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71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品种审定制度有问题,法绿有漏洞,怎么打,天禾牛逼,几次打假都成功了,但明年呢,套牌的人照样死灰复燃。”

  张雷越说越激动,干脆站了起来。郑单958这些年苦啊,德农虽然获利不菲,但原本每年能赚七八亿的,现在每年只赚一两亿。

  “套牌种子是什么引起的,在座的心知肚明,郭总你也没必要挖苦德农,德农走过的路,天禾未必不会再走一遍。”

  “有种就去把负责审定的人打掉,有本事就去推动种子法修改。”

  “否则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我保管过不了两年,各种天玉1号仿制品就出来了。”

  张雷几乎快把行业的底给揭了,李娟顿时坐不住了,除了是协会的副会长,她同时还是本省种子管理局老大。

  “大伙儿都是体面人,别弄得像菜市场似的。”

  郭阳仿佛没看到这个老女人似的,同样起身站了起来,正色道:“打假维权天禾一定会做到底,大不了就每年来一次。”

  “我原本是想来找志同道合的打假盟友的,没料到是如今这种局面。”

  “至于仿制天玉1号,尽管来吧。”

  郭阳了然无趣的从带来的笔记本里抽出写好的草稿,蔑笑道:“我原以为今天会有关于育种和营销服务等方面的讨论内容。”

  “结果呢,全是些狗屁倒灶的破事,白瞎了我的准备。”

  说完,郭阳就准备把稿子给撕了。

  一旁的李灯海连忙起身阻止了他,“别,既然写都写了,就让我们开开眼界。”

  “我可是对天禾的育种,以及别出心裁的营销好奇已久。”

  郭阳停了下来,环视了一圈,有些人兴致缺缺,但大部分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劝道。

  来自晋省的屯玉种业负责人柯三说道:“对,屯玉种业从原种场起步,发展到今天,一直是靠育种起家,如果错过了天禾分享的育种资料,回去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另外,屯玉也愿意和天禾一起打假维权。”

  “登海也是愿意的。”

  “真要写联名信的时候,签字盖章的时候记得通知德农一声。”

  “天禾的技术服务也挺有意思。”

  “说说吧,吵架也吵累了。”

  “让我们看看天禾有何高见。”

  “玉米种业什么时候这么闹腾过,还不是天玉1号太过于夸张了。”

  众人变脸变得如此之快,也是出乎了郭阳的预料,轻笑了下,郭阳才缓缓开口。

  “那我就简单几句谈谈拙见,也希望在做的专家们,提一些意见。”

  在场的虽然都是大型种企的负责人,但搞育种出身的还真不少。

  比如说李灯海,被誉为农民科学家,南袁北李的说法也由来已久,其也长期奔波在育种的第一线。

  郭阳将两张稿子摊开,其中一张糅合了瞿阳的见解;

  另一张是他在打假途中,抽空一点点回忆写下来的,也因此有点皱皱巴巴的。

  除了李娟直皱眉外,其余人都习以为常。

  郭阳说道:“要分享的第一点,是从育种家的角度谈谈销售,主要是由于国内小种企太多,天禾打击套牌侵权不可避免会逼一些企业走上绝路。”

  “所以,为了让一些有研发能力,有志气的种企活下来,特意做了一丝思考。”

  “根据品种定市场,或者根据市场定品种,推演前5年和后5年的生态环境和工作模式的发展方向……”

  “好马配好鞍,配套的栽培技术在推广之前必须研究成熟……”

  “抓住种地大户,做好全程技术服务……”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品种选育出来了,不要轻易否定。”

  “用户是抢来的,从核心市场中寻找一个省作为突破点……”

  “今年黄淮海地区锈病严重,但有一个品种:唐单5号,却做到了锈病免疫。”

  “好的育种家都是偏执狂,有时坚持是一种力量,品种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要坚信自己的品种差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气候年份而已。”

  “所以不要看一年的表现就否决掉自己的品种,多看几年多经历些气候条件,才能体现出品种价值。”

  …

  郭阳一点点的梳理着,引用了多个案例,甚至天禾的运作方法也分享了部分,会议室里的人都安静的听着。

  有些观点对育种家来说很浅显,但有些内容又引人深思。

  李灯海想着登海种业旗下的上百个玉米品种,有些的潜力是不是还未发掘传来。

  张雷则是听到郭阳对未来需求和变化的推演感触颇深,他当时也是这么问张扬的。

  如果张扬有郭阳这番见解,把他扶上产品经理的位置也未尝不可。

  讲完,赢得一片掌声,众人也从喧嚣的争吵中变得平和起来。

  各自发表着关于育种的看法,最后又演变成了如何分享各自的种质资源,如何联合起来等等。

  在这种轻松的交流氛围中,愿意打击套牌侵权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套牌的危害显而易见,首当其冲的就是种子行业的育种能力严重不足。

  套牌种子的病灶也很清晰,毕竟每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几亿元打点费,在场的十几家企业都付出了不少。

  省审一个品种100万元,国省一个品种200~300万元。

  上下贯通,权力寻租,四面八方,利益均沾,一条根深蒂固又隐藏无形的利益链潜伏在华夏种业的身上不停的吸血。

  但郭阳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玉1号又是暴利品种,坚持得越久,收益也就越大。

  会议结束后,郭阳也没心情久留,和李灯海、柯三、张雷等几人吃了个便饭,达成了些共识,就先撤了。

  峰会的影响也开始发散。

  除了收集现有品种审定带来的危害外,几大受套牌危害影响较大的侵权陡然加大了打假力度。

  尤其是德农,其本来就有打假队,张雷又受了郭阳的刺激。

  凭什么你能打假成功,我就不行?

  ……

  郭阳离开后,也暂时脱离了打假队,先是去了微光公司,了解近来的投资进展。

  股票已经基本完成了建仓,国内和国外的都有。

  08年金融危机郭阳还是清楚的,但金融危机前也正是国内的大牛市,自然要埋伏一波。

  此外,约摸有5亿的资金全部购买了各大主要城市的商铺,部分已经租了出去。

  郭阳也让微光公司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再套出了笔资金用于投资股市。

  随后又去了鲁省,看了看丰凯农机的轮拖生产基地扩建,以及天豆1号大豆的情况。

  丰凯的产能已经提升了一小半,积压的订单应该能提前完成,同时农用无人机研发的项目也已经立项。

  天豆1号在10月初也迎来了丰收,3000亩制种田收获了144万种子。

  却远远满足不了现有的需求。

  天豆1号同样在鲁省、黑省、苏省等地建立了推广示范基地,还是在滨海盐碱地上。

  但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了风水宝地,大豆也成了农民丰收的金豆子。

  不仅亩产达到了480斤,而且耐盐碱的天豆1号在生长的过程中还吸收了盐碱地土壤中的盐分。

  盐碱地的通气性和持水性改善了,土壤肉眼可见的变肥沃了。

  即使天禾没怎么宣传天豆1号示范基地,依然吸引了农户的注意,纷纷寻思着买种。

  但嘉禾同时也和九三粮油达成了合作,建30万亩有机大豆基地,明年先期建10万亩。

  一时间,天豆1号也紧俏了起来。

第203章 一粒小麦的升值之旅

  深秋季节已有一些淡淡的凉意,偶尔还能看到树上几片树叶翩翩起舞飘落地面。

  不到一百亩的天豆1号示范种植基地,秸秆已经实现了粉碎还田。

  因为是中重度盐碱地,土壤虽然改善了不少,但小麦和玉米等粮食缺乏耐盐碱的品种。

  所以天禾的规划是休耕半年,等秸秆自然腐熟,明年初夏再播种天豆1号。

  今年试种了天豆1号的农户,其耕地盐碱度相对较低,种植了一季天豆1号后,自然是想接着种一季小麦。

  但这并不妨碍天豆1号的抢手。

  盐碱地那么多,耐盐碱又高产的种子是永远不缺销路的。

  只是近来国内禽流感疫情使国内饲料、养殖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国产大豆阴云加深。

  压榨利润继续下滑,庞大的进口大豆供应使大豆价格持续走低。

  郭阳记得上次和九三粮油会面时,大豆价格还有1.5元每斤。

  现在鲁省的大豆收购价只有1.25元,东北更是普遍在1.2元以下。

  好在天豆1号亩产达到了480斤,比国产大豆均产220斤高出一倍还多,盐碱地大豆产量更是不到200斤。

  算下来,天豆1号亩收益达到了600元,不比普通玉米差,更是碾压同行。

  何况这还是盐碱地。

  所以天豆1号的种植户不存在惜售的心理,即使价格低点,也选择了第一时间出货。

  九三粮油也时刻关注着天豆1号的动态,得知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后,更是兴奋无比。

  国内种植一亩大豆的收益降到了75元,如果是租种土地种植只有亏。

  豆贱伤农将从根本上动摇豆农明年大豆种植的积极性。

  天豆1号的高产量,使农户有两三百元的纯收益,耐盐碱的特性还能选择低价的盐碱地。

  这意味天豆1号有很大的降价空间,加上国家后续的补贴政策,非转基因大豆的噱头。

  有机大豆种植基地前景诱人。

  薛礼强已经几度给郭阳打来电话,商讨有机大豆基地的事宜。

  郭阳也只得来鲁省与其碰碰面,顺便看看有机大豆基地的建设情况。

  有机大豆基地距离并不远,也在东营。

  东营位于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

  盐分含量高,同时土壤板结情况极其严重,一般的作物根系难以扎下去。

  但当郭阳和薛礼强来到大豆基地时,看到的却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模样。

  10万亩的基地上绿油油的苜蓿随风摇曳,让人心旷神怡。

  因为错过了大豆的种植季节,所以干脆种一季苜禾1号用作绿肥还田,明年种天豆1号的效果只会更好。

  种苜禾1号同时也能省去传统的洗盐等治理步骤,只需要机器松一下土,剩下的交给苜禾1号就好。

  薛礼强忍不住感慨道:“苜禾1号还真是厉害,近段时间,我也看了不少盐碱地,一般的作物根本难以存活。”

  郭阳笑了笑,说:“天豆1号你也应该去看了吧。”

  “看了,让人期待啊,只可惜种子不够,还得让进口大豆逞凶一两年。”

  “快了,我们国家盐碱地多。”

  “也是,现在差的是种子,等天豆1号的种子产量上来,滨海这几千万亩盐碱地全都可以种上大豆。”

  “至少可以先种上苜禾1号。”

  看了会儿基地,两人又聊了会儿,九三很想和嘉禾加深合作,但郭阳却拒绝了。

  和国企合作程序上太麻烦,还是单纯的卖种子好,轻松又赚钱。

  结束了大豆基地的参观,郭阳先回了丰凯农机,这里的办公条件要好些。

  近段时间他都是通过宁小婧了解集团各个板块的发展情况。

  除了天禾种业的火爆销售以及打假外,其它板块都略显平静。

  苜禾农牧的牧草已经进入了冬歇期的管理,现在正全力进行苜禾1号种子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