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谢,你说的免费提供的试用空空导弹,什么时候交给我们?后天上午我们就要出发了。”
伊扎克找到谢威,催促着谢威把说好的六枚空空导弹样弹交给他。
涉及到武器装备,还是出口,交接手续可不简单。
时间也不多了。
免费的,还是空空导弹,不要白不要。
万一真的性能很好,价格又低廉,岂不是大功一件?
“中校,非常抱歉,前几天研究团队进行了试射,在试射过程中出现了发动机空中停车、跟踪目标过程目标丢失等问题……”
谢威脸上浮现出为难的神色。
发动机空中停车?
目标丢失?
即使非专业人士,伊扎克也知道这样的问题对于空空导弹来说都是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
“这样啊?那这次我回去就不能带回去了。要是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故障,不仅会严重威胁我们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对你们产品的名声也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听到如此严重的故障,伊扎克瞬间就没了兴趣。
他希望带回去后能给自己增加功绩,而不是带回去后出现问题影响自己前途。
“你这样骗他,真的好么?如果让他知道了内情,以后再跟阿卜杜拉谈合作,怕是没有这么容易。”
刘德宝听完,哭笑不得。
“他本来就不负责这方面。伊扎克属于智慧人才,这小子回去应该就会提升军衔,然后成为至少正团级指挥官。”
谢威无所谓地说道。
刘德宝倒是不怀疑谢威的说辞。
伊扎克在这边的时候,没少跟谢威接触,两人私人情谊非常不错。
甚至,谢威还准备了一本《论持久战》跟一套51年出版的《***选集》,准备在伊扎克离开的时候送给他。
刘德宝当初知道谢威这想法时,甚至都以为谢威是准备忽悠着伊扎克在伊拉克搞革命呢。
第297章 夭寿啦,铁公鸡空军要给8000万买断PL4技术
傍晚时分。
空军靶场。
由雷强驾驶、挂载着目前仅有的4枚PL-4空空导弹样弹的歼-7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做着最起飞前的最后检查。
而在不远处的跑道上,两架红色的长空一号无人机也做好了起飞前的准备。
指挥塔台,一群平均年龄在50以上的部队首长正在认真地听着李瑞的介绍。
“……性能参数已经大幅度提升,不仅射程比国际上同类型导弹远,速度也有不小优势……不过,四枚导弹,两个靶机,还是无法真正展现出改进后的PL-4的真实性能……”
李校长情况介绍到后面,话锋一转,开始说靶机不够的事情了。
“李瑞同志,咱们空军现在是地主家也无余量,连面子上的光景都没法维持!自己领空安全所需的防护力量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你就别在这里借着机会让我们出更多经费了。”
一名六十左右的空军首长苦着脸看向李瑞,旋即指着不远处的即将起飞的两架长空一号,继续说道:“就眼前这笔300万的经费,都是勒紧裤腰带挤出来的。”
“是啊,李瑞同志,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年后军费将会进一步压缩,经费就更紧张了。歼-7改项目我们都无法筹齐所需经费,都只能放弃……”
众多首长纷纷开口。
没钱,都知道。
李瑞变着花样帮哈工大的军工项目要钱的行为,很让人不满,可又没法掀桌子。
看着众多首长的态度,李瑞没有再在这方面说什么:“咱们还是看看改进后的PL-4实弹打靶情况再说吧。”
性能数据不代表什么。
“各位首长,已经准备好了。”
见场面陷入尴尬,李瑞给刘德宝递了个眼神,后者开口说道。
“准备好了就开始吧。”
首长说完后,看向李瑞几人,“具体如何,等试射完成看到真实性能后再讨论。”
他这也是告诉哈工大的一行人如果性能足够优秀,部队肯定会给予支持,采购现在改出来的,同时也会给后续的研发经费。
“轰~”
一架长空一号发动机启动,带着助推小车快速沿着跑道向前冲去,很快就脱离助推小车进入空中。
紧跟着,做好起飞准备的歼-7也在雷强的驾驶下跃入了空中。
“飞远一点,先让战机试试导弹的最大射程跟速度,利用遥控对无人机进行机动操作。”
为首的首长下达了命令。
他们这是更改了原本的测试方案,为了进一步弄清楚PL-4在改进后的性能参数。
地面雷达会忠实地把空中的导弹轨迹、参数反应出来。
长空一号无人机的遥控操作手旁边,会有专门的雷达兵向他提供长空一号导弹袭来的各种数据,而不是再按照以前那样通过无人机内部的控制程序自动飞行。
“拉开距离,跟无人机保持30公里距离!”
赖桂昌拿起无线电,对空中驾驶着挂载了仅剩的4枚PL-4空空导弹的雷强命令。
雷强是目前唯一成功发射PL-4导弹歼-7发动机也没熄火的飞行员。
哪怕谢威给其他试飞员解释了原理,他们经验也比雷强丰富,担心长时间飞行过程中形成肌肉记忆,在战机发射导弹偏转后会立即对战机进行配平,所以赖桂昌教授提议依然让雷强驾驶战机打靶。
稳妥起见。
“保持30公里距离?”
“歼-7雷达探测距离只有2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能解决什么问题?”
空军众多首长都皱起了眉头。
“首长,PL-4在更改了高纯度锑化铟制导头后,对红外信号的探测距离大于28公里。而最大射程也已经提升到了28公里,目前歼-7的探测距离太近,无法发挥出导弹的真实性能……一旦爆发战争,我们的空军要拦截敌人,肯定需要地面雷达站提供目标参数……”
赖桂昌看了谢威一眼,见他隐蔽地摇头,不打算站出来解释,就只能自己开口解释了。
“这意味着我们空军可以拥有超视距攻击能力了?”
一名空军首长兴奋地问道。
超视距攻击能力!
这是空军梦寐以求的,可现在因为技术基础差,工业底子薄弱,连个PL-4都没有搞出来。
而原本的PL-4设计指标中最大射程只有18公里。
目前国内空空导弹研究单位,除了进行一系列的探索跟预研,连中距空空导弹都没有立项。
想引进?
没有路子。
这也是为什么空军一直想要从国外引进怪蛇-3空空导弹生产技术的原因:利用引进的技术来快速提升国内在制导等方面的技术基础。
其他首长也跟着兴奋起来,很快,他们脸上的兴奋就消失:战机探测距离太小!
“对!目前只能从地面引导空中的战机,只要方向对,进入28公里内导弹能探测到红外信号,就会根据内部计算机的控制主动向目标区域快速扑去……”
赖桂昌解释着。
众位首长的心更是落到了谷底。
“报告,战机已经就位,距离靶机30公里!”
雷达员的汇报再一次打破了沉寂。
众多首长走到雷达员身后,伸长脖子看着比巴掌大不了太多的雷达显示器上的状况。
“发射导弹吧。”
接到命令后,雷强没有拉近距离,而是直接根据指挥塔台提供的数据,对着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的方向成功发射了一枚PL-4空空导弹。
“命令无人机向一侧飞!”
于是,在遥控人员的操作下,原本在空中盘旋的长空一号,开始向着一侧飞去。
“动了!PL-4向着一侧调整方向了!”
本就已经有了期待的一名首长看到显示屏上两个红点的移动,以及雷达上屏幕上显示的高度、方向、速度等参数变化,兴奋地喊了一嗓子。
“拉升!到10000米高度!”
在遥控人员的操作下,原本只在4000高度盘旋的长空一号,开始以最大仰角向着高空爬升。
雷达显示屏上的参数,再一次把空中的长空一号跟PL-4的状态呈现出来。
长空一号只是亚音速喷气无人机,爬升速度很慢。
还没爬升到6500米的高度,从30公里外发射的PL-4就已经在距离长空1号还有六七公里的6500高度的空域中爆炸。
“报告,PL-4飞行28.4公里,末端最大速度3.12马赫……燃料耗尽,自毁装置启动……”
雷达员已经熟悉了PL-4的尿性。
专门设计了自毁装置,燃料消耗完后,跟燃料舱连接的保险装置就会自己启动,引爆战斗部。
“CK-1号速度太慢,PL-4从低空向高空爬升,最高速度受到了影响。”
“把距离拉近到20公里,然后发射导弹!”
首长们并没有作罢。
看着长空一号依然在空中盘旋,直接下令让歼-7靠近到雷达可以探测到的距离再发射导弹。
“歼-7爬升到12000米高度,长空一号下到1000米高度……”
“首长,距离会不会太远了一些?”
当即有人问道。
歼-7不具备下视能力,而且,目前的安排,歼-7跟长空一号在空中的距离20公里,高度却差了11公里,从歼-7发射的PL-4确实需要走以这两距离为直角边的三角形的斜边。
28公里的最大射程,攻击差不多23公里左右的目标?
关键靶机还要进行机动,在导弹即将接近的时候机动,会进一步消耗导弹的燃料。
“没事,不是还有5公里多的冗余射程么!”
见刘德宝跟赖桂昌等人脸上都浮现出难色,谢威一脸笑容。e
他知道空军首长为什么要求打战机探测雷达看不到的目标:TU-22逆火轰炸机那是国防上是无法让人忽视的,甚至后面的歼-8II工程,也都是为了能防御这玩意儿对首都的突袭。
只要证明PL-4只要向着敌机的方向发射,靠着导弹自身携带的红外制导系统都能探测敌机,国防是真的可以提升很多很多了。
“到达预设距离,发射!”
又一枚PL-4从歼-7上面发射。
“俯冲,降低高度,进行低空突防!”
果然,在导弹发射的那一刻,首长就再次下达了命令。
在无人机遥控操作员的操作下,本来在1200米高度的长空一号,脑袋往下一沉,开始快速俯冲起来。
为了避免被还在十多公里外的PL-5锁定,遥控操作手开始控制着无人机在俯冲过程快速地做出各种能做到的机动动作,不时拉升后再俯冲几百米高度,然后进行转弯翻滚等等战机的基础动作。
“来了!”
不只是雷达显示器,此刻无人机的高度距离地面已经不足600米,肉眼都能看到。
然而在空中,一个亮点拖着长长的白色烟雾轨迹,不管长空一号如何规避,都笔直地向着靶机冲来。
“俯冲!”
不等首长下令,无人机操作员已经遥控长空一号向下个俯冲,几乎以锤子的方向向着地面冲来,在距离地面还有数十米高度,眼看吗哥就要撞到地面上,长空一号被遥控着改平。
机头刚刚上扬,准备继续拉升。
“轰~”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