成,他所掌握的靑洲英坭股票,便直接达到了1537万余股靑洲英坭股票,大约占据靑洲英坭总股票的30.7%。

  这个持股量,大概率能让他正式入主靑洲英坭公司了,不过还不保险。

  根据他近期详尽调查所得的资料显示,靑洲英坭公司当前的董事会主席由一名英国人担任,该主席个人持有公司12.6%的股份。

  此外,在靑洲英坭公开披露的股东名单中,除董事会主席外,另有五名英国籍股东,他们共同持有的股份比例接近16.2%。

  若这些英国股东立场一致,他们联合持股将高达28.8%,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时,名单中还出现了三名华人股东,尽管他们各自持股量相对较少,但三人合计持有的股份比例也达到了约7.9%。

  也就是说,目前已知的公开股东群体,包括上述英国人和华人股东在内,总共掌握了靑洲英坭公司约36.7%的股份。

  林浩然前世曾看过李加诚关于收购靑洲英坭的简单介绍,文章中有说到,李加诚直到拥有40%的靑洲英坭股份,才正式入主靑洲英坭董事会。

  由此可见,李加诚也是根据这36.7%的股份,为了谨慎拿下靑洲英坭,而特意将股份暗中吸纳至40%,才正式入主靑洲英坭董事会的。

  以他如今掌握的资金,在股市上继续收购股票,不用多久便能够超过这些股东手中的股票。

  而且他也了解到,这些股东中,并没有实力比较强的富豪。

  这也是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李加诚轻易便掌控了靑洲英坭的原因,丝毫没有发生过任何的控制权争夺战,因为压根就没有一战之力的对手。

  或许,可以先加入靑洲英坭董事会,至于成为董事会主席的事情,不着急,到如今,靑洲英坭已经基本跑不掉了。

  之所以先加入靑洲英坭董事会,是为了先熟悉那边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和这些股东打交道。

  未来,等他股权充足之后,更加容易掌控这家企业。

  想到这里,林浩然便有了决定。

  等明天与李加诚那边顺利交易之后,他便去一趟靑洲英坭公司。

  这家他密谋许久的企业,是时候该有他的烙印了。

  正当林浩然沉浸于深思之际,他个人办公室内的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迅速从沙发上站起,步伐稳健地走向电话机,轻轻拿起话筒。

  “喂,你好,我是林浩然。”他直接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浩然哥,是我,嘉慧,你现在有空吗?”电话那头,传来关嘉慧甜美的声音。

  “有空,我就在公司,怎么了?”林浩然笑着问道。

  “浩然哥,我爹地明天下午就从大马回来了,下次他出差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我想趁着他还没回来,想见你。”关嘉慧快言快语地说道。

  初尝禁果的她,才隔了一晚上没有见面,便又忍不住想要见情郎了。

  “好,你在哪,我让人过去接你。”林浩然笑道。

  “浩然哥,我就在恒丰大厦楼下的士多店,既然浩然哥在楼上,那我上去找你好了。”关嘉慧娇声说道。

  “好,我等你。”林浩然说完挂了电话。

  他没想到,关嘉慧居然一个人从九龙那边来到了中环找他。

  十分钟后,林浩然果然在公司门口见到了关嘉慧。

  “少爷,我们先下去了。”李卫国两兄弟很识趣地跟林浩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