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282章

作者:葫芦村人

  “那……”

  “欠你们邮电部的人情。如果不让他们把价格降低下来,你们引进的价格高了,其他城市呢?”

  此刻,李瑞只是站在一个为国家利益考虑的干部的立场,而不是站在学校利益方面考虑。

  “至于登报的事情,先不着急,如果现在登报,他们根本就不会相信,这需要你们配合……”

  李瑞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让我们安排人去哈城?”

  罗冬瞬间明白了李瑞的意思,只有这样,国际供应商根本不清楚哈工大究竟搞出了什么容量的交换机,才会为了市场在谈判中让步。

  “如果再拖几个月时间,我们学校的2000门程控交换机成功后,他们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

  李瑞平静地说道。

  “李校长,你们是否需要我们订购小型交换机?”

  “不差你们这点业务!目的是为了让国际通讯巨头降价,同时让他们在国内建厂,如此不只是能获得外商的投资,同样也能减少对本就紧张的外汇需求。”

  李瑞一脸平静地说道。

  他亲自跑到这边来,不就是为了这事情么?

  在没有离任校长一职,新的工作尚未落实情况下,李校长自然要给学校争取他能争取到的好处。

  这是跟邮电部的交换。

  邮电部会给部分市场,以此来支持校企办下属的交换机业务的发展。

  “哈工大校长真是这样说的?为什么部里没有丝毫消息下来?”

  罗冬跟李瑞聊了后,立即向市里汇报。

  市里对这事情非常重视,当即就向省上汇报,得益于都在同一座城市,很快,省上跟邮政管理局相关领导就召集了会议。

  “领导,之前邮电部跟几家国际通讯巨头都谈判过,而我们的项目申请已经得到批准……”

  对于这一点,罗冬倒是明白。

  邮电部不可能在目前状态下做出什么指示。

  要是更改了,已经批准的项目怎么搞?

  “还有,之前哈城跟富士通以及NEC两家公司接触过,方案是由本子方面提供贷款……”

  罗冬把从李瑞口中知道的哈城邮电局准备引进大规模先进程控交换机的情况也做了介绍。

  顿时让一众领导明白了方案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人家一开始就在布局了!

  “既然这样,就先停止跟富士通等公司的接触跟谈判,安排人去哈城,另外,再把消息透露给他们……”

  从罗冬口中了解到详情后,经过讨论,众多领导一直认为在目前谈判僵持得无法持续的情况下,安排人员到哈城去一趟,给对方放放烟雾弹。

  对方要是一直不松口,或许直接放弃引进也不是不可能。

  整个省里帮着筹集外汇,都不够呢。

  于是乎,在刻意安排下,福州邮电局几名干部跟市政府安排的几人组成了一个考察团队,大张旗鼓地向着哈城而去。

  消息在刻意的安排下,第二天就传递到了住在西湖宾馆的松田一本耳中。

  “他们以为用这样的烟雾弹,就能让我们降低条件?做梦!中村,不用理会他们,直接订回国的机票!既然他们采用这样的谈判策略,咱们同样也可以!”

  松田一本冷笑一声。

  如此拙劣的谈判策略,也亏得对方用出来。

  不嫌丢人么!

  中村次郎一脸担忧:“部长阁下,这次可能不是他们的策略。”

  “哦?难道你得到了什么消息?”

  松田一本看着自己看重的手下,满脸疑惑。

  “他们去的目的地是哈城。哈城邮电局之前跟NEC接触过,他们希望由NEC帮忙寻求国内贷款……”

  中村次郎跟NEC那边有着联系。

  NEC的一名中层刚好是他的同学,在双方都准备开拓中国市场的情况下,根本就不担心商业机密泄露——市场太过庞大,任何一家公司都吃不下。

  国际上的通讯巨头,虽然没有达成联盟,从庞大的中国市场赚取更高利润,是大家的默契。

  “哈城方面没有再跟NEC接触就是你的担忧?”

  松田一本听完后,一脸轻松地问中村次郎。

  “或许,他们已经有了替代方案……”

  “不可能!”

  松田一本粗暴地打断了中村的话,一脸不屑地说道:“中村,你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谨慎了。”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来,观察着中村的表情。

  见中村依然满脸担忧,松田一本觉得,自己得好好地给这个自己看重的下属上一课。

  “中国的工业基础什么样,全世界都知道!连大容量的纵横制交换机技术都没有,我们足足领先了他们三代!你觉得他们凭什么直接跳过两代技术?程控交换机,不只是涉及到电子技术,同样也设计到集成电路跟计算机技术……这些,恰恰都是中国方面最欠缺的!”

  松田一本满脸轻松。

  能被公司派到中国来开拓市场,他自然是做了工作的。

  中国的技术基础,工业基础什么情况,要是不了解,他也不敢把价格报这么高,而且咬死不松口。

  “技术基础他们不具备。要不然,他们根本就不会在我们把价格提高了三倍,还依然跟我们接触……其他公司也是了解情况,要不然早就有公司按耐不住跟对方签合同了……”

  松田说的很有道理。

  可中村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至于哈城方面的业务,NEC不是傻子……提供贷款,拿到业务后,他们用什么偿还?偿还人民币,有什么用?”

  应该不是这样的。

  中村很想反驳,可看到部长一脸肯定,终究还是没有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部长阁下,要不我们先等等?我再问问我同学……”

  “行吧!尽快问,中国的娱乐太匮乏了!”

  松田倒也没有反驳下属的提议,要让下属心服口服,等他了解情况后就知道了。

  ······

  “王市长,之前咱们不是谈过,等先验证了再给钱?”

  看到600万的汇款单,谢威一脸疑惑地看着王成。

  校企办跟邮电局的合作,哈城市政府送钱来?

  怎么看,都觉得有问题啊。

  “你只说要不要这600万吧,如果你们不着急,这600万我们就给别的项目了……你知道,全市需要经费的单位不少。”

  王成一脸无奈。

  市里可不想给这钱。

  没办法,这600万是省里给了一部分,邮电部给了一部分,上面要求必须专款专用,用于支持哈工大程控交换机技术的研发。

  “谢威同志,邮电部希望我们的项目进度能加快,尽快更换交换机,看到效果……难不成,方案有问题?”

  一旁的金效廉满脸不爽,他巴不得终止跟哈工大的合作呢。

  现在他脑袋上的伤口好了,疤还在啊。

  本不愿意来,可上面安排的。

  反对都没用。

  “方案肯定没问题啊!王主任,这600万先拨给生产车间,让实训车间先把其他能暂停的业务停下,先把市里所需的交换机生产出来。”

  送上门的钱,怎么能不要呢?

  即使奇怪对方的态度,谢威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600万的巨款从眼皮下溜走。

  校企办是真的没有太多进项了。

  随着今年广交会的展开,花都油脂化工厂的日化产品、校企办下属的卫生巾、红光厂的电饭煲、华峰电子的计算器、电子手表等产品订单进一步增加。

  所有单位都需要增加生产线!

  这就导致了校企办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再从之前供应资金的单位抽调现金。

  蓉城的800万,人家要求得花到蓉城。

  哈市这600万,可以说是解了校企办的燃眉之急。

  “谢威,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哈市政府啥时候这么热心了?金效廉一直都反对跟我们合作,觉得我们的交换机容量太小……”

  王成走后,王征一脸担忧。

  总觉得哈市给这600万有什么阴谋。

  尤其是金效廉,可是被张校长直接用酒瓶开了瓢啊。

  “管他呢。”

  谢威实在想不明白有什么问题。

  送上门的钱,没有还回去的道理。

  “对了,福州电话局的考察团明天就到学校了,咱们学校的交换机网络搞好没有?”

  “啥?”

  谢威以为听错了。

  福州电话局的考察团?

第217章 谢威,你在花钱上的双标太过分了啊!

  “不应该啊,你跟罗诚不是没有去那边?之前罗诚通过家里联系的人,也不知道我们这边的情况……”

  谢威确实想不明白。

  福州电话局方面,根本就没跟这边联系过。

  为了避免从一开始就被国际通讯巨头们盯上,在技术个储备不足,资金也不充足的情况下被国际巨头们打压,学校并没宣传。

  甚至谢威把交换机生产工厂都布局到了偏僻的蓉城。

  “没有去过,罗诚也没说跟那边联系过业务……”

  王征也是一头雾水地看着谢威,“我还以为是你联系的。”

  谢威正要说自己怎么可能联系福州邮电局,旋即想到之前不少时候自己都让他们去找谁谁谁,尤其是花都油脂化工厂的事情,索性就不说了。

  具体如何,等到福州的人来了问问就清楚了。

  “谢威,这600万的资金……”

  600万入账,以校企办目前的状况,钱都是入账很快就花出去了。

  可怎么花?

  王征作为校企办的负责人,却不敢去分配校企办的经费。

  “除了生产所需留下200万,给学校200万,另外的200万,投入到持续研发中。”

  “给学校?”

  王征一脸不解地看着谢威。

  校企办每年不都是有固定上交学校的数额?

  “哈城的业务,如果不是张校长,咱们根本就拿不到。学校的资金也困难,要是咱们什么都没表示,以后学校还怎么帮咱们联系业务?做人呐,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谢威有些不满了。

  虽然张鸣秋从来没提,谢威可不希望为了点经费,跟张鸣秋的关系产生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