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 第93章

作者:任猪飞

  就在这时候,市场上突然盛传中巴公司可能会被收购。消息一出,中巴公司的股价继续开始上涨,朝着20港币涨去。

  市场上的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甚至连收购价格都出来了——每股20港币;而收购者,正是泰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阿瑟龙公司。

  由于市面上对此已经有所传闻,于是不少记者打电话给泰富集团公司要求给予证实,但都未得到肯定的答复。

  泰富集团的办公室。

  林正杰坐在办公室里,规划中泰富集团的今年发展。

  2月初,泰富集团一共拥有7.2亿的现金流(6.8亿的债务)。

  期间,支出一笔购买黄耀南手中的中巴股份,花了5000万港币;而中巴剩余的收购资金,预计也需要8000万港币左右。

  如此以来,仅中巴就需要支出1.3亿(不算前期投资的9500万资金)。

  另外一边,九巴收购也需要资金,至少也需要3亿港币。

  这样一来,7.2亿资金就剩下3亿的样子。

  这3亿港币的资金,一旦恒生指数跌落800点,便可以进入股市投资。

  毕竟股市那么大,林正杰的个人投资也才2.7亿(后期可能抵押借款炒),完全足够泰富集团也加入进来。

  今年,能翻倍的股票很多,毕竟恒生指数都从年初的888点,最高能升到1600点,连指数都近乎翻倍,林正杰选的股票自然只会更高。

  至于后续的商业行为,当然是‘借款投资’。

  毕竟一旦收购中巴、九巴之后,他们手中的股权,也是可以质押出去。同时,届时林正杰和泰富集团的影响力再次达到高峰,银行家还不追着贷款。

  想到这些,林正杰心中有数。

  今年,泰富集团的市值要达到30亿以上,资产值也要翻一番以上,才像话。

  3月5日,礼拜三。

  这一天的天气暖和,预示着春天马上来临。

  在德辅道中的20层‘泰富集团’会议室里,一个高度机密的高层会议正在举行。

  在坐的都是一群投资界精英,包括‘金融大王’林正杰、‘公司医生’韦理、‘前汇丰银行董事’牟诗礼,还有泰富集团的高层陈伟忠、何方塘等,他们正在策划一次收购战。

  韦理建议道:“收购价定在20港币每股,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中巴公司的股价已经被炒高3成。就按照今天的开盘价19.5港币,再多0.5港币。”

  言下之意,如果没有泰富集团的介入,此时中巴股价说不定才12~13港币每股。

  这一次,林正杰没有听韦理的,他深知前世‘罗旭瑞和韦理’的组合,便倒在了最后一关——没有收购到36%的股权。说明当时,他们出价太低了。

  当然,前世这次收购战发生在一年后,当时中巴的股价已经是接近30,正值牛市的巅峰1800点。

  林正杰说道:“20港币不太保险,我们需要一锤定音,不给颜氏家族反击的机会。所以,22港币每股比较合理。”

  泰富集团有30.5%的股权,所以只需要再收购10%,也就是370万股的中巴股票。

  这样一来,持股40.5%的股权,已经相当的高,足以控股;更何况,还有盟友廖烈忠的支持。

  韦理争论道:“林生,我们只需要10%的股权,那些投资者一定会心里紧张,很容易交出手中的股权。能省下一笔,又何乐不为呢?”

  林正杰一笑,随即说道:“韦理先生,我也想省,毕竟钱是我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局部收购战’固然是一个好主意,但同时也会让投资者摸不清状况,他们就会迟疑。而一旦错过机会,证监处反应过来,又未必会支持我们所以,速战速决很重要!”

  韦理虽然还有些疑问,但也说道:“好,22港币确实诱惑十足!”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那今天晚上,伱们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吧!”

  韦理不仅是阿瑟龙公司的董事长,还是此次收购顾问,所以发布会是由财务公司来召开,泰富集团只需要派人参加即可。

  当天晚上,泰富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

  韦理作为财务顾问、阿瑟龙公司董事长,在发布会上,向公众发表收购中巴的建议,建议宣称:泰富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阿瑟龙有限公司,以每股现金22港元价格,收购1498.5万股中巴公司正在发行的面值2港元的股份,约占中巴公司发行股份的40.5%,而用资金约3.29亿港元。

  此外,泰富集团还宣布已持有1128.5万股中巴股份,约占中巴公司股份的30.5%左右。

  话音刚落,现场记者一片哗然。

  在这个年代,收购者要收购一家上市公司,都是提出全面的收购。按惯例,需要收购股权达50%以上,才算成功——即通常意义的‘全面收购’。

  但这一次泰富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收购中巴公司40.5%的股份,可谓开创了“局部收购”的先河。

  随后,记者马上提出疑问:“韦理先生,贵公司为什么不按照规定——对中巴发起全面收购,这是否有违证券法?”

  翻译传达给韦理,韦理解释道:“根据中巴按照‘公共巴士服务条例’,必须保持其为公众上市公司的身份,才可以享受专利权的规定。若是我们提出全面收购,则不符合规定精神。”

  言下之意,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实际上,按照韦理的想法,36.5%的股权就已经足以。这是以最小的代价,就可以达到全面收购的效果。

  不过林正杰担心的是颜氏家族的反扑,所以股份还是上40%稳当一点。毕竟李家成,就是以这个持股掌握和记黄埔、靑洲英坭。

  当然。

  这个‘局部收购’还并未得到证监处及合并委员会的认可,接下来官方意见也很重要。

  翌日(3.6)。

  精明的股评家,在媒体上为‘韦理’这一招拍案叫绝。韦理显然钻了巴士条例的空子,泰富集团只需要花较少的资金,增加较小比例的股权,就可达到全面收购的效果,攥取怀里藏主的中巴。

  与此同时,证监处的专家们,从未遇过这样的难题,一时不知所措,只能含糊其辞的表示‘原则上同意’。

  一时间,大戏开幕!

  当天,由于中巴发生重大收购案,故宣布停牌。

  中午时分。

  中巴公司也就此事做出应对之策,该公司董事成员与宝源投资公司的财务顾问举行了紧急会议。会后,颜杰强在北角的中巴公司总写字楼向新闻界公布该次董事会决议,决议有两项,分别为:

  一、正式委任宝源投资有限公司为中华汽车有限公司的财务顾问。

  二、中巴公司董事会指出阿瑟龙公司的收购建议绝对不受欢迎,也不能充分反映中巴集团的真正价值,不符合中巴公司股东及公众的利益。

  有记者提出疑问:“中巴公司方面不欢迎泰富集团的收购,会提出反收购嘛?”

  宝源顾问信心十足的说道:“我们暂时没有反收购的计划.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中巴公司的小股东一定会站在中巴董事会这一边。因为对手毫无巴士经营的经验,如果掌管中巴,那么股东的利益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失。”

  事实上,颜氏家族没有发起反收购,一共是两个想法:

  颜氏家族是想看看小股东究竟有多少人是自己忠实的朋友,能够长期持有中巴股份,忍受中巴公司董事会不思进取的保守经营作风,而置泰富今天的收购无动于衷,

  另一方面,中巴公司不采取行动,是因为颜氏家族准备在市场上争购更多的中巴股股份,因此不提出反收购价。

  下午四点。

  阿瑟龙在富丽华酒店就此宗收购事件召开记者招待会,对外界阐明这次收购的动机与目的。

  韦理介绍道:

  “中巴董事会长期不思进取的保守经营作风,已经不符合中巴的发展精神.特别是香港地铁即将开通,中巴的巴士业务将受到严重挑战中巴公司拥有丰厚的物业地皮,开发的潜力巨大中巴每年拥有稳定的巴士业务产生的利润,可以拿出一部分进行再投资.多元化发展,是中巴公司目前唯一的出路。”

  “泰富集团拥有丰厚的投资经验,以及卓越的成功案例。入主中巴公司之后,一定会带领中巴进行多元化的发展。”

  一时间,引起在场记者的不少共鸣。

  有记者这时候提出:“中巴董事会质疑阿瑟龙公司没有经营巴士业务的经验,贵公司如何应对?”

  韦理自信的说道:“今天上午他们召开发布会的内容,我们已经知晓,并立即做出安排。我将亲自前往澳洲,与英国一家公共运输管理顾问公司“联合海外运输公司”的负责人会晤,准备在成功收购之后,由该公司协助管理中巴公司业务。”

  一番布局,可谓环环相扣,丝毫不给中巴公司的反击机会。

  事实上,还有一张牌没有打,那就是泰富集团已经得到廖烈忠的支持,所以手中的股权实际上是38%,已经大大超过颜氏家族的。

第131章 【以牙还牙】

  3月7日,星期五。

  恒生指数跌至830多点,较2月中旬的高峰963点时,已经下跌130点。

  中巴公司也在当天复牌,不过不知道是因为股市已经开始处于跌势,还是投资者对‘局部收购’不明白,复牌后交易并不活跃。开盘21.5港币,最高升至22.5港币,但几乎都在22港币的价格运行。

  同时,正因为这种情况,前往泰富集团写字楼登记出售股权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胜利的天平已经朝着泰富集团倾斜。

  中巴公司。

  颜氏家族四人,正在办公室里秘密商量。

  “杰强,股市里暗购股票进展如何?”颜成坤沉声说道。

  此时,他已经没有愤怒的表情,更多的是冷静下来,应对如何破解这次的危机。

  颜氏家族之所以没有反收购,就是希望从股市里获得‘廉价股票’。毕竟一旦反收购,相当于把中巴的股权再次抬高。

  颜杰强说道:“已经安排在收购,不过我们短时间只凑到400万港币的现金,而且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抬高价格,所以这点股票聊胜于无.反倒是泰富集团那边,有不少人前往登记目前,处境对我们不妙!”

  颜成坤立即说道:“快想办法破解,你们个个都是留过洋的,又在中巴经营那么多年,怎么能让外人占据优势?”

  他到底是承认自己老了,再加上对手实在太过‘风头正劲’,丝毫不给他面子。

  颜杰强思索一下后,说道:“今天晚上,我们可以召开记者发布会,批评泰富集团的收购价极其不合理,并马上委托仲量行(评估公司)对中巴物业资产进行重估,呼吁小股东不要接受阿瑟龙公司的收购建议,认为这场收购并不是为公众利益着想.这样一来,会让不少股民产生犹豫。”

  颜成坤这才缓和道:“让仲量行将中巴公司的资产评估高一些,好让那些小股东看清泰富集团的嘴脸,他们并不是在做慈善,而是在攥取大家的财富。”

  颜杰强点点头,说道:“好,我马上去做准备”

  随后,颜成坤又安排长女颜洁龄,说道:“要在舆论打倒对手,所以你陪我去一趟‘摩托车职工总会’,让他们陪我们摇旗呐喊。”

  颜洁龄知道父亲在这上面的威望,随即说道:“好的”

  颜氏家族想利用舆论的力量,捍卫自己的半壁江山,唯独没有想过发起反收购。

  因为颜氏家族的财富,很多都是投资的物业,短时间不能套现(套现也损失很大)。

  下午,林正杰来到亚洲证券的办公室。

  因为他有个人投资公司‘维港投资’,所以在忙碌上市集团公司发展的同时,也会进行个人的投资。

  甚至,上市公司的投资如果和个人投资同时的业务相冲突,都必须让路。

  “恒生指数收盘833点,你说下周会不会跌至800点以下?”马雅文泡好茶,带着希冀的语气说道。

  实在是‘亚洲证券’最近空仓,又无投资项目,她有些失落。

  毕竟,她一直跟着林正杰投资,享受着是火箭般的赚钱速度。

  林正杰批评道:“投资之道,在于‘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才空仓一个月,就已经不习惯啦!空仓,总比把钱拿进去,亏损着好!”

  马雅文受教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心态有点急躁了。就好比我们抛长实集团时,它的市值是接近三十亿。而如今,其市值已经是28亿出头,其实便是相当于赚了5%左右。”

  林正杰这才缓和表情,说道:“知道就好.不过,下周有大概率会回调至800点,甚至800点以下。所以,我过来安排一下‘维港投资’和‘亚洲投资’的证券投资。”

  马雅文连忙端上茶,送到林正杰嘴边,讨好的说道:“老爷,请喝茶!”

  没办法,亚洲证券的资金已经有3000多万,若是加上配资一倍,那就是足足6000万的投资。

  马雅文虽然是专业金融人才,且工作经验丰富,但面对这种‘大型战役’,她觉得自己和林正杰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差别。

  这个男人操作股票不仅仅可以预判大形势,同时还能进行小范围的‘高抛低吸’。

  林正杰看着近在咫尺的白衬衫,那里面的凶物蠢蠢欲动,忍不住咽下一口口水。

  “要不要喝口波波奶茶?”

  马雅文虎狼之词迸发。

  “少来,正事要紧!”

  林正杰终究是觉得,要对赚钱保持尊重。

  接下来,林正杰说道:“亚洲证券的3000万资金,再配资一倍,总计6000万资金,待恒生指数到800点时,买进新鸿基地产,记得分成七个交易日买进。按照新鸿基27.5亿市值计算,大概是可以买进2.2%左右。而今年,新鸿基地产应该稳上60亿。”

  本来他也不敢肯定恒生指数会调整,但在2月15日,恒生指数达到963点时,林正杰知道,调整必不可少。毕竟在1981年7月左右,恒生指数最高点是1801点,这足足有一年半的时间,不进行震荡一下,根本不符合香港股市的规律。还有一个因素导致,那就是黄金回落,一定会导致港股回落。

  当然,林正杰是因为正好出售黄金,以及泰富集团投资策略发生改变,所以才出售了长实、新鸿基、九仓的股票,改由个人投资这些优质股票。

  马雅文兴奋的说道:“岂不是说,今年亚洲证券的资产值,可能会接近1个亿?”

  林正杰笑道:“就算没有,那也相差不了多少。”

  马雅文内心跳动起来,她没有想到,跟着林正杰三年时间,就会创造这样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如今亚洲证券已经是一家大型证券公司,在业内很有知名度。

  “镇定,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而且只是我个人的预测,不是100%就按照这样的发展的。”林正杰看着陷入‘财富陷阱’的女人,警告道。

  马雅文连忙平息自己的心情,也觉得说不定是有这个男人‘哄女人’的夸大之嫌,虽然她不会在乎。

  “对了,今天黄金跌至609美金每盎司,维港投资做空黄金,已经有不错的利润。”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按照计划,继续做空就是,如果这两个月跌到500美金每盎司,就暂时收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