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324章

作者:葫芦村人

  合作,在哈工大搞出这些技术后,617厂说不定也可以拿来用,然后再在哈工大的技术基础上研究出更先进的技术。

  怎么算都不会亏。

  “那不是问题!”

  朱振辉想都没想,直接同意了。

  其他人自然也没有反对意见。

  厂里目前主要生产69坦克跟59坦克改型,随着改革开放,部队军费削减,617厂的计划订单被削减了大部分,生产同样不饱满。

  每年的坦克产量,把所有的加起来也不过才200辆出头。

  要是能有其他坦克生产任务,自然是好事。

  “不过,目前有一个问题……”

  “帮巴基斯坦培养坦克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谢威,要真这样,还怎么保密?”

  副总黄宇顿时不乐意了。

  “如果上级允许呢?”

  听到这话,黄宇张嘴就想反驳,可想到哈工大跟巴基斯坦是签订了8000万美元的研发合同,为了这笔外汇,上级也会同意。

  只是生产过程中,一直都从中国采购武器的巴基斯坦也不是不明白。

  “我们可以支付培训费用,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每年支付5000元……”

  “还有,我们穿甲弹的技术参数,也可以免费提供给贵厂用于装甲研究……”

  穿甲弹的技术,谢威原本是要求617厂给钱的。

  为了让617厂帮忙培养巴基斯坦的技术人员,只能忍痛放弃。

  “我们需要开会讨论,如果同意,也需要上级批准。”

  朱振辉看了看一旁不吭声的李瑞,开口说道。

  这一老一小,实在是太难缠了。

  尤其是李瑞,现在也在部队的国防科委,以后要是给617厂穿小鞋……

  “那是自然!”

  于是乎,原本对李校长来说最不好解决的617厂,在他跟谢威两人联手威逼利诱下,不仅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合作也基本上板上钉钉了。

  看起来双方谁都不吃亏,实际上哈工大这没有多少坦克研究经验的学校,才是占了大便宜。

  “合作吧!只要上级不反对,如果我们不帮忙培养巴基斯坦的技术人员,哈工大肯定会找541的,现在541那边也有坦克生产能力……”

  在617厂内部会议上,朱振辉叹了口气。

  541基地的技术实力,他们是清楚的。

  “如果无法达成合作,到时候跟我们处于竞争关系,不仅会浪费本就不多的研发经费,同样也会导致生产技术的升级经费被分散……我们本就落后国际太多了,不能再把精力消耗在内耗上。”

  唐克先率先支持朱厂长的提议。

  “我同意合作!”

  “同意!”

  “……”

  在李瑞跟谢威到达617的第二天晚上,双方就达成了合作协议。

  当然,617厂也提出了要求:必须有上级批准才行,并且把为巴基斯坦培养人才的费用,提升到了每人每年6500元的程度。

  谢威连反对都没有。

  羊毛出在羊身上。

  培训费用,可不在合作研发的8000万美元范围内。

  “看来,忽悠人,还得是你小子!”

  李瑞也没想到,谢威连专业人员都能如此轻易忽悠。

  “哪里是忽悠?这是事实。短期内,技术没有取得更大突破,部队经费没有增加,都不可能有大规模生产坦克的订单……如果541生产我们的外贸坦克,对617厂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谢威摇头。

第250章 大户交党费的大东风都不在清单上,刀能利到什么程度?

  “你真不去541那边看看?我觉得,如果你去了,会更容易说服他们。”

  李瑞没想到,谢威居然不去541。

  “去不去都是那么回事。你可别忘了要是没法说服上级,咱们跟617厂的合作就作废了……”

  谢威摇头。

  伊拉克人马上就到了。

  对方是为了火箭筒而来,谢威还得借着机会把学校搞的远程火箭炮卖给他们呢。

  缺席了两伊战争的战场,远火项目想要继续发展会非常困难。

  即使是273毫米远程火箭炮,在研发成功后,部队也只采购了两个营用于种子教官培训跟作战试验。

  射程150公里的远程火箭炮,一发造价好几十万,对拥有庞大规模炮兵的PLA陆军来说,没有吸引力。

  即使把火箭弹的造价降低到几万一发,穷得勒着裤腰带过日子的PLA,也不会装备的。

  未来二十年甚至三十年,PLA还穷,烟党尚未崛起,程火箭炮唯一的出路,就在国际市场。

  “放心吧!来之前这事情上级首长就已经讨论过。目前我们的生产技术并不先进,也没有太多保密的东西。617厂的试验车间不对他们开放……”

  李瑞拍着胸脯保证。

  听到这话,谢威松了一口气。

  “这次回首都后,你先不急着离开,部长要见你。”

  “啊?”

  听到部长要见自己,谢威以为听错了。

  自己在学校折腾,加上李瑞不遗余力地吹嘘自己,上级对自己名字肯定是熟悉的,但是也不至于让新上任不久的部长亲自见自己吧?

  问李瑞什么事情,哪知道这老家伙报复心重,不管谢威怎么问,都不透露分毫。

  谢威再一次被回旋镖准确击中。

  体验了一把来的路上李校长好奇心无法满足的难受。

  刚下火车,就有部里安排的司机把谢威跟李瑞接到七机部。

  “李校长,部长让您先去忙别的……”

  到了七机部,李瑞本想跟着谢威一起去见郑部长,结果被挡在了外面。

  无奈之下,心中忐忑的谢威只能强装镇定,跟着接自己的秘书敲开了部长虚掩的办公室大门。

  “谢威来了?你先坐一下,我把手头这点工作处理完~”

  郑部长抬头看了一眼谢威,露出一个笑容,示意谢威先坐一下。

  秘书给谢威泡了茶就离开了办公室。

  茶香很快飘进了谢威的鼻腔,他却没有心思喝茶,一边打量着部长办公室,一边琢磨着部长找自己干什么。

  办公室里很简陋。

  除了一侧有两个老旧的文件柜,茶几跟长条木头椅子上的油漆都已经斑驳。

  随后谢威打量着全神贯注处理手头文件的削瘦老人。

  “617厂那边谈妥了?”

  正在谢威琢磨着郑部长找自己的目的时,郑部长在一份文件上签完字,放到一边,抬起头,笑着问谢威。

  “???”

  问跟617厂的合作?

  几个意思?

  难不成领导是对自己不上报部里,直接先去找617厂谈而不满?

  “领导,虽然跟617厂谈得差不多了,不过这涉及到跨部门的合作,还涉及到国防安全,需要部里批准,也得部队首长点头。”

  谢威很快回过神来,组织好了语言,小声地回答。

  不知道领导的意思,自然就不好回答。

  “不用这么紧张,我找你来,就是随便聊聊。”

  看着谢威谨慎地组织语言,说出来的话很官方,郑部长也没想到谢威如此年轻已经变得这么圆滑,再想到他之前在红光厂当了四年多的的实习技术员,一开始的处境非常不好,也是到了后来通透了才转正为技术员。

  随便聊聊?

  谢威心中鄙视如此的领导也说假话。

  一般这个年龄的小年轻,怕是真的会相信。

  见谢威脸上的表情,郑部长就知道谢威跟那些体制内混了几十年的老油子一样,也明白他要不是油滑,哈工大也不会有现在的状况。

  索性就直接进入正题:“关于哈工大的自主立项、独立经营、经费自筹,你究竟是如何考虑的?”

  哈工大的政策,是李瑞在谢威的忽悠下,跑到部里找上一任的部长要的。

  现在效果很好。

  可问题也非常大——只是民品业务没有任何问题,利用学校的研发优势为企业提供符合市场的先进的产品,为学校回收研发经费,是一个良性循环;可现在涉及到了军工项目的国际合作。

  “领导,不知道您是指哪一方面?”

  谢威一愣,装出一脸茫然地问道。

  郑部长问的什么方面,他自然是知道的。

  “少在这里装!小子,不要觉得自己年轻当借口搪塞,之前李瑞不揭穿你,是因为他对你重视……”

  郑部长没想到谢威如此油滑。

  在自己面前装傻充愣,简直是浪费时间。

  “……”

  不是说之前的宋部长才是部队出身,风格直接嘛,怎么眼前这位参加了“12·9运动”,一直走政治路线升上来的大佬也是如此粗暴?

  谢威也知道不适合再装傻下去,“领导,学校有不少部里跟部队的研发项目,经费都不是很充足……”

  “利用军用技术项目出口补贴?”

  郑部长虚眯着眼问道。

  “对对对!”

  谢威忙不迭点头,表示就是这么个意思。

  “国防安全还要不要?国家利益还要不要?听说你当着部队首长的面说,如果学校有核武器技术,你也要卖出去?”

  郑部长的语气变得严厉。

  艹!

  感情是这原因!

  谢威算是明白了,尤利华那老家伙坑自己啊。

  自己当时不过是打个比方,他却直接找七机部最高领导告状,换成任何领导,手下有这种胆大妄为不顾“国家利益”的人,也不会好受。

  “领导,我那只是说说……不是言论自由嘛!”

  谢威心思电转,琢磨着要如何才能让大领导消气。

  这事情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好事,会影响到谢威在哈工大的话语权的。

  “我听你狡辩。”

  “……”

  这坎看来是过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