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港岛开始当世界首富 第727章

作者:我只想安静地睡觉

  章廷让唐恩跟着他一起坐车回去。

  路上的时候,章廷又问起唐恩,关于国内的情况。

  很多都是唐恩从考察报告和考察日记那里已经有。

  当然,许多地方农村的情况,其实和章廷老家那边是差不多的。

  至于那些好一些也就是城镇,但是,许多地方依然是没有电,一到天黑就只能摸黑,或者只能早早睡觉。

  在唐恩看来,也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国内才会出现那么多人偷渡到香江发展。

  包括像当初的章廷。

  回到浅水湾半山别墅。

  章廷和唐恩上到楼上书房。

  “老板,太古那件事真的就那样算了?”听说亚历山大和那些高管都受了伤。

  现在章廷只是把毕烈治送进赤柱。

  在唐恩看来,至少要给太古方面一个深刻教训。

  “我和太古新的董事长施雅迪谈妥了,当然,毕烈治只能作为太古的牺牲品和替罪羊,进到赤柱,怕是没有十五年是出不来了。”

  “那还是便宜太古了。”

  “我们现在和香江总督府已经在赤鱲角修建新的国际机场,太古已经不敢捣乱。至于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我也和太古谈妥了,现在麦理思正在M国谈收购航空公司的事,等到麦理思谈妥,到时我们在香江就正式宣布成立香江第二家航空公司。”

  “我们成立新的航空公司,就是针对太古最核心的产业,只要到时我们航空市场超过太古的国泰,太古相当于折了一个翅膀,剩下太古其他产业,也会被我们慢慢吞噬掉,以后香江四大洋行里面,现在怡和除了怡和母公司,已经失去香江置地和九龙仓,和记国际完全被我们吞掉,也就剩下会德丰和太古。现在我们对太古动手,然后慢慢吃掉太古的市场很份额。最后也就剩下会德丰。”

  至于会德丰?

  章廷还在等待机会。

  这样算下来,到时香江四大洋行,基本上都会被他吞掉。

  “不过,施雅迪要比他大哥施约翰狡猾许多,按照我的猜测,他到时可能会引入华资或者中资。这次,你回去后,多派人注意太古那边。”

  唐恩记下来后。

  章廷和唐恩吃完晚餐。

  唐恩坐车先回去。

  。。。

  1978年12月1日。

  星期五。

  上午的时候。

  马世民和其他华人银行的高管坐火车回到九龙。

  下午的时候。

  和记国际执行总裁韦理和其他高管也坐火车回到九龙。

  剩下其他高管,包括李察信,夏伯殷,钮壁坚等人基本上都是差不多时候回来香江。

  晚上六点。

  浅水湾半山别墅。

  马世民,韦理坐车来了。

  他们回到香江,先回自己公司处理事情,然后再过来见老板。

  现在是晚饭时间。

  章廷和他们先去吃晚餐。

  然后再和他们上到楼上书房。

  马世民先说起国内的情况。

  就单从银行这方面来说,国内的银行业,根本没有一点商业性。

  不过,马世民考察了申城等大城市。

  他觉得申城,羊城这些地方,在香江,甚至海外华侨比较多,如果要在那些城市开了华人银行的分行,还是有市场的。

  就是政策这方面,看看国内是否敢开放了?

  章廷知道像汇沣还是在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国内的,其他更多外资银行应该是在国内加入WTO后才加入的。

  “韦理,那你觉得国内如何?”

  “老板,国内人口很多,城市也很多。但是,就投资这方面来说,我觉得投资风险非常大,我个人认为,暂时不适合在国内投资。”

  韦理是香江的公司医生,他对于那些濒临倒闭的公司,只要是他出手的都能够救过来。但是,他看到国内许多那些濒临倒闭的国企,在他看来还真的没有一丁点的失望。

  这种情况下,韦理觉得,如果银河投资公司以及和记国际往国内方面投资,他是真的不敢想象到时会是如何?

  章廷听到韦理那样说,心中大概清楚那些高管在想什么了。

  “那你觉得银河投资公司和香江总督府合资修建新的国际机场,你觉得如何?”

  这次投资新的国际机场动用上百亿港币。

  韦理已经知道。

  但是,这件事是在他前往国内考察,他才知道的。

  按照他们投资来说,动用上百亿港币,确实是一大笔钱,早期回报率不高,但是后期,他觉得还是可以的。

  毕竟,按照现在香江航空业的发展速度。

  当然,有这上百亿港币,全世界投资哪些行业,回报率应该都不低。

  而他觉得这可能是老板一个战略投资,所以,再多钱也值得。

  “老板,投资新建机场这件事我是赞成的。只是,我也没想到太古敢直接动手伤了亚历山大等人。”

第573章 投资国内的突破口!华潤公司提出在国内合资创办水泥厂!!

  1978年12月2日。

  星期六。

  大清早。

  章廷正常起来散步,除了感觉到外面有些凉外,没有下雨的情况下,还是比较舒服的。

  正在这个时候。

  别墅门口停下一辆车。

  管家张金荣过去,看到那辆车上下来的两人,已经认出他们的身份,正是香江华潤公司总经理张光钭,副总经理张政。

  这两人以前来过这里几次。

  在邀请他们进来后,张光钭问道:“管家,章先生在家吗?”

  “在的,章先生刚刚起来,在散步。”

  两人怕章廷周六日也有自己的事务,所以也就提早过来。

  当然,两人知道在香江拜访别人,至少要提前送上拜访贴,这样主人家也好有时间安排。不过,此次张光钭有些着急,没有提前让人送拜访贴,也就直接过来了。

  张金荣带着两人过去花园那边。

  “章先生,华潤公司那两位负责人来了。”

  华潤公司的负责人?

  那就是张光钭和张政了。

  自1973年的国际糖荒开始,双方多次合作。

  此次,他们过来,怕是又是有其他合作。

  章廷也就走了过去。

  来到花园那里,果然见到是张光钭和张政。

  “章先生,我们来打扰你了。”张光钭说道。

  “哪里,哪里。”章廷笑道。

  在章廷坐下来,和他们在那喝茶。

  等到吃早餐。

  章廷邀请两人去吃早餐。

  吃完早餐。

  再上到楼上书房。

  从1973年开始,这两人几乎是看着章廷在香江商业发展壮大的。当然,前些时间,章廷的银河投资公司和香江总督府合资修建新的香江国际机场这件事,他们也是听说。

  除此之外,也知道章廷派了很多高管前往国内考察,只是,暂时还没有听说章先生和他的公司在国内有哪些项目投资?

  “章先生,我这次来向你告别的。”

  告别?

  张光钭在香江工作多年,特别是出任华潤公司的总经理,而此次向章廷告别,自然也就离开香江,北上回到燕京,重新担任其他职务。

  实际上,他是高升了,而且,这次高升后,职位高了很多。

  当章廷得知张光钭原来是高升回燕京任职,并不惊讶,而是直接说道:“张总经理,那恭喜你高升了。”

  “其实我还是挺喜欢香江的生活和工作的。不过,现在是上面要求,我还是得回去了。”

  他在这个位置上的时间也是很长了。

  如果他不晋升,那么别人自然无法晋升。

  而且,现在老先生很明显是需要懂得外贸业务方面的负责人回去协助他。张光钭在香江那么长时间,对于外贸行业非常熟悉,加上又是一直担任华潤公司总经理,也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

  当然,张光钭很清楚,这些年,多亏了南洋的那些华人富豪的帮忙,更是要多亏章先生这些年的帮忙。

  在1973年,双方第一次合作后,华潤公司很多大宗货物都是在章先生公司的协助下,处理得非常不错。

  “此次我回燕京任职,说不定到时和章先生还有其他合作。而且,我离开香江回燕京后,张政接替我的位置。”

  张政在这个副职很长时间了,现在上司张光钭回燕京,那么空出正职的位置,上面并没有直接派人来,而是让张政出任。

  除了张政已经够资历外,主要是一直和章先生等人打交道,上面自然也放心。

  “那我也得恭喜张副总经理晋升为张总经理。”章廷又说道。

  这三人相互笑了笑。

  张政说道:“章先生,我此次过来,其实是希望和你的公司合作。”

  合作?

  章廷的公司很多。

  不知道香江华潤公司要和他合作什么?

  “张总经理,不知道你想如何合作?”

  “是这样的,现在国内开始对外开放,对于水泥的需求量增加了很多,我知道章先生的青洲英坭是香江最大的水泥生产公司,不但满足了现在香江水泥市场,也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我的想法是希望和章先生的青洲英坭合资,然后在鹏城等地修建一座合资水泥厂,主要是面对国内水泥市场的。”

  “当然,国内水泥市场定单方面,我们华潤公司合作的对象很多,主要都是国企等为主。但是,华潤公司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管理,希望能够这方面合作,双方获利。”

  这一下让章廷还真的有些惊讶。

  他记得李加成当年收购了青洲英坭,其后在1979年的时候是和国内一家国企合作修建水泥厂。

  不过,现在青洲英坭早已落入到章廷的手中。

  这些年,青洲英坭利用和记国际,宇宙航运集团相结合的优势,大量青洲英坭生产的水泥出口到南洋,欧洲,甚至美洲等地。

  青洲英坭质量得到保证,另外又有和记国际在海外港口和开拓的市场,再加上宇宙航运的渠道下,销量相比起当初收购青洲英坭的出口量涨了十倍不止。

  当然,章廷知道,还有一个更大的水泥市场。

  那正是国内。

  接下来,只要国内开始大开发,大搞基建,无论是地产业,修桥,修路,修铁路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