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224章

作者:葫芦村人

  看着谢威离去后,梁红斌跟于国峰这两个在资深教授没有丝毫担忧,路广亮一脸担忧,“梁主任,于主任,这可是一个大项目,这么随意就立项?”

  “不是立项,而是直接开始搞!”

  于国峰提醒他,“广亮同志,你之前接触的少,不太了解。咱们学校跟其他单位不同,科研系统分成两个,一个是上级下发的研发任务,另外一个就是学校自己立项的项目……”

  要是按照流程,要立项,首先就得论证项目可行性。

  论证项目可行后,再层层审批。

  路广亮原本不是一直在哈工大工作,还是去年从其他单位调过来的,并不了解学校内部项目的情况。

  唯一感受到的就是学校自己立项目很随意。

  “不经过论证,要是项目最后失败……”

  路广亮听完,更是担忧。

  学校里如此搞,一旦遇到一个高难度的项目,大量资金砸进去,把人力物力也消耗了,可最后失败……

  “失败就失败,换新的项目就是了。再说了,任何项目,即使失败,也能积累经验,培养研发人员啊!”

  于国峰无所谓地说道。

  “……”

  路广亮听到这话,心里发毛。

  一个系主任,如此不负责?

  “广亮同志,你别听老于在这里瞎说。重点项目论证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校企办为了更快进入市场,避免国外巨头进来后拿不到市场份额,就直接进入了研制……”

  梁红斌知道路广亮担心什么。

  校企办投资的项目,就没有论证这个说法。

  不是学校不严谨。

  谢威当时这样说的:“国外已经有了,充分证明是可行的,也可以实现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研究过程中在我们落后的基础中寻找替代技术,或是突破基础基础……何况,即使失败,也只是校企办亏损,学校反而得到了经验、研发设备等……”

  一句话,让整个学校的教授们都无言以对。

  民品,毕竟不是军品。

  “这样啊……”

  听完解释,路广亮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如同谢威说的,目前基础已经有了。咱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基础上搞新的技术,新的东西。我们研发出来的技术越多,国家花钱从国外买的也就越少。可以把本就有限的经费用到其他更迫切的技术跟装备引进上。”

  于国峰的语气很落寞。

  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国内出口工业产品,只从国外进口原材料跟国内不愿意生产的廉价产品就好。

  “你又来干啥?”

  看到谢威脸上浮现着贱贱笑容、如同做贼一样溜进自己办公室,甚至还扭头看看后面没人,把门给关上才进来,李瑞气不打一处来。

  都说了喊这小子少出现在自己眼前。

  一看到他,就想到自己帮着要的几百万,一分钱都不给自己分。

  “送钱来。”

  谢威咧嘴笑着小声说道,“要是您不要,我就走了啊。”

  看到谢威那表情,李瑞就觉得他没有憋着好屁。

  可听到说送钱,即使不知道他葫芦里卖啥药,也不纠结这小子是不是又要利用自己,毫不犹豫地回答:

  “要!”

  “说吧,又要老子去干啥!”

  此刻,李校长已经不把自己摆在校长的位置了。

  他的态度,让谢威有些愣神。

  “去帮忙搞点资料,我们要整一个能发大财的项目……”

  “又搞新项目?”

  李瑞皱起眉头,打量了谢威一番后,提醒着他:“谢威,校企办那边现在已经欠了几百万贷款了。每年利息都是好几十万呢!”

  “谁让咱们学校穷呢!上级拨款就那么点,手里又没有几个能转换成好卖的产品的技术……这不就是为了以后不贷款,现在才贷款的嘛!”

  “你小子从一开始贷款就在算计老子?”

  李瑞怒了。

  血压陡然升高。

  这下子,李瑞算是明白了谢威为什么之前要说服自己这个校长带着王征去找哈城的几个银行行长。

  虽然贷款的是校企办,可是在自己当校长的任上啊!

  即使以后谢威成长起来,担任校长,也还得好些年吧?

  那时候没发展起来,他可以说是自己贷款的赖账。

  发展起来,也可以说给自己这个老校长还贷款……

  “没有!”

  谢威坚决否认。

  看着李老头要在这事情上炸毛,想到他可能在后面校企办贷款时候不给签字,谢威急忙进入正题:

  “一百万,去邮电部跟北邮帮忙搞几个人,弄点资料回来。当然,有成果后你能从邮电部弄到经费,归学校。校企办不要……”

  “少来,无线电系那边也不要?”

  “无线电系是学校的呢!”

  老家伙越来越不好糊弄了,“这一百万,现款,直接从前阵部里给的那笔钱中划拨给学校。”

  “200万!”

  李瑞见谢威态度如此,瞬间意识到谢威是铁了心要搞这项目。

  反对?

  反对要是有用,自己也就不这么憋屈了。

  自然要借着机会从谢威手里多搞点钱。

  “150,再讲价我就另外想办法了,虽然王征的地位低了些,我想要是把100万砸到邮电大学或是邮电部科技局下属的单位,合作搞项目……”

  “行!行!依你,都依你,写条子吧。”

  啥玩意儿?

  让自己写条子?

  一直以来,学校里不都是李瑞掌握着写条子的权利?

  “不写?”

  见谢威愣神,李瑞不乐意了,“不写个条子,到时候你不认账怎么办?再说了,现在王征那小子听你的,根本就不把我这个校长放在眼里!也不知道校企办是你的校企办,还是学校的校企办!”

  听到李瑞的抱怨,谢威一阵无语。

  还好,知道李瑞的性格。

  要是换成别的领导,根本就听不到这话,指不定自己怎么做都是错。

  “行,我这就写。另外,一会儿我去找王征让他从校企办的账上先把150万划给彭科长。”

  见李瑞依然用质疑的目光盯着自己。

  老家伙以己度人了。

  “我亲自去!”

  李瑞把工作笔记本跟笔递给谢威,“写完条子,然后把需要的东西写在上面,一周之内,我给你搞回来。”

  对于李校长搞这些技术资料的能力,谢威是充分相信的。

  当即也没有扭捏。

  以后还指望通过李校长把学校研发的程控交换机卖到邮电部,走上层路线,肯定比靠着销售人员到处开拓市场要强得多。

  要不然,谢威选择到学校干啥?

  找王征拿钱时,虽然王征没再说什么,眼神的不满,谢威是充分体会到了。

  “我这里事情多,要不您帮忙送去给彭科长?”

  王征让财务人员填好单子后,盖了校企办的章,直接递给谢威。

  “行。”

  谢威没拒绝。

  校企办目前的资金确实不太充足,钱刚入账,数控技术的研发还没拿到钱,谢威先说要投程控交换机项目,这会儿又给学校150万。

  合着坏人就自己来当,谢威一开始说的千万不要给李校长是放屁!

  “这么大一笔钱?”

  彭思远看到校企办财务室转账的单子,一脸意外,“谢威,你不会搞错吧?”

  150万啊!

  能搞错么?

  “不会。”

  谢威摇头,“学校项目多,资金不是困难嘛。”

  “不是一点困难,已经无米下锅了。”

  彭思远苦着脸说道,“都说我是管钱的财神爷,却没人知道,咱们学校财务部连工资都有几个月没发了……”

  “不可能吧?”

  谢威是真的傻眼了。

  学校每年财政拨款虽然不多,可也不少的。

  李校长隔三岔五还出去到处打劫,即使有一些自主的军事项目,那也不至于把学校给全校教职员工发工资的钱给挪用了啊。

  彭思远怕不是助攻李老头从校企办搞钱!

  “不对啊,学校所有学生的各种补贴从来没少过,就连参加项目的同学补助也都没少一分……”

  谢威的工资依然是红光厂支付,学校给的补助也都是由新的生活委员魏东从后勤领了然后由莫灵羽转交给谢威。

  他从来不关注这些。

  “学生就指望着补贴活命呢!能少么?学校教职员工1700多人,每个月工资都是二十多万,从学校有了战机项目的研制后,所有教职员工,除了还没转正的,每人每月只发30元,其他都欠着……”

  知道谢威的特殊性,彭思远并没有因为他只是学生就隐瞒。

  掌管着学校钱袋子的彭思远清楚:如果不是谢威,学校财务状况根本不可能恶化到这种程度。

  谢威+李瑞,就是目前哈工大快破产的根源。

  “这样搞,双职工家庭情况还好一些,可那些只有一个职工上班的……尤其是那些还需要养孩子的年轻教职工……”

  此刻,谢威后悔自己要来找彭思远了。

  不知道这些情况,就不会闹心啊。

  “不会,大家都知道学校的项目缺钱……不管怎么说,都比之前好多了。没人愿意继续等下去……何况,校企办的下属企业优先安排单职工教职工的家属跟子女……甚至大部分教职员工把生活所必须的费用留下,剩下的全部捐给了学校……”

  听到这话,谢威脸不由有些发烫。

  看看这年头学校教授、老师甚至是行政工作人员的觉悟!

  让自己把全部钱捐给学校?

  谢威是不会干的。

  那点钱,杯水车薪,何况他还有个吃货妹妹需要养呢。

  “难道学校有什么上级没有拨付经费重点项目?仅仅是那个战机项目的几个子项目,不至于缺钱这么厉害……”

  谢威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