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174章

作者:葫芦村人

  “六哥,你怎能凭空污人清白!我需要努力么?”

  姚鑫伟先是愣了一下,旋即看着其他三人打量自己的眼神,内心慌得一批,用夸张的表情反驳谢威来掩饰内心的慌乱。

  “你确定?要是这样,1328芯片我就让校企办打招呼不让14厂生产,同时计算器项目基于这款芯片的计算器也取消……”

  “别啊!”

  姚鑫伟急了。

  谢威在校企办以及班上同学参与的项目组说话的分量,跟学校领导们接触比较多的姚鑫伟自然清楚。

  真被取消,不生产,自己这不白努力了嘛。

  “什么?老五,你这王八犊子,天天吆喝着努力无用,你是想用这样的方式超过我们?”

  “如此阴险小人,应该被浸猪笼的!”

  “把他按住,直接弹小J鸡!”

  几人反应过来,顿时怒了,李创新直接扑上去,伸手就要拔姚鑫伟裤子。

  “哥哥们,我错了……我错了……”

  姚鑫伟不断地讨饶。

  他这干的实在太不地道,也只是双手拉着裤腰带,蜷缩着身子,也不敢反抗。

  谢威只是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几人闹腾。

  心理年龄的成熟,让他实在是无法像几人一样闹腾。

  “六哥问你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我们还以为你谈恋爱被发现,或是出现了作风问题……结果是这样!”

  闹累了,冯珂直接从姚鑫伟兜里掏出烟,给几人发了,李创新划燃火柴给众人点上。

  随后几人把姚鑫伟围在中间,展开了三堂会审。

  “老实交代,是不是想要在学习上把我们远远甩开,成为寝室五哥?”

  李创新黑着脸质问姚鑫伟。

  几个人中,他的压力是最大的。

  张敬研年龄大,做事稳妥,从来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冯珂更不用说,所有的时间都是用在学习上。

  唯一能占据优势的就是比姚鑫伟认真,努力。

  结果……

  “哥哥们,你们真的冤枉我了。我搞那东西,根本就没觉得能成功,那是在五哥的设计基础上,减少一些功能的设计啊……”

  姚鑫伟苦着脸解释。

  却没人相信他。

  谢威刚才都那样说了。

  看着姚鑫伟不断地给自己递眼色,谢威默默叹了口气,“其实,不管是在别人的设计基础上进行修改,还是自己独立干,关键是要敢于尝试。”

  他的目的就在于此。

  刺激众人,主动去搞项目。

  实验班的目的,不就是如此么?

第143章 一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就为了早点建立月球基地?

  “没有办法?”

  罗阳满脸不相信地看着谢威,“实验班的很多政策都是按照你的提议来的。现在各方面都缺人,短期内,也难以有更多的人,学校可以提高人才的水平啊……”

  “班导,我这真没别的办法。咱们实验班现在的学习压力就已经非常大了,不仅要搞高强度的学习,还要参加难度很大的实训。”

  谢威没想到,罗阳找自己,居然是为了问自己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进一步加快实验班同学的成长。

  闹呢。

  再加快,整个实验班不知道有几个人熬得住。

  “班导,拔苗助长可不是好事。尤其咱们班培养的是各领域的项目带头人。”

  见罗阳不为所动,谢威急忙提醒他。

  “姚鑫伟的情况,你知道吧?”

  罗阳看着谢威,仿佛想要把谢威内心看穿,让谢威都有些不太敢看他的眼神。

  不等谢威回答,他又开口说道:“姚鑫伟是班上吊车尾的,但是在去了计算机器目后,整个人改变非常大,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出了成绩……咱们实验班的其他同学,基础都不差……”

  那能一样?

  良好的家庭环境所带来的不只是好的经济基础。

  从小在两个高工的影响下,姚鑫伟不仅基础不差,有很多试错的机会。

  其他同学从小有几个人能对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很多人在进入大学后不仅要靠着国家的给大学生的补贴养活自己,甚至还需要补贴家里。

  谢威不说话。

  姚鑫伟的情况比较特殊。

  “还有唐龙……我研究了一番两个人在学校的成长道路,他们进入项目后,受到了导师的更多关注,尤其是唐龙,你之前手把手带着,即使你没有去项目的时候,康毅也是一直关注着,有任何问题都会及时帮他们解决,给予他们更多动手的机会……”

  “???”

  谢威满脸不解,不明白罗阳想表达什么。

  “你说,如果给实验班参加项目的同学每个人都单独配备一名导师,由导师带着他们,是不是会成长更快?”

  罗阳的话,让谢威陡然瞪大了眼睛。

  每人配备一名导师!

  不是开玩笑吧?

  可想到对方的身份,不仅仅是实验班的导师,更是学校教务处主任!

  “校长不同意?”

  谢威瞬间明白罗阳找自己谈这事情的目的:他在校长那边提议可能会遭到否决,而谢威这个校长眼前的红人如果提出来,然后再由罗阳甚至他找的一些人帮着说话,李瑞不能不考虑。

  “学校现在缺人……”

  果然!

  罗阳的回答,证实了谢威的猜测。

  “如果有导师一对一带着,在学习方面,肯定会成长更快。不过,目前实验班同学都是参加的一些基础项目……还有,现在实验班40名同学呢!”

  40人,参与的项目不多,主要在化学、计算机、机电、无线电四个项目。

  总不能这些项目每人再配备一名导师吧?

  “你提出同学在接触项目过程中找到自己兴趣的想法,我觉得非常不错。姚鑫伟是第一个,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张敬研到金属材料那边后,进步很快;冯珂跟着方鹏举后,这几个月的进步同样惊人……”

  罗阳看着谢威,一脸诚恳。

  他的专职工作是学校教导处主任,每天各种事情忙得不行。

  仅仅这几句话就让谢威意识到,眼前这位教导主任,好像更重视他实验班班导的身份。

  居然在如此忙碌的状况下,关注着班上的每一个同学。

  或许,只是调整了专业的这几个?

  “目前,班上同学并没有几个主动站出来说想去哪个专业……”

  想了想,谢威开口把当时的情况做了介绍。

  在唐龙即将离开时,张敬研主动找了自己,说对化学不感兴趣,希望能去金属材料研究所,谢威同意后,冯珂等人也主动提出了他们的想法。

  “只是因为你们几人同住一个寝室,相互之间私人关系比较好,所以他们才提出来;其他同学……”

  罗阳叹了口气。

  班上的情况,他是知道的。

  谢威从一开始的入学考试,就超出同学太多,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让同学只能仰望的水平。

  关系不够好的情况下,谁敢当着谢威提出来?

  每天两角钱、半斤粮的补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实验班的同学大部分都是知青,在当知青的时候吃过苦的。

  “要不,我让人统计一下?”

  谢威想了想,好像确实也是如此,之前莫灵羽隐晦地向自己提过,班上一些同学对现在参与的项目不太满意。

  当时谢威也没多想,只是认为参与实验项目的同学对每天的补贴不满意。

  “不用,我会抽时间找每一个同学聊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出他们感兴趣的专业;即使那些不知道的同学,我们也会有针对性地根据他们的情况做出建议。”

  我们!

  罗阳的话,让谢威意识到,对方找自己,不只是他一个人。

  至于那个“我们”都有谁,谢威没问。

  跟罗阳沟通一番,了解到他的真实想法,以及需要自己去找校长沟通的后,谢威直接去了李瑞办公室。

  “你又来干什么?我可给你说,现在是真没钱了!很快,新生就会到校报道,咱们的新教学楼还没竣工呢!”

  看到谢威,李瑞眉头不由自主地跳动了好几下。

  不等谢威开口,就条件反射地开始哭穷。

  校长的话,让谢威意识到,为什么罗阳会主动找自己提这事情。

  按照大学的培养计划,大一都是公共课跟少量专业基础课;到了大二,基本上都是专业基础课跟专业课了。

  实验班的情况特殊,公共课是高数、化学、英语、俄语以及物理。

  这些公共课,学的内容可不基础,甚至比专业生的专业课还更专业。

  同样由于实验班的特殊性——没有分专业,才造成了现在的情况。

  显然,罗阳是准备让学生自己选择专业,实验班同样只上基础的专业课,专业课交给导师来上。

  或是说让学生自学,导师在带着项目的时候解答疑问,讲解更专业的。

  “怎么?”

  见谢威在那里眼神不断闪烁,一看就没憋好屁,吃了谢威多次亏的李校长急忙问道。

  “校长,是这样……”

  来之前,谢威就组织好了语言,想好了说辞。

  他先用姚鑫伟搞出低端芯片可以降低计算器成本说事。

  “新的芯片?又得要钱?”

  不等谢威说完,李瑞就不满地打断了他,“谢威,你之前可是说过,这些跟校企办未来息息相关的技术研发,都由校企办支付……你自己摸着良心算算,从校企办成立开始,到现在,你从学校给校企办以及下属工厂什么的要了多少经费?”

  此刻的李校长,满脸怒气。

  说好校企办要给学校交利润,每年高达几百万呢。

  爱财如命的李校长当初上了谢威的鬼当,结果……

  “校长,这次真不要钱。1328芯片是基于HZ80芯片改出来的,已经交由14厂小批量生产,到时候直接作为低端计算器的核心处理器使用……”

  真不要钱。

  “你确定?”

  李瑞一脸警惕,根本就不相信谢威的说辞。

  每次这小子都是口若悬河,一开始说不要钱,说着说着,就让自己掉坑里了。

  李瑞曾经反思过多次,自己好歹也是久经沙场,怎么每次都能被谢威下套,最后不得不给钱,一直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

  最终只能认为是自己对这小子太过偏爱、太过纵容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