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这些话,并不是谢威说的。
却不妨碍刘德宝以此作为借口。
毕竟,他认为李瑞走后,下一任校长非自己莫属。
李瑞打什么主意他是知道的,可不愿意李瑞现在疯狂地搞各种项目,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人,然后自己收拾烂摊子。
目前学校的项目太多了。
“这跟基础有什么关系?高精尖端技术项目,才对基础需求更大!”
李瑞脸色难看地盯着刘德宝。
刘德宝叹了口气,“校长,目前学校经费本就不充足,扩建学校的经费不能再挪用了。今年扩招了不少人,虽然教学楼跟实验室修建了,住宿楼却不够……”
今年比去年多招生了好几百人。
教学楼扩建了,实验室也扩建了。
修建配套宿舍楼的经费却被校长大人挪用来搞科研了。
其理由就是,学校还有不少地下室,来自航空系统的技术骨干们这么长时间都能住地下室,也丝毫不影响科研进度,新入学的学生,大部分依然是知青,更艰苦的条件都经历过,学校地下室冬暖夏凉的,除了白天见不到阳光,也没啥不好。
所以,今年新生宿舍,基本上都是地下室。
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空出来的宿舍,已经调配给在地下室住了半年多的战斗机相关技术项目团队。
甚至,为了解决宿舍问题,李校长灵光一闪,直接把原来的六人宿舍加床,变成8人宿舍甚至12人宿舍。
原本的书桌?
统统搬出去。
学习有教室、有通宵自习室呢!
就连教室都不是固定的,轮流使用。
唯独实验班会有固定教室。
甚至为了解决自习室不够的窘境,学校已经开会讨论,晚上教室也会设置部分通宵不断电的教室。
“谁特么说的?怎么就不够了?”
李校长勃然大怒。
刘德宝见此,顿时不言语了。
现在提出来也改变不了什么,他只是不希望李瑞继续挪用学校的建设经费到科研项目上。
很多项目,那都是无底洞。
继续搞下去,学校发展不起来不说,反而会因为众多科研项目的资金需求更大而崩盘。
第168章 七机部面临三菱技术讹诈,哈工大数控系统就搞出来了?
对于学校的情况,谢威大部分是不知道的。
他不是学校管理人员,每天大把时间都是花在数控系统跟PLC可编程控制器项目上。
终于,在79级新生即将报到的前两天,哈工大第一款两坐标数控系统装在了哈一机提供的车床跟铣床上。
实训车间。
不少人此刻都盯着眼前这台由原本手柄摇动控制的车床,满脸紧张地等待着。
搞了快一年时间,花费了上百万,是否成功,就看眼前。
“谢威,不会出问题吧?”
平日里泰山崩于眼前不动声色的杜国旺,此刻一脸紧张地问谢威。
在他们面前,是一台普通车床改造而成的数控机床。
得益于谢威提供的HZ80芯片先进性能,眼前这台改造后的数控车床跟普通数控车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原本用于传动的普通螺纹丝杠换成了滚轴丝杠副,手柄取消,在机床末端增加了步进电机;控制刀架的中托板处也增加了一台电机。
在机床移动的工作台一侧,立着一根支撑轴,支撑轴横着一根梁,前面安装着控制系统。
伺服电机无论是精度还是反应速度,都比步进电机更强。
奈何,目前伺服电机的性能无法保证,为了稳妥,只能采用步进电机。
“唉~目前技术储备不够,无法采用无机变速,现在的车床,只能手动调速。”
谢威心中暗叹一声,随后不确定地问杜国旺:“能有什么问题!”
从理论论证,无论是数控系统还是机床系统,都没什么问题。
数控系统跟机床结合在一起的控制效果、精度是否达到预期,就得看实际测试,然后再进行改进。
“咱们经过多次论证,而且数控系统在之前也经过了多次的测试,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机械结构没有问题,能保证0.05mm的加工精度。”
“谢威,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难道达不到精度就是我们机械部分的问题?”
一旁哈一机派过来进行协调的技术负责人母志平满脸不乐意,“即使没有数控系统控制,有经验的8级车工使用我们的机床,能保证0.001mm的加工精度呢!”
“全国有多少八级车工?而八级车工要保证0.001mm的加工精度,那需要多少时间?要是能轻易达到这样的精度,我们用得着研发数控系统?”
杜国旺不乐意了。
“那倒是!那倒是!”
“还是先测试吧。按照程序先空运行。”
谢威可不想听两人在这里争吵。
测试结果出来,不管是什么地方的问题,都必须得找到,改进后才能继续搞下去。
金工车间一名四十多岁、带着眼镜的中年人看向谢威,“谢威,要不你来?”
“杜工,还是您来吧!”
谢威摇头。
杜辉云,金工车间机械工程师,从数控系统开始试制样品就一直参与到了项目中。
“谢威是搞设计的,系统他一直参与,编程应该没问题,可实际上的操作没法跟你们这些专业的比。”
见杜辉云看向自己,杜国旺笑着说道。
两人都姓杜,并不是亲戚关系。
杜辉云也不再客气,测试的控制程序早就编好,并且录入到了系统中。
按下打开机床电源,再按下数控系统电源开关,系统巴掌大的屏幕亮了起来。
得益于之前搞计算器搞定了液晶显示器,目前数控系统所使用的巴掌大的液晶显示器,也在学校实验室里搞出来了。
屏幕亮了好一阵,系统上才出现开机的显示动画,“哈城工业大学”几个字由小逐渐放大,显示在屏幕上,最后跳转,出现了几个坐标系。
仅仅是开机动画,就花费了学校十多万的经费,七八个人三个月的时间。
“每次一看到开机出现这个,就觉得肉痛!”
杜国旺抱怨着。
谢威都懒得解释了。
品牌的重要性,他已经解释了多次。
连哈一机的人现在都不说话了:之前他们也不满,毕竟这是双方合作的,显示屏上就出现了哈工大,却没有哈一机的什么事情。
谢威则是解释:机床是你们生产,在机床基座上直接铸造了哈一机的厂名,我们说啥了?
“电子系统还是不行,开机太久了。”
谢威再一次吐槽。
整个开机过程,持续了一分多钟。
杜辉云之前就操作了多次,已经熟练了,按动手动操作按钮的箭头,把工作台移动到了最边缘极限位置,有着限位开关的限制,无论怎么操作,工作台都不会再向极限位置之外移动。
很快,他就设置好了。
把工作台移动到靠近装甲工具的卡盘旁边,用一根手臂粗的铁棒对刀具进行工作坐标系的建设,完成后不仅取下了零件毛坯,也把刀具全部取下来了。
“不用这么谨慎,要是控制系统有问题,没有刀具,刀架也会跟卡盘撞在一起……”
谢威有些无语。
杜辉云的行为谨慎,太过浪费时间。
“还是谨慎一些好。”
杜国旺咽了口口水。
杜辉云做好了准备工作,转动卡盘利用换速手柄把转速调到了320的档位,随后走到控制系统前面,按下了绿色的启动按钮,而另外一根手指则是放到了暂停按钮上。
“嗡~”
车床主轴开始旋转起来。
“哗~”
工作台以极快的速度向着主轴而去。
周围围观的众人,心突然提到了嗓子眼。
工作台却停了下来。
杜辉云早就已经按下了暂停按钮。
就这样,按一下启动,按一下暂停,测试了整个程序运行过程刀架不会撞到主轴后,杜辉云才再按下了启动按钮,让程序连贯运行。
随着加工程序一条条闪过,机床工作台不停前后左右移动,每一个数值,不断反馈到显示器一侧坐标上。
在需要更换转速时,机床自动根据程序中的暂停指令停止运行,手动操作后,再按启动按钮,再继续运行。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他的手一直都抬着,没有离开控制系统上那个最大的红色“急停”按钮。
“程序运行没问题。”
“那就上个毛坯,测试一下。”
杜国旺并没有因为程序运行成功就轻松,还有太多的测试工作没做。
杜辉云装上了之前的毛坯,并把是个刀架都装上了刀具。
手动启动车床转动,用每把刀在毛坯边缘沿着外圆跟端面各切削一点,重新建立工作坐标,随后小心翼翼启动了程序。
“嗡~”
主轴再一次转动。
“啪~”
刀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更换了程序上设置的T2号刀具。
“哗~”
装着刀架的工作台快速向主轴滑去。
整个机床开始在程序控制下开始快速加工起来。
两分钟不到,一个带着螺纹、球、内凹圆弧的零件就被加工出来。
“这比人工快太多了!普通车床加工,这样一个零件,至少得十多分钟……”
结束后,即使有心理准备的杜辉云也依然被这速度震撼到了。
一个看起来快不了太多。
可大批量生产呢?
“这下我算是明白为什么国外生产效率比我们高那么多的原因了!”
杜国旺叹了一口气,“咱们差距还太大了,人家都有五轴数控机床,我们这才搞一个系统……”
“什么叫只搞了一个系统?机床我们不是也改进了么?只要这边测试没问题,咱们就能批量生产精度在0.05毫米的数控车床……”
“高速主轴无级变速解决了?”
谢威扭头问母志平。
“低转速没问题,高转速不行。”
谢威沉默。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