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你不用去操心那些。校企办的路子其实非常不错,一些军用技术项目,只是靠着你校企办的那点经费,能干什么?但凡你了解一下,就知道不管是唐道贤的一次性火箭筒项目,还是方鹏举的远程火箭炮,消耗的经费都不是目前校企办能提供的……”
“啊?”
谢威这下是真的傻眼了。
李瑞不是把一次性火箭筒的经费给挪用了?
部队可是给了120万!
稍微一想就明白了:那120万不一定用到了一次性火箭筒上,而一次性火箭筒消耗的经费根本不止谢威提供的那点。
看看翟鑫国直接就带着唐道贤去靶场进行实弹测试,就能说明问题了。
“你把程控交换机的相关方案整理一下,需要哪些人员也罗列出来,学校会尽量配合你。”
梁红斌的话,显然已经不打算跟谢威继续聊下去了。
谢威了然。
默默地从梁红斌的办公室离开。
说到底,到现在,他自认为已经很了解哈工大的情况了,可目前的状况却让他明白,他根本一点都不了解哈工大。
就像在他那原本的那个世界,只因为哈工大地处东北,条件不太好,对于他的孩子来说是最容易选择的985跟211。
孩子到了学校,也很少跟他说学校的事情。
一直到最后哈工大上了霉国人的制裁名单,在加上后来全世界唯一拥有核打击能力、月球基地等的消息,才逐渐了解。
要不是没有学校领导跟老师们的坚持,哈工大能到那样的程度么?
到不了。
谢威没有再去机电实训室,而是回了宿舍,见宿舍几个室友都不在,直接拿着笔记本到了自习室,开始思索着程控交换机的项目计划。
“校长,谢威找你了?”
“找了。”
面对梁红斌,李瑞没有隐瞒,“他应该不只是猜出了风洞项目。”
“他的那些论文?”
“他的论文绝对不能公开发表!”
李瑞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他的眼光超前,从数控系统就已经得到了验证。这次的程控交换机,我打听了一下,邮电部准备引进,只不过国际上依然用巴统禁运来说事儿。”
“去特么的巴统禁运!他们不就是为了讹诈咱们么!”
罕见的,梁红斌爆了粗口。
国际上,一直都以巴统禁运说事儿。
实际上呢?
就特么的为了讹诈。
只要给钱,给足够的钱,国际上都能买到的。
“都知道,那能如何?自己没有!”
“邮电部给了多少经费?”
梁红斌的话让李瑞顿时尴尬起来。
别说见到邮电部的相关领导,连郑部长都没见到,七机部的大门都没进去呢!
能给手下的系主任说?
“怎么回事?”
看着李校长的表情,梁红斌一点都不意外。
李瑞无奈,把情况给他说了。
“……”
梁红斌能说什么?
“现在怎么办?”
“等!部里已经传来消息,资料这几天就到,人一周内到达。如果我们能解决这问题,不只是订单,还有经费……”
“又要自己投钱?”
“校企办投钱呢。”
李校长咧嘴笑着。
学校现在确实缺钱,根本拿不出几百万来支程控交换机的研发。
看到梁红斌一脸失落,李瑞急忙安慰他,“不用担心,如果不出意外,江北机械厂那边会给咱们送钱来。”
“他们自己都没钱,给我们送钱?”
梁红斌愕然。
“他们没钱,可以贷款啊。要么他们就跟咱们一起赚钱,要么我们就找其他单位……全国搞火箭筒的,又不只是江北机械厂一家!”
李校长一脸傲然。
“啥?跟你们合作,还得我们给钱?李校长,没有你们这样的!抢我们项目不说,现在还让我们花钱从你们手里买项目?”
看着李瑞无耻的嘴脸,宁俊涛差点暴走。
居然还能有如此无耻的人!
“宁厂长,一次性火箭筒的技术资料都在这里,我们已经研制成功。反装甲战斗部目前来说尚未研究成功,但是爆破杀伤弹已经没问题了……”
翟鑫国平静地说道,“李校长的意思您没明白,不是从我们手里买项目,而是买跟我们合作的机会……只要达成合作,就可以直接生产。”
“这么快?”
宁俊涛跟其他江北机械厂的领导愣了。
一次性火箭筒,有这么容易开发出来?
70式火箭筒直接失败了;70-1式虽然说研制成功了,性能太过低劣,部队直接拒绝使用。
69式40火,要占两个人的编制,一个火箭筒手,一个携带弹药的副手。
对于步兵班来说,会有效降低火力。
部队再一次启动一次性火箭筒的研制项目,不就是为了不占用编制,最好是人手一具,打完就扔么?
现在哈工大告诉他们,已经研制出来了!
“如果不相信,我们可以直接到靶场现场看效果……发射筒80%采用塑料件,火箭弹也都是尽量采用一次成型工艺……”
第180章 试探?谢威不管了,李校长慌了
“我们现在只缺生产工厂,而不是研发人员。贵单位如果不愿意,大可不必合作……”
面对江北机械厂的领导,李校长的态度不仅傲慢,还恶劣。
抢项目?
不存在的。
“宁厂长,您也别说我们抢了贵单位的项目。在部队提出研制任务之前,我校就已经通过自主立项,全校所有人员勒紧裤腰带筹集研发经费搞技术研发。只是我们在没有成果前并没有找部队而已。”
看着宁俊涛等人的神情,翟鑫国也不希望双方关系搞得太僵。
还指望他们生产,提供经费持续改进呢。
更需要指望的是江北机械厂提供技术人员跟着学校的人一起持续地研究呢。
学校终究人手不足的。
“这样啊?”
宁俊涛显然不相信对方的说辞。
自主立项?
自筹经费?
自主立项谁都可以搞,问题是自筹经费这事儿太让人难以相信。
要能自己筹集到经费谁还会没脸没皮地去找上级要项目?
要项目不就是为了经费?
“宁厂长,您可能不了解情况……”
李瑞跟翟鑫国一唱一和,把原本怒气冲冲上门质问的宁俊涛几人搞得没了脾气,最后反而了解了一番哈工大从上级要到的政策。
听了李瑞的情况介绍,宁俊涛心中也活泛了开来。
“李校长,您的意思是这款火箭筒不仅可以供给部队,也能在国际市场寻求订单?上级能允许?”
“有什么不允许的?这又不是战略武器,也不会对国防造成危害。目前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部队经费大幅削减,很多项目都面临下马。另外,原本免费对外的军事援助也变成了有偿援助……”
这些政策,之前李瑞是不知道的,还是谢威给他普及了后自己去打听了一番,得到上级“原则上不反对、不支持”的答复,李校长自然能理解上级的意思。
听到李瑞的回答,江北机械厂的领导干部们沉默了,开始在心中盘算起来。
琢磨着这种方式是否能适用于他们厂。
“如果我们要跟贵单位合作,需要支付多少费用?”
一名五十出头、身材消瘦的干部开口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让不少人从沉思中醒过来。
宁俊涛嘴角抽搐,顿时想起要跟对方合作,得先给钱。
“这款一次性火箭筒我们投入了538万的研发经费,目前已经进行了几次实弹测试,效果非常理想……部队现在只给了120万的经费……”
对于花了多少钱,李瑞张口就来。
是不是真的花了这么多,对方也不可能知道。
“这么多?”
宁俊涛惊呼出口,“即使研发,部队也不可能给这么多啊!”
“多?这还是我们研发团队在整个过程中想尽办法才把成本压缩下来的。虽然有着69式跟70式的技术资料,为了降低成本,一次性发射筒都是选择新材料,大部分的零部件都采用一次成型工艺……”
翟鑫国不乐意了。
即使有谢威提供大量几乎不需要多次实验就能使用的设计跟方案,可整个火箭筒的研发,也是花费了超过170万的。
“200万!技术双方共享。”
“太多了!要是有这经费,我们自己都可以研发了!”
顿时就有人不乐意地反对。
“200万你们自己研发?70-1式的研发花费了多少经费?超过了800万吧?最终结果呢?如果70-1式只需要进行部分改进就成功,部队需要重新下发研制任务?尤其是现在只是预研而不是正式研制!”
翟鑫国一脸冷笑。
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是在苏联RPG-7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来,70式是一次性单兵火箭筒则是融合了69式跟M72火箭筒的技术。
最后却因为并非单纯的一次性便携式火箭筒,装药量少而导致威力不足,加上性能差,成了四不像,最终被判定失败。
主要原因不只是因为设计团队没有太多经验,还因为各种材料无法大规模稳定供应,诸如火箭弹发动机使用的超硬合金铝。
江北机械厂的众人自然清楚情况。
“李校长,既然已经成功了,研制花费这么多,部队怎么才只给120万?”
对李瑞等人的说法,宁俊涛是不相信的。
部队不可能如此过分。
“这是自主研发项目,跟之前的计划生产模式不同。我们自筹经费研制,部队按照需求,根据双方议定的价格给订单。”
“啊?”
显然,李校长的话,直接刷新了江北机械厂众领导的认知。
“市场化呗。这样部队也不用在先期投资太多,最终可能没有成果。有限的经费用到更需要的项目上。不仅降低了研发风险,同时也给了研发单位更大生存压力,让研发单位快速提升、成长。”
现在说起市场化,李校长可是头头是道。
“如果成本太高,部队能接受价格?”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