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116章

作者:葫芦村人

  这就可以说明在几十年后汉语编程的处境了。

  原因无他!

  要想真正搞汉语编程,就必须从最基础的硬件开始。

  目前个人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才刚开始起步,谢威又不是一个人搞,背后站着哈工大,甚至整个七机部!

  要不然,谢威都不会动这心思。

  只有从硬件开始,设计各种汉语指令集,从最底层的机器语言开始开发汉语指令,才能真正实现汉语言编程。

  汉语编程,也更符合国人思维。

  出口?

  目前谢威没考虑过。

  国内市场就足够庞大。

  英特尔、微软等有西方政府支持的巨无霸,可不会老老实实按照市场规则竞争。

  谢威接触过汉语编程,对于如何用简洁汉语取代英语指令,倒也不陌生。

  如:if若、end止、begin始、integer整、real实、logical逻、module模、function函等等。

  甚至,谢威还准备后期把汉字偏旁部首拆分,引入各种字母,以此来方便写入数学公式等等。

  “这将会是非常庞大的一个工程!”

  于国峰的原话如此。

  “再庞大的工程,如果不开始,永远都摆在哪里。开始了,就会一点点被缩小,总有一天会完成的……”

  谢威如是回答。

  如果国内科技跟工业基础不这么差,谢威甚至会直接跳过西方国家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集成电路计算机,直接换到量子计算机的赛道上去!

  没办法。

  现在这年代,量子理论都还不完善,谢威一个人搞不出来。

  ······

  红光厂。

  厂长办公室。

  “谢厂长,这是厂里小批量生产出来的电饭煲,经过检测及测试,都符合设计指标。生产质量稳定……”

  徐昌帅拿着一个乳白色塑料外壳的电饭煲跟几张相应的检测报告单,对谢建国介绍目前的情况。

  “许主任,辛苦你们了。”

  谢建国没看检测报告,满脸感激。

  厂里试生产的第一批电饭煲,外壳是已经被整合到红光厂的国营蓉城塑料厂使用ABS工程塑料制造的;内胆由58年给132厂配套建设的国营蓉城铝厂订购的LC9超硬航空铝材,红光厂自己冲压成型。

  其他零配件,基本上都是红光厂自己生产。

  如果不是谢威走前已经做好各种计划,谢建国担任厂长就做准备工作,没有这么快就能小批量生产出来。

  “厂里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生产工艺稳定,质量稳定,徐昌帅等人才能回学校。

  可现在看来,红光厂一点大规模生产的准备工作都没有。

  “麻烦你们再等等。目前厂里出了一些状况,短期内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谢建国一脸歉意。

  他也知道徐昌帅等人早就想回学校了。

  哪怕红光厂每天都是好酒好菜地招待着。

  “关于红峰厂仿制厂里产品的事?你们市里工业局不管?”

  徐昌帅这段时间在蓉城,也听到厂里众人骂红峰厂的人不要脸。

  这种情况,超乎人的想象。

  见谢建国点头,他撇着嘴说道:“他们能仿制没有技术含量的电饭煲跟高压锅,也不可能仿制电饭煲,除非他们能搞到涂层材料。”

  谢建国只是笑笑,没说话。

  心中却是苦涩:一切都应了谢威的预测。准入门槛太低,谁都能仿制。如果电饭煲上市,让人看到巨大的前景,为了利润,即使搞不到涂层材料,仿制的工厂会直接把劣质产品推向市场。

  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红光厂。

  安抚了徐昌帅后,谢建国直接到了工业局找魏国幍。

  “红峰厂生产锑锅跟高压锅的事,胡春林在会议上以都是工业局下属为由支持……电饭煲什么时候投入生产?”

  魏国幍满脸愧意地看着谢建国。

  没得到生产工艺跟技术,红峰厂在胡春林默许下,由罗诚业跟侯永军等人直接找到原材料供应单位得到原材料后,组织人员对红光厂的产品进行仿制。

  红峰厂机床生产技术落后,要搞没有技术含量的锑锅跟高压锅轻而易举。

  短短一个多月,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向市场供应产品。

  甚至,为了获得经销商,红峰厂的产品直接比红光厂低了两成。

  魏国幍在会议上跟胡春林几乎是针锋相对,两人之间的矛盾完全公开。

  可事情依然得不到解决。

  魏国幍这空降的副局长,只是副的!

  “电饭煲等等再推向市场,目前不合适。”

  谢建国知道魏国幍的处境。

  却并不愿意按谢威说的,在有人仿制时就丢掉没技术含量的产品,推出新产品就行。

  任何不愿意花成本从红光厂拿技术跟工艺的厂,都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谢建国已经有了计划,并且正在开始执行。

  “继续下去红光厂会失去所有订单。锑锅跟高压锅都不是计划内的生产,市场上销售不需要工业券。红峰厂为了抢经销商,价格比你们低了两成,产量正在扩大。另外,罗诚业通过胡春林的关系,从银行贷了400万用于扩大生产。”

  魏国幍脸色难看地把刚打听清楚的情况向谢建国介绍。

  红峰厂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头。

  一旦获得市场成功,以后很多单位不会考虑自己寻求市场,只要看到别人什么产品市场行情好,买回来仿制就行!

  饶是魏国幍在会议上几次差点跟胡春林动手,也无法阻止红峰厂仿制的产品进入市场。

  “仿制就仿制呗!就怕他们不扩大规模!”

  谢建国一脸冷笑,旋即转移了话题:“魏局,红光厂的试点,什么个结果?”

  魏国幍脸上瞬间更阴沉。

  声音从牙缝中挤出:“胡春林说红峰厂规模大、技术基础好,我的反对意见没用。目前试点单位暂时搁置……我现在最担心红峰厂在电饭煲上市之初开始仿制……”

  “所以电饭煲现在不会上市。内胆涂层材料生产必须由红光厂掌控才考虑。”

  谢建国摇头。

  “情况你知道……”

  魏国幍看着谢建国,内心生出一股无力感。

  他帮着联系了化工局,化工局的领导很愿意把技术基础差、没有生产的小化工厂丢给工业局。

  奈何,即使已经没了生产计划的小化工厂,也不愿意被红光厂合并。

  选中的几家小厂,不仅要求红光厂把工艺配方交给他们,甚至要求工业局出资给他们升级生产线。

  谁能接受?

  “现在建设化工车间来不及,要不你跟学校联系,从东北运过来生产?”

  魏国幍想着电饭煲内胆涂层材料使用得并不多,提议谢建国让学校从东北运输。

  一吨涂料,都能生产好几个月时间。

  魏国幍现在更清晰地意识到:防粘涂料生产如果不掌握在红光厂手里,供应材料的化工厂不会有任何犹豫就会供应给仿制的红峰厂。

  “目前小批量试生产已经没问题,等我想办法解决了红峰厂这搅屎棍再说其他!”

  魏国幍无法阻止红峰厂仿制,谢建国不意外。

  胡春林支持红峰厂。

  他跟魏国幍的矛盾公开化了。

  “确实应该想办法。你放心去干……只要不是违法乱纪、出卖国家利益,我都给你兜着!”

  魏国幍的意思明显,他在后面撑腰。

  不管谢建国捅出多大的篓子,他都兜着。

  自己不直接跟胡春林闹矛盾,能有很多回转余地。

  “如果我扛不住,在我倒下之前,我会想办法把你调东北去。”

  见谢建国不相信的眼神,魏国幍默默地叹了口气。

  当初许志辉卡谢威介绍信时,魏国幍知道许志辉跟胡春林之间的关系,自己没有站稳脚跟,并没有表现得太主动。

  不是魏国幍不想以许志辉为突破口。

  许志辉虽然不是个东西,却也不是傻子,在派出所没有咬任何人!

  他清楚,不把其他人咬出来,还有人会出面说情。

  “魏局,红光厂的锑锅跟高压锅,准备降价!初步计划,价格降低一半!如果有需要,还会持续降……”

  “他们生产规模更大,成本更低。这降价?”

  魏国幍眉头拧到了一起。

  他无法理解谢建国说出来的降价会如何。

  “不是现在降价,等红峰厂产能扩建投产、电饭煲在广交会上获得出口订单后,红光厂不仅会大规模降价,而且会把生产技术跟工艺免费送给之前找我们的单位……另外,电饭煲的事,我会让人透露给罗诚业……”

  “吸~”

  魏国幍倒吸了一口凉气,惊恐地看着一脸淡然的谢建国。

  老实巴交的谢建国,居然如此阴险!

  直接就给红光厂挖了如此巨大的一个坑!

  红峰厂贷款数百万扩大产能,刚投产,红光厂就直接让价格腰斩,利润近乎于无,红峰厂还能怎么生产?

  连贷款都还不上。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直接开口。”

  突然,魏国幍兴奋起来了。

  破局的机会,就在谢建国这阴险的招数上。

  ······

  红峰厂。

  原本萧条的厂门口,十多辆拉货的军绿色解放汽车在门口马路边排着长长的队。

  跟之前红光厂一样的盛况一样。

  厂长办公室。

  “昨天生产570个锑锅、137个高压锅,今天等货的汽车,增加了4辆……”

  后勤科长侯永军一脸笑容地向厂长罗诚业汇报。

  去红光厂没要到技术,两人不甘心,直接搞了几个红光厂生产的锑锅跟高压锅让厂里技术部攻关,很短时间就摸索出了生产工艺。

  “产能还是不够啊!红光厂现在每天生产锑锅上千,高压锅产量在400以上!每天毛利润上万。咱们规模是红光厂的将近4倍,这点产量……”

  罗诚业一脸不满足。

  原本他只是副厂长,胡春林一手提拔的副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