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只想安静地睡觉
所以他拒绝承认,也从来不重视良好的管理对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性,“公司的一切可说是他一人做完。”
益和集团是典型的华人传统家族企业管理,即拥有权和管理权合一。
陈氏家族企业初期是兄弟班,战后第二代也加入管理层,陈家在新马的家属成员约有二百余人,企业上下布满子弟兵。
这个家族企业是以从事树胶加工、装配以及进出口贸易为主的益和有限公司为中心的企业集团。
益和的股权大部分为陈氏家族所拥有,所有者包括陈六使儿女、侄儿,陈六使夫人和家族控制的子公司,没有庞大及复杂的管理架构,实行中央集权家长式的管理法。
在董事名单中,除陈文确和陈六使因辈分高及拥有最多股份而名列董事外,其余第二代的永和、永进及永裕都是不到五百股的小股东。
陈六使把各房的人才纳入家族企业的权力中心,是要做到各房在董事部都有代表权,以减少各房的利益矛盾。
益和公司的董事部是整个集团的最高决策机构,而决策大权又集中在两位元老陈文确和陈六使身上。
陈文确虽为董事董事长,但专门负责胶厂及胶园业务。
陈六使为最高决策人兼主管和执行者。
树胶行情变动很大,为了最先知道行情,他总是亲接电话,即时处理买卖交易事宜。
陈永裕是第四房的独生子,被六使内定为其继承人。
他在陈家第二代成员中受教育程度最高,曾留学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考获结构工程学硕士学位。
二战一结束,即回来担任益和经理。
陈六使大权在握,事无巨细,从决策到管理到执行都亲自动手,从不懂得授权,虽也有意识地培养接班人,却不让接班人将企业组织、管理和营业方针进行现代化转型,使接班人、家族股东及高级管理层萌生去意,转向外面发展各自的事业,陈永裕后来也转而发展自己的事业。
因为他认为益和在将来难保树胶出口贸易的领袖地位,更谈不上继续发展。
虽然益和公司管理制度逐渐僵化,未能对新马独立后由殖民地经济转型到独立自主的新经济制度,做出快速的反应。
陈六使走了之后,陈家内部更是已经分散了。
现在陈家虽然还在掌控益和树胶公司,但是,早已大不如前了。
很明显,陈家的二代,甚至三代都不如陈六使兄弟。
章廷知道,在和新佳坡李家谈南洋大学的时候,他是要准备先见见陈六使的家人。
如今,陈六使的第八子和第九子已经上门来见他。
第385章 章廷和陈家人谈迁南洋大学到香江!
云顶高原。
丽园酒店。
陈六使的八公子陈永新,九公子陈永森在见到陈建超,得知章爵士想见见他们的时候,这两人也就立刻着身前来这里见章爵士。
先不管其他,凭借现在章爵士在香江商业的地位和影响力,谁不想单独见见他呢?
章廷得知这两人已经在酒店大厅,他亲自从楼上下来。
当看到这两位陈家第八子和第九子,现在看起来也就是四十岁左右,甚至还要年轻一些。陈六使一生多位夫人,儿女更是十多个,如今这两人分别排在第八和第九,说明还是比较靠后的。
两人第一眼见到章爵士,也是很惊讶。
虽然两人早已在报纸上见到多次关于章爵士的照片,如今见到真人的时候,发现远比想象中还要年轻。
“哪位是陈永新先生?”
“章爵士,你好,是我。”陈永新站出来。
章廷看到这两人的年纪应该是差不多,最多可能也就隔一年而已。
章廷和两人相互打招呼。
然后到他楼上的豪华套房的客厅喝茶聊天。
一开始,这两人当然不知道章爵士要见他们到底是什么原因,但是,两人知道,章爵士刚刚来到大马的时候,他就替面粉大王王以伦家人讨回了一个公道,虽然没有能够完全查清楚,但是,这也算是为去年死去的王以伦一个交道了。
“陈永新先生,陈永森先生,听说你们父亲陈六使以前在南洋的生意做得非常之大,甚至一度被称为南洋树胶大王。”
“章爵士,其实我父亲在树胶方面还算不上是南洋树胶大王。”
不过,陈六使和三哥陈文确,通过在树胶方面倒是赚了不少钱,然后在60年代开始调动资金,到马来亚投资工业,先后投资于大石洋灰厂、马来亚纸品厂、合众纸厂等。
此外,益和也投资于旅馆和建筑业。
期间,陈六使担任怡保大石洋灰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厂是当时全马规模最大的洋灰厂,产品销售新马,还打进国际市场。
而益和集团有下列公司,益和、协和、集和、华益、宜昌、陈永裕工程、联合建筑、亚洲保险、亚洲人寿保险、大石洋灰厂、马来亚纸品厂、合众纸厂等。
算下来公司也不少。
不过,在陈六使走了之后,已经分散了。
当然,这些公司全部加起来,怕是也很难和章廷收购的一家洋行相比。
陈永新和陈永森在那谈起家族生意的情况。
很明显,相比起从外面了解到的,如今从他们兄弟俩那里了解到更清楚。
实际上,现在陈家这些生意很多已经衰落了。
归根到底,陈六使生前都是他一个人在掌管公司,还是细无巨细。
虽然一开始是想培养陈永裕,但是,一直到陈六使离开这个世界前,都没有放权,最终陈永裕也开始发展自己的公司。
也正是因为那样,反而错过让陈家继续发展壮大的机会。
这一点上,陈六使的情况,其实和章廷前世那个包裕刚有些相似。
那个世界的包裕刚也是包揽环球航运集团的大权,虽然有培养苏海芠和吴光政,但是,因为他没有儿子的关系,最终,只能让包家一分为四。
而陈六使的儿子倒是不少,一开始也想培养一个继承人,以继承和继续管理庞大的陈家那些公司。
但是,可能是老一辈的思想和传统在做怪,却不让接班人将企业组织、管理和营业方针进行现代化转型,使接班人、家族股东及高级管理层萌生去意,转向外面发展各自的事业,陈永裕后来也转而发展自己的事业。
这种情况下,其实陈六使错过了很关键的机会。
在章廷看来,这里面有不少教训值得他学习的。
那就是该放权还是要放权,而且,要虚心学习欧美那种现代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来管理一家公司。
这样在二代方面,即使能力比不上一代,那么也不至于让公司那么快分散,或者衰落下去。
这一点上,章廷觉得他前世的时候,李加成在这方面要比香江许多华资做得都要好。
因为李加成早早就认识到单凭他一个人是很难管理越来越庞大的公司,也就是说传统那些管理公司的经验还是行不通,最终还是要引入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
所以,后来李加成身边基本上都是白人高管或者华人高管来替他分担管理公司。
但是,很明显,陈六使生前的时候,不要说用外人了,甚至连自己的那些儿女,家族成员,都不一定会交给他们来打理。
这两兄弟在那说,章廷在那听。
“如此看来,你们陈家现在已经很分散了。”
“是的,章爵士,我们陈家,包括三伯那里,家族成员非常至多,已经有两百多人,父亲离开前,其实基本上也已经分好这些家族公司。如今,我们在新佳坡,大马,印泥,暹罗,甚至菲律滨都有家族成员。”
章廷前世的时候,很明显,南洋这边最出名的华商应该就是郭鹤年,林梧彤,还有暹罗那边的谢家的正大集团,以及持有红牛公司的许书表家族。
除此之外,还有也就是暹罗盘谷银行的陈弼臣家族等等。
但是,陈六使家族也基本上早已很少听说了。
即使是那样,因为南洋大学的关系,陈六使知名度还是很高。
一开始,陈家两兄弟看到章爵士问起他们家族生意和现在的情况,还以为是对他们家族生意感兴趣。
他们倒是觉得,如果能够和章爵士合作做生意也是很不错。
却是没想到,章廷想到的并不是那些,而是陈六使一生的商业经历,反而给章廷一些不错的教训和经验。
“其实,我最佩服你们父亲的,是他生前创办的南洋大学。”
南洋大学?
两兄弟相互看了一眼。
他们没想到,刚刚章爵士还在问他们家族生意,现在又问起南洋大学的事。
当然,创办南洋大学,确实是陈六使生前最引以为傲的事。
毕竟,陈家庚回厦门创办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而陈六使留在南洋,则是号召创办了南洋大学。
但是,现在南洋大学的情况,这两兄弟非常清楚的。
“章爵士,这些年,华文和华语学校一直遭到南洋的国家打压,包括新佳坡,怕是现在除了大马,暹罗还保留一些华文华语的学校外,连同新佳坡都存在不了。至于我父亲最引入为傲创办的南洋大学,这些年遭到新佳坡李家的打压,可以说一直是我父亲生前的心病,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都无法解决。”
章廷已经从陈建超提前收集到那些资料,已经非常清楚,现在不仅仅是整个南洋在打压华人的经济,华人的文化,华人的教育,甚至连华语都在打压,目的自然很清楚,南洋的国家不希望这些华人群体崛起。
至于新佳坡就更是要向欧美靠近,即使是华人最多的国家,打压华语也是最严重的。
“说说你们知道的情况。”
陈永新和陈永森兄弟直接在那说了起来。
陈家庚为首的一些华人华侨,还是回了国内。
而像陈六使一部份华人华侨则是留在南洋,特别是陈六使已经开始把大马当成自己的故乡。
高丽战后,新马华校数目逐年增加。
1950年新佳坡共有华校301间,学生74053人,教师1949人。
马来亚1951年有华校1261间,学生221050人,教师5981人。
很明显,华校中学毕业生要升大学,以及中学教师来源,成为极大问题。
因为当时新马只有一所英文大学,马来亚大学,而国内的关系,要去升学或者国内教师南来,几乎都不可能。
因此创办一间华人大学,是现实的需要。
不过,从成立南洋大学,一开始就遭到大马土著的打压。
再到后来,虽然南洋大学还是在新佳坡成立,但是很快也遭到李家的打压。
“那些年,不知道南洋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留了多少血,目的也都是为了保留我父亲那种正统的华语大学,但是,他们不允许。”陈永新在那说道。
他还是太清楚了。
从陈六使提出和创办南洋大学开始,对方许多精力都放在这大学上,本来想着为南洋培养更多的华人人才。
但是,无论是早期的Y国人,还是后来的土著,到新佳坡李家,几乎无不是打压,因为他们不希望这样的土壤存在于南洋。
再加上,整个南洋,在这个时代,环境各方面非常复杂。
除了受到国内影响,还有来自M国,苏连,甚至欧洲国家的影响。
即使南洋的华人是最富有的,但是,在政治地位方面,却是最低的。
。。。
这两兄弟在那说了很多。
很明显,都是带着血和泪的。
“如果有一天,你们觉得南洋大学会不会消失?”章廷问道。
会不会消失?
这是必然的。
这两兄弟,或者说陈家人,还有最早创办南洋大学的那些校董,股东,他们都看得出,即使李家人是华人又如何,打压得更厉害。
许多南洋大学的老师,教授都直接吓跑了。
即使剩下的,现在也是艰难维持。
按照这种情况,两兄弟觉得,南洋大学怕是存在不了多长时间。
而且,黄丽松校长,还有薛守生校长都先后离开新佳坡的南洋大学回香江了。
很明显,按照现在的情况,怕是新佳坡李家直接派自己的人去接管南洋大学,等过渡到一段时间,也就让这一家属于华人的南洋大学彻底消失了。
“我已经听说李家准备派李照铭去接管南洋了。”陈永新无奈说道。
这个李照铭正是李家负责教育方面的负责人,李家派对方过去,目的自然很明确。
这让章廷想到,历史上,李家也是通过派范佑安去接管胡家的虎豹公司的。
很明显,一个是经济,一个教育。
上一篇: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下一篇:从婴儿开始无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