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76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而刘翔结束训练后,也第一时间联系了教练和负责饮食结构的营养师。

  提出了在餐饮结构中加入祁连山鲜牛奶的想法,这多少引起了一些好奇。

  另一边。

  郭阳回到了华东工厂,除了进一步了解工厂情况,还去了周边的牧场进行考察,比如崇明岛和徽省黄山等地。

  酷暑时节虽然过去,但奶业价格战依然如火如荼,并延伸到牛奶生产、供应环节。

  白糖等奶业原料价格不断飞涨,乳企只能压低鲜奶收购价,最低的每公斤鲜奶已经降到1.5元。

  做个对比,小麦的收购价已经上涨到了七八毛,相当于一斤小麦可以换一斤鲜牛奶。

  甚至还比不上一瓶水的价格。

  同时,奶牛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和麦皮都分别上涨了400元/吨。

  奶牛不止是吃不上优质牧草,现在想吃点好点的饲料都得看主人的钱包够不够厚。

  奶农惨不忍睹。

  奶企也同样不好过,利润率已经降到了5%,比面粉加工的刀片利润还薄。

  面对危机,其余各大乳企也纷纷开始进入转型期。

  因为再打价格战,真就扛不住了。

  蒙牛打出了草原游的促销牌来招揽生意,光明则是搞起了了“百人法国浪漫7日游”等大型推广活动。

  Y利奥运赞助商的争夺失利,也在私下谋划着新的营销。

  而河西乳业呢,除了陇省本地和小部分市场能维持高额利润外,其余市场也都是在盈亏线徘徊。

  一是去年苜禾的牧草主要用于出口了,储备不够。

  二是价格虽然维持住了,但销量不够,产能上不去,亟需一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来带动品牌知名度。

  ……

  11月14日,周一,下午。

  郭阳和罗修出现在嘉峪关机场,还有两天,就是和奥委会的赞助签约仪式。

  纪卓文就留在了魔都,稍作休整后会和刘翔一起去京城,在那里和各大夺冠热门队伍完成代言签约。

  即将入冬的九泉,还没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但却先迎来了漫天沙尘。

  汽车行驶在公路上,能见度不足100米。

  郭阳也没了去嘉禾戈壁顺道看看建设进度的心思。

  九泉是沙漠与戈壁交错的城市,生态环境脆弱,但因为倾力打造生态航天城等缘故。

  也能看到胡杨挺立,洪流婆娑,大雁筑巢,仙鹤翩飞……

  如不是亲眼所见,你可能想不到在戈壁大漠深处,隐藏着一座风景优美的绿色航天城。

  遗憾的是,郭阳此次回来,刚好遇上风沙。

  长达1600公里的风沙线,绿洲面积仅占市国土面积的0.77%。

  有风沙也正常。

  来接两人的是老宋,郭阳原来的司机,也是本地人,对本地的发展也十分在意。

  “肃州和金塔有四户种天玉1号的农民,获得了全国种粮大户的称号,年纯收入超过了5万元。”

  “神州6号载人飞行安全返航,来九泉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好多人找我打听,想订购配送祁连山鲜奶。”

  “九泉的生态移民项目又有进展了,10月底有1500多人在肃州清水河沿线安家落户。”

  老宋一点点的说着城市的变化,以往跟着老板到处跑,少了陪家人的时间,也关注不到这些。

  现如今留在了九泉,虽然没有以前风光,但也算稳定。

  郭阳也笑呵呵的和其聊着,在外奔波了一个月,回来后也有种亲切感。

  九泉的变化更多是九泉人的努力,当然,嘉禾也做出了些贡献。

  苜禾农牧进驻金塔改良盐碱地后,要了很多沟渠、农田整治政策支持。

  当地也借助相关的农业综合开发、河水节水灌溉、通乡公路等项目,筹集了资金。

  对生活在风沙前线的民众进行生态移民,已经持续了几次。

  因为农业的特殊性,苜禾农牧和天禾种业给地方提供的税收都很少。

  等明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增值税这块可以说是约等于零。

  但嘉禾买下了戈壁,还有工业用地提供的收入,以及最重要的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

  未来,河西乳业也是潜在的纳税大户。

  闲聊了一阵,就进了城,有防护林的阻挡,城里的风沙少了些。

  罗修带着行李先回了公司买下的独栋别墅,除了保镖外,他也兼任生活秘书。

  郭阳则是直接去公司。

  坐落在肃州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里,嘉禾的总部丝毫不起眼,从外面看,就像是座普通的厂房。

  在这座园区里,有美利坚加州番茄制品公司、沙洲种业、先锋种业等100来个项目。

  2005年,园区企业完成产值约17亿元,嘉禾旗下的天禾和河西乳业就占了10亿出头。

  其它公司合计贡献的产值约6.5亿元,纳税1700余万。

  嘉禾无疑是其中的明星企业,甚至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也难怪政府想让苜禾后续的种子和牧草加工厂入驻园区,苜禾才是嘉禾的营收大头。

  郭阳下车走进公司大门后,就接连有员工向他问好。

  “老板回来了!”

  “老板好!”

  郭阳一边点头,一边观察着每个人,和下乡时相比,他在总部时通常都是公事公办。

  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也都是从其他城市来的,和本地员工多少存在点隔阂。

  尤其上层提醒他有间谍在渗透后,他就多留了个心眼。

  从农校招聘的学生基本都要先下乡锻炼,一般也不会出问题,但猎头招进来的人就很难说了。

  前两年扩张得太快,猎头招聘的人可不少。

  只希望招聘的学生们早点成长起来,要求也不高,能成为做事的中坚层就行。

  至于顶层的战略规划,有穿越的优势,以及种子商店的存在,肯定是不会把嘉禾带沟里去的。

  一路走来,本地的以及公司培养的中高层员工还是太少。

  虽然嘉禾成立没多久,但未来一场大换血是避免不了的。

  不一会儿,穿着黑色外套妆容精致的宁小婧出现在眼前。

  郭阳调侃道:“怎么,每次我和罗修出差的时候,就有心情打扮了?”

  宁小婧白了他一眼,会不会说话呀!

  以往她也不化妆,今天知道老板会回来,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化了个妆,但没想到见面时是如此场景。

  这话的意思是老板不在,她就能偷懒化妆了?

  宁小婧暗自唾弃,情商真低,难怪单身30年。

  郭阳不知道她内心这么多,随口问道:“今年的秋招情况怎么样?”

第208章 忙得冒烟了

  秋招情况?

  宁小婧愣住了,老板回来前,他就预料到了老板可能会先来公司处理各种资料和工作。

  也做好了相关准备。

  但招聘方面,一直是人事在负责,秋招也一般都是学生,老板除了招聘高管时会参与面试外,也很少过问学生招聘的事。

  她略微有点局促的说道:“秋招已经快结束了,相关资料还没来得及汇总。”

  郭阳想了想,说:“秋招进来的学生是公司重要的新鲜血液,回头整理份名单给我,学校、专业、岗位等,有家庭出身等背景资料更好。”

  05年的大学生还是很金贵的,如果是在沿海地区,有技术傍身的毕业生,怎么也得几千块钱。

  但这是在西北,还是农学专业,工资自然没有那么高。

  前世郭阳毕业后就曾认识一个师兄,也是05年毕业的,当时他有两份工作选择。

  一是去兵团连队,另一个则是学校教授开办的玉米种企。

  师兄最后去了教授的种企,原因是每个月的工资有600块。

  当然,十几二十年后,这也成了他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

  嘉禾集团的招聘生源来自西北的各大农校,但相比进企业,这些人更热衷于进体制内。

  有些有抱负的研究生甚至会响应号召,去支援边疆艰苦地区建设,多年后,大部份人也有了很好的政治前途。

  不是各地农业局的局长,就是县长,甚至更高的位置。

  为了和体制内以及科研院所竞争生力军,嘉禾也开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工资。

  大学生愿意来就能每月拿1000元,学校越好,学历越高,待遇越高。

  回过神来。

  宁小婧虽然感觉很繁琐,但老板交待了,自然得去做。

  将一些需要处理的文件放下后,宁小婧脚踩高跟鞋,暗骂了句老光棍,便蹬得地板咚咚作响的离去了。

  郭阳怪异的看着她的背影,即使穿着外套,也能看出身材姣好。

  只是脾气有点古怪。

  咋的?老板给你安排点工作,还有意见了?

  在椅子上舒服的坐下,那两穗玉米棒子还在,但没有盘出包浆。

  略微缓了下,郭阳就开始处理工作,一直忙到傍晚。

  罗修出现在办公室提醒他,“老板,该下班了。”

  郭阳抬头,透过窗户发现天快黑了,看了看时间,也才6点过。

  起身开窗透透了口气,扑面的冷风就拼了命的灌进来。

  室外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看着夜色下略显神秘的祁连山,郭阳想着基层应该也调整了作息。

  入冬前的各项工作也不知怎么样了。

  “走吧,先吃饭。”

  郭阳出来时,发现宁小婧还坐在工位上忙活着,开着空调,其身上的外套也脱了下来。

  露出洁白色的毛衣。

  郭阳凑近看了眼,应该是在整理校招新入职员工的信息,皱了皱眉。

  “这些完全可以让人事部门整理好再给你啊!”

  宁小婧抬头说道:“子公司发上来的,稍微整理补充下。”

  郭阳还是觉得有问题,但也没多说什么,“走,先去吃饭?”

  “吃什么?”

  “食堂啊,好久没吃,怪想念的。”

  宁小婧瘪了瘪嘴,“你们去吃吧,我再加会儿班。”

  “怎么?食堂吃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