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04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从沙漠戈壁到热带雨林、从世界屋脊到三江平原……

  为此丢掉生命的先驱很多很多。

  所以,郭阳同样和毕强提了完善人才队伍体系和保障激励机制。

  培育出来的优异种子,公司不论是转让,还是自行开发,育种团队都能获得一次性或者终生奖励。

  到晚间时,郭阳取了种子,准备回去,搂了搂毕强的肩膀。

  “也许不用一辈子,二十年也用不了,只要你在,嘉禾对育种研发的投入只会多,不会少。”

  郭阳再度回头,“也许几年后,嘉禾的研发投入也能达到甚至超过跨国种企。”

  毕强笑了笑,“那你得可劲儿的赚钱了。”

  大型跨国种企的研发费用一般占营收的10%以上,比如先锋公司,05年的研发费用就是百亿元级别。

  “你就看我表演吧。”

  郭阳大笑着走了出去。

  天禾现在有钱了,全面提升育种能力也是应有之举。

  种子商店一是有自然能量需求,二是解除了高等级种子的消费限制以后,自然是以培育高等级种质为主。

  基层的种子就交给毕强。

  风沙还在刮。

  郭阳回到办公室时,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点,不过瞿阳还在等着他。

  “老板,辽省后续的良种补贴,天玉1号享受不到了。”

  “皖北和吉省,目前也有这种趋势。”

  “郑单958还遭到了限价影响。”

  郭阳讶然的看着他,“地方保护势力?”

  瞿阳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郭阳却笑了起来。

  “还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正是时候啊!”

第231章 疲倦

  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瞿阳疑惑了,没有良种补贴,就意味着农户得全额支付种子费。

  再加上限价措施,这套组合拳可以说是很恶心了。

  但老板这样说,肯定又是有别的见解,想着一直以来公司的战略规划都没出个差错,反而被打脸的人不少。

  瞿阳也不好胡乱猜测,试探着说道:“从终端价格上来说,肯定是不利因素。”

  郭阳笑了笑,推开办公室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辽省那边是什么情况?”

  “县农业局和种子管理站一起通知的,市县的良种补贴优先支持本地种企。”

  “具体是哪些企业?”

  “辽省是东亚和丹玉种业。”

  “吉省的平安种业和徽省的丰乐种业应该也在背后推动这事,估计其余地方也会很快跟进。”

  瞿阳并没有郭阳那么乐观,各地都在搞地方保护,天禾种业因为销售火爆,躲过了这波冲击。

  但明年呢?

  在利益面前,这些人是绝对做的出来的。

  “丰乐种业也参与了?”

  郭阳感叹道:“还真是精彩。”

  丰乐种业是曾经的种业第一股,西瓜种子曾占据国内40%的市场份额。

  在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却被爆出了业绩造假。

  从1997年开始,上shi8年,造假6年,虚构了上亿元的营收和利润。

  还有很多虚假工程,比如说是把钱投向种质资源库工程建设,实际上是账上的钱没了,工程也不存在。

  最终ZJH责令其整改,并处以60万元罚款,草草了事。

  瞿阳说:“天禾要不要跟进?”

  “为什么要跟进,完全没必要管。”

  天玉1号的目标市场是全国,除了农业部每年会公布一下推荐的良种名单,区县是完全可以不鸟你的。

  郭阳沉着的分析道:

  “对于东亚种业来说,在良种补贴和本地市场下功夫,就是把上限堵死了,相当于自掘坟墓。”

  “至于限价销售,对天玉影响更小了,但却是给同样立足于全国市场的登海、德农、屯玉几家给挖了个坑。”

  瞿阳感觉心中的某根弦似乎被拨动了。

  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你东亚和丹玉可以争取良种补贴,保护本地市场,那我丰乐自然也可以封锁皖北市场。

  都是大平原,谁怕谁啊!

  本来大企业挤压,就让市场空间环境极度窒息。

  现在有人带头让各区县的良种补贴又专注于补贴当地种企。

  让市场越发艰难。

  其它在各自地区有影响力的小种企,肯定也会陆续跟进,都是在当地混的,谁没有点关系。

  这样一来整个市场就更乱了。

  那受伤的是谁呢?

  各种大品种!

  比如郑单958、天玉1号、先玉335、登海系列。

  但细想之下,天玉1号对农民的增收效果太强了,一亩多收大几百斤玉米,懂行的农户还是会买天玉1号。

  反而是大量铺货的郑单958,以及其它老牌品种,这次可能要苦不堪言。

  库存积压是一方面。

  更严重的是引发大规模退货。

  德农、登海、屯玉等等,经销商可是现款拿货,根据销售价格再进行返利的模式。

  但现在卖都卖不出去,瞿阳预感有好戏看了。

  想了一会儿,瞿阳通透了,心里的那点阴霾一消而散。

  瞿阳不由的称赞道:“老板,你这大局观越来越强了,这么快就能反应过来。”

  “哈哈哈……”

  郭阳大笑了起来,其实这次能这么快想通,也是无心之举。

  因为天禾刚好有新的举措。

  现在小型种企和地方种企拼死挣扎,大型种企也很快会难受。

  这样的格局至少会持续一两年。

  而这就是天禾一统玉米市场的最好机会。

  郭阳说道:“在职分红计划得抓紧了,早点宣布下去,今年的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提高。”

  “其它种企就任他们斗去,天禾今年玉米市场上只需做好两件事。”

  “打假和服务,明年就坐收渔翁之里。”

  瞿阳再度惊讶了,“所以老板你是早就猜到了会有这一遭吗?”

  郭阳摇了摇头,“不。”

  “我也没料到有人会想到动良种补贴,还是东亚种业,确实很让人意外。”

  瞿阳意有所指的说道:“应该是有‘能人’给他们支招,打假可是种业峰会后就一直没动静了。”

  种业峰会+良种补贴,郭阳很容易的就想到了李娟。

  “这事我来处理,你们把业务做好就行。”

  “另外,除了高薪激励外,基层技服销售人员也要经常进行专业培训。”

  “员工关怀也要做好。”

  瞿阳趁着老板心情好,问出了一直以来的疑问。

  “公司为什么要对员工这么好?”

  这年代向嘉禾这样如此注重基层员工福利的企业不能说没有,但绝对凤毛麟角了。

  瞿阳长期在全国各地跑,国内的的一些公司和黑工厂老板,为了压榨员工,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因为形象太恶劣,只能通过欺骗的手段招人,然后把人关起来。

  郭阳也沉默了片刻。

  他这段时间学了些管理学知识,员工关怀既是一种企业文化,也是带有目的的管理手段。

  “对员工好还需要理由吗?”

  瞿阳摸不透老板的想法,这个回答哄哄小孩子还行,老板不想细说,他干脆说起了另一件事。

  “各地多了很多农资连锁店,产能扩张很快,供销社同样也加快了布局。”

  “德农农资也走出了鲁省,在黄淮海平原陆续开了几百家加盟店,但其它地方袁文武想暂缓一两年。”

  郭阳挑了挑眉,德农农资超市是惠农网物流配送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它这一拖,可就影响到全局了。

  “怎么回事?”

  “新开的店服务水平跟不上,另外农民都有赊账购买的习惯,灵活性不够,竞争不过个体农资店和流动农资商。”

  “售后技术指导和促销活动策划等方面也有所欠缺,农民的消费体验并不好。”

  事情确实有点麻烦,总体来说还是人才储备力量不够。

  郭阳揉了揉脑门,感觉有点发胀,这一天要思考的事情真不少。

  缓了一会儿。

  “那就慢下来吧,先把服务水平提起来。”

  “同时也关注其它农资店的扩张,有支撑不住的看看有没有捡漏的机会。”

  惠农网的上线时间还得拖,或者进行区域性试点。

  农资连锁的经营情况确实很复杂,区域情况各异,难以统一管理。

  郭阳印象中,后世各地农贸市场的农资店还是以供销社为主。

  许多农资连锁店昙花一现后不知所踪,还有些苦苦支撑亦是冷暖自知,成功范例并不多见。

  既然其它农资店重视产能扩张,忽视服务建设。

  那天禾就反着来,天禾的高利润也能支撑这么做。

  服务意识到位,努力才是旺季。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捋清楚了思路,郭阳有点疲惫的说道:“还有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