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马世明深思熟虑过后,才说道:“置地集团的价值,要大于怡和洋行很多!我在怡和洋行工作十几年,对怡和洋行的上上下下,都非常熟悉。
如今,怡和洋行最大的优势,也只是在走国际化道路这条走得比较不错,国际知名度非常不错,可按照每年的财务报表来看,怡和洋行在国际上投资的公司,实际上不少甚至经常会亏损。
综合起来,每年怡和洋行从海外子公司所获得的利益,其实不多,反而是置地集团、怡和证券、九龙仓、金门建筑等这些怡和洋行的香江子公司为它创造的利润更高。
只不过,如今相继失去九龙仓、置地集团,怡和洋行的自身实力,已经大打折扣了,而自身实力与置地集团相比,自然是差了很多,从股市上的市值就能够看得出来,怡和洋行的市值,要比置地集团的市值相差不少!”
林浩然听了马世明的见解,不禁点头赞同,心中暗自赞叹,在前世那个世界,不愧是李加诚的左右臂之一,马世明的观点确实让他感到满意。
将马世明从新嘉坡请回来,这一决定简直太明智了。
若是询问他人,未必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马先生,您也知道,现在我被各方势力联合,可能不得不放弃怡和洋行的控股权,这让我对您之前承诺的将怡和洋行交由您管理的诺言无法兑现了。
但请您放心,无论如何,置地集团的执掌权我会一直交在您的手中。现在我有一个想法,我想借他们急于夺回怡和洋行控股权的时机,对置地集团进行私有化,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林浩然微笑着征询道。
“怡和洋行的执掌权失去了就失去了吧,能管理置地集团,我已经很满足了,以前,即便是扭壁坚先生,也很少能兼顾到置地集团这边的事务,通常只有遇到大事时,他才会与鲍富达先生商议,很多时候都是鲍富达先生在置地集团自行决策。所以,我管理置地集团这一家公司,工作就已经很充实了。
不过,老板,您真的打算将置地集团私有化吗?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置地集团的市值高达一百多亿港元,即便在您接手后有所回跌,现在仍稳定在大约一百亿港元,要将其私有化难度相当大。
更重要的是,作为上市公司,置地集团能为您分担不少风险,一旦私有化了,您就需要独自承担更大的风险。”马世明对林浩然提出的置地集团私有化计划表示出了不解和担忧。
在他看来,将市值如此庞大的置地集团私有化,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那些英资财团,总是希望以更少的股份来掌控更多的权力。
比如靑洲英坭公司原董事长哈利尔·森图、怡和洋行的英资第一大股东凯瑟克家族等,他们仅仅持有十几个百分点的股份,却都试图完全掌控整家公司。
他们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小的风险,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而自己这位老板,却要反着来,这是马世明不理解的地方。
马世明作为英国人,学习的自然都是西方管理知识。
企业老板,不都是为了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利益吗?
然而,林浩然并没有打算在这方面解释太多。
唯有他才知道,未来的香江地产发展得有多恐怖。
也就是说,按照未来香江地产的发展走势,置地集团根本就不会有任何风险!
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着置地集团上市公司的地位,让这么多人持有股份,也不过是给大家分钱罢了。
即便他这位老板能够利用自己控股人的身份,从中谋取更多的利益,可终究也要分出去不少。
除非他走犯法的道路,将利润全都黑掉。
以他如今的能力,还不屑于去走犯罪的道理,这种事情,很容易便会被别人拿把柄,根本没这个必要。
所以,置地集团既然没有任何的风险,且未来只会是一座大金矿,源源不断地为他创造数不尽的财富,这样的企业,不私有化,那太可惜了。
能为它创造庞大现金流的,他都想私有化。
就像中华煤气公司,如果不是因为作为公共事业上市企业不能私有化,他早就想把中华煤气公司给私有化了。
因为他知道,中华煤气公司的赚钱能力,甚至要比港灯集团要高得多。
这些公共事业上市企业,几乎可以称之为躺着赚钱的企业,不管市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对它们造成任何影响。
既然中华煤气公司、港灯集团这样的公共事业上市企业无法私有化,那他将置地集团这家未来同样可以躺着赚钱的企业私有化,总可以吧?
虽然如今看来,想要将置地集团私有化的难度,太大了。
而这难度,主要来源于资金上。
一旦他凑够资金,基本上将置地集团私有化,有点问题都没有。
现在难就难在资金问题。
短时间内要凑够几十亿港元,虽然对他而言,难度不大,直接贷款就是了。
可短时间内积攒那么多的债务,值得吗?
这是林浩然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毕竟,即便是他,也无法保证,明年真能搞几十亿港元去还这一笔债务。
“马先生,我对置地集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如果像以往英资财团管理下的置地集团那般,开始盲目地投资发展,使得置地集团的债务越来越高,这种情况,我肯定是不会有私有化的想法。
可如今,在我的入主下,置地集团已经暂停了大肆扩张的决策,如今置地集团的负债率是非常优良的,这种情况,我自然不怕置地集团能够给我带来什么风险。
马先生应该是担心香江再次爆发地产泡沫吧?即便未来香江会发生类似1973年那时候的房地产危机,在我看来,依然如此1973、1974年那般,香江的房地产行业很快便能够恢复并迎来更大发展空间那样。
所以,只要置地集团保持着很低的负债率,不管来什么样的房地产危机,我都不怕!”林浩然继续说道。
马世明点了点头,回答道:“这种事情,不属于我管理的范畴,还得老板您自己定夺,我最多只能给点意见。既然老板对置地集团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也不会劝阻您。”
“我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是,所需筹集的资金数额巨大,这让我十分纠结,如果要将置地集团私有化,就必须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数十亿港元的资金,因此,我正在思考如何减少所需筹集的资金量,以便实现将置地集团私有化的目标。”林浩然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短期内筹集数十亿港元,压力确实很大,如果能有所减少,那就再好不过了。
“老板,你们华夏人有句老话叫‘术业有专攻’,这种涉及数十亿港元资金的问题,我建议最好还是请教财务专家,我主要是负责把握公司的大方向和规划集团的未来发展。”马世明笑着说道。
财务专家?
听到马世明的话,林浩然不禁陷入了沉思。
说起来,财务类的专家,他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霍健宁了吧。
这位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同样是李加诚左右臂的手下大将,可不就是财务出身嘛。
而且,他看过霍健宁的介绍,霍健宁不仅仅在财务这块有着很大的天赋,更是在谈判这块有着很强的天赋。
既然如此,何不请教一下霍健宁看看,同时也算是考验一下他,看看他有何良策。
他已经培养霍健宁一年多时间了,起初让霍健宁在靑洲英坭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后来又将其调往港灯集团,现在霍健宁在港灯集团也担任着重要职务。
不过,霍健宁一直处于培养阶段,林浩然对他的近况并未给予太多关注。
是时候考察一下他的表现了。
尽管霍健宁现在只有29岁,但在商界,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也仅仅二十多岁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如果这次能看出霍健宁的能力有显著提升,那么就可以考虑将他调派到更高的职务上了。
即便是让他执掌一家企业,也并非不可。
毕竟,随着他掌控的企业日益增多,缺乏得力助手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如果霍健宁能早日成为他的得力帮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第372章 白嫖置地集团的股份
心中有了决定的林浩然,便不再在康乐大厦多做停留,与马世明告别之后,便离开了康乐大厦。
“去一趟港灯集团总部。”上了车之后,林浩然对李卫东说道。
“好的老板!”
三辆小车,缓缓驶出康乐大厦的地下停车场,很快汇入主干道,直奔湾仔的坚尼地道港灯总部大楼。
说起来,虽然施勋道与坚尼地道距离不远,甚至不到一公里的距离,可林浩然却是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时间没有来过这边了。
主要原因是一个月时间以来,他的心思都放在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身上。
而港灯集团这边,有着陈寿麟的管理,一直以来都稳中有进地发展着。
所以,对于港灯集团,他是不怎么操心过的。
一路上,员工们都纷纷向林浩然问好,林浩然也一一点头回应。
入主港灯集团已经有一年有余了,这些员工,早已经适应了林浩然这位新老板。
来到陈寿麟的办公室,林浩然这才发现,陈寿麟并没有在公司。
问了一下隔壁的总裁助理,原来陈寿麟今天又过去南丫岛考察新发电站的工程进度了。
作为如今整个港灯集团最为重要的工程项目,陈寿麟过去视察倒也非常正常。
此前,林浩然便与他一同过去过。
陈寿麟不在公司,林浩然倒也不是很在意,毕竟他今天过来,也不是专门为了找陈寿麟。
于是,林浩然往会计部的办公室而去。
“霍主任呢?”林浩然走进会计部,问起一名会计部的员工。
“霍主任?老板,您说的是霍健宁副总监吗?”那名员工小心翼翼地问道。
“咦,霍健宁升职了?”林浩然还真不知道这回事。
此前,他将霍健宁调派到这边来之后,霍健宁便成了会计部的主任,算是港灯集团的一名中层领导了。
而总监,可就已经算是集团高层领导了,哪怕副总监,也同样如此。
“老板,霍总监是上个月刚被晋升的!”那名员工回答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由此可见,霍健宁被调派到港灯集团这段时间,便很快得到了陈寿麟的认可,如今更是直接升职加薪了。
“他人呢?”
“老板,霍总监半个小时前去财务部那边了。”员工继续回答道。
“行,我知道了,谢谢你!”林浩然温和地笑道。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听到老板如此好说话,这位看起来只有二十四五岁的女员工,顿时脸色露出了笑容。
道别这名员工之后,林浩然来到了隔壁的财务部。
港灯集团的财务部与会计部其实都是相通的,虽然分两个大办公室,办公室之间却是开了一个门相连,毕竟两个部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会计部提供基础数据,财务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决策。
两者的工作紧密相关,共同支持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
走进财务部,林浩然果然很快见到了霍健宁,此刻他正在一个工位上,与一名财务部的高管在商议着什么。
林浩然轻轻走近,没有立即打扰他们,而是在一旁静静地聆听。
从他们的谈话中,林浩然大致了解到他们正在讨论的是关于港灯集团旗下财务公司即将到期的几笔贷款重谈利率的问题。
港灯集团多元化发展,旗下的汇泽财务公司,也是集团如今创收利润重要的一员。
港灯集团是一家现金流非常强的公共事业型上市企业,每个月都能获取非常庞大的现金,而这些钱,一直存在银行,肯定是浪费。
因此,早在几年前,港灯集团便成立了子公司汇泽财务公司,做起了贷款生意,为的就是将这些现金流利用起来。
特别是近两年时间,随着香江房地产市场的火爆,银行利率也持续上涨。
就比如,两年多以前,林浩然向裕民财务公司贷款的时候,利息5%都能谈。
可到了今年年中的时候,林浩然向汇沣银行贷款,哪怕是有着港灯集团的股分抵押,哪怕是汇沣银行给了林浩然一定的优惠,最终的利率也不过是在10%而已。
而现在的11月份,香江各大银行、财务公司贷款的普遍利率早已经突破15%,向着更高的利率而去了。
所以,即便是汇泽财务公司的老客户,在还清贷款之后又打算继续贷款,也不可能以上一次的利率来算。
林浩然静静地听着霍健宁与另一名林浩然不算熟悉的财务部高管的讨论,心中不禁对霍健宁的专业素养和前瞻性思考表示赞赏。
正当霍健宁和那名财务部高管讨论得如火如荼时,林浩然轻轻咳嗽了一声,以示自己的存在。
两人抬头,见是林浩然,连忙起身迎接。
“老板,您怎么来了?”霍健宁有些惊讶地问道。
“我找你有点事,你们的事情我看也聊得差不多了,便忍不住打扰你一下,健宁,你跟我来一趟,我有些事情要和你说。”林浩然笑着说道。
“好的老板!”霍健宁点头说道。
说完,霍健宁便跟着林浩然出了财务部办公室。
陈寿麟如今不在公司,短期内应该也不会回来,所以林浩然干脆直接借用陈寿麟的办公室。
霍健宁在后面关上办公室的门,这才坐到林浩然的对面去。
“从靑洲英坭公司转到港灯集团也有段时间了,感觉如何?还适应吗?听说你已经晋升为副总监了?真是恭喜你啊,健宁!”林浩然笑容满面地说道。
“老板,这一切都离不开您的栽培和给予的机会。没有您,我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在港灯集团的这段时间,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以前未曾接触过的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在靑洲英坭公司难以学到的。
我在这里工作得很开心,陈董也对我非常关照,出去洽谈合作时,经常让我随行,让我学到了更多以往接触不到的盲区知识。”霍健宁满怀感激地回答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看了看霍健宁的忠诚度。
上一次,他记得霍健宁的忠诚度已经是95了。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