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果断地用鼓掌来鼓励贺坤。
“啪~啪~啪……”
“哗~”
“贺主任,加油!”
“加油!”
在吴涛的带头下,全厂职工用力地鼓掌,甚至口中喊着加油。
看着台上的贺坤,朱志和默默摇头。
没压力啊!
“各位好……我,我叫贺坤,14厂电路车间副主任……”
接连深呼吸好几口气,贺坤才再次开口。
看着台下众人期待的目光,强忍着心底的深处那种不曾上台过的恐惧,状态越来越好。
“在之前,我就在想,如果我能担任厂长,首先会对整个厂生产线整改。生产车间从电子管生产设备到大规模集成电路所需的先进设备都在混合使用……很多设备早已老化,严重影响生产质量跟生产效率……”
听到这话,曹忠神色复杂地向旁边的杜启航看去。
为这问题,贺坤堵了他几次,甚至拍过他的办公桌。
他也找过相关领导多次,希望拨款更新设备。
奈何,仪表局没钱。
杜启航如同没发现曹忠的眼神,一声不吭。
“切~哪个厂不是如此?电子管也有生产计划,市场有需求,把设备淘汰,14厂立即就会陷入亏损!”
朱志和不屑地说道。
不了解14厂,他也清楚沪市集成电路整体情况。
很多五十年代的设备依然在发挥作用。
一直很少参与厂里事务的于国峰诧异地看着主席台上的贺坤,这人,跟谢威的路子有些像啊。
难不成是得到了谁的提点?
“其次,厂里依托学校科研力量,培养科研人员对欠缺技术组织攻关,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培养市场营销队伍,主动寻求市场机会,以市场为向导……”
贺坤的状态越来越好。
这时候,他甚至顾不得激动,把心中早就想了无数次的方案全盘托出。
“如果上级主管部门相信我,让我担任厂长,在4月前只要提供80万设备改造经费,以目前厂里的产品,我有信心明年年底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300万利润!为此,我可以立军令状!”
8个月,300万利润!
所有人一片哗然。
“不可能!78年,整个厂只有二十多万的盈利!”
曹忠第一个跳了起来。
贺坤这家伙,完全是在满口跑火车。
只要有80万的设备改造费用,就能从现有基础上提升就能创造几百万的利润,自己跑火车,还彰显自己无能。
作为刚离任的前厂长,哪里能容忍?
“曹厂长,之前我找过您多次,给您分析过我们厂为什么生产质量那么低下……厂里最先进的设备是GK-3型半自动光刻机,而给这台光刻机配套的设备,最新的都是72年生产,只能用于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离子注入机……整个生产线的设备,如果全部提升到GK-3的水平,我们的良品率至少会达到30%以上……”
此刻,贺坤身上早已经看不到之前的那种紧张,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曹忠还想说什么,却被杜启航阻止了。
“各位领导,我敢用我的个人前途、甚至生命来保证,学校不是提出一年的代理期吗?如果达不到,我任由上级处置!”
贺坤索性豁出去了。
“这还争个屁啊!”
朱志和内心哀嚎一声,连上台的勇气都没有:不管是不是吹牛逼,人家敢当着全厂的人、众多领导立军令状,保证8个月创造300万利润!
其他人,谁敢去保证?
“这家伙被谢威附身了?之间还紧张、忐忑,这会儿当着如此多人放下这豪言……”
此刻,于国峰发现,主席台上一脸傲然的贺坤,跟谢威在提出目标的时候,是何其相似!
难不成,上次谢威来这边,贺坤得到了谢威的指点?
越想,于主任越觉得有这样的可能。
“呃,贺坤同志,你先下去休息。”
见整个礼堂里鸦雀无声,傻眼的吴涛赶紧回过神来,“还有哪些同志有竞选厂长职务的,请上台来……”
第110章
没有人再上台。
除非,有人自认为能比贺坤更厉害。
“贺坤这么了解厂里的情况啊……”
杜启航默默叹了口气,扭头看向贺坤。
他还真不知道,贺坤对14厂的问题如此了解,早就有了完善解决方案。
如果之前贺坤向仪表局反应,或许14厂高端集成电路生产质量低得令人发指的问题早就得到了解决?
“哼!现在吹牛,我看他到时候达不到,如何收场!”
曹忠冷哼一声,“80万,即使更换粒子注入机等,产能也提升不了太多,还是得解决质量问题。”
杜启航看了一眼曹忠,没说话。
看来,贺坤之前是给曹忠提过这方案的。
“这竞选还是准备不足,就这样的条件拿出来,让人没了跟他竞争的心思。”
蒋鹏飞见朱志和一脸绝望,没了再争夺厂长的心思,默默叹了口气。
贺坤对生产车间的了解,提出的方案,都让朱志和没法应对。
人家敢当众说出来,不可能只是为了口舌之利。
“原以为还要经过几轮角逐。这样也好,我能早点回去。”
于国峰对贺坤并没有太深印象。
贺坤说出来的解决方案,跟谢威提出来的方案,并不冲突。
谢威是从技术、工艺上提升良品率;更了解生产的贺坤则是从设备上来提升良品率。
双管齐下,或许可以提升更多。
“还有人吗?不竞选厂长,也可以竞选其他岗位……”
吴涛见没人上台,目光扫视一圈大礼堂,开口说到。
没人回答,也没人站起来。
“既然没人再出来竞选,咱就不浪费时间了。厂里各级领导干部,我们将会尽快安排好。散会吧。”
当着市政府、第七工业局、仪表局等领导,这场竞选算得上是虎头蛇尾,可吴涛并不在意。
选出了人就行了。
把众多领导送走后,吴涛、于国峰、覃秋华三人跟贺坤一起进了厂长办公室旁边的小会议室。
“贺厂长,除了党支部书记、财务科科长由学校安排人,其他的领导干部都由你来安排,我们希望厂里能尽快投入生产……”
于国峰开门见山。
他在沪市的时间不短了。
“于主任,您放心,下午我们就开始组织生产……我想问问,关于我提的80万设备采购款的事情……”
贺坤到现在都没底。
整个过程,如同做梦一样。
生产对他来说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是否真的能拿到资金,上级主管单位是否真的能对他放权。
“这几天会有50万的汇款单到账,你可以先从中拿出部分用于关键设备的更换。”
吴涛想了想,开口说道。
原本的70万,都是准备用来投入生产的,结果……
“原本学校没想到厂里生产线是这样的情况,也没人提出要求要升级生产线,80万的技术升级费用,需要等我回去找领导。”
贺坤脸上的期待,肉眼可见地消失。
“贺厂长,80万对于其他单位是一笔巨款,对校企办来说不多。只要在这次的芯片小批量生产过程中表现好,学校投入到14厂这边用于技术升级的,不会只是你要的这80万。”
于国峰提醒贺坤。
“这次采用的新工艺跟新材料。之前吃大锅饭,生产车间不少人根本不在意质量如何。如果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严格一些,质量应该会得到很大提升。”
覃秋华也开口了。
之前是计划订单,只需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完成交付数量就行,生产过程中几乎是不会考虑成本的。
现在不同了。
“成本降低,效益提升,除了新生产线跟先进设备的经费,厂里可以留20%的利润用于干部职工的福利,比如,分配住房等……”
吴涛把谢威给他说的如何调动生产积极性的方案,一股脑地告诉了贺坤。
听得贺坤双眼直放光。
这意味着,校企办会给他这个厂长非常大的权利。
“对了,副厂长人选,可以由朱志和同志担任,他原本在其他厂就是副厂长……至于其他车间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你自己安排……”
吴涛也不知道贺坤是否适合14厂的发展。
他觉得,贺坤至少比自己适合。
至于厂里所有领导干部都让贺坤自己提拔,仅仅是财务科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由学校安排人,这就已经给了贺坤充分的机会。
当初谢威提出来,吴涛觉得有可能厂子脱离校企办的控制。
谢威当时一脸不屑地说道:“厂里管理跟技术分开,技术由学校负担,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团队,如果为了平衡,给厂长配一个不对付的副厂长,你们觉得生产质量跟效率能提升么?”
自己安排的人,才更好使用。
贺坤听完后,没有急着先去安排各部门负责人,而是去车间安排HZ80芯片的生产了。
“厂里的原材料,按照之前预计20%的良品率,大约能生产出30多块的芯片,这些够用吗?”
覃秋华问于国峰。
虽然国内能生产出跟国外差不多的高端芯片,受限于设备、生产工艺等,成本高太多了。
“不够又能如何?学校对芯片的需求很大。目前只要先解决有无,后面再去考虑提升质量以及降低成本的事情。”
于国峰默然。
“也许这次有惊喜也说不定呢!”
吴涛笑着说道,“贺坤不是说生产过程控制严格一些,也能提升一部分的良品率嘛。”
两人看着他,都不吭声。
他们也希望如此。
可……
贺坤从小会议室出来后,就进了生产车间,让人把几个车间工段长以上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召集到车间会议室开会。
“……情况就是如此。只要效益好,咱们完全可以跟其他那些效益好的厂一样,每一名干部职工也能分房子…大家支持我当厂长,咱丑话先说在前面,要是谁再像以前不把质量当回事,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贺坤把吴涛说的各种福利待遇向众人做了介绍。
“厂长,放心吧!之前是上面不重视,咱们即使话更多精力,也落不到什么好……”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