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21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我靠,晚上又要加餐?”

  “还真是唉,哪个领导下来视察了?”

  “看不出来,这车没见过。”

  官大员说道:“天禾这点也特好,不管下来的是大领导,小领导,一准得给加餐。”

  “听说这都是跟董事长学的,郭董每到一个地儿,都喜欢给员工加餐。”

  几人下了车,每个人的衣服鞋子上都或多或少带着尘土,身上也是汗渍。

  官大员发觉事情好像不简单,嘀咕道:“那人是不是郭董?”

  “我去,好像还真是。”

  “好年轻啊!”

  “感觉本人比电视上更帅!”小林说道。

  “平时看我们几个帅哥还没看够吗?”

  “额……呸……都快晒成腊肉了,要点脸不?”

  “话说,小林你这泼辣劲当时是怎么被气哭的?”

  “找打啊你!”

  郭阳看着几个年轻人说说笑笑的回来,感觉基地的氛围还不错。

  陆续有人回来,走进食堂后,看到满桌丰盛的菜肴,都摩拳擦掌的按耐不住了。

  开饭后,席间觥筹交错,几杯啤酒下肚,大伙儿就放开了些。

  在人烟稀少的基地里,很少有如此热闹的氛围。

  郭阳也趁机勉励了几句,“今年天禾的业绩很好,离不开你们的努力,年底加薪和年终奖都是少不了的!”

  官大员几个年轻的技术员带头欢呼了起来。

  “老板,大气!”

  郭阳看着基地里唯一的女技术员拿瓶啤酒和酒杯就朝他走了过来。

  “郭师兄,我敬你一杯酒!”

  “好。”郭阳下乡和基层的员工喝酒也从不扭捏,喝完后才问道,“也是甘农的?”

  小林点了点头,又问,“实习生年底也能涨薪和有年终奖吧?”

  郭阳自然不含糊,“都有,只要是天禾的员工都有!”

  “好!”

  “老板,威武!”

  “老板,你真帅!”

  欢呼声此起彼伏,不断的有人来找郭阳敬酒。

  严群是最后一个来的,“老板,你来下乡一次,顶我们下乡十次了。”

  “好你个老严,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郭阳笑骂道,“不对,你这是点我呢!”

  严群将酒杯举起,“我说的实话,你看看员工这兴奋劲!”

  “我觉着你可以去教教老向!”郭阳说道。

  “哈?他我可教不了。”

  一饮而尽。

  郭阳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今天这啤酒怎么感觉怪怪的,没以前苦尽甘来那味道了。”

  “原来的国有啤酒厂改制了,与嘉士伯合资组建了西部啤酒有限公司,工艺改了,啤酒花用的少了。”严群叹道。

  周围的员工也不断附和道,“现在啤酒花也越种越少了。”

  “我以前勤工俭学就是摘啤酒花。”

  “我看见啤酒花就害怕,以前一到假期就天天摘啤酒花。”

  “你那算啥,我从85年一直摘到92年,9月啤酒花,10月甜菜。”

  “现在学生也要摘,都是国营农场,我家孩子学校规定要摘5公斤,他到天黑才摘了3公斤。”

  议论四起,郭阳也算是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难怪今天不醉人,他还以为酒量见长呢,原来是水啤。

  借着酒意,郭阳豪气云天,“等哪天嘉禾也找块地,自己种啤酒花和大麦,自酿啤酒,内部管够!”

  “好!”

  “老板,你比谢霆锋还帅!”

  “呕…油腻。”

  “哈哈哈……”

  “老板,你啥时候让我们吃上西北的海鲜啊?”

  “滚犊子,提这壶干嘛!”官大员假意批评道,那语气害怕郭阳听不到似的。

  “哈哈哈……”

  都这时候了,郭阳也顾不着纠正是水产了,盐碱地里养出来的怎么不能叫海鲜了!

  “明年肯定能吃上!”

  “明年又明年……”

  “我回去就找战略投资部立项!”

  聚会持续了近两小时才散场,但这时天色也才刚黑,老宋带着郭阳又连夜驶往九泉。

  玉门的基地里。

  小林等几个实习生和年轻的技术员坐在院坝里,肉眼可见的星空银河划出一条长廊。

  地上还散落着啤酒瓶。

  小林豪气的举瓶对天,“感谢天禾,干!”

  其余几人诧异的相视一眼,“小林,别喝了,再喝就醉了!”

  “我没醉!”

  “我很清醒!”

  “我很清醒的记得去年我们家年收入才300元,但实习结束后,我一个月能拿1000元!”

  “一个月顶原来三年的收入!”

  “我要留在天禾,去TM的贷款!”

  其余几名实习生也站了起来,天禾基地工作比任何一家种企都来得辛苦,但这里有其他公司给不了的待遇。

  “感谢天禾,干!”

  官大员也凑了个热闹,每月1000元啊,心里忍不住窃喜。

  次日,郭阳迷迷糊糊的起来找水喝,天色已麻麻亮,一看时间,才5点。

  扭头又睡。

  却再也睡不着,昨天在田间地头查看到的问题又一一浮现。

  未来天禾的玉米、蔬菜等制种基地只会持续扩大,加上其它企业对制种基地的竞争。

  以后和地方,和农户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多。

  没有可规模化经营的大面积土地,生产成本就降不下来,土地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不只是天禾,九泉的沙洲种业、辉煌种业,以及西域阳光的番茄产业,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只有解决了土地的问题,天禾种业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彻底与国内的玉米种企拉开差距。

  然后就是不断的大鱼吃小鱼!

  但天禾要怎样破局呢?

  从苜禾农牧入手吗?

  郭阳思考着得失,半晕半醒之间又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

  “砰……”郭阳冷不丁的坐了起来,自语道:“艹,怎么会梦到余洪海?不该是美女之类的吗?”

  余洪海,丰凯农机?

  制种机械!

  郭阳想起了天禾种业的另一个问题,过于依赖人工,导致制种基地无法脱离制种农户。

  丰凯农机还得继续卷啊。

  只能再苦一苦关程了。

  又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声响起,瞟了眼,是谢时杰,已经快9点了。

  拉开窗帘,刺眼的阳光照射进来。

  “喂……”

  “老板,昨天那篇文章凌晨发到网上了,现在网上吵得很热闹。”

  “让老宋来接我。”

第158章 臭名昭著的孟山都

  郭阳单独住在九泉市区的一个高档小区里,等他洗漱完毕,老宋已经在楼下等着了。

  出了小区。

  周围的环境质量还算不错。

  郭阳说道:“九泉的‘六化’建设效果显著啊。”

  “主要还是房子品质好,这边是新城区扩建,功能齐全。”

  没走多远,城区里车辆就稍微多了起来,汽车、自行车、人流交织在一起。

  老宋想起早上出门看到的摊贩,难得多说了句。

  “我家那边就不行了,卖菜的摊位乱摆乱放,最近媳妇还老抱怨菜价涨得老厉害了。”

  郭阳留了心,想起昨天看到的戈壁滩。

  嘉峪关和九泉都是往南北方向扩展建设,忽略了开发两市间东西相邻的二十公里戈壁荒滩。

  两市的城区扩建都占用了大量的农用耕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也缺乏协同性。

  都是行政区划的不合理造成的。

  嘉禾集团的驻地在工业园区,天禾的种子加工厂也主要分布在这里。

  除此之外,辉煌种业,沙洲种业,先锋种业,甘帝制药等知名公司也聚集在这里。

  花了十几分时间到公司。

  肚子饿得饥肠辘辘了才反应过来没吃早饭,食堂已关门了,又让老宋去买了份糊锅回来。

  谢时杰笑道:“老板,你看,我说该给你配个生活秘书了吧,连早饭都忘了吃。”

  “我对吃不讲究。”

  郭阳瞪了他一眼,“现在媒体舆论情况怎么样了?”

  到办公室坐下,谢时杰拿出整理好的资料。

  “网上的议论很激烈,同时有几家地方媒体也刊登了那篇稿子,各大城市都引起了反响。”

  “未来几天只会越演越烈。”

  郭阳浏览起了网页,他和谢时杰联手写的那篇文章,网络上转载的不少,还有很多原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