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63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糊锅也算九泉的特色美食。”

  “随便吃点吧。”

  谢时杰说道:“果然,我媳妇说嘉禾是美食荒漠还真没假。”

  郭阳和谢时杰、卫关三人坐在后排,听到这,郭阳顿时不乐意的将手搭在谢时杰的肩膀上。

  “那你说个地儿?”

  “随便吧。”

  几人最后还是选择了羊肉,燥热就燥热吧。

  一边哈着啤酒,一边闲聊着,郭阳尽量表现的没有架子。

  谢时杰还好些,和他一起久了,能随意自由的发挥。

  但宁小婧和卫关都是第一次和郭阳私下吃饭,略微有些放不开,有点客套。

  几杯酒下肚,卫关率先提及了工作:“老板,9月15日,天禾的夏播观摩会就正式启动了,在玉门同样有个丰收节,展示品种田间抗性和丰产性,你届时要不要参加下?”

  9月15日,郭阳算了下,还有3天时间。

  “应该可以,罗修记一下吧。”

  郭阳对卫关还挺陌生的,其平常也多是在其它区域负责销售

  卫关年龄约五十来岁,在种子销售这行可谓是身经百战,但只看其外表,能感觉到一股狠厉劲儿。

  不像是正经的销售。

  瞿阳将其调回西北总部的目的:一是对付小种子公司的套牌,二是配合生产部提高制种基地亩保费。

  “来,今天喝酒先不谈工作了。”

请假一天,争取后面几天补上

  如题,今天没得时间码字。

第194章 观摩会

  “对,喝酒,工作留到明天来。”

  白天高强度工作了一天,晚上如果不是必要,郭阳是不太想继续谈论工作的。

  说到喝酒,谢时杰顿时就来劲了,“老板,说好的啤酒花种植园,到现在都还没影呢,这酒喝着越来越没劲了。”

  郭阳瞪了他一眼,他只记得他此前在玉门的玉米制种基地里提过一嘴,没想到谢时杰到现在还记得。

  不过现在喝的啤酒可能是换了厂家,味道越来越淡。

  很多人都推测和啤酒花有很大的关系。

  啤酒花是啤酒的重要原料之一,起着防腐和澄清麦芽汁的作用,可谓是啤酒的灵魂。

  “嘉禾戈壁什么时候改造好,就什么时候建啤酒花种植园。”

  “那岂不是还得等好多年?”宁小婧笑道,身上穿着的碎花裙此时略显单薄,皮肤在夜色下呈现冷白色。

  “那得看时杰的能耐了。”郭阳笑着调侃,同时扭头对罗修说道:“车上有衣服,给宁秘书拿过来披一下。”

  宁小婧抿着小嘴,也没有拒绝,九泉白天夜晚的温差大,又在室外,晚风一吹,确实有点凉飕飕的。

  谢时杰说:“老板现在老是放烟雾弹,还有此前说的养海鲜,现在也没了下文了,西北人民可都还惦记着呢。”

  “我看是你惦记着吧,你个假西北人。”

  卫关也说道:“我们从小吃这种东西比较少,受不了海腥味,可能还是喜欢吃牛羊肉多一些,我感觉海鲜在西北城市的市场可能会一般,顶多尝尝鲜。”

  谢时杰说:“有和没有那是两回事。”

  “市场还是有的,而且土生土长的盐碱地海鲜,风味上应该也是能接受的。”

  郭阳也说着他的想法,对于西北海鲜,他也是后世刷视频的时候看过,具体如何,也没有实际尝过。

  不过在岛国排放核废水的背景下,来自西北的海鲜也受到了推崇。

  甚至还多出了江浙沪不包邮等类似的调侃。

  江水长,秋草黄。

  肥瘦相间的羊肉吃起来格外的美,几人一边喝酒吃肉,一边闲聊着。

  罗修也将郭阳的一件衬衣拿给了宁小婧,宁小婧直接就披在了露出的香肩上。

  吃了饭,罗修开车一一的将几人送回了住处,郭阳把谢时杰留在了最后。

  其要离开时,郭阳跟着一起下了车,拉着他悄声说道:“暗地里调查下猎头公司,以及近两年苜禾通过猎头招聘的人员。”

  顿了顿,郭阳观察着谢时杰的反应,“可能有间谍,冲苜禾1号的亲本材料来的。”

  谢时杰眉头顿时拧了起来。

  在郭阳身边工作了几年,他早已不是愣头青。

  种子行业的商战来得更隐蔽和悄无声息,有时只是一粒种子或者一截根茎的泄露,就能让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

  “所有人都调查一遍?”

  郭阳想了想,“暂时还不用,主要是育种研发人员以及能接触到亲本材料的生产技术人员。”

  普通二代种的泄露影响并不算大,郭阳主要是在乎的还是各种原原种。

  休息了一夜。

  郭阳又精神抖擞的出现在办公室,同样叫来嘉禾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和春来。

  向其强调了后续招人需要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尤其是高管,但又不能委托猎头或三方公司进行背调。

  因为按照郭阳浅薄的理解,猎头和第三方公司才是间谍渗透的重灾区。

  做了一些浅显的布置后。

  郭阳看着桌上两根金黄硕大的玉米棒子,哑然失笑,苜禾1号是防国外,天玉1号要防的就是国内了。

  接连两天,郭阳将积累下来的事务一扫而空,整个人像祁连雪山一样变得通透了不少。

  贷款的进展很顺利,几个国内大行都抢赶着要做嘉禾的业务。

  资金充足后,各大项目也在抢进度。

  尤其是阿魏戈壁,冬天温度最低能达到零下四十多度,一些难度较大的戈壁滩必须先平整,再把上面的戈壁石料等挖掉,然后覆土。

  好在这时候的东和农机已经是专业化的队伍,整个开荒过程也全都是高度机械化。

  相比前辈们的开荒过程,嘉禾的开荒方式除了费机器、费油,对人还是相当友好。

  丰凯农机也调遣了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带着各种用以维修和更换的零配件支援了过去。

  其次河西乳业的新产品筹备,体育明星代言也相继有了结果。

  只等奥运赞助商的资格拿下,新产品发布和营销宣传也会大幅跟进。

  一项项的工作梳理完成,郭阳算了下时间,刚好能赶上卫关提到的玉米丰收观摩会。

  观摩会在玉门举行。

  一路上,沿途戈壁晾晒辣椒的场景再次映入眼帘。

  除了辣椒,韭菜和枸杞也是玉门的主要农业产业。

  这里的人均耕地达到了3.64亩,比张掖还高出了1.95亩。

  由于土地多,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上耕作粗放,养成了重用轻养,重种轻管的习惯。

  时不时就能看到部分乡村杂草蔓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郭阳到达观摩会现场时已是下午5点左右,空地上展台的宣传海报上写着‘天禾种业,丰收华夏’的标识语。

  台下,则是一排排简易的塑料凳。

  但来参会的农户都集中到了展台后面,那里有一大片连片的玉米地。

  前面几排的玉米都被撕开了包衣,裸露出金黄色的玉米粒。

  而除了玉米,郭阳感觉最抢眼的是两台正在采收玉米的大块头收获机。

  玉米收获机通体浅绿色,机身上没有任何标识和文字,在阳光下看起来明晃晃的。

  郭阳问:“新产品上线了?”

  迎上来的卫关笑道:“还没有,这是试验品,西北暂时就只有这两台,余总让人送过来的,非得让试试。”

  郭阳说:“你们就不怕出点什么意外?”

  “来观摩会的基本都是种植户,关注的是天玉1号的种子产量和品种抗性,农机是好是坏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现场效果怎么样?”

  “很好,在抗性上没啥问题,玉米的长势也让农户很满意,都是老手,一搭眼,就能估个大概产量。

  天玉1号的最大卖点就是丰产性能特好,所以种植户都想看看到底能亩产多少。”

  郭阳跟着走进田地里,涌入人群中,听着种植户的议论。

  由于天禾的宣传作用,玉门周遭也来了近两百位玉米种植户。

  这个数量并不算少,除了制种玉米外,玉门的饲用玉米种植面积也就3万多亩。

  一百多户,平均流转种植面积100多亩,就是一两万亩的面积,已经占到一半的比例。

  在两台收割机正在收割的那块地里,一群种植大户聚在一起闲聊着。

  “富贵,今年你这是大丰收了啊,。”

  “嘿嘿,建国你不也是种的天玉1号,今年的产量能达到3000斤不?”

  “我是达不到了,但我感觉你有机会,天禾种业的观摩会可都选在了你这里,我看你那玉米棒子又粗又长,种得也密实。”

  富贵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收割机收获的场景,也露出了期待的眼神。

  “3000斤?产量真的能有这么高?”旁边的种植户问道。

  “是啊,现在一斤收购价0.5元,产3000斤的话,一亩地可是1500元。”

  “我今年种的青贮玉米,现在也到乳熟期了,预估收青贮一亩地才几百块钱。”

  “那还种啥青贮玉米?”

  “没办法啊,想种两季。”

  因为地理气候的原因,玉门农业种植条件存在无霜期短,热量欠佳等限制因素。

  种两季时间不够长,种一季时间又有余。

  农户们自然是懂这个道理的,尤其是种了天玉1号的农户,更是纷纷吐糟。

  “又想省那点覆膜费用了吧!”

  “种了天玉1号,别人有专门的售后技术服务队伍。”

  富贵是这片地的农场主,说道:“对,天禾会提供配套的栽培技术方案,玉米全部进行覆膜或盖沙进行人工气候补偿,同时还有其它诸如膜下滴灌、干播湿出等技术。”

  “成本会不会太高。”

  “有这产量还怕什么成本。”

  “成本也差不多。”

  不知不觉的,围在富贵身边的人越来越多,问题也五花八门,但更多的还是关心产量。

  “再等会呗,我看这两大块头收获得挺快的,估计再有一会儿就收完了。”

  “是哈,这速度真挺快!”

  “苞叶切得也稀碎,排草的时候也很顺畅。”

  “还有个原因伱们发现没,这两台收割机粮仓大,装的粮食多,中途不用停得少,自然速度就快了。”

  “刚才卸粮的时候速度也不慢,收下来的玉米也特别的干净,省时省力,这机器好啊!”

  “听你们一说还真是,后面我也找这种收割机。”

  “不知道了吧,这两台还是试验机,还没正式上线生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