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唉~”
谢威从校长办公室出来后,叹了口气。
“谢威,我正要找你呢!”
刚好遇到吴涛,“听说你们回来了,我就赶紧过来了。”
“怎么?”
看到吴涛一脸急切,谢威心中“咯噔”一下。
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了,难不成他们跟化工局的对接出现了问题?
“化工厂那边已经开始着手改进生产线、订购新的生产设备了;学校外面的百货商店现在也归校企办管理,盈亏都是我们的;就是卫生巾厂……”
听到前面的,谢威紧张的心情松了一口气。
化工厂是关键的关键。
任何国家,军工要想真正发展起来,就离不开化工领域,没有任何一种武器装备能脱离化工领域可以发展到非常高的程度。
冷兵器也一样。
至少,在涂层材料等领域也依赖化工。
德国在一战失败后,作为二战发起国,仅仅在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就崛起,甚至吊打整个西方世界,就在于德国的化工领域强悍。
没有日不落帝国跟法兰西那么广阔的殖民地,天然橡胶被垄断,德国人在实验室里,直接通过石油提取出人工合成橡胶;没有鸦片、吗啡等天然的止痛药物,德国人直接在实验室里通过人工合成制造出替代品的甲基苯丙胺;没有太多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德国人直接利用自己的化工技术,把鲁尔矿区的煤炭搞成了煤化油……
化工领域的强大,才是德国接连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谢威深知化工领域对于整个军事工业的重要性,自然在意的是化工项目。
结果,却听到说卫生巾建厂出现问题!
卫生巾,很多材料也是化工领域的东西……
从进入哈工大后,谢威提出的每一个项目,几乎都是围绕着自己的目的在展开。
“卫生巾厂怎么了?这比搞化工厂以及从商业局要来百货商店,都容易吧?”
这是谢威的认知。
卫生巾的好几种材料,都是需要通过化工合成,利用市场需求,会进一步促进基础化工产业的发展。
甚至,生产这块谢威都不曾考虑过的东西,吴涛告诉自己,出问题了!
如何能接受?
只要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即使没有机械化的自动生产,也都不会出现问题。
现在的卫生巾,不都是手工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么?
“几家原料供应商出现了问题?”
这是谢威最担心的。
原料供应商一旦出现了问题,受到影响的将会是整个产业。
看着谢威一脸焦急,吴涛也知道目前国内市场上没有出现这样的产品,他把东西拿回去给爱人用了,结果得到了结婚之后就不曾得到的温柔以待。
只因为卫生巾这种东西用了就直接丢弃,比起需要洗干净,还得在隐蔽的地方晾干,重复使用的卫生带方便太多、太多了。
自然清楚这东西的市场有多大。
“原材料供应都不是问题。现在最大问题是上面把学校旁边街道办的光明火柴厂原本只是大家把材料领回去干活……”
吴涛把目前的困境向谢威汇报。
不在于其他,而是在于卫生巾厂一开始产能不会太高,对用人的需求自然也不高。
光明火柴厂基本上没有利润。
可糊火柴盒是很多家庭保证一家老小不饿肚子的保障。
校企办接手后,肯定不会再生产火柴跟火柴盒,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家厂需要解决因为不再生产火柴后没了糊火柴盒收入来源的辖区内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来源。
同时,还得承担返城知青的工作安排。
“返城知青,是否可以先不考虑?”
听完后,谢威眉头拧到了一起。
谁都不知道哈城有多少返城知青。
一旦开了口子,在东北这地方……
工资可以不高,却不能没有工资收入。
哈城作为全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吃商品粮的城市户口本来就多,在没有计划生意、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哪家不是生四五六七八个?
生三个的都不多!
“没可能,校长当时承诺会解决部分返城知识青年的工作岗位!”
艹!
谢威当即爆出了粗口。
“老头这是啥都不考虑,直接瞎几把许诺,反正任何事情都不需要他去负责啊!”
对于李瑞,谢威此刻没有丝毫的尊重。
有这样的领导,他觉得很不幸。
根本就没有考虑后果。
“学校干部职工家属的工作问题,是首先得解决的,即使别人说咱们搞山头主义,也必须优先解决干部职工家属就业问题……”
谢威强调着。
吴涛叹了口气。
“要不,咱们先去校企办的办公室?”
心中有气的谢威只能跟吴涛先去校企办办公室。
“……情况就是如此,目前咱们生产计划不多,卫生巾在市场上销量如何,是否能出口都不确定,先期整个厂用人,计划是在60人,而学校经过统计,没有工作的干部职工家属一共有1827人,算上子女更多,这些子女,部分已经返城……而光明火柴厂,原本靠着糊纸盒补贴家用的一共是433人,这些家庭已经回城的知青一共有582人……”
王征的统计数据,让谢威不停地揉着太阳穴。
卫生巾厂先期只准备用60人,这还是包括管理在内的,技术人员直接从学校抽调。
按照平均工资30块,每个月的成本也不会操过2000块。
技术人员?
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直接从学校抽调相关专业的人员,按照项目补贴,每天也不过半斤粮票、二毛钱,如此低廉的价格,还是学校支付呢。
资本家的那一套,谢威可以说是玩得炉火纯青。
这会儿吴涛跟王征两人告诉他,行不通。
“人数太多了。前期我们不需要这么多人……这也是为什么这家小厂到现在我们都没跟街道办谈妥的原因。谢威啊,按照目的情况,咱们要不直接自己重新成立新的工厂?成本会降低很多,也不会有这些麻烦……”
吴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谢威诧异地看着他,直接竖起了大拇指:“老吴,你很有资本家的潜质啊!”
听到这话,吴涛顿时不乐意了:“不是你说我们跟国营工厂不一样,必须考虑成本么?你现在骂我是资本家!”
谢威骂得太脏了。
瞬间就让吴涛破防了。
MMP!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心为公的人被骂成资本家,无疑比挖人祖坟还难以让人接受。
就连旁边的王征,也皱着眉头看着谢威。
在他看来,谢威怎么都比他们更像资本家,资本主义世界的那一套,比谁都懂。
要说觉悟嘛……
“吴哥,我这是夸你考虑周全呢!”
王征的眼神,深深地刺激了谢威,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
资本家,那是跟周扒皮一个级别的坏人。
别人说自己是资本家都不乐意呢。
“少来!没有谁比你更像资本家的!”
吴涛对谢威骂自己很不爽。
“我没有否认啊。资本家就是得考虑一切以利润为主……当然,咱们不能只考虑利润,还得考虑社会效应……”
谢威默默地叹了口气,给两人解释,什么是真正的资本主义,什么又是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
一个最简单的逻辑:资本主义只考虑利润就行,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考虑如何适应市场规律,企业还得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只是要利润,还得提供社会岗位。
甚至,为了提供社会岗位,即使亏损,也必须忍受着。
“现在怎么搞?”
王征打断了谢威的话,他不想去听谢威那关于“资本主义跟社会主义区别”的一套说辞。
直接把问题摆出来。
吴涛也顾不得跟谢威纠缠他骂自己资本家的事情,目光紧紧地盯着谢威,“这几天,街道办那边的人天天找咱们,希望厂里能提供更多招工名额……”
事实如此。
解决工作岗位的事情,让街道办的人天天找两人,搞得他们连自己的工作都干不好。
“扩招吧。不过业务人员的培训,如何了?”
谢威想了想,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这里,是山海关外。
投资不过山海关,可不是说说……
第128章 公平?这年头,哪里来的绝对公平?
“扩招?招聘多少人?”
“咱们业务部的人员,是准备招牌,可怎么招,也没有一个章程跟可以借鉴的。你之前提出的招聘来就可以直接去开发市场,是想多了……”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而王征,说得更多。
他去花都考察过市场,跟谢威在一起的时间也更长,自然清楚谢威的想法。
谢威的意思是想从外面寻找可以直接招聘到就能用的人才。
全国都缺人才,这种哪里找?
“从知青中公开招聘吧,考试!”
谢威想了想,咬牙说道。
公开招聘,这可能会出现问题,哈城没有工作的返城青年不少,而一个工作岗位,涉及到很多东西,这年头的工作,可都是铁饭碗!
而目前学校相关下属企业的招聘名额不会太多。
到时候……
“公开招聘?到时候怕是会出问题,咱们需要的人员数量很少,整个城市待业的青年跟返城知青,都是以万计数的!目前咱们还没放出消息,每天我跟王征两人都不敢出现在办公室,哪里一直都有无数能找到各种关系跟咱们扯上联系的人等着……”
吴涛听到谢威的提议,顿时要哭了。
这几天,听到火柴厂要转变经营方向,招聘固定工人,就有无数人找到关系来找两人。
不管是吴涛还是王征,都不敢到校企办的办公室出现。
“关系户不用理会,咱们现在能给的岗位不多,直接通过公开考试招聘……”
谢威很清楚目前一个工作岗位对普通人的吸引力。
只要是工人干部家庭,谁没点关系?
学校校企办入手火柴厂,火柴厂跟街道办的关系户得照顾,学校干部职工家属得照顾,就连其他一些系统的人,同样不能不照顾。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