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98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还是那个熟悉的空间,冰冷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种子袋。

  这些都是郭阳陆续的转移进来的,用于平时试验的样品。

  其中绝大部分又以毕强收集的野生种子资源为主。

  野生种的抗性确实会更稀有一些。

  “303点自然能量。”郭阳有点讶然,上次是多少来着。

  256点?

  平均每个月增长41点,这次也差不多刚好过去了一个月,增长了47点。

  春天到了,大地绿了,连种子商店也要发情了?

  万物复苏的季节,不论是苜蓿,还是沙漠里的梭梭,抑或是草原,头上都开始带了点绿。

  自然能量积累的速度也加快了。

  好像也很合理。

第226章 实习生返校

  自然能量有303点,这自然又是一个好消息。

  意味着能培育更多的种子。

  天禾的品种和品类,以及储备都还太少,不符合大公司的气质。

  所以,郭阳早就准备着培育新种子了。

  目前上次就确定了第一个育种目标:西北地区,适应盐碱贫瘠干旱的饲用玉米种子。

  等级要求也不高,高于20点的蓝色种子就行。

  这就还剩下不少的自然能量。

  肯定也是以储备种子为主,这是没得说的,至于领域,郭阳也想好了。

  肯定得有蔬菜种子。

  靠,郭阳得承认,在种业周刊上,徐小雪以‘微弱的声音’来形容天禾蔬菜种子,有点刺激到他了。

  国内的蔬菜种业市场目前在120亿元左右,大概占全世界市场的12%左右。

  2004年,天禾靠着赤红1号和天椒1号,蔬菜种子销售额就达到了7000万元。

  2005年,因为市场局面打开,以及提价的因素,辣甜椒完成制种约400吨,销售额达到了3.5亿元。

  同年,郭阳又培育了超级红芯、菜心、花菜、番茄四个品种。

  但都是05年才开始正式推广,销售额有限。

  算下来,天禾的蔬菜种业份额占到了国内市场的3%左右。

  这两年,国内的小企业套牌国外种子,也抢回了不少市场份额,不过外资仍能占到八成以上。

  这么一想,郭阳也觉得天禾在蔬菜领域发出的声音确实有些许微弱。

  所以,蔬菜种子肯定得有,还不能少,也少不了。

  蔬菜可是个超级大品类。

  常见的种类都有上百种,加上不常见的,以及各种分支,具体有多少种,应该还没有人完整的统计过。

  这方面的种子资源也还不过。

  此外,还有花卉种子,和蔬菜种子皆是九泉的制种支柱产业,在九泉有25万亩的制种基地。

  然而,几乎全部是为欧美种子代繁的种子业务,也是沙洲种业的核心业务之一。

  只是花卉的种类就更多了。

  想了一会儿,为了方便省事,郭阳计划随便培育几个白色等级种子。

  0~20点自然能量,随机进行培育,1点,2点,3点也都能接受。

  本就是丰富种子库的。

  除了蔬菜花卉,就是剩余的两大主粮领域了:小麦和水稻。

  天麦1号是高筋面粉,产量适中,下一个育种目标就是高产高抗性的小麦。

  天稻22号是常规稻种,而非杂交稻,产量一般,对水质和土质要求高,但口感和品质极优。

  目前经过在南繁的加代繁殖,也已在小范围内进行推广种植了。

  而这次郭阳的育种目标,则是耐盐碱水稻,也就是俗称的‘海水稻’。

  配合滨海正在进行的盐碱地改良,与苜禾1号进行轮作,也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区域性玉米+蔬菜花卉+高产高抗小麦+海水稻。

  这就是接下来的育种方向。

  有了,郭阳看着种子商店空间货架上的种子样品,这还只是一部分,天禾的种质资源库还有。

  已经培育了好几次种子。

  郭阳也总结了不少经验,结合转基因的育种思路,他也可以将种子的特性也就是基因先筛选出来备用。

  再根据育种目标,挑选个合适的进行配种,成功率和效率不一定提升。

  但这样,就可以记录和积攒一大批配对的组合。

  等自然能量够了,

  育种?

  不,我是批发种子。

  ——

  在郭阳忙着收集优质基因时,各大高校也陆续进入了春招的季节。

  与后世的每年千万大学生毕业相比,这时候的大学生规模要小很多。

  学历贬值没那么严重。

  但也没那么金贵了。

  一些老师和学者同样在指责如今的大学教育质量下降,只为了学生有‘更好的出路’。

  “工匠专能,罕能称大。”

  “大学教育已经失去了风格,学生出去都一样,如同流水线上生产的标准件。”

  学校也在反复和学生强调就业形势严峻。

  大四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面对复杂的社会,会像刚从一间小屋子走出来的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

  …

  西北农林。

  某栋男生宿舍楼内,寂静的走廊上还透着幽冷的气息。

  一道人影从楼梯口走上来,打破了这种寂静,走廊的灯光也亮了起来。

  男子走进宿舍。

  不一会儿,就传出来了询问声。

  “听说你找到工作了?”

  “一个月挣多少啊?”

  “五六百有吧,现在找工作难,有个活干就不错了。”

  声音并不小,在这空旷着的大四楼层内,就仿佛惊弓之鸟。

  左右两边、对面的宿舍里,钻出来几个穿着棉拖鞋,蓬头垢面的汉子。

  熟练的走进宿舍。

  一男子盘着双腿坐在上下床上,戴着眼镜,好奇的盯着刚回来正在换鞋的舍友。

  “何奇,你还是去那劳什子天禾种业?意向协议签了?”

  小何,原名何奇,种子工程专业的大四毕业生,在天禾实习了几个月,原本白皙的皮肤现在黑不溜秋的。

  “签了。”何奇换上了棉鞋,随口说道,他觉得天禾种业还不错。

  “一个月挣多少啊?”

  “不可能真五六百啊!。”

  小何依然自顾自的忙着,他平时就和室友的交流很少,不然也不可能一个人出去找工作。

  “应该是了,种企工资都不高,刚去有五六百就算是不错的了。”

  宿舍里顿时就传来了憋笑,坐在床上的男子说:

  “五六百也还不赖嘛,你看我每天在学校外面兼职做家教,一个月累死累活的才挣一千多。”

  “没事啊,你这个轻松还有晋升空间呢,不像我这个这么累,但我也挺知足。”

  “哪天你混不下去了,也可以来找我。”

  何奇摇了摇头,“不用。”

  “啊?”

  “都这时候了,还呈啥强啊!”

  其余人也附和道。

  “转行吧,这行是没前途的。”

  “知道为什么四大天坑专业没有农吗?因为生化环材加起来=农。”

  “就是啊,你还有助学贷款要还呢。”

  “晒得这么黑。”

  “哥们,五百块钱你就签了,去厂里打螺丝半个月也不只四五百块吧。”

  “我准备去大城市了,我高中同学,华夏农大的,他们那儿去当大学生村官,一个月给2500元。”

  “沿海工资也高吧,听说都是两三千元起步。”

  “急攻心切,你看我,1000以下的活,我看都不看一眼,要不然对不起我这十几年来的寒窗苦读。”

  “年轻人必须得有什么?啊,宽阔的眼界,伱那活别干啊,何奇!”

  何奇笑了笑,说:“我没说我一个月挣五六百啊!”

  “那挣多少?”

  “不可能连五六百都没有吧。”

  “赶紧的,重新找,双选会这马上就开始了。”

  何奇性子慢吞吞的,原本因为家庭原因,性子稍微有些怯弱。

  不过,跟着那彪悍的小师姐呆了几个月,终归还是有所改变。

  他嘀咕道:“一个月有1200元呢。”

  “多少?”

  “一千二?”坐在床上的男子顿时就不淡定了,他那家教兼职也就是说说而已啊。

  “双休。”

  “还双休?”

  何奇点了点头,“年底还有年终奖,制种产量达到目标了,还有提成奖励。”

  “你没有骗我吧,双休还1200元?还有年终奖。”

  “你在哪找的?你别被骗了,我跟你说现在那骗子可多了,给你说的天花乱坠的,到时候不一定给你卖到哪儿去了。”

  “咋年轻人得稳重,多挑挑,多捡捡,你不能说看到条件好了,双休工资高了,你就去了,是不是?”

  何奇给自己倒了杯温水,说道:“我去年就去实习了,这都几个月了,这还能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