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如今相隔几个月,又涨了,已经达到96了。
这个忠诚度如此之高,的确出乎林浩然的意料。
这或许是因为霍健宁内心深处对林浩然知遇之恩的感激吧。
“你在这边能够学到新知识,并且还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为公司做出贡献,这让我非常欣慰。我这次过来,其实是有一个问题想要听听你的看法。”林浩然微笑着继续说道。
“老板,您请说,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到林浩然要请教自己,霍健宁立刻端正了坐姿,脸上露出了认真的神情,郑重地回答道。
“我如今已经掌控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的事情你应该也知道,不过我最近,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帮英资财团想要将怡和洋行的控股权夺过去,即将要跟我谈判,而我打算趁此机会,换取对我足够的利益,特别是我打算将置地集团私有化,让这家香江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彻底归我所有。
不过,目前面临着的问题就是,想要将置地集团私有化,所需要的资金缺口不小,虽然能够贷款,可我不想接下来一年时间里,背负太多的债务,因为我此前已经在汇沣银行那边贷款了20亿港元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我应该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去将置地集团私有化呢?对了,我目前所持有的怡和洋行股份大概持有19%左右,这部分是可以变现的,此外,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所互控的股份,到时候我计划让他们相互兑换……”
林浩然详尽地向霍健宁阐述了自己在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所面临的局势及打算。
听完林浩然的话,霍健宁坐在椅子上,思索起来。
很显然,他需要消化林浩然所说的消息。
不过,这消化的时间并没有过多长,很快霍健宁便拿出一张纸和笔,在上面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大约过了两三分钟,霍健宁抬起头,看向林浩然,开口说道:“老板,经过我的计算,按照如今怡和洋行的市值来算,您这19%的股份,大约可以变现15亿港元左右,而您在置地集团这边的资金缺口在50亿港元到60亿港元之间,至于多少得看老板您最终所谈的价格是多少。
所以,实际上老板您的资金缺口大约在40亿港元左右,而您如今手头上可用资金在13亿港元左右,也就是说,最终的缺口是不到三十亿港元。
您所担心的是,如果一下子贷款这么多,那么最终加上此前的20亿贷款,背负的债务会太多,其实我觉得老板您完全无须担心这个问题!”霍健宁笑着说道。
“噢?健宁,你且继续说,为何我无须担心这个问题?”林浩然顿时好奇起来。
霍健宁进一步阐述道:“老板,您之前提到置地集团账上有7.7亿港元,一旦置地集团私有化完成,整个公司都将归您所有,那笔资金自然也能由您自由支配。
再者,关于您计划让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之间的互控股份实现完全互换,从而彻底解除两家公司的相互持股关系,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即便您通过贷款融资来收购怡和洋行所持有的30.2%置地集团股份,那笔资金最终还是会留在置地集团内部。当您成功私有化置地集团后,那笔资金依然可以被您自由使用,这些资金相当于重新回到您的手上,您也算是白嫖了这部分的股份了。
因此,一旦置地集团私有化成功,哪怕是几十亿的债务,您实际上也不必担心资金问题,您从银行暂借的资金,随时可以用置地集团自身的资金来偿还,老板,您对我的这些分析是否理解清楚了?”
第373章 让霍健宁担任谈判助手
林浩然也不是蠢货,霍健宁这么详细的解释,他自然理解。
此刻,听完霍健宁的话,他也情不自禁地松了口气。
的确,自己此前想得太多了,确实陷入误区了。
正如霍健宁所说的那样,一旦整个置地集团私有化成功之后,那么代表着未来置地集团只有他一位老板,再也没有其他任何的股东。
也就是说,置地集团的钱,自然就是他的钱了。
而如今,置地集团的账户上,可是拥有着不少现金流的,一旦他成功将置地集团私有化,这些钱自然就可以任由他调动。
最重要的是,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相互持有的股分,一旦互换成功之后,那么怡和洋行持有的30.2%股份就会回到置地集团身上。
到时候,这30.2%的股份,林浩然完全可以以投资人的身份,将这些股份买下来,到时候,他在这30.2%的股份上所花的钱,自然是入到置地集团的账户上。
那等他将置地集团私有化之后,这些钱,不就是还是他的吗?
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他可以白嫖这30.3%的股份!
剩下在二级市场上的那部分股份,以及那帮英资财团手中持有的置地集团股份,才是他所要花真金白银去购买的。
而这些英资财团所持有的股份,不过是10%左右而已,二级市场上的置地集团股份,也不过只剩下12.5%左右。
也就是说,他要花钱购入的置地集团股份,实际上就只有这22.5%的股份。
即便按照如今置地集团的市值来算,这22.5%的股份,也只需要他出二十多亿港元。
二十多亿港元对他有压力吗?
根本没有任何压力。
别的不说,他手头上还有13.85亿港元,置地集团如今的可调用资金7.7亿,这都超过21亿港元了。
一切都疏通之后,林浩然豁然开朗。
自己此前,的确是陷入误区了。
几十亿的债务,让他难免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可被霍健宁这么一分析,他才发现,自己是担心过头了。
林浩然的心情随着思路的清晰而愈发轻松。
他开始意识到,之前的担忧和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局势的片面理解,而霍健宁的细致分析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困扰他已久的心结。
“健宁,真是太感谢你了,你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林浩然真诚地说道。
如果说,以往他对霍健宁的认可,主要是基于前世对这位商界大佬辉煌事迹的了解与敬佩,那么这一刻,他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霍健宁的卓越才华与深远洞察力。
霍健宁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分析,都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直击问题核心,为林浩然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这样的人才,如果被李加诚收入麾下,无疑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幸运的是,林浩然凭借敏锐的直觉和果断的行动,抢先一步将霍健宁纳入自己的团队。
这份先机,让他感到无比的庆幸与满足。
想到这里,林浩然脸上不禁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是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容,也是对霍健宁能力的由衷赞赏。
因为他知道,有了霍健宁这样的智囊,自己的商业帝国也将因此更加稳固和强大。
“老板,这不过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罢了,都是我应该做的!”霍健宁谦虚地说道。
“想不想加入置地集团?如果你有这个意愿,我可以安排你成为马世明先生的助理。而且,未来时机成熟之时,让你直接领导置地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比如牛奶国际,也并非不可能。”林浩然突然提议道。
成为马世明这位置地集团一把手的助理,已经属于置地集团的高层了。
霍健宁的才华,已经深深赢得了他的认可,甚至在他心中,霍健宁已然成为了马世明先生的理想接班人。
霍健宁轻轻摇了摇头,说道:“老板,我到港灯集团还不满一年,这么频繁地更换岗位,甚至是频繁跳槽到新公司,对我的职业发展并无太大裨益。
我刚在港灯集团站稳脚跟,又要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重新适应,这对我来说并不合适。尽管置地集团的实力远超港灯集团,但港灯集团目前的规模也相当可观。我打算先在港灯集团这里深耕一段时间,如果将来我有意加入置地集团,我会提前和您商量的。”
如今,港灯集团的市值已超过三十亿港元,虽与置地集团存在不小差距,但作为香江十大上市企业之一,港灯集团同样拥有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并且正稳步迈向国际化。
因此,对霍健宁而言,港灯集团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现在所需要的,就是积攒企业管理的经验。
“好,既然你觉得这样更适合,我完全支持你,无论何时,只要你考虑好转到置地集团,随时告诉我,我对你的未来充满信心!”林浩然微笑着回应道。
“谢谢老板的栽培!”霍健宁满怀感激地说。
他非常清楚,老板如此对待他,是将他视为心腹,是把他当作未来最可信赖的重要助手。
对于一个不到三十岁的人来说,这份信任与器重怎能不令他动容呢!
“对了,我即将与英资财团展开谈判,陈董此前跟我提起过,你在谈判中展现了极强的沟通能力和应对能力,曾协助他成功谈成多个项目。
而我正好在这方面不是特别擅长,尤其这次面对的是众多英资财团的大佬,我心里确实没太有底,这样吧,到时候你临时担任我的助理,辅助我进行谈判,帮我争取更多利益,我自然不会亏待你的!”林浩然突然向霍健宁提出请求。
“好的老板,您随时需要我,只需告知一声,我必定随时待命,不过,在谈判之前,我需要双方详细的资料,以及您的谈判心理底线等信息,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有效地为您提供帮助!”霍健宁认真地回应道。
“行,我回去后会立即安排人准备一份详尽的资料,到时候再交给你。但你要牢记,这些事情必须严格保密,绝不能透露给任何人,只能你自己知晓。
关于我的意向条件及底线,我会找个合适的时间与你详细讨论,为了安全起见,这些内容我们不会落实在书面上!”林浩然神色严肃地叮嘱道。
面对这动辄关乎数亿甚至是数十亿利益的大事,即便是林浩然也格外谨慎。
“放心吧老板,我明白的!”霍健宁一脸郑重地回应。
望着霍健宁那高达96的忠诚度,林浩然对他充满了信任。
“那你先忙吧,我得回去准备一下了。关于港灯集团那边,我会和陈董打招呼的,不会让你为难。你部门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接手的工作没有很紧急的任务吧?”林浩然关切地问道。
“老板,我目前主要是协助财务总监,即使我短时间不在岗,也不会有大问题,对部门运作影响不大。”霍健宁回答道。
“嗯,那就好,我先回去了,你应该是下午六点钟下班吧?到时候你过康乐大厦一趟,我把资料给你,记住,资料的内容不能给任何人知道,包括你家人!”林浩然再次郑重说道。
“好的老板!”霍健宁重重地点头回答道。
见陈寿麟短时间内不会回公司,林浩然决定不再逗留,与霍健宁简短告别后便离开了。
这次过来港灯集团这边,结果还是令他满意的。
离开了港灯集团之后,林浩然再次回到了康乐大厦。
昨晚在总督府,他与那些英资财团并未确定下一次的商议时间。
因为双方都很明白,既然已经谈到那个阶段,接下来便是要各自斟酌底线,思考如何在谈判中谋取最大利益。
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做准备的。
否则,即便仓促上阵进行谈判,也很可能因准备不足而导致双方不快,最终谈判无果。
回到置地集团之后,林浩然再次找到了马世明,让他准备一份置地集团、怡和洋行的详细资料,这些资料包括目前置地集团、怡和洋行的账上资金、股东结构、股市市值等等。
这些资料,自然就是给霍健宁做准备的。
至于谈判底线之类的,等与英资财团那边约定好谈判的时间之后,他再提前将霍健宁约出来,详细地与他聊聊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林浩然哪里都没有去,就留在康乐大厦。
一个下午,他都在思考着与这些英资财团的人谈判时,自己的底线是什么。
林浩然坐在办公室内,认真地写写画画,将自己的各种想法零零散散地记录下来。
他知道,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谈判中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否则,一旦准备不足,他就可能成为那些英资财团眼中的“大水鱼”。
思绪纷飞间,时间悄然流逝。
突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
林浩然放下手中的笔,轻轻揉了揉眉尖,随后拿起电话,沉稳地说道:“喂,我是林浩然。”
第374章 让出怡和洋行的前提条件
“林先生,我是亨利·凯瑟克,关于怡和洋行的事宜,我们是该需要约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坐下来详细谈一谈。请问明天您是否有空?如果方便,我们可以安排在怡和大厦的会议室见面,深入交流一下。”亨利·凯瑟克在电话中直截了当地说道。
“明天?”
林浩然并未显露出惊讶之色,他早知道这些英资财团已经不愿意将此事拖太久了。
只要他一天不放弃对怡和洋行的控股权,这些英资股东即便仍持有股分,也无法真正行使管理权。
“好啊,那你们就确定时间吧,我明天过去一趟!”林浩然无所谓地回答道。
毕竟主动权在他手中,即便时间略显仓促,他也毫不在意。
只要这些英资财团无法满足他的最低条件,就别指望他会放弃对怡和洋行的控股权。
“既然如此,那就定在明天上午十点钟,我们到时候见,怎么样?”亨利·凯瑟克接着说道。
“没问题,明天上午十点钟见。”林浩然爽快地答应了。
放下电话筒,此刻林浩然回忆起扭壁坚的忠诚度下降,哪里还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肯定是这些英资财团已经成功说服了扭壁坚,让他重新站到了英资财团的一边。
然而,林浩然对扭壁坚的去向并不十分在意,他个人如何抉择都无所谓。
即便他没有放弃怡和洋行的打算,未来他也会找时机将扭壁坚踢出局。
更何况,即便他真的放弃了怡和洋行,未来怡和洋行的掌舵人会是谁,又与自己有何干系呢?
挂了电话之后,林浩然又开始仔细思索起在应对英资财团时,他的底线是哪些。
伸了个懒腰,林浩然再次拿起电话筒,给霍健宁打了个电话。
既然这帮英资财团的人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谈判了,很显然他们已经内部统一战线,谈好了他们的条件。
林浩然这边,自然也该和霍健宁聊聊关于谈判底线的问题。
他让霍健宁下班之后,无须再过来置地集团这边,而是让他直接去喜悦来酒家一趟。
霍健宁住在九龙那边,而喜悦来酒家在尖沙咀,他开车回去,也算是顺路了。
同时,林浩然还给陈寿麟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短暂征用霍健宁一段时间,至于谈判这事情,林浩然估计也不可能短时间就能谈成。
因为他在这下午所想的那些条件和底线,估计这帮英资财团的人,不可能如此轻易就答应的。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