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323章

作者:葫芦村人

  “你们也别不服气,搞了这么多年,经费没少花,搞出来的坦克装甲,连个火箭筒都扛不住!部队要真开着这样的坦克上战场,那都是给人当靶子!我们都能搞出穿甲厚度这么强的火箭筒,国外技术比咱们先进那么多,谁知道他们的火箭筒跟反坦克导弹穿甲厚度得多少?”

  李瑞的脸上变得严肃起来。

  69-III坦克本来就是为装甲部队准备的过渡型坦克,没打算多装备。

  可这性能,实在是太差了一些。

  “李校长,咱们的底子什么情况,谁都知道,项目眼看就成功了,防御性能指标直接要求提升30%以上……”

  唐克先脸色难看地说道。

  617厂从58年利用苏联提供的零部件组装第一辆59坦克下线,到59年独立生产,用的时间很短。

  可终究,这款坦克在当时就已经落后了。

  59式主战坦克是苏联T54的国产版本,这款坦克是在1944年设计的T-44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来,第一辆样车与1946年制成,1947年就在哈尔科夫坦克厂投产……

  国内生产出来的时候,这款坦克已经完成设计十多年了!

  在59坦克生产出来前,国内可没有生产坦克的能力。

第249章 老狐狸与小狐狸联手威逼利诱,617的领导也得跪

  “搞了这么多年,如果能提升性能,也不至于一直都没结果。部队现在要求高,时间给的也不多……”

  倒不是对哈工大搞出了穿甲能力太强的反坦克火箭筒而不满。

  唐克先叹了口气,“现在整个厂,一切都以解决防护能力而努力……”

  “唐总,如果依然是铸造炮塔,除非材料上有很大提升,否则很难使得铸造炮塔达到这么厚的防御厚度。采用硬度更高的合金,质量太大不说,成本也是部队无法接受的……”

  既然617不爽的点在于部队给了太大压力,谢威也不介意给他们一些提醒。

  “哦?你难道有什么好的提议?”

  唐克先这话可没有带情绪。

  之前就通过李瑞的口,对谢威有不少的了解,617厂的众人也知道谢威进了哈工大后,哈工大的发展如同插上了翅膀。

  各种技术研究项目速度也快了起来。

  而谢威对各种技术的作用,李瑞对他们没有丝毫隐瞒。

  甚至之前617厂都准备把谢威给弄到厂里来,奈何根本就没有可能。

  “放弃铸造炮塔!”

  谢威想都没想就开口说道,“贵单位不是还有另外一个项目吗?采用的是焊接炮塔对吧?”

  朱振辉跟唐克先等人面面相觑,随后看向李瑞。

  这老家伙才是不见外,保密项目都给谢威这样的年轻人说得清清楚楚?

  李校长端着茶杯,如同没有看到他们的眼神。

  “在60年代开始搞WZ-122项目之前,咱们情报系统就已经获得了一些国外先进坦克的消息……国际上,铸造炮塔开始向着焊接炮塔转变……主要原因在于高硬度的合金材料的铸造难度大……而在合金装甲钢材料中间填充诸如陶瓷等超硬材料,能有效提升装甲的防护力……倾斜角的设计,也能削弱穿甲弹的作用……还有,面对火箭筒跟坦克等攻击,可以在炮塔外面加挂反应装甲、增加防护栅格等设计……”

  谢威一点都没藏私的意思。

  把他了解到的能提升坦克装甲防护能力的方式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至于如何去实现?

  617的技术团队加上201所的专家,还搞不定?

  “……”

  朱振辉等人听得愣神不已。

  他们完全没想到,本来没抱太大希望的事情,谢威居然提出了一堆的解决方案。

  “你的意思,如果更换成合金钢的焊接炮塔,再加反应装甲就能达到这样的防护效果?”

  唐克先皱起了眉头。

  反应装甲,在国际上都属于最前沿的技术。

  国内目前尚未有专门研究这个的单位。

  “我们学校在准备着手这个项目后,充分考虑过这些问题,技术负责人跟研究人员到位后,对方案进行了理论论证……在这样的方案下,即使装甲材料性能差一些,要达到650毫米均质钢厚度的装甲防护,还是很容易的……”

  谢威有些不好意思。

  太特么的凡尔赛了!

  此刻,唐总想要打人。

  很容易!

  要是真有这么容易,至于69-III坦克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因为哈工大搞了一款反坦克火箭筒出来就接连修改了三次性能指标?

  真有这么容易,会让他们随便搞出来的一个火箭筒给摧毁?

  看着唐克先等人欲要吃人的目光,谢威心脏没来由地一跳,自己真没装逼的。

  脸上却不动声色,为了不让这帮子大佬揍自己,谢威急忙开口补救:“各位领导,其实69-III项目的问题并不是很大,一方面我们基础在这里,底子薄弱;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稳妥……”

  听到谢威这话,众人不由暗自叹息。

  从乌苏里江里面钓到T-62坦克后,国内搞装甲车辆的工程技术人员跟专家们才发现,装甲厚度跟T55差不多,却因为采用了轧钢跟均质装甲板焊接跟铸造双重装甲防护设计,防御力比T55提升了不少,国内的反坦克火箭筒根本就打不动!

  69-III的设计,其实也引用了一些T-62的设计,装甲防御能力甚至可以说比T-62更强。

  奈何,样车还没完成组装,就遇到了哈工大的反坦克火箭筒。

  “我个人觉得,WZ-122的设计方案是非常超前的……唯一就是当年基础太差,提出的指标又太高,技术难度太大……加上二四会战投入的时间跟资金不够……”

  对于WZ-122坦克,谢威是有着复杂感情的。

  可以说这个坦克项目,从最早立项开始,一直到发展到最后集大成的96B,这个项目可以说占据了整个中国坦克一半的发展史。

  后来的99式以及其改型、15式等更先进的型号,全部都可以说是从WZ-122项目开始的。

  这个项目从最初的三液样车,在论证过程中发现技术基础跟性能指标差距太大,不得不降低难度搞三机样车,研究起来才发现,难度依然大。

  最终,因为难度太大放弃了。

  也不算是全放弃,WZ-1223中型坦克、WZ-1224试验坦克、WZ-1226试验车等,全部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终分成自用跟外贸两条线,一直到99坦克,WZ-122项目才算是到了尽头。

  而外贸的VT-2以及VT-2B也是从WZ-122技术成果发展而来。

  “你的意思是直接用WZ-122的装甲防护设计?”

  唐克先皱起眉头,不明白谢威现在提WZ-122项目以及当年的二四会战干什么。

  “谢威啊,69-III的样车即将进入测试,如果改动太大,会对所有项目造成影响。”

  朱振辉哭笑不得地提醒谢威。

  从头开始搞?

  没法向部队交差啊。

  “炮塔如果改动太大,这会影响到整个项目……69-III装备的是引进的L7型105毫米线膛炮,内部配备的是引进的简易火控系统……”

  唐克先也急忙补充着。

  为了提升69-III坦克的性能,他们没少花钱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

  “那当时为什么不从英国把乔巴姆复合装甲也引进呢!”

  谢威一脸嘲讽地说道。

  “人家不卖啊……”

  唐克先刚说完,就意识到不对,尴尬地闭嘴。

  617的众人见到谢威嘲讽,脸上神色都不好看,可谁都没法反驳。

  先进技术根本就没可能引进。

  即使引进的,也是国外即将淘汰的技术,可依然比国内的先进不是?

  “谢威,说正事!”

  李瑞对于技术相关的并没有太大兴趣,听得直打瞌睡。

  谢威来,可是为了谈合作。

  搞了这么久,都还没有提呢。

  “防御性能更强的复合装甲才是未来坦克防御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进步,穿甲弹的穿甲能力,甚至可能超过一米以上的均质钢装甲厚度……”

  对于谢威这样的说辞,没人反对。

  坦克从出现到现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尤其是二战后,随着材料技术等的突飞猛进,坦克的装甲是越来越厚。

  “我们跟国际先进本就有着很大差距,如果再不合作,聚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整合在一起,进行新技术的研发……”

  “……”

  看着一脸兴奋的谢威,众人都是满脸不解。

  难道这小子又想搞大会战?

  要是没有国家层面上出台政策,谁能组织起大会战?

  哈工大不行,617同样不行,201也不行。

  甚至,他们上级的五机部、七机部同样不行。

  那是要动用整个国家所有相关部门才行的。

  “你觉得哈工大或是617厂能组织一场大会战?”

  朱振辉听不下去了,打断了谢威声情并茂的话。

  “呃~”

  谢威愣了,自己可没想过要搞大会战、全国大攻关!

  就一个坦克项目,不至于。

  “朱厂长,我的意思是合作!”

  “我们跟201所几乎就集中了最优秀的坦克设计师跟工程技术人员,而你们哈工大只有一些相关专业吧?”

  副厂长祁桐提醒谢威合作需要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

  617厂其他领导瞬间看向谢威,想要闹明白哈工大有什么合作的底牌。

  就因为有了项目跟经费?

  “我们学校在坦克领域确实没法跟贵单位以及201比。如果加上541的专家跟工程技术人员呢?”

  谢威一脸笑容地问质疑学校没没有跟他们合作资格的祁桐。

  “你们接手了541?”

  朱振辉一脸震惊地看向李瑞。

  要是哈工大真接手了541,将会成为617厂最大的竞争对手,到时候经费会被抢不说,连项目也会被抢走很多。

  “如果你们无法达成合作,那肯定就只能接手。哈工大的校企办,提供不了军火业务,军转民业务还是容易。然后保留军工研发生产能力也不是事情……”

  李瑞对着朱振辉咧嘴一笑。

  威胁!

  赤果果的威胁!

  面对如此威胁,617厂连反抗的余地都不多。

  “诸位……不管是我们的坦克项目还是你们正在研究的69-III或80-I项目,即使研发成功也只能作为部队的过渡坦克……我觉得未来合作空间很大……我们没有生产工厂,如果能达成合作,也没有接收541的想法,所以,生产任务可以交给贵厂……”

  李校长威胁完了,谢威就开始利诱了。

  “还有,我们学校在跟巴基斯坦合作研发坦克项目的同时,会展开稳像式火控系统、125毫米滑膛炮、1000马力发动机等技术项目的预研工作……”

  当着617厂的众人,谢威再一次把99坦克的技术指标拿出来说事。

  他口中说的是预研,倒也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学校有项目自主权,还有自己的经费来源,甚至在617厂的领导们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