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97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快到公司时,

  徐小雪看了看隔壁的京城德农公司,员工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忙个不停。

  不由有念了念,“谁有958,今年准发家。”

  近来,离开鲁省后,她又先后跑了豫省,徽省等黄淮海玉米主产区。

  如今又回到了京城,期间从经销商口中,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这句顺口溜。

  这是这两年种子市场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从去年开始,市场上的郑单958就一直供不应求。

  一个种子托起一家企业。

  拥有郑单958授权的几家公司都赚了个盆满钵满,大大小小的经销商也都分得了一杯羹。

  虽然她也看到了很多其它优异品种,比如给她留下了较深印象的天玉1号,以及先锋系列杂交种。

  还有一些老品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品种,以及鲜食玉米品种。

  纷纷活跃在玉米种子市场上。

  但这是郑单958的时代。

  推广区域从黄淮海、东华北,再到西北春玉米区,已成为豫、冀、鲁等省区的主栽品种。

  而且它的‘星途’还处在黄金时期。

  她有预感,

  郑单958今年的种植面积很可能会超过6000万亩!

  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单个玉米品种种植面积能上千万亩的,比大熊猫都还稀有。

  国内去年的玉米种植面积才3亿多亩啊!

  郑单958占全国播种面积的近五分之一。

  徐小雪在种业周刊已经工作三四年了,恰好亲眼见证了郑单958的崛起。

  那时国内玉米种业连续多年的老大都还是登海种业。

  登海公司老板本人选育的登海11号、登海9号,那时还在市场上大把大把的捞金。

  但从2001年问世之初,郑单958就引起了激烈的品种权争夺战!

  经过几轮竞价,最终由四家公司联手叫出了1500万元的天价!

  2002年时,郑单958就对登海发起了挑战。

  2003年,一举完成超越!

  如今,更是在市场上快速推进,挤兑得登海、沙洲等国内玉米种业的品牌企业痛不欲生。

  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量明显萎缩,难以立足。

  登海公司的盈利更是惨遭逆转,陷入了亏损!

  先锋公司也不行啊!

  徐小雪不无自豪的想着。

  一粒种子寄家国!

  一个强势品种的出现改变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命运,

  还有整个国家的农业布局。

  ‘懒玉米’迎来了它的时代!

  徐小雪手中的笔洋洋洒洒的挥洒着,文章浑然天成!

  感谢订阅!

第134章 去河西(兄弟伙些,求订阅!)

  (PS:45、46两章调整了下单价:天玉1号,70元/公斤;先玉335,60元/公斤;郑单958,6-9元/公斤。)——

  徐小雪端坐在桌前,卯足了劲儿,似要把稿纸写透。

  县城、乡镇、农村里的所见所闻,一点点的浮现。

  繁忙的种子门市,嘈杂的农贸市场,流动的巡回车,以及农民购种时笃定、忐忑、憧憬的神情。

  她最喜欢两件事,一是走南闯北,二是把生活中的世界搬到纸上来。

  她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却阴差阳错的成了记者。

  然而,

  她却格外的喜欢这份工作。

  不拘泥于固定的工作环境,可以在乡村、城市来回的切换。

  就像一匹野性十足的烈马,驰骋在自家的草原里。

  写了一会儿,文章的内容就从期盼丰收的农民身上,转移到了玉米种子身上。

  她思索着,分析着各个玉米品种的优缺点。

  传统的玉米良种很多,

  如农大108,新世纪之前就已经畅销国内,但维权之举却让这个很有生命力的品种陷入了库存积压的泥潭。

  除此之外,登海种业的登海9号、掖单13,莱西市的西玉3号,硕秋等玉米良种,也有不错的市场份额。

  最后,便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主栽品种:郑单958和金海5号等。

  想了想,

  她还是咬牙将天玉1号和先玉335写了上去。

  品种很多,也各有特色,农民的选择面很广。

  但玉米种业的竞争也很激烈,价格战频频爆发,很多厂家早已无利可图。

  唯独天玉1号和先玉335的定价,让她十分的不解。

  每公斤高达六七十元的售价,比传统的品牌良种高出数倍。

  谁给你的勇气啊?

  真的有人愿意买单吗?

  想着鲁省老大爷指名点姓的要买天玉1号,她又困惑了。

  关于天玉1号和先玉335的部分,还是如实写吧!

  临近下班时,徐小雪才拖拖拉拉的将稿子修改好。

  按她对主编的了解,提前写好稿子完全没用,指定会让你反复的修改。

  最后大概率还会选中第一版。

  与其无休止的修改,还不如趁机休息休息,在外跑了那么久,身体也挺疲惫的。

  敲门,进门。

  徐小雪将写好的稿子放在了桌子上。

  主编徐平是名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接过稿子后看了会儿,露出了笑容。

  “小雪,你做事还是这么的让人满意,黄淮海主要的玉米产区都被伱跑遍了吧。”

  “苏北那块还没去。”

  徐平夸赞道:“很了不起了。你说你一个女孩子,咋老喜欢往乡下跑呢。”

  “偏僻地区不仅农民行事粗鲁,还有风险。”

  徐小雪嘟了嘟嘴,“有超哥呢,那么重的摄像机扛着跟玩似的,对付三五人,还是不在话下的。”

  “行了,行了。”

  “你妈老打电话,抱怨我没给你休息时间,给你放段时间假,休息休息,出去散散心。”

  “我明天在家歇一天就成。”

  徐平笑着说道:“一天哪够,你也老大不小了,该谈朋友了,德农公司的小老板张扬最近隔三岔五的来找你呢!”

  好啊!

  老狐狸,终于露出尾巴了吧!

  “不去,我和他合不来。”

  “张扬挺好的啊,家境良好,还在国外留过学,德农公司也是郑单958最大的经营商,你们应该有话题啊。”

  徐小雪双手抱拳搓了搓,绣眉一别,“我怕我一拳把他打死!”

  徐平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他这侄女,二十五六了,正该结婚的年龄,却喜欢四处奔波。

  头疼!

  徐小雪挎着背包刚走出了大楼,迎面就走来一男子,温文尔雅。

  男子手里捧着一束黄色的郁金香,搭配着白色紫罗兰,点点绿意点缀,甚是好看。

  “小雪,送你的花。我来接你下班,晚上带你去家新开的西餐厅,还不错哦。”

  纯洁干净的白色系花束惊艳了徐小雪一瞬,广场上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一辆大奔安静的停在路边。

  但她还是不着痕迹的和男子错开,身手敏捷的上了一辆红色的轿车。

  “小雪,张扬挺好的啊,温和儒雅,内在修养也好,家里还有钱。”

  “张扬,张扬,一点也不张扬!一股子阴柔之气。”

  “哪阴柔了?”

  “你喜欢让给你,反正不是我的菜,老娘要找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

  顿了顿,

  徐小雪想到了家里的父母,就这么在家里呆着,铁定少不了幺蛾子。

  花式催婚,见过没?

  得跑远点儿!

  “不行,放假了,我得出去旅游,散散心。”

  “去哪儿啊?”

  徐小雪想了想,黄淮海、华北、东北的玉米产区都去过了,唯独玉米制种的黄金区还没去过。

  刚好也足够远。

  “西北吧,顺道去河西走廊看看玉米制种。”

  “啊,才回来,又要跑那么远?”女子的眼角却带着欣喜。

  她从徐小雪口中知道张扬是德农公司的小老板。

  京城德农公司至今成立两年半,可去年就实现了销售收入2.8亿元,税后净利润超5000万。

  当她知道张扬在追求徐小雪时,充满了不解和嫉妒……

  张扬尴尬的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想将花束随手丢进垃圾桶时,一个小女孩走了过来。

  “哥哥,可以将花送我吗?”

  张扬笑了笑,“好看吗?”

  “特别漂亮,特别喜欢,我想把她送给妈妈。”

  “送给你了。”

  张扬快步离去,他确实对徐小雪一见倾心,但也分的清轻重。

  德农公司虽然靠着郑单958,硕秋等玉米良种,在国内市场上抢尽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