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102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这些操盘手自然不会想到,老板居然有如此大的野心,想要吞并置地集团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根本不可能,置地集团啊,这可是一家市值规模比老板如今拥有的港灯集团还要高两三倍的庞然大物。

  拿下港灯集团,已经很不容易了,还继续拿下置地集团?这得有多少的资金啊!

  “如今担心的是,对方不会同意这个办法,毕竟如果按照现在市值来算,6.4%的股份,算是比较高了,据我了解,怡和洋行以及旗下的怡和证券也仅持有置地集团20%左右的股权而已。”陈寿麟继续说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这个的确很有可能,九龙仓被包裕刚强夺过去,肯定已经让怡和担心连置地都会失去了。

  这或许也是扭壁坚为什么最终选择将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加强相互之间的控股权了。

  “不管如何,我们可以试一试,从鲍富达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对方是真的想要拿到北角电气道发电厂旧址的合作权,我相信他们也不会甘心就此放弃的!”林浩然笑着说道。

  对于置地提出来的合作意向,本身在林浩然看来,就是一个意外。

  如果他们答应,林浩然倒是可以同意与置地合作。

  如果不答应,那就不给置地这个合作机会就是了,还不如让万安集团未来去开发这个项目。

  两人又经过了一番商量之后,便结束了此次的商议,再次回到会客室。

  此时,鲍富达正在会客室中等待着,时不时皱着眉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难题。

  “鲍富达先生,经过我与我们老板商量过之后,我们决定给置地集团一个合作的机会,不过这个合作并不是完全按照你刚才所说的那样来进行合作,我们希望置地集团能够以股权融资的形式换取我们的合作,按照市值……”陈寿麟将他和林浩然所商量之后的想法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鲍富达。

  鲍富达听完之后,神色惊讶。

  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不过没多久,鲍富达便回答道:“林先生,陈先生,此事事关重大,我无法轻易下决定,需要回去与扭壁坚先生商量,以及召开董事会议之后再做决定!”

  鲍富达对这个建议倒是无所谓,但是他是从置地集团这边考虑的,自然没什么问题。

  可鲍富达知道,他代表置地集团答应没用,得怡和洋行答应。

  这可能关系到怡和洋行对置地集团控制权的复杂因素。

  虽然看起来港灯集团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收购置地集团,可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自从九龙仓被包裕刚收购之后,怡和洋行早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所以,鲍富达觉得,将此事交给怡和那边决定就足够了,他无须考虑太多。

  “好,鲍富达先生,你们可以回去好好商量,我等你们的答复。”林浩然笑着说道。

  对于与置地集团的合作,不管是成与不成,他都接受。

  成,他收购置地集团又多了一个帮手。

  不成,北角电气道发电厂旧址那块地皮,就让给万安集团开发,让自己从中获利更多!

第173章 疑问重重,花旗银行的代言人?

  鲍富达急匆匆地回去了。

  港灯集团的条件,对他而言,他是很愿意答应的,这对置地集团有很大的好处。

  虽然要付出股份,但是也能为置地集团节省了一笔大资金。

  五亿港元现金,即使是他们置地,也不是说随随便便能拿出来的。

  像在九龙仓一役中,在知道无法赢下这场战役之后,置地最终选择趁着高价将手中的九龙仓股份卖掉,为此从中也不过是赚了六七亿港元而已。

  鲍富达是站在置地集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肯定是支持这种融资做法的。

  不过,扭壁坚那边就不一定了。

  所以他要回去,将这个问题丢给扭壁坚这位集团大班。

  康乐大厦,置地集团的总部。

  得知鲍富达从港灯集团那边回来了,且有事要与他商量,扭壁坚便从怡和总部过来。

  两家企业总部距离不远,来往也方便。

  未来,怡和集团的总部也会搬迁到这边,并且正式将康乐大厦的名字改成怡和大厦。

  鲍富达的总经理办公室中,鲍富达详细地将这次去港灯集团所获的经过,以及对方出的条件都向扭壁坚汇报了一遍。

  “以融资股份的模式合作?”听完鲍富达的话,扭壁坚眉头紧皱。

  “鲍富达先生,你是什么看法?”扭壁坚问道。

  “大班先生,我认为这个合作方法是可行的,如果他们想持股,拿到5亿港元也照样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股份,现在以这种方法合作,我们还能节省一笔大资金,这些资金还能继续投资其它项目。”鲍富达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你说,对方会不会是奔着置地集团来的,想要掌控置地集团?”经过九龙仓一役,扭壁坚对于这种事情已经非常敏感了,生怕怡和洋行连置地集团都失去,这样他可就成为怡和洋行的大罪人了,在他任职期间接连将九龙仓和置地两家怡和最重要的控股企业丢失,这样他也没脸在下一任期继续竞选大班职位了。

  九龙仓的丢失,那是没有办法,包裕刚后期出到了105港元每股收购,谁当怡和洋行大班都无法逆转结局,而且他们退出好歹还从包裕刚手中赚了不少钱,也不算是大败。

  但是置地集团不一样,有了九龙仓这个先例之后,还让置地丢失,那责任就真的都在他扭壁坚这里了。

  所以,置地集团一定不能再如九龙仓那样被其他财团抢走,这是底线!

  “目前不清楚,林浩然先生的底细,我们也调查过,听说最近他们最近刚刚花了10亿港元从会德丰集团那边购买了两栋大厦,原本的联邦大厦如今已经被他改成了万安大厦.

  收购港灯集团,起码花了10亿港元,接着又花了10亿港元买大厦,短时间内他已经花了20亿港元了,我通过调查得知,这些资金均是从花旗银行那边出来的,我甚至猜林浩然先生背后是否站着花旗银行这个美国大财团,否则他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林浩然先生可能只是表面上的花旗银行代言人。

  如果仅仅依靠他自己,就拥有如此多的资金,那林浩然先生也太逆天了,简直难以让人相信。

  从林浩然先生的崛起之路来看,太奇怪了,先是收购靑洲英坭公司,接着又收购港灯集团,这些根本不可能是他这么一个年轻人能做得到的。

  虽然有传闻他在石油危机之前大胆花巨资投资石油赚了一大笔钱,可石油也不过是涨了两三倍而已,即使大涨,他最多应该也只赚了几亿港元,不可能拿得出这么多的资金,而且他的本金来源也非常可疑。

  我试图与花旗银行香江分行的行长私底下聊过,对方并没有把林浩然先生的底细说出来,但是从他的语气中能够感觉得出,这位花旗银行香江负责人对林浩然先生颇为尊敬,仿佛他是花旗银行的重要人物一样。

  所以,我认为林浩然先生是花旗银行在香江的代言人这个假设,非常有可能。

  但是,即使是花旗银行,也不应该会大肆在香江投资,这几年别说是咱们英资财团了,就是美资财团,也撤离了不少,比如三年前李加诚先生将美资财团所拥有的永高公司,就是美资财团撤离香江的最好证明。

  超过20亿港元的投资,已经令我意想不到了,花旗银行是否还会拿更多的资金出来投资香江,我认为概率不大。

  虽然花旗银行的投资策略是全球化,可是他们不应该在某个城市倾斜这么多资源,特别是如今香江前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

  至于港灯集团自身,更不可能有实力吞并置地集团,虽然它们的实力也不差,可咱们的市值就是它们的三倍,真正的硬实力更是不止三倍,想要依靠置地集团,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鲍富达将回来路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没错,鲍富达觉得,林浩然就是花旗银行表面扶持的一位代言人。

  否则,林浩然这位年轻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快速崛起,这已经完全超乎他的理解了,绝对不可能做得到。

  林家他们早已经调查得一清二楚了,林万安以前的底细,完全跑不出他们的手掌心,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亿万富翁家族罢了,如何能动不动拿出10亿甚至是20亿港元的资金出来?

  别说是林浩然了,就是他们置地,想要一次性拿出20亿港元的资金,在短时间内都很难筹集。

  像包裕刚,也不过是在汇沣银行的支持下,短时间内筹集到21亿港元罢了,以包裕刚自身的实力,很难做得到。

  这些大公司别看很值钱,可很多都是固定资产,现金流其实都不多的。

  他们有钱了,基本都会拿去投资,根本不会留太多的现金流在账上,放在银行里,那纯属是浪费。

  林浩然的资金来源,实在是太神秘了,其实即使花旗银行香江分行这边的行长也只是略知一二,只知道他与花旗银行总行那边关系密切,且拥有巨额资金,被总部列为最高级客户,因为花旗银行董事长亲自吩咐他,一定要服务好林浩然。

  但是这些,花旗银行自然不可能对外透露,这是客户的隐私,如果真透露了,那花旗银行的口碑可就坏掉了。

  鲍富达的话,让扭壁坚情不自禁沉思起来。

  他考虑的是,这个合作的风险性有多大。

  “以资金注入的方式与港灯集团合作,真的不行吗?”扭壁坚不放弃地问道。

  这个办法,是最妥当的,虽然需要置地集团花费巨额资金,可没有任何风险。

  “大班先生,他们已经明确说明了,如果想合作,只能以置地集团融资的方式去合作,否则他们并没有打算合作,因为他们的新任董事长林浩然先生自己也拥有一家房地产公司,只是如今资金缺乏,所以暂时没有开发而已。”鲍富达摇头说道。

  听完鲍富达的话,扭壁坚没有再多说什么。

  此刻,他的目光不禁看向窗外,这个位置正好对着港灯集团在北角的那块地皮。

  从康乐大厦上面,便能够清晰地看得到那片发电厂旧址,直线距离并不远。

  北角电气道发电厂旧址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而且占地面积不小,成功合作,置地集团绝对能够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所以,此刻扭壁坚很纠结了。

  扭壁坚不仅仅是怡和洋行大班,同样是置地集团的大班,两边都是他说了算。

  于情于理,他都希望置地集团发展得更快更好,如此一来他的大班地位才会更稳固。

  扭壁坚非常清楚,自己在怡和、置地的任期即将结束了,而且凯瑟克家族还想要收回怡和洋行的控制权,所以他如今最重要的是让怡和、置地的发展更好,让怡和洋行董事会站在他这边,这样自己才能在下一次的任期竞选中胜过凯瑟克家族。

  这几年担任了怡和洋行大班之后,扭壁坚愈加迷恋这种权利所带来的快乐。

  拿下与港灯集团的合作权,就相当于给置地集团获得一个高利润的项目,能让他在与凯瑟克家族的竞争中多一个筹码。

  到底要不要合作好呢?

  如果选择合作,会有一定的风险,对方身后如果真有花旗银行撑腰,花旗银行真的有打算在香江大规模投资,那他们想拿下置地集团还真不难。

  要知道,花旗银行可是全世界最大的商业银行,实力这块,可要比汇沣银行这个香江金融老大要强得多了。

  汇沣银行最多也只能在香江这里作威作福,可人家花旗银行势力遍布全球,双方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如果不选择合作,那代表着置地集团失去这个合作资格。

  “大班先生,从林浩然先生这边好像调查不出什么,我们不妨从花旗银行那边调查,虽然不可能直接从花旗银行那边直接获取到有用的信息,他们也不可能告诉我们。

  但是我们可以调查他们是否有针对亚洲地区特别是香江地区有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如果有,他们以往的股东报告应该会涉及有,作为一家上市企业,这种长期性的投资,花旗银行不可能没有任何透露的!”鲍富达在一旁给建议道。

  “嗯,这是一个办法,就这么做,咱们让人先收集花旗银行最近三年的股东报告,研究里面的内容,如果有问题,那么这个合作就放弃,如果没什么问题,我们再通过置地董事会商议决定!”对于鲍富达的这个提议,暂时没有什么办法的扭壁坚倒是非常赞同。

  于是,怡和洋行和置地的情报机构便开始调查起来。

  这些股东报告都是对外公开的,他们收集起来难度并不大,仅仅不到半天的时间,他们便收集齐这三年以来花旗银行所有对外公布的股东报告以及财务年报表等,资料不多,基本一年也就发两三次,所以收集的资料汇集在一起其实也没多少内容。

  资料收集到之后,由于资料不多,都无须手下去分析汇报,他们自己便阅读起来。

  花旗银行的市场分布全世界,甚至在非洲,他们也是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不过,扭壁坚和鲍富达显然关注点不在这些地方,而是在亚洲地区。

  看完这些报告以及财务报表等消息,他们已经知道香江市场在花旗银行眼中的地位了。

  在花旗银行中,日本、韩国、中东、南洋是亚洲最重要的市场,在这些地区的投资、获利都是位居亚洲前列。

  然而针对香江市场,他们却发现,花旗银行这两年不仅没有增加投资,反而减少了投资资金,甚至连新嘉坡的投资额度都超越香江了。

  看到这里,扭壁坚和鲍富达相互看了一眼。

  他们感到惊讶的同时,又觉得这样才是正常。

  就连他们英资财团都担心香江未来的前景,更不用说美资财团了,减少投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撤离香江市场就不错了。

  从这些资料可以判断,花旗银行不可能突然对香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可林浩然的那突然出现的20多亿港元,绝大多数都是从花旗银行中出来的。

  这也是最让扭壁坚和鲍富达感到奇怪的地方。

  莫非,这些资金都是林浩然的?

  可这又不可能,他一个年轻人,突然获取如此庞大的资金,太奇怪了。

  一切都是那么的扑朔迷离,让人无法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

  “林浩然的资金,到底是不是来自花旗银行,他到底是不是花旗银行在香江培养起来的代言人?”鲍富达情不自禁地开口说道。

  “现在,有两个可能性,一个可能性是林浩然就是花旗银行在香江的代言人;一个可能性是这些资金是林浩然自己的,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可能性来分析,在这两个可能性的情况下,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我们答应港灯集团,同意融资入股合作的办法,是否会有风险性?”扭壁坚的回答更加直观。

第174章 答应他们!

  对扭壁坚的这个问题,两人开始仔细思索起来。

  “假设,林浩然就是花旗银行在香江暗中培养的代言人,从刚刚的资料来看,花旗银行不可能在香江大规模投资,起码这几年是这样,至于未来得看香江的前景是否发生转机,所以在这个可能性的情况下,花旗银行应该不可能会收购我们置地集团。

  而第二个可能性,如果资金是林浩然先生自己的,他能在两年内相继拿出二十多亿港元,已经让人感到不可置信了,甚至我认为这其中一定有一部分资金是从花旗银行那边贷款的。

  比如此前林浩然先生在将靑洲英坭公司私有化的时候,就是以贷款的形式让获多利公司帮助私有化,此外在恒生银行那边,他也以抵押股票的形式贷款过4500万港元,这些资金显然都是为了靑洲英坭公司。

  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林浩然先生,能够收购靑洲英坭公司甚至是彻底将它私有化,都是借助了外界的力量,他自己的资金是有限的。

  而收购港灯集团这件事情,太过于突然了,他的资金来源也太过于神秘了,我觉得这里面的资金,不可能全部是林浩然先生自己的,而是通过向花旗银行贷款进行的。

  这样也能解释他为何与花旗银行保持着如此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合作关系不好,花旗银行也不可能贷款给他。”没过多久,鲍富达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怡和洋行是汇沣银行的股东兼董事会成员,而恒生银行则是汇沣银行的控股银行,像几千万港元的贷款,最终都会在汇沣银行董事会中公布的,所以林浩然在汇沣银行的贷款以及在恒生银行的贷款,都瞒不过怡和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