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343章

作者:葫芦村人

  只不过目前国内基础还差,经费也不充足,这种四个一代的路子尚未成为整个军工系统的核心策略。

  14所跟607都已经展开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研制。

  在相控阵雷达领域,由于640工程中的718工程属于超远程雷达项目,7010远程警戒雷达预警范围达到3000公里;710远程跟踪雷达可以同时在2000公里的距离上跟踪10个目标……

  搞相控阵雷达,已经有了基础。

  真正让谢威下定决心直接跳过被动的无源相控阵雷达(PESA),直接搞更新一代,难度更大的动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索工作,是因为明年即将从伯明翰大学学成归国的刘院士!

  没办法。

  现在歼-10的研制工作因为配套技术不成熟,谢威准备跟宋总他们这些专业人士商量,建议把研制工作转为技术论证。

  先拿出超-7方案来,巴基斯坦愿意投资,就先搞超-7项目。

  用超-7来积累经验,同时验证歼-10的一些技术。

  在早期歼-10的设计中,其实鸭翼的存在并不只是因为歼-10动力不足的问题,按照80年代空军的要求,完全可以不用鸭翼来增加升力,弥补动力不足。

  后来有人推测,歼-10的鸭翼,是为了歼-20进行技术验证!

  在动力不足的时候,利用鸭翼增加升力无可厚非;动力澎湃的情况下,有了鸭翼,那战斗力,瞬间就嗖地一下上去了。

  毕竟,在目前阶段,给战机装上三个发动机,其中有一个是导弹才使用的爆震发动机的方案,提出来,谢威怕是要被大佬们直接关进疯人院……

第266章 科幻的作战体系?谢威把部队首长吓到了!

  “现在只是有个想法,具体如何还需要跟学校讨论,你先考虑一下吧。”

  莫灵羽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暗自叹了口气,没说话。

  “叮铃铃~”

  正当谢威准备继续给莫灵羽解释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的重要性,电话响了。

  刘德宝打来的电话,让谢威去他办公室一趟。

  刚到刘德宝办公室门口,就看着里面好几个穿军装的身影,除了一直留在学校军代处负责人卫长城跟之前来过不久的尤利华,其他人一个都不认识。

  正当谢威以为刘德宝在会客,准备等他忙完再来的谢威被刘德宝叫住了。

  “谢威,赶紧进来,部队的领导都是为你而来。”

  为自己而来?

  难不成是之前自己拿出来忽悠尤利华的99大改项目?

  目前连基础版本的99式都没搞出来,直接就上马99大改?

  谢威感觉到自己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了。

  “首长,这就是谢威同志。这次出口的火箭筒,远程火箭炮跟坦克,都是他一力促成的。”

  尤利华笑着向他身边一名60左右的国字脸首长笑着介绍谢威。

  “不错!不错!自古英雄出少年!谢威,来之前,可就没少听你的名字,今天总算见到人了。”

  首长一脸笑容地主动跟谢威打招呼。

  谢威却是一脸懵逼。

  “这是作战部谭部长!”

  作战部部长?

  谢威心头一震,99大改只不过是设想,不至于把总参的大佬给引来吧?

  “我们是为你提出的新作战体系而来的。”

  正在谢威琢磨谭部长一行人来意时,谭部长主动开口。

  作战体系?

  谢威看向尤利华,难不成,这家伙把自己用来忽悠他的向上级汇报了?

  不了解情况,谢威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埋怨地看了一眼尤利华,至少应该提前给自己打个招呼让自己有所准备啊。

  “换个能聊天的地方吧。”

  谭部长对刘德宝开口。

  刘书记办公室旁边,挨着其他办公室,经常会有人来这些办公室找领导办事,并不适合谈一些需要保密的事。

  “那去小会议室里。”

  刘德宝开口说道。

  小会议室是学校领导干部开会讨论重大事项的地方,保密性很好。

  一行人向小会议室去的路上,谢威故意拉着尤利华落在后面,“尤主任,究竟怎么回事?之前只是咱们聊天时候随意提到的新作战体系设想啊……”

  “目前部队的装备本就落后,经费还不断削减,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又需要部队增强战斗力,以此提升国防实力……部队压力很大,你提出的新作战体系,我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在跟其他同志讨论时被上级领导听到了……”

  得~

  敢情是这么回事。

  从尤利华口中知道具体情况后,谢威的心情变得轻松了很多。

  如果部队首长真听取了自己的建议,提前改变大炮兵思想,在80年代初期就开始研究新的作战体系,以此指导各种新式装备的发展,根本不用等到90年的海湾战争。

  90年的海湾战争,美国人给全世界上了一课:钢铁洪流不再是战争的主流,先进高科技武器装备才是未来。隐形战机先把敌人变成瞎子、聋子,瘫痪敌人作战指挥系统;远程巡航导弹进一步清理敌人雷达站、防空阵地、指挥中枢;然后战机对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最后再派出陆军打扫战场。

  海湾战争打蒙了全世界。

  即使是中国那些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将军们,当年也被高科技对战争模式的改变给深深震撼到了。

  然后再到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仅仅靠着巡航导弹、战机空袭就赢得战争胜利,更是进一步刺激了还没有从海湾战争中回过神来的全世界。

  于是乎,具有中国特色,融合了苏式、美式作战模式的中国式新作战体系开始逐步完善起来。

  当大毛跟二毛两个被公认为的传统军事强国在战场上Cosplay二战战壕战时;克什米尔上空却爆发了一场150公里外的超视距现代化空战;真正超视距作战体系拥有者,却在边境上用冷兵器守卫自己国家……

  世界是魔幻的。

  也是现实的。

  中国的战略科学们,从六十年代开始,其实就在不断提出需要整个国家用数十上百年才能实现的战略……

  只不过,目前没有形成体系。

  “说说吧。”

  到了小会议室里,一行人刚坐定,谭部长就开门见山。

  “其实,这也只是我在了解工业基础、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等方面后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谢威很谨慎。

  总参的大佬,哪一个是容易忽悠的?

  “客套话你就别说了,浪费时间!”

  谭部长不满地看了谢威一眼,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让他直接进入正题。

  “首先,我们需要覆盖全球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既然让自己说,谢威就不客气了。

  反正首长让自己说的。

  谢威也清楚,从八十年代国家就一直非常重视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只不过在80年代,国家穷,加上跟西方关系不差,即使在94年就启动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步,投入的经费也不多,只能算是实验性质。

  直到使用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银河号在被关闭了GPS导航后,国家才意识到不能依靠随时可能被卡脖子的外国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我们要讨论的是先进武器装备体系……”

  一名领导皱起眉头打断了谢威的话,“经费本来就少,先去搞卫星系统?”

  “对!必须先搞卫星导航系统。”

  谢威斩钉截铁地说道,“没有能覆盖全球的高精度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我们的战机、导弹、战舰如何精确定位目标?难不成使用外国人的卫星系统定位、导航?一旦他们关闭系统,我们的导弹,如何能精确地落到目标上?”

  “谢威,这是你们部里领导的要求?”

  有领导皱起眉头问谢威。

  众人这才意识到,哈工大是七机部的下属单位,谢威也是七机部的人。

  这小子是在借着经费给部里争取经费?

  七机部的主要业务就是航天系统,火箭、导弹、卫星,统统都是七机部的业务啊。

  “领导,这可就冤枉我了,除了学校领导,我连上级哪个部门主管学校我都不知道……”

  谢威言不由衷地说道。

  满脸的坚决,让人根本就无法怀疑他是在撒谎。

  “那可需要不少钱!”

  谭部长严肃地提醒谢威。

  “首长,这不只是经费的问题,更是涉及到工业基础跟配套等一系列问题……别的不说,钱老在40年代就提出了‘钱学森’弹道,到目前为止,有谁搞出来了?”

  谢威平静地回答。

  众人沉默。

  “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建设完成的。全球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只是一个基础……如果要往这方向去搞,那么就必须研究配套的火箭、卫星、通讯等相关技术……这是二十年,甚至五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

  谢威很清楚,以目前的情况,不管他怎么说,部队跟国家高层都不会启动这些项目系统地研究。

  但是他也清楚,以高层的战略目光,在后续会向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时机合适,再整合。

  “卫星系统之外呢?”

  谭部长并没有提出质疑,而是问谢威其他的。

  “导弹!技术更先进的导弹,从射程几百公里的路基战术导弹到巡航导弹、战略洲际导弹……空发射的空空、空地、反舰导弹……从海里发射的防空、反舰、对地导弹……”

  有了定位的卫星,自然就离不开导弹了。

  “你还说不是为七机部争取项目跟经费?”

  之前质疑谢威的领导,此刻都被气笑了。

  谢威先说卫星,然后说导弹。

  没有一样脱离了航天的业务范畴。

  “理由?”

  “利用导弹进行精确打击,首先摧毁敌人的指挥系统、雷达站、防空阵地、导弹发射井等战略目标,让敌人变成聋子、瞎子……”

  这样的战术,并不是第一次提出。

  洲际战略导弹的打击目标,就是如此。

  有了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后,能打得更准。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强大、先进的配套雷达系统、预警机跟配套导弹等,以此在敌人战机起飞、导弹发射阶段就能了解,并且进行拦截……”

  640工程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只不过,因为缺钱,这些项目要等到863计划开始才会进行部分重启。

  整个项目,除了640-2的反导大炮项目的技术在未来没有太大用途外,其他的项目,每一个都关系重大。

  “然后再利用空军空袭敌人剩下的重要目标,为了减轻空军的损失,可以利用空军战机携带无人机编队作战……后才是部队的远程火力进一步饱和打击,而陆军部队仅仅是靠着地面侦查不行,配套小型无人机进行侦察,可以提升战场势态感知……”

  整个小会议室里,只有谢威一个人在侃侃而谈。

  其他人都听得入神,不少人甚至忘记了记笔记。

  “而所有的一切先进武器装备,都需要通过数据链,利用空中的卫星网路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能让指挥部第一时间获得情报,同样也能第一时间把指令下发到每一个作战单位……”

  “……”

  沉默。

  当谢威讲完后,整个会议室里除了呼吸声,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