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下有只猫
“哈哈。”王镭才不信呢。
《番号》有不少日军士兵口语戏,卧牛山这片地带群演本就稀缺,专业的群演更是难寻,还得会日语,可把徐记周愁坏了。
后来陆远提议干脆找大学生呗,专业对口。
好吧,他当时沉浸在李大本事的状态中,馊主意一大堆,各种鬼点子。
下意识的就接了一句,真就随口乱说的。
原话是,既然群演日语不过关,那就找大学生咯,乖巧听话,可塑性强,还便宜。
没想到徐记周当真了,立刻让副导演王文涛去附近的大学联系。
陆远拦都拦不住。
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好,这些个学生,虽然好奇,眼神清澈,但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钱不钱的都无所谓,只要管饭就好。
业务能力出色,张嘴就能整上两句日语,演的比大佐还特么大佐。
他俩在这乐呵呵地聊着,场内,徐记周却有些愁眉不展。
《番号》是献礼片,今年必须播出。
先前组织演员围读剧本,用掉了三天,留给剧组的时间相当紧张。
他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导演,每一条戏,多多少少的总要拍个两三条。
让演员在一定的框架内自主发挥,选一条他觉得最合适的用。
细数和陆远合作过的导演。
《潜伏》让姜韦成为一线大导,三月即将开播的《借枪》,声势浩大。
还有《黎明之前》的导演刘疆,《雪豹》陈浩威,《蜗居》和《失恋三十三天》的导演滕华滔。
这些导演如今全都风光无限,资方麻袋装钱请他们拍戏。
徐记周虽然凭借《杀虎口》闯出了一些名声,被誉为鬼才导演。
但他和一线大导间,尚且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因此,这次能与陆远合作,他心中也期望借助对方的号召力,冲一把。
去年与陆远签约时,他就已经想得很清楚。
等剧组正式开拍,要尽量追求画面的质感,不怕花时间,要慢慢地磨,拿出拍电影的劲儿来。
可人算不如天算,剧本一改再改,开机日期一拖再拖,现在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这种和时间赛跑的拍摄,和他的拍摄风格存在严重的冲突。
他拍的累,最要命的是演员还掉链子。
“打今天起,家算是没了。”
李建站在一面写着血字的土墙前,身姿笔直,缓缓转过身,面朝众人,坚定道:“以后想跟着我干的,把名留在这,让小鬼子知道,咱是爷们。”
“卡!”
“李建,太硬了,不要摆出一副山大王的做派。”
李建困惑地看着他,道:“导演,可是孙成海现在的心理状态,就是打算上山当土匪啊!”
“是,但在决定当土匪之前,他就是一个本分的农民,鲁莽、质朴,你的转变太快了,得有个过程,再柔和点。”
李建皱眉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再来一次。”
“打今天起,家算是没了.”
“卡。”
“不行,还是感觉不对,再来一次。”
陆远望着这一切,心里清楚,李建的出发点是对的。
按照剧情,李大本事粉碎了日军偷袭我军根据地的阴谋。
丧心病狂的日军岂能罢休,扫荡了孙成海的村庄,孙成海发誓要为自己的家人和村民报仇。
李建想演出角色心态转变的层次感。
但正如徐记周所说,他的转变太快。
他既想保留孙成海作为农民的特质,又想展现出草莽英雄的豪迈气概。
结果就是,他把自己困在了角色的双重身份当中,陷入两难境地。
两头不着边,费力不讨好。
场内,李建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王镭朝身侧问道:“你看出来咋回事了吗?”
“在较劲呢。”陆远随口道,这种经历他以前也有过。
“跟角色较劲?”
陆远点了点头,朝场内喊话。
“老孙,别总想着跟角色较劲,如果一开始就非要把这个人物塑造成一个英雄,那孙成海就会在无形中流失很多人性的东西,观众看不到角色的成长,就会觉得不够真实,这个角色就完了。”
李建眨巴着眼睛,他刚才一直在考虑怎么演的既有英雄气概,又不乏农民的朴实,没太听清。
“你说的啥?”
“让你别想太多,就按照农民的形象去演就行,别老想着演英雄,那样反而不自然。”另一侧的芦方生大声解释。
徐记周盯着陆远看了眼,张了张嘴。
他当然不是想李建单纯的演农民,而是希望他演出一个身怀绝技,豪气冲天的农民。
可是他想了想,没有出言阻止。
这边,李建捡起地上的碎土块,在手里慢慢地捏碎,双肩微微下塌,背也不再像刚才那般挺拔。
徐记周见此,瞬间呆住。
好像确实有那么点意思了。
他望向在坐在板车上的陆远,心里嘀咕,自己费尽口舌指导李建那么久,愣是不顶这货一句话来得有效。
到底谁是导演啊。
第441章 忘词
场外,王镭目睹了李建状态转变的全过程。
他不动声色的将目光转向身侧。
想问陆远,是咋精准地察觉出李建与角色的微妙较劲,又有点抹不开面子。
同样是八零后,他比陆远年长两岁,且出身于人艺。
啥都问,传出去会显得他比较菜,哪怕对方是视帝大满贯也不行。
正当他纠结,是晚上悄咪咪打电话找院里的大哥们求指点,还是现在就问当事人的时候。
陆远起身,拍拍屁股,走人。
下一场戏开始啦。
王镭看着他离开,犹豫不决的心情,莫名平复。
天意如此,他决定晚上找院里大哥。
这是一间土仓库,墙壁用黄土和稻草混合而成,表面坑坑洼洼,斑驳而富有质感。
阳光透过窗口窟窿,斜洒而下,形成一道道光柱,光柱里,尘土翩翩。
临开拍前,陆远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戏里的道具,瓦罐,装着馍馍的陶碗。
无意间,瞅见和他有对手戏的丁大算盘,正站在一旁,手里捧着剧本。
他打量片刻,副导演王文涛挥了挥手,示意演员可以进场。
“全场保持安静。”
“灯光OK。”
“摄影没问题。”
“Action!”
仓库内,丁大算盘盘腿坐在炕上,背朝门,低着脑袋,认认真真的数黄豆。
饰演丁大算盘的演员叫高昌皓,个头不高,黑不溜秋,剃了个大秃顶。
陆远嚼着窝窝头,端着碗、拎着瓦罐,悄无声息地走到他身后。
站了数秒,陆远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突然伸手,猛地拍了下他的后背。
“啪!”
因为嘴里含着窝窝头的缘故,他的台词略显含糊。
“吃饭啦。”
高昌皓被吓的一个激灵,慌乱下,手中的炒黄豆呼啦啦地撒了一地。
他一骨碌扭过身子,站起,不大的眼睛,瞪的圆溜溜,吼道:“干甚呢!一惊一乍。”
说话间,吐沫星子在窗外射进的阳光中满天飞舞。
陆远下意识躲开,上半身微微后仰。
他瞥了眼地上散落的黄豆,才直起腰,笑着调侃:“呦呵,行啊爷们,居然还藏着私货呢?”
说话间,他走到炕头,坐上去,而高昌皓也从炕上下来,蹲到地上,急赤白脸地捡黄豆。
“上次打完仗,营长给发的,我一直都攒着呢。”
他在地上好一阵摸索,盯着陆远的鞋子,拍了下,道:“抬脚!”
陆远笑呵呵的把脚挪开,盯着他瞅,嘴里嚼啊嚼,等他往下接。
这场戏,依着他的习惯,原本是想放飞自我,采取即兴表演的方式。
他也清楚,自己的表演风格,在小银幕上很拉风,观众喜欢这种神来之笔。
对于业务能力较强的演员,也是相当期待。
但是在拍摄完《黎明之前》后,他更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临场发挥得把握好时机,得分人。
没有深刻的体验,对角色、人物关系没有充分的理解,实力稀松的演员根本做不到即兴。
因为他们想象不出人物说、或者做出剧本规定之外的台词、行动时应该匹配怎样的呈现方式。
如果这个时候他即兴了,对方铁定接不住。
反倒会影响进度,尤其是《番号》,目前处于拍摄时间紧张的局面。
他想着,等多拍几场,摸清对方的底,再逐步放飞自我。
陆远的思绪很快拉回,然而等了半天,愣是没听到高昌皓说台词。
他脸上笑意渐渐消失:“算盘?”
高昌皓低着的脑袋,缓缓抬起,神色颇为尴尬,他忘词了。
他不是科班出身,家庭、学历、长相都不占任何优势,能进入娱乐圈,完全是凭借运气与努力。
早些年演过《乔家大院》,后来在徐记周执导的《杀虎口》中,饰演孟二狗一角。
此番开新剧,许是上次的表现不错,徐记周便把他又喊了过来。
能和陆远这样的实力派大腕儿合作,他内心既兴奋又紧张,时刻绷紧,保持高度专注,但没想到还是掉了链子。
见高昌皓沉默不语,只愣愣地望着自己,陆远再次询问:“算盘,咋回事?”
高昌皓的嘴巴张了下,歉道:“本陆老师,对不起,我忘词了。”
陆远皱了皱眉,忘记台词,对演员来讲,是极其不专业的表现。
至少态度存在问题。
业内有不少知名演员片场忘词,会拿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其中有真有假。
上一篇:神话高武:我的凶兽分身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