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225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然而,一旦林浩然不仅控制置地集团,还掌握怡和洋行,那么汇沣银行想要再次成为业界霸主将几无可能,至少在沈弼的任期内,这是难以达成的目标。

  这自然不是沈弼想要看到的。

  商人,追求的永远是利益。

  合作,是为了利益;竞争,同样也是为了利益。

  正是因为沈弼的这句话,亨利·凯瑟克果断前往总督府,希望能够从麦理浩这边获得援助。

  很快,亨利·凯瑟克在总督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麦里浩的办公室。

  麦理浩亲自来到门外迎接。

  亨利·凯瑟克的身份不一般,他不仅仅是凯瑟克家族的当代家主,同样是英国贵族,在英国政坛拥有不小的关系网。

  因此,哪怕是麦理浩这位封疆大臣,也对他非常重视。

  “总督先生,这次上门拜访,想必您已经知道我过来的目的,希望总督先生能够给我一定的帮助,我们凯瑟克家族不愿失去对怡和洋行的控制权!”亨利·凯瑟克一进门,还没有坐下来,便已经迫不及待地说道。

  至于置地集团,他提都懒得提。

  以如今的情况,能夺回怡和洋行的控股权就已经不错了,还想要夺回置地集团?

  痴人做梦!

  亨利·凯瑟克不敢想象,要是凯瑟克彻底对怡和洋行失去了所有掌控权,彻底失去了这个能生金蛋的金鸡,对他们凯瑟克家族的打击是有多么的重。

  如今,凯瑟克家族好不容易依靠着怡和洋行,跻身英国一流家族财团的层次,如果失去怡和洋行,不用想,他们的地位肯定会下降一个层次。

  虽然12%的股份还在,但是没有任何的话事权,这12%的股份,作用还真不大。

  套现?

  套那几亿港元,有何用?

  以他们凯瑟克家族这些年对怡和洋行的掌控,获取的利益何止以几亿来算?

  所以,不管如何,亨利·凯瑟克都不愿意失去怡和洋行,哪怕有一丝机会,他都不愿意错过。

  以政府来威慑,已经是最后一个机会了。

  “亨利·凯瑟克先生,先别着急,您先坐下,咱们好好聊!”见对方情绪有些激动,没有一丝冷静下来的样子,麦里浩便指着沙发,笑着说道。

  亨利·凯瑟克此刻才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失礼了。

  没办法,怡和洋行对他们凯瑟克家族的重要性,太大了。

  以往,他从未料想到,凯瑟克会丧失对怡和洋行的控制权。

  即便在扭壁坚上任后的这些年里,逐渐显露出些许不服从的迹象,但凯瑟克家族依然能通过安插在怡和洋行高层的棋子,保持对怡和洋行的一定操控力。

  然而现在,林浩然已经控股怡和洋行,这意味着基本上是由他说了算。他在怡和洋行高层布置的棋子,随时可能遭到林浩然的清除。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那12%的股份,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见对方坐下来之后,麦里浩这才说道:“亨利·凯瑟克先生,即使我出面,又有什么用处,林浩然先生可是通过置地集团间接地控制着49.1%的股份。

  而你们这些财团所持有的股份,太少太少了,即使是林浩然先生自个所持有的股份,不带上置地集团的股份,也达到19%,远比亨利·凯瑟克先生你们家族持有的怡和洋行股份要多!

  林浩然先生一切都是商业行为,只是你们没有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才让对方得手,我作为总督,也没有任何理由找林先生,让他放弃怡和洋行!”

  麦里浩的话,直接说到了关键点之上。

  即使可以威迫林浩然主动让出怡和洋行,那股份总得要钱来收购啊,难道别人平白无故直接将股份给你们?

  总督府还没有这么霸道的能力,这已经完全超越规则之外的处事方式了。

  而以亨利·凯瑟克为代表的这些英资财团,真的有这个资金去收购对方的怡和洋行股份吗?

  特别是如今怡和洋行的股价,已经涨到八十多亿港元总市值的地步。

  即便是林浩然手中那19%,也已经值十几二十亿港元了。

  他凯瑟克家族若要筹集这笔钱,恐怕真要倾尽所有。

  更何况,在林浩然等人同样持有怡和洋行30.2%置地集团股份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轻易就把这些股份转让给他们呢!

  此刻,问题的复杂性已经不是政府单方面出面所能解决。

  其中涉及的利益纠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控制范畴。

第343章 阻止置地成债王!

  即便采用威逼手段,面对如此庞大的财富,对方又怎会轻易低头。

  除非他们决定舍弃一切,彻底撕破脸。

  然而,这样的消息一旦泄露,不仅对香江的社会稳定造成冲击,更会对英国政府的公信力构成重大打击。

  这终究只是涉及那帮英资财团的利益,政府怎么可能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对付林浩然呢!

  麦里浩的话,让亨利·凯瑟克很快冷静了下来。

  的确,他凯瑟克家族的面子,还没有那么大,还没有让政府为了帮他而损失自己的公信度!

  “亨利·凯瑟克先生,依我之见,您目前需要深思的是,自己是否具备接纳林浩然先生所持股分资金的能力,或者能否寻得共同投资的合作伙伴,否则,一切不过都是空谈罢了。

  另外,就算您筹集到了资金,也要考虑一下,花如此大的代价从林先生手中接过他们的股份,到底值不值得,这些我相信亨利·凯瑟克先生作为商界人士,应该比我更加清楚。

  若您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虽然我无法以压力迫使林先生与您直接达成协议,但说服他给予您一个谈判的机会,我还是可以做到的。其余的,就请您自行斟酌了,您可以回去好好考虑一下!”麦理浩随后补充道。

  他此前确实承诺过不介入林浩然与怡和英资财团的竞争之中,然而,如今竞争似乎已尘埃落定,再谈竞争也显得多余。

  他的角色更多只是劝和,这样的行为应不算作干涉。

  最终,以亨利·凯瑟克为代表的英资财团能否最终谈成,那就与他没有太多关系了!

  麦里浩的话语,让亨利·凯瑟克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他缓缓抬起头,说道:“总督先生,是我考虑不周就贸然前来打扰了,非常抱歉,我会回去再好好想想的!”

  麦里浩三言两句,就将亨利·凯瑟克这位怡和洋行前大班兼重要股东说得哑口无言。

  离开总督府,亨利·凯瑟克的眼神中,罕见地流露出迷茫。

  从总督府这边,暂时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援助,得需要回去仔细考虑清楚了。

  他在汇沣银行那边,实际上沈弼还提过另外一个主意,那就是凯瑟克家族和汇沣银行联合起来,对林浩然手中的股份进行收购,凯瑟克家族手中没有太多的现金,但是怡和洋行手中有啊!

  然而亨利·凯瑟克根本就不考虑这个办法。

  因为他太明白汇沣银行的野心了。

  虽然同是英资财团,可各自都有各自的心思。

  两年前,九龙仓为何会被包裕刚成功收购,还不是汇沣银行在背后搞的鬼?

  目的,不外乎就是削弱怡和洋行的实力,从而让汇沣银行的实力彻底超越怡和洋行。

  最终,汇沣银行用这样的阴招,成功稳住了他们在香江商界的霸主地位。

  只是,谁能想到,汇沣银行这霸主才当了两年,就被一名年轻的华人打脸了。

  亨利·凯瑟克非常清楚,沈弼此时主动寻求合作,无非是为了汇沣银行的野心。

  其一,若汇沣银行联合怡和洋行背后的所有英资财团,林浩然权衡利弊后,很可能会放弃与怡和洋行的合作,但若仅是怡和洋行或者汇沣银行单方面行动,林浩然未必会轻易放弃。

  其二,汇沣银行资金雄厚,能轻松筹集大笔资金收购林浩然的股份,更重要的是,此举还能让汇沣银行借此机会增强在怡和洋行的话语权,使怡和洋行近乎成为其附属,从而再次巩固其香江商界霸主地位。

  汇沣银行如此主动,不过都是为了他们的目的。

  所以,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亨利·凯瑟克根本就不会选择这条路。

  甚至,他压根就不想考虑这个方法。

  对他而言,怡和洋行被林浩然掌控还是被汇沣银行掌控,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而另一边,林浩然入主怡和洋行、置地集团的消息传遍整个香江之后,林浩然也接到了很多电话。

  这些电话,几乎都是香江的华资大佬,如包裕刚、李加诚、郑玉彤、陈嵩青等等。

  这些人,打电话过来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祝贺林浩然。

  原本,林浩然掌控港灯集团、中华煤气公司、九龙巴士等上市公司时,在香江商界已是数一数二的巨头。

  如今,他又将怡和洋行、置地集团纳入麾下,其势力更是不可小觑。

  基本上,林浩然如今已是香江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财团,即便是实力雄厚的汇沣银行也难以望其项背。

  怡和洋行、置地集团、九龙巴士、港灯集团、靑洲英坭、中华煤气公司、《东方日报》、万青集团等,每一家都是业界佼佼者。

  而今,它们皆归属于同一位老板——林浩然!

  在这样的局势下,无论汇沣银行多么强大,也难以与林浩然相提并论。

  从今天起,香江的商界版图已彻底改写。

  华资财团已崛起为主导力量,成为香江的第一大财团。

  而那些昔日风光无限的英资财团,如今只能退居幕后,尽管实力犹存,却已无法与华资财团的综合实力相抗衡。

  这对各华人财团而言,算是一个好消息。

  虽然他们羡慕林浩然此次的收购行为,可他们都知道,自己没有这个实力。

  李加诚早在将置地集团股份卖给林浩然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后果,所以这些人中,最为淡定的反而是他。

  至于其他人,不管是包裕刚、郑玉彤、陈嵩青,还是李钊基、郭德盛等等,在祝贺的同时,语气都是充满了震惊。

  整个香江,没人不震惊的。

  九龙仓被包裕刚收购,和记黄埔被李加诚收购,就已经让所有华商都感到震惊不已了。

  如今,林浩然直接来个大的,把知名度最高的怡和洋行给搞到手了,这怎能让他们不震惊呢!

  变天了,香江的商界彻底变天了!

  他从中午开始,到如今傍晚,基本都在康乐大厦,没有去过任何地方。

  怡和洋行那边,虽然因为扭壁坚的大班职务保留着,不会有任何的变乱,可他还是派了人去彻查那边的财务账单。

  以扭壁坚那只有六十出头的忠诚度,他实在是不怎么相信对方,这种人,随时能够叛变的。

  如果不是如今怡和洋行、置地集团还离不开扭壁坚,他还真想把对方一脚踹开。

  此刻,这间原本是鲍富达办公室的地方,已经变成了林浩然的办公室。

  鲍富达原本所坐的椅子,已经被他换成了一张新的椅子。

  在他的面前,厚厚的资料。

  置地集团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不翻不知道,翻了吓一跳。

  置地集团如今在香江大大小小,超过70个在建项目。

  其中,很多都是与各个地产商合伙开发的。

  比如置地集团与远东集团、恒隆地产、侨光置业、油麻地小轮、长江实业集团、佳宁集团、和合地产、会德丰洋行、太古洋行等等大约三十家公司合作发展。

  而此刻,在他的面前,是置地集团接下来的发展计划。

  这些计划,都是鲍富达策划,扭壁坚审批的。

  比如,目前置地集团与信和地产组合财团在商议一个合作,打算以十几亿港元的资金购入港岛大谭道白笔山一幅面积达145万平方英尺的地段,计划兴建别墅式豪华住宅约400个单位,一旦此合作达成,置地集团将会入资5亿港元,占据40%的股份。

  还有,与佳宁集团的合作计划,投资近三十亿港元,买入尖沙咀旅游中心美丽华酒店旧翼一幅约8.6万平方英尺地段,计划兴建一栋高级商厦,到时候置地集团将会注资10亿港元,占据其35%的股份。

  大大小小十几个项目,林浩然粗略算了下,总投资,已经超过八十亿港元了。

  这还将仅是接下来已经规划的,还没算如今置地集团已经合作开发的项目,以及未来1981年下半年、乃至1982年等长远的计划项目。

  一旦都算下来,这种投资不敢想象。

  这些投资,一部分是置地集团自己赚的,还有一部分,则是通过银行贷款而来的。

  难怪置地集团在房地产危机来临之后,债务高达150亿港元,成为香江著名“债王”!

  这些,都是1981年才会正式落实,至于如今,林浩然已经成为置地集团的执掌人,自然不会让置地集团继续成为债王。

  必须阻止!

  他已经看过置地集团的财务报表了。

  截止到今年10月份,置地集团的债务情况,还是非常健康的。

  特别是置地集团刚刚卖了金门大厦,以及九龙仓股票等等,都获利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