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PL-4空空导弹重重地从空中撞到了长空一号机身上。
一团绚丽的烟花,在这傍晚时分,是那么耀眼。
长空一号的零件残骸,被炸得空中四溅。
明知道距离很远,不会对他们有影响,不少观看的人依然快速扑倒在地上。
却没人笑话他们、
“击落!高度86米,速度3.2马赫,导弹行程26.6公里……”
雷达员报出了数据。
“好!”
“如此空空导弹,是我们空军的利剑,国内有了,还去受气花高价搞什么技术引进?列装!必须列装!”
“不止要列装,还得大规模列装!不仅装备歼-7,歼-8也要装备。”
从地上爬起来的大佬们顾不得尴尬,拍拍手上的尘土,满脸兴奋地咆哮了起来。
在23公里左右的距离,战机探测雷达都还无法探测到目标的时候发射导弹,导弹自己搜寻目标,在目标距离地面只有86米的高度记录哦长空一号靶机。
相对长空一号,TU-22逆轰炸机那如同夜晚民明灯的红外特征,会不被锁定?
闹呢!
“等晚上继续测试剩下的两发!”
带队的首长即使心中兴奋,也压制着表露出来,开口说道。
“老李啊,你们学校什么时候在空空导弹领域方面如此厉害了?”
“我记得哈工大厉害的是火箭跟运载火箭啊~”
众人纷纷把李瑞跟赖桂昌几人围了起来,兴奋地开口。
谢威看到这架势,急忙向着距离指挥塔台有着数百米距离的食堂而去。
与其在这里接受上级领导们的夸奖,不如去看看临时食堂今晚给众多领导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让谢威意外的是,食堂里除了张罗肉不算少的酸菜猪肉炖粉条子,也就没别的了。
“这么多领导来视察工作,居然吃这!”
晚上,谢威一手端着洋瓷碗,拿着筷子的手捏着一个白面馒头,愤愤地说道。
“小子,有这就不错了。以前条件艰苦时,除了窝窝头就咸菜,连白面馍馍都没得吃。”
他旁边的李瑞啃了一口馒头,笑着说道,“要不是照顾科研团队,指不定就搞点洋芋丝丝,啃几个窝窝头,空军现在日子可不好过。”
谢威扭头一看,众多首长都是端着洋瓷碗蹲在地上,吃得很香。
眼前的首长们,都是战争年代走过里的。
“您老这是什么意思?”
谢威发现李瑞话里有话,警惕地问道。
总不会让学校把技术免费交出去吧?
“学校是科研单位,不是生产单位,后勤跟空军的想法,是把技术转移给612等研究所,让他们消化了你们的技术后,以此为基础,搞射程更远、制导性能更强的空空导弹……”
为首的首长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谢威身边。
看到谢威的神态,首长笑着说道:“放心,空军跟三机部不白拿,不仅补充你们在PL-4改进技术中投入的2400万,同时拨付不低于4000万的经费给你们空空导弹团队进行中距空空导弹的研制;另外,你们不是准备以PL-4为基础开发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吗?也可以先给你们1600万的研究经费。”
!!!
听到这话,谢威满脸愕然。
眼前首长的意思,目前部队就准备给8000万的经费,从哈工大手里购买PL-4的探测技术、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等科技术?
夭寿啦!
铁公鸡一样的空军,居然没有要求他们直接提供给兄弟单位,而是给钱采购?
谢威总觉得中间有什么问题。
脑海中快速琢磨着。
“虽然比起出口利润这点经费不算多,这已经是部队能拿出的最大诚意。你考虑一下,这东西如此先进,就别想着出口了。”
“小子,如果你非得把生产也掌握在你们手中,让空军跟你们签订采购合同,你们再去找配套厂,部队能给的会多一些,但是每年订单可能就一两百枚……”
一旁的李瑞也开口了。
第298章 空空导弹技术是领先了,压力给到战机上了
“李校长说得没错。甚至一开始一两百枚都没有可能。明年削减经费的幅度更大,空军战机数量本身就差得很多,还要淘汰落后的……各个项目,除非是成果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基本上都是只给部分经费保证研究的持续……”
首长见谢威不吭声,轻声说道。
“我刚才说的,并不是空军能支付的,而是从引进国外先进导弹跟技术的经费中拿出来的部分……”
“!!!”
这话让谢威为之动容。
“首长是?”
“总参,龙耀华。”
听到这个名字,谢威瞪大了眼睛,这可是大人物,怎么把他惊动了?
眼前这位,可是PLA现代化改革的推手之一,在很多重大军事科研项目上力排众议地支持,才使得一些被无数人反对的项目能立项。
不过,目前眼前这位大佬的级别还没那么高。
但是有他的支持,学校的很多军工项目搞起来就容易多了。
“首长,相对于出口,这点经费真不多!”
谢威很清楚,龙耀华刚才说的给经费,实际上已经否决了PL-4改出口的事情。但是他依然希望争取一番。
“都知道。但是国内最先进的武器不能自己部队没有使用上,就卖出去。”
龙耀华点头认可谢威的说法。
随后非常认真地说道:“这款空空导弹的性能,已经属于同类型导弹的先进范畴了。特别是你们搞出来的高纯度制冷锑化铟,根据你们的介绍,探测距离可以达到50~70公里,甚至更高……如果被国外得到,利用样品进行逆向工程……”
“我们设置了自毁装置。不管是达到射程,还是接触到地面……”
谢威急忙解释着。
就是怕提前泄露高纯度制冷锑化铟制导技术,所以才在减重设计以克为单位的导弹上专门增加了自毁系统。
“总会有意外的不是?”
龙耀华笑着提醒谢威,“即使你们考虑到各种情况,能在功能上实现吗?”
“……”
谢威无言以对。
眼前的首长,是懂技术的。
“其实,限制出口,并不只是为了怕技术泄露。哪怕空军有了这样先进的空空导弹,战机探测距离太近……”
说到这里,龙耀华再次叹了口气。
国内战机的探测雷达,是硬伤。
“原本我是没打算来的。李瑞同志向我介绍说你们准备以PL-4为基础,把直径增加到210mm~230mm,导弹增加助推段,以此进一步提升导弹的射程跟速度……”
对的。
这是谢威向赖桂昌教授团队提出来的中距导弹项目。
利用复合制导来解决导弹在前段对红外特征不明显的阶段对导弹进行前进方向的导引,具体如何,目前并没有方案,只是有初步的想法。
谢威没想到李瑞会把这个也告诉龙耀华。
“其实,限制出口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让国际上知道我们技术落后……只是某一个方面的技术突破,并不能让我们国防实力得到提升。却能让国际上对我们的技术水平进行误判,并且以此为由,限制向我们提供的其他技术……”
“……”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砸在谢威脑海里。
脑子嗡嗡的!
“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经验不足。靠着自己搞,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了……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站在引进技术的肩膀上开发我们自己的技术,才能更快地追上国际先进的脚步,拉近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龙耀华见谢威听进了自己的话,继续解释着。
“还有,国外技术比我们更先进,配套也更齐全,现在的PL-4使用的高纯度制冷锑化铟只是初步的运用,要达到50~70公里的探测距离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配套……而国外获得了后,以他们的基础,很快就能搞清楚技术,然后以此为基础……”
这时候,谢威才发现自己跟大佬们真正的差距。
他只看到了利用先进武器卖到国际市场打响名声,为后面铺垫,却没考虑到在目前的配套环境、基础上,国内跟国外科研水平的差距。
他确实在导弹内部设置了自毁系统。
可如果卖出去,以目前伊拉克的状况,美国、苏联会轻而易举地获得样弹。
根本就不给导弹在发射后再自毁的机会。
至于设计拆卸自毁装置?
卖出去的PL-4要限制射程、限制导引头的探测距离等,以目前国内的基础,很难完成。
“首长,我明白了。”
谢威是真的明白了,“原本我们就没有打算独占技术,只不过是准备利用学校的经营权跟相关单位合作。”
“付费合作对吧?”
想起哈工大的穿甲弹都让617厂给钱买技术,龙耀华笑了。
“当然,如果你们能限制一下,让射程不这么高、探测距离不这么远,甚至把技术压一压,争取出口也是没问题的。”
谢威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完全可以把制冷锑化铟改成氮气制冷锑化钢,甚至是制冷硫化铅来制导,然后出口啊。
不过,这想法刚一出现,就被他否决了。
“怎么?”
龙耀华也发现了谢威的神态变化,“要提升技术,难度很大,难道降低技术难度也大?”
“比提升技术还大。就因为配套不行,半主动雷达制导、硫化铅制导技术不行,我们才直接研究了新的……”
谢威苦着脸说道。
说完,见龙耀华一脸赞赏地点头,才知道上当了。
得~
别想着卖出去了。
还好,之前就找伊扎克说了这玩意儿出现了故障,没法提供给他们试用。恰好伊扎克又只是了解装甲作战,而不熟悉空军装备,不然这事情还不好收尾。
天黑后,第二轮打靶测试继续。
之前已经测试过晚上打靶,不过现在不同,使用的是射程跟探测功能都有增加的PL-4,而一帮大佬希望更全面地评估改进后的PL-4的性能。
晚上的测试,是两发齐射。
即使雷强,也没有测试过这样的发射方式。
“记住,发射后战机会有一定的偏转,两发齐射也无法做到真正的齐射,中间会有三到五秒的延迟,所以这个过程一定得注意战机姿态,实在不行就弹射!”
出发之前,谢威再一次对雷强强调。
雷强无语地看着谢威。
他是真的无语。
难道哈工大这位年轻的技术研发人员,就想要看自己从战机里弹射出来,把战机给摔了?
看着雷强看自己的眼神,谢威也无语,他总不能说,目前的歼-7质量堪忧,指不定双发齐射的时候,歼-7就因为自身的技术问题而导致故障发生。
他还指望着雷强去首飞歼-10以及其他的机型呢。
“反正你记住了,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试射的时候,战机雷达是无法探测到目标,更没法锁定目标的。”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