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4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而且他们最大的作用是后续的用地和规划审批、项目申报以及规避一些地方上的潜在风险,背着农业部的名头,很多事都能方便不少。”

  “给了多少设计费?”向天山好奇问道。

  “合同签订的是1000万,目前付了200万的预付款。”

  看郭阳不像开玩笑的样子,向天山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伱就不怕后续资金链紧张,可能你还没撑到盈利,企业就自己先倒下了,这1000万在关键时刻可是真能救命的。”

  向天山不由想到了辉煌种业的困境,项目开始时便大搞基础建设,导致现在流动性紧缺,经营面临困难。

  “我对‘苜禾1号’有信心,只需要撑过头两年,苜禾1号就能完成制种扩繁,到时候就能布满这20万亩荒滩。”

  “那你至少前两年都是纯投入了。”

  郭阳无所谓的笑了笑,道:“早就做好了这个准备。”

  “这20万亩盐碱滩计划投资多少?”

  郭阳有点懵,“你不知道?联系你的人没给你说过?”

  “没有,他只给我说有个老板想改良盐碱地种牧草,急需用人,工资给得高,我就同意先了解了解。”

  恐怕工资给得高才是吸引你的主要因素吧,郭阳在心里想着。

  “目前改良盐碱地和后续的牧草种植加工总投资是5亿元,另外还准备了5个亿进军种业。”

  向天山不可置信的看着郭阳,“5亿?”

  看到郭阳确信的眼神,向天山悠悠的说道:“你说的让我自己开工资还作数不?”

  郭阳开怀的笑了起来,看到向天山这幅毫不掩饰自己爱财的模样,觉得这老头也颇为可爱。

  “你先说说你的方案。”

  向天山思考了起来,但郭阳轻描淡写说出5亿的神情却时不时的在他脑海里荡来荡去。

  老板很有钱啊,而且也似乎不热衷于短期内盈利,但会不会他是在吹牛呢……

  工资该要多少呢?

  郭阳也没再打扰向天山。

  而是看着车窗外广袤辽阔的盐碱滩,想着要是把这些荒寂的土地都变成了青草依依的大草原。

  那该能获得多少自然能量,又能解析出多少农机碎片啊。

  过了一会儿,向天山才向郭阳问道:“郭总,你对盐碱地改良的预算是多少钱每亩?”

  郭阳沉吟了下,“给政府报的要高些,但我的心里预算是不超过1500元/亩,而且越低越好。”

  “对前两年紫花苜蓿的产量也不做要求?”

  ‘苜禾1号’只有100斤的原原种,还没完成扩繁制种,所以这20万盐碱滩改良出来只能种普通的紫花苜蓿,出苗率和长势肯定都不会太好。

  郭阳对此也没抱多大希望,于是笑着笑道:“只对盐碱地改良的效果有要求,盐碱度必须要下降,生态环境也要有明显的改善。”

  只要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了,他积累自然能量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

  向天山在心中默默地估算了下,“郭总,如果按照你的要求,这片盐碱滩如果由我来负责,成本至少能控制在800元/亩以下。”

  郭阳感到一阵诧异,很好奇向天山是怎么算的。

  “治理盐碱地的方案无非就是垫换客土、扫盐结皮、铺沙压碱、挖碱窟窿;同时加强田间渠系建设,减少渠系渗漏;挖排阴沟排碱,通过排水使土壤脱盐。”

  “费用主要就是渠道修筑、土地整理工程、机械和人工费,这些加起来不会超过700元/亩,加上管理成本绝对不会超过800。”

  “如果追求更好的出苗效果和持续性,可以考虑施腐熟的粪肥、覆盖地膜和滴灌设施等。”

  “并且在这两年的过程中,不打算采收的紫花苜蓿至少可以翻耕2-3次用作绿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保墒保肥能力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土壤盐碱度。”

  郭阳快速的在心里换算了下,成本800元/亩,但他是准备将工程外包出去,算作900元/亩。

  盐碱地的工程治理费用就是1.8亿元。

  再预计两年的苜蓿种植管理费用,每年每亩算200元,两年就是0.8亿。

  满打满算这两年改良20万亩盐碱地的成本也不会超过3亿元。

  剩下的钱除了建设青贮饲料加工厂外,完全还有余力建一座奶牛场。

  种子商店里可是还有份精品奶牛种质基因没用叻。

  等奶牛场建成,就形成了从牧草育种制种、种植和饲料加工、奶牛养殖的产业链条。

  唯一差的就只有牛奶加工和销售了。

  总的来说,他对向天山还是挺满意的,而且现在亟需有人进来组织盐碱地治理事宜。

  政府部门虽说也给他推荐了不少人,但多是一些内业人员,他想再等一等再来看。

  项目前期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一些杂事有张伟暂时兼任就完全足够了。

  郭阳玩笑似的说道:“向总,准备给自己开多少工资啊?”

  张伟也竖起来耳朵听起来。

  反倒向天山这时有点羞涩,支支吾吾的,想了又想,才从嘴里憋出一个数字:“8…8000元?”

  郭阳看着他扭捏的姿态,实在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看他这模样,向天山慌了,忙说道:“要不5000也行,但每个月得按时发工资。”

  闻言,郭阳神色却严肃了起来,他想到了前世的两个同学。

  一个学农的班级,全班42个人,最后却只有三个人选择了从事农业。

  一个是他,选择了自己单干。

  另外两个同学进了种植企业,不仅工作累、环境差、待遇也不高,更是常常面临拖欠工资、项目烂尾、老板跑路……

  其中一个同学六年换了五家公司,烂尾了三个项目,好在最后顺利考公上了岸……

  另外一个同学被某A股退市企业拖欠了14个月工资,最后在项目烂尾前夕精准离职并拿到了钱,

  但转身又被拖欠了一年工资,这次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农林牧渔业在各大招聘网站的平均待遇更是常年垫底,地位稳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向天山的模样让他想到了这一行的艰难,年年都是一号文件,却迟迟难见起色。

  “老向,工资说好了你定就是你定,8000一分不少,而且肯定按时发,另外吃住路费全包。”

  “盐碱地改良项目我就交给你了。”

  向天山激动的握住了郭阳伸出来的手。

  郭阳看他这模样,好奇的问道:“辉煌种业拖欠了你们几个月工资?”

  “五个月了。”

  “那这个公司不行啊。”

  “公司还可以,项目也是好项目,就是前期成本没控制好,投资方也迟迟看不到效益,不太愿意继续注资了。”向天山忍不住辩解道。

  “你说,辉煌的人好挖过来不?”

  感谢大佬们的打赏!!!

第36章 挖人和收购

  听到郭阳想挖辉煌种业的人,向天山顿时来了劲,他可是还记得此前辉煌的总经理说他古板迂腐不知变通呢。

  如果他带人把辉煌的技术人员都挖走……

  那感觉,光是想想都很带劲。

  向天山胸有成竹的说道:“都拖欠了5个月工资,这时候肯定是一挖一个准,尤其是有三个技术员,刚参加工作就是由我带着。”

  “那你就联系他们,让他们来苜禾农业上班,工资给他们上浮……30%?”

  “对了,辉煌的薪资水平怎么样?”郭阳连忙问道。

  “他们这种刚毕业的技术员入职工资是一个月1200元,工作了两年半,涨了300元。”向天山语气有点不自然。

  好家伙,工资水平这么低的吗!

  难怪向天山自己谈薪资的时候愿意一下子从8000每月自降到5000元每月。

  敢情这老家伙也是漫天要价,不过他并不在乎。

  这时候正是缺兵少将的时候,不付出真金白银怎么快速组建团队呢。

  “他们是什么专业的?”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只不过是大专农校出来的。”向天山跟着说道。

  郭阳点了点头,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完全对口的转业,学的也多是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种子病理、遗传育种等课程。

  不像老向是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跨行过来的。

  这三个老向带的技术员理论知识没问题,而且有两年半的工作经验。

  郭阳思考着该给他们多少工资合适。

  老向的薪酬待遇是个意外,而且这个薪资给到老向,虽然偏高,但也不算太离谱。

  后面的技术员他并不打算给太高的工资,主要还是要给未来多留些上涨空间。

  但又想到这是九泉,全国重要的种子基地,随着众多国内国外企业的入驻,种子生产技术员未来可能会短缺一段时间。

  片刻后,郭阳才做出决定。

  “我给他们开2200元每月的工资,老向你回头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过来,只不过他们也得先到盐碱地改良项目上来上班。”

  2200元的工资虽然还赶不上沿海很多城市的平均工资,但在2002年的陇省绝对算是高工资了。

  而且这比郭阳给张伟的待遇刚好低一点,也让一直注意着两人谈话的张伟松了口气。

  向天山笑着说道:“没问题,我肯定能把他们三个给带过来,都是好小伙子。”

  解决了技术员的问题,郭阳想到苜禾公司目前还是空架子,刚好辉煌公司目前正陷入经营困境。

  这时候不紧着趁火打劫,还等什么呢?

  “老向,辉煌种业还有哪些人管理能力比较强,有没有推荐的。”

  向天山头靠在汽车后座上,犹豫了半响后才说道:“要说辉煌管理能力最强的,肯定得是他们现在的总经理吴峰,其次便是生产部的经理段海涛,然后还有一些经验丰富的技术主管。”

  “除此之外,我稍微熟悉点的就是财务经理了,不过这人你就不要想了,那是总部公司派来的人。”

  看他这神情,郭阳好奇道:“和他们某些人不对付?”

  “他们老说我古板迂腐,我就是不能喝酒,我有什么错?”

  “而且伱要是想把他们也挖过来,那你还不如直接把辉煌收购了。”

  听到这话,郭阳顿时感觉到灵感炸裂。

  收购?

  后世的跨国农业巨头,都是靠着一步步的收购实现了业务的扩张。

  远的华夏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不说,近期的德国克拉斯也在忙着收购法国雷诺进军拖拉机行业。

  他前段时间在德国还听余洪海说过,怎么就没有想到收购呢?

  而且,后续进入农机行业,也完全可以采用收购的方式,他正愁花钱太慢。

  “辉煌种业现在有哪些主要的资产呢?”郭阳迫不及待的打听着。

  向天山愣住了,他就是那么随口一说,咋感觉郭阳还当真了呢。

  但如果真能成功收购,似乎对苜禾没坏处?

  只是可能对他不太友好。

  想了片刻,向天山才介绍起来辉煌种业。

  辉煌种业成立于2000年,背后的投资方是来自川省蓉城的大地投资集团,一家房地产背景的企业。

  总共在九泉投资2000万,建设了近20000亩的种子田,年产各类草坪和牧草种子1000吨。

  建成牧草、草坪草种清选加工厂一座,并且从加拿大成套引进了一套草种清选加工设备,年清选加工能力可达到5000吨。

  除此之外,辉煌种业和华夏农大、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有许多合作,也承担了很多的国家攻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