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387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大明王朝》没能火爆小银幕,一直是他心里的一个疙瘩。

  这几年他没少重复看这部戏,以如今的眼光,戏本身确实存在不少争议,如服饰,黑白镜头的运用等。

  但发人深省的立意,环环相扣的剧情,从主创团队到演员的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在当今的娱乐圈,不可多见。

  倪大虹拧开杯盖,烟雾袅袅,他抿了一口,道:“当时张导的观念没转变过来,他以为电视剧的主力观众群还是60后、70后。其实市场早就变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

  “《大明王朝》既不轻松也不娱乐,没有虐心的剧情,没有甜蜜的恋爱,不是年轻偶像剧,也不是武侠仙侠恋爱剧,那些青春期的女孩们,喜欢看中年家庭剧的女性观众们,都不爱看。”

  “至于大老爷们,日常上班太累、回家只想休息、一点不想动脑子,也不会特意挑选严肃题材放松,又流失了一部分观众。”

  “最后,还剩下多少人?”

  倪大虹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道:“说到底,还是这部戏太苦闷,太压抑,不被市场接纳也在情理之中。”

  陆远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忽而好奇道:“欸,你说,要是还有这么一部戏,这么一个剧本,邀请你参演,你肯不肯接。”

  “当然,不要钱我都乐意。”倪大虹毫不犹豫,转头又问:“你呢?”

  “我也是。”

  “哈哈哈。”

  两人相视而笑。

  市场重要吗,很重要。

  影视剧不能忽视市场因素,但也不能完全迎合市场。

  因为现在的市场越来越低端,越来越媚俗,越来越狗血。

  传统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在这个越来越小的市场里,大家只剩下迎合,没有了标准。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且不可逆转,可是新媒体尚不能和传统媒体抗衡。

  大家都处在矛盾中,旧的标准被打碎,新的标准没有建立,是一个大乱世。

  目前很多同行,基本上干的都是杀鸡取卵的活,为了抢夺项目不择手段。

  以为有了大笔的钱,有了资本的加持就可以赢得一切,这是违反规律的。

  这个行业和当下许多大干快上的房地产项目一样,都是一种透支行为,只是社会危害没那么大,惹不起那么多民愤。

  但回旋镖总有飞回来的那一天,谁也躲不掉。

  像《大明王朝》这类历史大剧,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本就不该一切都“向钱看齐”。

  如果为了迎合市场,挂羊头卖狗肉,不讲历史只讲爱情,或者一味追求恢弘华丽的大场面,那才是真正的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精神内核空空如也。

  “哎哟,嘶!”

  倪大虹笑着笑着,忽然顿住,紧闭双眼,嘴角直咧咧,弓着腰,缱绻着,右手捂着腹部,脸上汗如雨下。

  “怎么了。”陆远见状,连忙站起身,便要去喊医务人员过来。

  倪大虹握住他的胳膊,勉强睁开眼睛,低声道:“没事,胃病犯了。”

  陆远松了一口气,还是不放心。

  “真不用医务人员看看吗,拍《大明王朝》时,也没见你有过这种情况。”

  倪大虹皱着眉头,忍耐好一阵子,等阵痛感过去,长舒一口气,才缓缓开口解释。

  “去年拍了部电影,叫《幸存日》,戏里有一场吃煤的戏份,剧组给准备了能吃的道具。”

  “可当时拍摄的时候,试过几次,总感觉人物的反应不太准确,感觉也不对,和导演商量后,干脆用真煤,后来去医院洗胃,就落下了这么个毛病。”

  “还别说,煤的口感真不赖,虽然没什么味道,但酥脆,像饼干一样。”

  倪大虹眯着眼睛,似在回味,表情异常豁达。

  陆远听后,敬佩万分,像倪大虹这样的老演员,在拍戏方面,是丝毫不含糊的。

  他们为了角色的真实和生动,当真是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其实不仅仅是倪大虹,业内很多老演员或许有些小毛病,但不可否认,他们都在坚守演员的底线。

  这属于老一辈的敬业与操守,也是他的榜样。

  “两位老师,开机啦!!”

  “来了。”

第440章 到底谁是导演啊

  “倪老师,陆老师。”

  在陆远和倪大虹前往拜神仪式的途中,徐记周从现场小跑而来。

  陆远笑着打趣:“徐导,你这是特意来迎接我们两位吗?”

  “有件事,得提前跟你说一下。”

  徐记周靠近一步,低声道:“这几天的剧本围读,总的来讲不错,但我感觉有部分演员还没收心,剧组即将开机,要不待会儿你上去说两句,给大伙打打气?”

  陆远摆摆手,表情犹豫:“这事我来做不太合适吧,应该是你和罗制片来。”

  刚过完元宵,年味还未散去,大伙心思还未完全抽离,可以理解,这是没办法的事。

  但是,作为男一号,去干导演和制片的工作,似乎有些越俎代庖。

  “别啊,我和老罗没意见。”徐记周鬼精鬼精的,显然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搂着这货的肩膀,道:“刚才我和他商量过,都觉得你来说效果会更好,这部戏还得靠你撑场子,别谦虚了。”

  一旁倪大虹也跟着凑热闹,陆远考虑再三,答应下来。

  良辰吉时一到,礼炮齐鸣,震耳欲聋。

  随后,从资方到主创,再到现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依次上前上香。

  在分发红包的间隙,徐记周和罗立平上台,简短的祝福。

  末了,罗立平话锋一转:“接下来,有请我们的男一号,陆远陆老师,来给大家说两句。”

  陆远笑着从人群走出,捏着红包,双手抱拳,道:“今天剧组正式开工,先给大家拜个晚年,祝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名声大噪。”

  “哈哈哈。”

  “啪啪啪。”底下人都眉开眼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演戏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至于艺术追求,可去他妈的吧,爱谁谁。

  掌声暂歇,陆远继续道:“咱们经过三天的剧本围读,大家付出的努力,导演和制片都看在眼里,我知道,大家心里普遍存在一个疑问,那就是《番号》播出后,到底能不能火?”

  他环顾四周,向众人问道:“你们觉得《番号》会收视长虹吗?”

  底下的人立刻齐声回应:“会!”

  “我也这么认为。”

  他重重的点了下头,笑道:“不过,我想说的是,很多演员在和我合作之前,可能一年也接不到几部好戏,但合作之后,剧本挑的两眼放花,片酬也是数十倍的往上涨。”

  见一些人双眸瞪大,他反问:“当然,也有人虽然戏份不少,但戏红人不红。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没人回答,他自顾自的往下说。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态度和投入的问题。我知道,很多人都把拍戏当成一份普通的工作,谋生的手段,干活拿钱,天经地义,谁也挑不出错来。”

  “今年行情见涨,演员片酬直线飙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只能拿几万块钱,有的人却能拿到上百万、乃至千万的片酬,都是在演戏,市场愈发红火,为什么不争取赚更多呢?”

  “我知道,肯定有人在心里说,我费尽心思也不一定能挣到这么多啊,等戏播出,观众眼里只有主演,只有伱陆远。”

  “哈哈哈。”底下人又笑,声音却不如上次的大,大抵都觉得说的没毛病。

  陆远摇了摇头:“如果真这么想,那就是大错特错。”

  “首先,咱们这个戏,其实是群像戏,围读的这几天,大家心里应该清楚,徐导和冯编笔下的角色,性格鲜明,人物丰满。”

  “其实我的作用并没有媒体吹嘘,和你们想象的那么大,陆某人充其量只是吸引观众来看这部戏,至于能不能留住他们,靠的是剧情,众人拾柴火焰高,得靠所有人的努力。”

  “我不敢保证说,这部戏播出后,谁一定能大红大紫。但我敢肯定的是,如果你在拍摄期间没有用心、没有投入,那么即使这部戏红了,你也一定不会红。你也一定没有机会去挣那百万、乃至千万的片酬!”

  “哪怕戏份不多,用心了,观众也是能看到的,《潜伏》重播几十遍,在逃犯都能被找出来,我希望大家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部戏的拍摄中。等戏播出后,戏约接到手软,片酬百万起,迎来演艺生涯的巅峰。”

  “说的好!”

  陆远话音刚落,徐记周和罗立平当即带头鼓起掌来,底下演员们,那也是热血沸腾。

  鸡汤的味道一时间遍布片场。

  “啪啪啪。”

  “好啦,那么我宣布。”徐记周挥手。

  “《永不磨灭的番号》正式开机!”

  《番号》是一部脑洞相当大的战争片。

  与《亮剑》、《雪豹》等众多抗日题材作品相比,显得格外妖艳。

  战争本该严肃而残酷,可在这部戏里,台词幽默,笑点频密,有相当多出人意料的包袱和喜剧情节。

  剧中的队伍成员操着各地方言,接地气的草根式台词,风格鲜明。

  而那些无厘头片段,虽然乍看上去,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徐记周总能巧妙地将其圆回来。

  其中就有这样一個桥段,日军在扫荡中缴获了八路军一口行军锅,是此次扫荡的唯一收获。

  军官寺内勇向师团长山下奉武报告,不料却引来了整个华北日军部署的大调整。

  原来在日军的密码本中,行军锅代表着师长。

  一个行军锅引发的军事大变动,将整个华北搅翻天。

  围读剧本期间,大家都怀疑这个让人捧腹的情节,是不是导演胡编乱造。

  徐记周给出解释,称历史上确有其事。

  在越战期间,美军特种部队,发电报的时候,就闹过自行车代表将军的笑话。

  用徐记周的话来讲,一切艺术都源自生活。

  片场,陆远一身破烂装,坐在道具板车上,用脏兮兮的手,拍了拍脸上的灰尘。

  “hetui~”

  李大本事这个角色,油嘴滑舌,满肚子坏水。

  带领着被他忽悠来的战友们,组成了一支没有正规建制番号的县大队,忽悠伪军、跟鬼子耍心眼,最终成长为一名抗战时期的草根英雄。

  小人物一个,打起仗来却毫不含糊,脑袋好使,敢想敢拼。

  为了更真实地还原这一历史背景,展现出当时环境的艰苦,和生活条件的恶劣。

  剧组妆造师精心准备,特意为他设计了一款脏乱的造型。

  络腮胡、灰头土脸,一身破烂装,瞧着邋里邋遢。

  陆远估摸着,等这部戏开播,那些冲着他长相而来的女粉丝,恐怕会流失不少。

  在他身边是王镭,一身棕色军装,与他相比,显得干净利落。

  这会儿,直勾勾盯着片场,笑道:“本事,真别说,大学生确实好用。”

  按剧本的里的名字互相称呼,是陆远在读剧本期间提出的要求。

  他发现,除了几位主演外,徐记周找来的这些同行,虽然名气不大,但性格却与角色颇为契合。

  想来,徐记周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已经深思熟虑过选用哪些演员。

  王镭是人艺的话剧演员,八零后,在戏里饰演男二陈峰。

  他还带着些许傲气,毕竟00年考上中戏,专业成绩年年第一,刚毕业就被人艺录取,堪称天之骄子。

  众所周知,人艺是老戏骨扎堆的地方,牛逼的演员一大堆。

  濮存晞、梁冠桦、冯远钲,何兵.

  在这么多高手的熏陶下,王镭的眼界自然开阔,总觉得外面的人都是小垃圾。

  没成想,围读那天,陆远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然后,他痛痛快快地认怂了。

  陆远剃着指甲缝里的污垢,抬头看向片场,解释道:“你们怎么都不相信呢,我当时真的只是随口乱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