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25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想了会儿,郭阳看到了瞿阳和谢时杰手上的文件,接了过来。

  关于粮油加工厂投资,以及并购的资金支付文件。

  事急从权,嘉禾也要特事特办,稍微看了下,就唰唰唰的签了。

  郭阳问道:“大豆收储怎么样了?”

  瞿阳说道:“黄淮海地区已经走入尾声了,除了自有仓库,还和很多商超签了仓储协议。”

  “收购价格1.5~1.85元之间,按现在的局势,每加工一吨大豆亏损额增加到了900元以上。”

  一吨亏损900元,以嘉禾粮油设计的大豆日产能2万吨,全力运转,每天要亏损1800万元以上,但同时全能也能消耗掉730万吨大豆。

  以普通大豆的亩产算,能覆盖50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以天豆1号算,则能覆盖3000~4000万亩种植面积。

  而全国近几年的大豆播种面积在1.2亿~1.4亿亩,嘉禾能占据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

  九三粮油也占据三分之一。

  其余企业再占三分之一。

  这个比例差不多刚好合适,但前提是其余企业面对亏损,敢于有勇气开工。

  郭阳在心里算了算,随后笑道:“一天亏损1800万元,你们觉得抗得住不?”

  谢时杰和瞿阳也笑了起来,在集团的战略会议上,大多数高层同意进入玉米、小麦和水稻加工领域。

  唯独认为加工国产大豆是自杀式袭击,事实上直到现在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至少嘉禾的政治背景更深厚了。

  账也有的算,天豆1号明年初就能大规模铺开,扣除掉建厂时间,工厂运营时间刚好一年左右。

  “抗肯定抗得住。”

  谢时杰说道:“苜禾农牧除了种子款的85亿元,第二茬苜蓿出口也已经在陆续回款。

  40万亩苜蓿第一茬出口了10万吨,大概有3亿元,第二茬也出口了8万吨约2亿多元,第三茬也在筹备刈割。

  同时,新的苜禾1号种子也即将收获了。”

  瞿阳也是信心满满的模样,开口道:“天禾同样资金充沛,天玉1号、天麦1号、天豆1号,蔬菜种子,今年的累计销售额刚刚突破60亿元。”

  即使早就知道了这个数字,几人也略微恍惚了神。

  再加上丰凯农机,全王生物,以及蒸蒸日上的河西乳业,嘉禾今年的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是势在必得。

  也许真要和新希望集团一决雌雄了。

  苜禾和天禾的利润也极其的高,未来两三年内也都将维持高增长的局面。

  郭阳说道:“还有些好消息,银行降低了嘉禾的贷款利率,大豆种植、收购、加工、出口等配套性优惠政策文件也出了,再加上全产业链运营,实际上亏损会比预计的少。”

  瞿阳和谢时杰也跟着笑了笑,嘉禾的大投资项目很多,青禾、全王、河西、沙海,以及集团总部都还需要持续投资。

  所以贷款是必须的,农业贷款的利率本来就低,再度下降,这都是上层释放的善意。

  事实上,农业部制定政策时,就曾咨询了嘉禾的意见。

  能参与这种标准层面的决策,嘉禾的地位一目了然。

  眼看着要到晚上10点,日落月升,但嘉禾集团留下来加班的人不在少数。

  郭阳也只能从福利层面进行补偿。

  这段时间,他也是保持长期加班的状态,晚上11点睡,早上五六点起,一天工作占了大部分时间。

  这也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忙完后,几人到食堂吃了点夜宵,谢时杰突然说道:

  “老板,我报考了光华管理学院的MBA,考试已经通过了,下半年空点可能要经常去上课。”

  郭阳嘴里啃黄瓜的动作不由愣了愣,瞿阳和跟来的一众团队也讶异的看着谢时杰。

  平时工作这么忙了,你还有时间用来学习?

  想了想,郭阳扭头看向一旁的宁小婧,道:“给我也报一个,其他人有意向也可以报,我的飞机可以坐好几个人,到时轮流去补充能量。”

  有人问:“老板,报长江商学院可不可以呢?”

  郭阳笑道:“都可以,只要是去学习,集团一贯都支持,就算你考上了哈佛商学院,我同样批假。”

  也许是受了新推出的领导人发展计划刺激,嘉禾的领导层学习的欲望很强烈。

  郭阳认为这是好事。

  现有的人才储备还不足以应付国际上的复杂局势。

  …

  与此同时,在嘉禾低调而又迅速的展开了对粮食加工领域的布局时,国内关于大豆的议论却并没有停止。

  甚至还因为四大粮商的疯狂投资设厂和兼并引发了新的热潮。

  六月的某一天,

  邦吉集团的全球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威瑟尔公开表示看好华夏的大豆压榨市场。

  阿尔伯特称:“华夏生猪和肉鸡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豆粕,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使华夏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未来10年,华夏大豆进口量在现有基础上预计还将增加6000多万吨,这比阿根廷大豆的产量还要多。”

  邦吉也拿出了真金白银的行动。

  其甚至绕过政策审查,设立‘壳公司’,曲线入华建大豆加工厂。

  经过国内专业的记者调查,一栋工厂办公楼上竖立着明晃晃的牌子:振华油脂。

  通讯录上也是振华油脂。

  然而就是这么一家带有民族气息名称的企业,工厂里却出现了许多外国人的身影。

  事实上,振华油脂就是邦吉偷偷在国内成立的第四家油脂加工厂。

  其以魔都一家投资机构的名义新建该工厂,规避掉外资审查,然后邦吉以租赁经营的名义入手。

  而在苏省官方公布的关于振华油脂的资料中,丝毫没有邦吉的身影。

  但振华油脂的名义投资方却发生了不为人注意的变化。

  其背后的投资方也始终默不作声,无疑又将事情推向了更高潮。

  “振华油脂?这名字取得还真是博大精深啊!”

  “明眼人都知道有内鬼。”

  “专家不是说大豆压榨产能严重过剩吗?怎么外资还在大肆建厂?来,出来走两步呢!”

  “我记得发改委农经司某位官员还说过:大豆的问题不是很大,要不要也出来走两步?”

  “完蛋了,以后都是转基因豆油了。”

  …

  种种舆论一浪又一浪的。

  各地方媒体关于本土大豆投资的报道,被淹没在了这种浪潮下。

  这时,农业部的官员也被折磨得不厌其烦,你发改委留下的摊子,却要我来收尾。

  但却不得不有所响应。

  很快,官媒农民日报、新华等也公布了一批国内企业的大豆投资,以及一系列的政策。

  其中嘉禾集团一连串的投资名单,走入了国人的眼帘。

  改良更新品种;

  建立大豆种植基地;

  土地规模化经营;

  投资大豆加工厂;

  产业链上下游互动;

  期货市场规避风险。

  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部,嘉禾的布局覆盖了全国各个区域。

  国产大豆有望收复失地!

  人们细数了其投资金额,一长串的数字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懂行的一算,按目前的产能设计,加工一天亏损1800万元的数字就在社会各界盛传。

  “嘉禾集团这是拿命在填国产大豆的坑啊!”

  “嘉禾明显是被迫顶出来的,一个好好的企业,最后不会被某些人折腾跨掉吧!”

  “我宣布,嘉禾才是国产大豆最后的守望者!”

  “只是嘉禾集团要如何才能守住国产大豆最后的堡垒?”

  “买嘉禾的食用油呗!”

  “真正的民族品牌!”

  “我决定了,以后只吃嘉禾的食用油。”

  嘉禾粮油还没上线,就受到了社会公众的热捧,纷纷期盼着嘉禾食用油上线。

  媒体也涌向了九泉,只是嘉禾保持了一贯的低调,郭阳也没有露面。

  而在期货市场上,受嘉禾集团的影响,黄大豆一号的9月和11月合约也开始走强。

  只是按这种亏损方式,外界纷纷都在猜测嘉禾集团能坚持多久?

  嘉禾集团又要如何带领国产大豆实现突围?

  酒泉,郭阳和谢时杰,严群等人正在商量制种基地,以及新的盐碱地改良项目。

  已经7月份了,金塔草场在9月收割了最后一茬后,就要翻耕休耕,明年轮作制种玉米。

  新的盐碱地改良项目也已经确定,依旧是在酒泉,现在唯一需要确认的是要拿多大的面积。

  20万亩,30万亩,甚至是50万亩?

  正各抒己见时,露出光滑白皙大腿的宁小婧匆匆敲门走了进来。

  “老板,刘翔打破世界记录了!”

第248章 西北水从哪来

  讨论的声音戛然而止。

  郭阳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问道:“什么时候的消息?”

  宁小婧说道:“刚刚,最多两三分钟前!瑞士洛桑大奖赛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了世界记录!”

  宁小婧的语速飞快,平时极为伶俐利索,但这时因为兴奋,语气里不由自主的就带有了颤动。

  谢时杰也同样极为的兴奋,整个人都忍不住崩了起来。

  唯有郭阳和严群稍微好些。

  郭阳压住心中的激动,拿出手机,拨通了纪卓文的电话。

  手机铃声一直嘟嘟的响着,却一直没有被接通,这时,办公室外也隐约传来了员工激动兴奋的怒吼声。

  也不知等了多久,郭阳的耐心差点被磨没了。

  手机里才传来了嘈杂的声音,时不时还能听到纪卓文和其它人的大吼声。

  直到这时,郭阳悬着的心才算是平稳了下来。

  河西乳业已经动起来了。

  纪卓文的声音也很快跟着传来,“老板,网络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大屏幕的电子广告早已设计好,正在设计细节,最多一个小时新广告就会出现在公众面前。”

  郭阳轻松的笑了笑,说道:“好,做得好,你先忙吧,明天刘翔归国,你去接机。”

  “好。”纪卓文又说道:“后天刘翔生日,我可以约一下给他庆生,老板你要不要来?”

  郭阳笑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