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85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冬季本应该是送奶的淡季,但河西乳业的鲜奶配送订单量却反常的暴增。

  尤其是在九泉附近,几乎是翻了个倍,祁连山有机奶依然是限量供应。

  但现在有替代的河西有机奶了,压抑的市场需求一下子释放了出来。

  郭阳看着奶站的配送员,三四十岁的样子。

  简单的交流后,查看了一番工作记录情况,郭阳接着从兜里摸出三个红包。

  “辛苦了,新年快乐。”

  邱军和刘奎夫妇都有点愕然,大晚上的还有红包拿吗?

  几人忙不迭的接过。

  “谢谢,谢谢!”

  “老板新年快乐!”

  望着离去的年轻身影,几人由衷的感谢,元旦假日,不只是他们在加班,公司领导层也同样没有休息。

  红包邱军已经打开看了,100块,完全就是意外惊喜。

  另一边,

  郭阳和纪卓文上了车,空调开着,顿时就感觉温暖了不少。

  “质量管控都没问题,回去休息吧。”

  和他一起的除了罗修,就是河西九泉工厂负责质量安全的经理。

  至于其它高管,则是分散在各地进行质量安全和节日慰问。

  河西的新品虽然才刚上市,从终端的销售表现来看,业绩预计差不了。

  尤其和液态奶,无论是鲜奶配送,抑或着盒装的纯牛奶和有机奶,走货的速度都挺快。

  至于大半夜的检查质量和慰问员工,除了质量问题确实重要外,也是他对集团高层的一次试探。

  基本上每个人都被他安排了考察任务。

  同时他也做了些适当的安排,郭阳要求也不高,只要真去看了,就没事。

  但如果要是躺在床上睡大觉,或者是在哪儿花天酒地。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走人。

  ……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1月份已过了大半。

  完婚过后,谢时杰独自开车去公司上班,他感觉自己沉稳了不少。

  但想着最新的任职通知,谢时杰仍然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

  不自觉的就大声喊了出来。

  “努力!奋斗!”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啊!啊!”

  喊出来后,谢时杰又莫名的觉得羞耻,尴尬的脚趾仿佛能把底盘抠出个洞。

  不一会儿,到了公司,他径直的去找老板报道,进门时,老板还在专心的处理工作。

  敲了敲门。

  “老板,我回来了。”

  郭阳抬头一看,随后又放下手中的文件,笑道:“不是让你多休息一两天吗?”

  “嘿嘿,你一块大饼直接砸我脸上来了,我可不得抓紧接住。”

  “行吧,既然回来了,那就赶紧把苜禾的生产工作抓起来。”

  “好,那我先忙去了。”

  郭阳颔首同意,这半个月时间,河西乳业的业绩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事后的统计数据显示,元旦当天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一千万元,元旦过后也稳定在了日销千万元的级别。

  势头很火。

  同样火的还有苜禾1号,随着政策的发酵,沿海流转盐碱地的势头也开始爆发。

  大大小小的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已增加到了四五百个,已确定的面积就已超过了400万亩。

  种子订单销售额超过了50亿!

  还有天禾种业,天玉1号的2亿斤种子也已全部完成了预订,预计的销售额同样在50亿元以上!

  而且已经收了12个多亿的种子预付款,集团现在不缺钱。

  百亿营收企业!

  国内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

  嘉禾集团的所有员工都很振奋很高兴,畅想着年底丰厚的年终奖。

  在谢时杰的婚礼上,郭阳甚至感觉到很多高管都已经迷失了自我。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希望集团,10年分合,浪费了太多时间。”

  “嘉禾赶超希望集团指日可待!”

  听到这样的言论,许多人振臂应和,只有郭阳一个人感觉很恐惧。

  当晚,他就拉着核心团队到郊区封闭讨论嘉禾的未来。

  在会上,郭阳演讲的核心内容是:宁可死在改革的路上,也不要死在成功的基因里。

  他说,现在公司里的有些人,即使拿着望远镜也看不到对手。

  看似庞大的嘉禾内部却千疮百孔,就像是一个漏水的葫芦。

  嘉禾火热的局势被郭阳浇上了一盆寒冷刺骨的冰水。

  他不只是说,还行动了起来,突出一个决策果断。

  结合考察已久的名单,郭阳对嘉禾内部进行了改革。

  也就是大换血。

  尸位素餐的中高层管理层,或者严重中饱私囊之辈,被他毫不留情的给清理了出去。

  平庸之辈要么接受调岗,要么直接辞退。

  有阵痛,就有新生,许多人都得到了提拔。

  一批表现优异的中坚骨干,得到了升职加薪的机会。

  同时高层也做了大调整。

  比如说谢时杰担任苜禾的副总经理,负责全面的管理业务,同时还兼任青禾农业的总经理。

  瞿阳则担任天禾的总经理,以及嘉禾集团的副总裁。

  集团总部也做了些调整,职能精简,由组织人事部、集团办公室、财务部、法务部、投资发展部、种子事务部、土地事务部组成。

  聚焦在战略投资、风险管控和监管、统筹服务三个大的方面。

  此外,郭阳自己除了嘉禾集团总裁外,还兼任了苜禾的总经理。

  由于高管的人员变动很大,一下子空出了很大岗位,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员,很多人只能身兼多职。

  手法很粗糙。

  郭阳却觉得很有必要动一动,再不变,就成了老太太裹脚步,问题越来越严重。

  阵痛是难免的,但识时务者为俊杰。

  国际竞争在呼唤行业巨人,嘉禾的产业链上下打通前景无可限量,种业、牧草和农机的三年运作也积累了后备人才。

  那么,不妨及时潇洒转身,将身上的毒瘤趁早割掉,早点与国际产业接轨。

  郭阳甚至想过学习希望集团,回归主业,也就是说,除了苜禾农牧和天禾种业,其余的公司全部边缘化处理。

  或者干脆卖了?

  丰凯农机、河西乳业、全王生物这些都是优良资产,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但卖是不可能卖的。

  多元化的发展的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有资金有技术未必能迅速成为行业主导,专业化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

  就像河西乳业一样,产品的确是好,但在快消品的市场营销端就是比不过伊利和蒙牛。

  河西乳业的奥运营销出来后,两家公司就贼不要脸的开始蹭概念、打擦边球。

  联合体育总局和Y视5套推出趣味运动综艺;

  打出了“激情2008,现在出发”、“奔向京城”等极具诱导性的口号;

  甚至还使用了类似奥运5环的图案。

  面对这一切,河西却只能像个乖乖学生一样去投诉举报。

  另外,

  现在嘉禾的企业业务界限变得很模糊,种子、农机、牧草、牛奶等等业务,比如买苜禾1号种子,却先找上天禾。

  顾客群的细分也引来更加专业化的竞争者。

  同时逐渐复杂化的供应链战略不仅引起了供应链上的竞争,而且还引起了公司间的竞争。

  比如苜禾和天禾都陷入了种子加工产能不足的境地,同时找上了产能超负荷的丰凯农机,丰凯扩建的生产基地也在火热朝天的施工。

  为了争夺先后的问题,两家兄弟单位甚至有反目成仇的趋势。

  余洪海多次打电话来请示该如何做,郭阳也难以抉择,原本他是想优先苜禾的。

  但玉米春播在即,蔬菜的温室育苗有的甚至已经在开展了。

  拢共交了十几亿预付款的经销商,把天禾催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分散各地的营销人员随时在给工厂打电话。

  思前想后,从布局上来说,如果几家公司都能经营良好。

  集团内部将形成一个强大的互补,技术和产品都不缺,就差一个优秀的管理体系。

  郭阳急切的盼着一个天降猛男,一个可能还不够,得多来几个。

  同时,郭阳也决定抽时间给自己充充电,报考个MBA之类的管理学习班。

第215章 改革后的顺畅

  临近年关。

  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嘉禾集团却发生了剧烈的震荡,高管频频出走,有的还反过来指责起了公司的混乱。

  引来外界的窥视。

  这个在今年做出了巨大业绩突破的农牧集团,似乎人心不齐。

  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郭阳一一组织了各个中高层团队谈话,聊起了家常,说起了公司对员工的规划,谈起了来年的在职分红计划。

  分红涉及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与核心骨干。

  只有分红权,但不用出资,而且是按岗位设定,不是按人来设定。

  为了便于操作,激励周期暂定为一年。

  分红的执行条件是公司达成预期利润目标,若激励周期目标未达成,该激励周期则不执行在职分红激励。

  郭阳的这番谈话,算是给中高层团队吃了颗定心丸。

  各个公司的利润目标计划也开始测算了起来。

  张掖,天禾种业的分厂里。

  尹小兵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风光的一天。

  2002年底,因忍受不了国企的官僚作风,内部山头林立,再加上上升无望,还要被调到张掖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