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 第144章

作者:任猪飞

  沈弼见鲍富达把话题讲明了,马上也不装了,直接说道:“香港前途危机初现,地产调整已经避无可免,各大银行都在收缩地产贷款。置地作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商,也面临着危机,我奉劝两位不要再继续举债投资。更何况,据我了解,泰富集团至少拥有30~40亿的现金流,林正杰卖掉所有的地产项目,说明对此次收购港灯志在必得。”

  纽壁坚、鲍富达闻言,只能失望而归。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在汇丰银行拒绝贷款后,其它银行纷纷对置地畏之如虎。大家更担心,置地对于前面的债务能不能还清,已经对置地加强监视。

  这其中,汇丰银行作为置地的最大债券银行,自然是最关注的那一家。

  泰富集团。

  “今天去登记的人,情况怎么样?”林正杰询问袁天凡。

  “比较理想,毕竟我们的溢价非常有诱惑力。当然,由于市场传言置地、长实、佳宁地产都有意收购,所以不少人也在观望中。”袁天凡如实回答。

  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置地此时正势大,虽然遇到麻烦,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看到那些舆论,也不会每个人都相信舆论。所以,不少人应该认为——置地会入场。

  说实话,林正杰也担心置地和长实加入反收购。

  当然,林正杰势在必得,置地和长实也绝不是泰富集团的竞争对手。毕竟泰富集团手握38亿的现金流,试问除了银行,香港谁可以比拟。

  而对于收购港灯的成本,林正杰的上限是非常高的,哪怕是溢价50%以上,他都会势要拿下。原因有三点:

  第一,价值所在。港灯在这次危机中,利润会比较稳定,而到了1984年的利润突破8亿,1985年突破10亿,简直就是现金奶牛;而且,港灯还有1个大型屋邨——鸭脷洲电厂旧址,这可是近万个住宅单元的大型屋邨;最后,港灯未来可以朝着能源方向发展,潜力无限。

  第二,机不可失。如果错过这次机会,被置地拿下的话,那么两三年后,就有强力的竞争——和记黄埔便会拥有大量的现金流,事情就会变得更复杂。

  第三,泰富不缺钱。就算这个时候多花一点,泰富集团可以从‘今年的黄金’、‘明年的美元’、‘抄底地产’、‘投资美股’等上面大赚特赚,不会令公司陷入资金短缺的麻烦。

  “嗯,两三天没有竞争者发起反收购,出售股票的人便会蜂拥而至。”林正杰说道。

  袁天凡自信的说道:“老板的价格,置地和长实恐怕都出不起,所以我们一定是稳赢。”

  李家成固然厉害,但是自家老板仅高峰套现绝大部分物业,就足以暂时性的胜过一筹。袁天凡也是对于老板的这一次‘资产调整’非常的佩服,果断放弃地产,将投资方向转移到公共事业上面。

  “赢是稳赢,就看有人让不让我们轻松的赢了。对了,港灯那边的管理层表现如何?”林正杰询问道。

  港灯的管理层,一直相当于职业经理人团队。

  而泰富集团只是收购34.5%股权,所以港灯管理层的态度很重要。林正杰可不想和记黄埔那样,李家成需要四五年才真正掌权。

  袁天凡说道:“布鲁加等港灯管理层,只是高级职业经理人,他们对于谁入主港灯,并不会反感,所以老板尽管放心。”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用英国人管理企业,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他们会不会服从我的大方向,否则一切问题不再。”

  袁天凡好奇的问道:“老板,既然您一直认为‘中英谈判’不会顺利,会造成香港经济衰退、地产暴跌,那为什么敢赌香港的未来?”

  他只是一个中产阶级(目前是),不至于想到移民什么的。

  林正杰笑着说道:“有分歧很正常,但最终会谈拢。带英帝国的辉煌不在,九七必定顺利归还。而老人已经提出‘一G两Z’,再加上内地需要香港这个城市,来完成对内地的经济帮助。总之,就是一个周期,正好我们抓住了这个周期。”

  袁天凡点点头,他现在是真佩服林正杰这个老板,说起这些事,颇有信心的指点江山。当然,林正杰对人才的重视,也是他愿意为林正杰家族打工的原因。

  在他看来,林正杰只是比李家成少了实体经营的经验,但这个以后会有的;但林正杰有的天赋,李家成就未必能媲美了——那就是金融领域的实力。

第187章 【收下港灯】

  置地公司在汇丰银行碰壁后,渣打银行也拒绝了贷款,最近的‘债王置地’舆论影响很大,再加上这次收购需要的资金是30亿港币,所以银行家们知道这里面的风险。

  可以说,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精明的银行家。

  回到置地的办公室,纽壁坚当机立断的说道:“鲍富达,马上安排将我们手中的5.6%港灯股权,卖给泰富集团,动作要快!”

  一旦市场得知置地被银行家们拒绝,那些持有港灯股票的散户,便会蜂拥而至去登记出售。而泰富集团只需要24%普通股股权,所以势必很快收购完毕。

  鲍富达虽然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毕竟置地手中的现金流也就几亿港币,全靠银行贷款在支持。

  “好,我马上去安排!”

  纽壁坚倒是想得开,说道:“现在出售,至少也能赚1个亿,不算吃亏。再说,泰富集团手中现金流充足,确实很难战胜。”

  今天,汇丰银行大班沈弼说——泰富集团的现金流拥有30~40亿港币时(实际是50亿,美股也算),纽壁坚被吓了一跳。

  不靠银行,便有如此实力,置地还真难反收购成功。

  礼拜五,下午两点。

  获多利财务公司宣布:泰富集团已经收购到34.5%香港电灯公司的普通股,并收购到20%的认证故,获得此次收购的胜利。

  消息传出,那些没有卖出的香港电灯公司股民纷纷跺脚,后悔犹豫不决,导致错失机会。

  “后悔啊!哪晓得置地、长实、佳宁三家大型财团,一个放P的都没有。”

  “你没有听说吧,置地和佳宁地产现在陷入‘债务危机’,而长实刚刚收购和记黄埔不久,和记黄埔也才恢复没有几年时间,试问——谁能匹敌在地产高峰疯狂套现的泰富集团?”

  “有道理呢,据说泰富集团在高峰时套现地产项目达到30亿港币,旗下三家子公司也纷纷套现,林正杰还真是眼光独到。”

  “所以说,前面香港电话公司收购战时,是泰富集团放过置地一马。”

  “那倒未必,香港电话收购战时,置地还没有麻烦缠身呢!”

  “也是”

  外面的舆论纷纷扰扰,林正杰在泰富集团听闻获得胜利的消息后,也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陷入欢喜当中。

  在诸多的资产中,林正杰目前最看重的便是‘香港电灯公司’。

  香港电灯公司,在香港:

  一、占据一半的电力供应,拥有稳定的收益;旗下拥有丰厚的土地储备,包括:鸭脷洲的大型屋邨地皮(可建8000~10000个住宅单元)。

  二、香港电灯公司还拥有丰泽电器、嘉云等9家全资属公司,及国际城市等5家联营公司,业务包括地产、工程、工业、贸易、零售、保险等多方面。其中丰泽电器,是香港最大的电器零售商。其中投资的地产业务,包括城市花园酒店、城市花园大型屋邨等,其地产领域实力不俗。

  而香港电灯公司,以后更是可以朝海外扩张的优质企业,可在海外和内地投资发电厂、在海外接电力工程,亦可以作为收购能源企业.总之,港灯虽然不及和记黄埔,但也是一家不可多得的优质资产。

  “老板”

  陈伟忠、袁天凡两人联袂来到办公室。

  “坐,我们谈谈下周开始需要布置的工作。”

  “好的”

  随后,三人坐在会议桌上。

  没有叫何方塘,是因为这个会议和他无关;就好比没有叫其他高层一样,因为这不是集团会议。

  林正杰主持会议:“下周,我们有两个重点工作需要做:第一,是进入港灯的董事会,按例我会当选董事局主席,天凡你再担任董事。”

  陈伟忠已经担任中巴、九巴、淘化大同的董事,而且还要抓泰富集团的全面工作,所以这次让袁天凡进入港灯的董事会。其次,袁天凡擅长财务安排、资产调整等工作,正适合以后的港灯,实际上他也兼任淘化大同的董事。

  “是,老板!”

  第一条,陈伟忠和袁天凡都没有异议。

  随后,林正杰继续说道:“第二,便是泰富集团还剩下20亿港币的资金,需要兑换3亿美金,存入银行美元账户;剩下的2亿港币,作为现金流。”

  陈伟忠和袁天凡都知道,老板不仅仅是看好美元升值,而且还在赌港币贬值,这个不是相对的,而是各自背向的。届时,之间的汇率差就会变大不少。

  袁天凡思考一番后,说道:“老板,如果考虑到美元升值,而港币又因为政治原因动荡的话,汇率是有希望上7的。就是不知道时间是一年,还是两年。需不需要,再投资一些去美国?”

  言下之意,如果是20%的汇率差,但贷款期限又是两年的话,实际上没有什么搞头。既然老板你看好美元,以及美国的股市,不妨可以再追加一点资金。

  可惜他不知道,维港投资在美国投资的是3亿美金,所以林正杰不会全到美国去投资。

  林正杰说道:“不需要!我们只需要在汇率上保证货币不变质,利息能赚回来,最终的目的是要抄底地产的。所以,30亿港币的贷款,泰富集团完全可以承受得起。一旦我们抄底地产成功,那么银行家又岂会担心资金收不回,自然也不会催我们还钱了。而如果投资美国太多,我担心资金安全,其次到时候撤回香港抄底地产,也需要时间。”

  就好比置地现在的心理一样,就是拖着,万一地产回暖,那他们的债务就不是问题。

  当然两家肯定不同,泰富集团的是美金,不会贬值;置地的是物业,要疯狂贬值,连同货币贬值一起,差距不知道多少呢!

  袁天凡点点头,说道:“老板分析得很有道理!”

  当然,前提是老板的分析,是未来的走势。否则,效果大打折扣。

  4月3日,星期六。

  全港的媒体都在报道——泰富集团收购香港电灯公司,又一个英资公司落入华资之手。

  《星岛日报》:这是继‘李家成收购和记黄埔’、‘包玉刚收购九龙仓’之后的华资又一场大胜,林正杰也成为与包宇刚、李家成齐名的顶级财团首脑。

  《工商日报》:泰富集团事先抛售大量的商业地产,获得资金30亿港币以上;且没有在地产高峰时,贸然进入发展地产。而是在香港股市回落的时候,全力收购香港电灯公司。这种投资上的调整,显示出林正杰有着极其高超的判断力和眼光。

  《信报财经新闻》:如果说:九龙仓一役,是剑拔弩张、重锤出击、硝烟弥漫;和记黄埔一役,是和风细雨,兵不血刃。那么,港灯一役,便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泰富集团在地产高峰时的套现;地利:香港经济出现调整,股市回调;人和:置地和佳宁麻烦缠身,长实系还在消化。故,若论收购的难度,理应‘港灯一役’最难,林正杰没有包宇刚的财力,亦没有李家成多年来积攒的人脉关系,有的是对机会的把握。

  媒体的报道,将林正杰的地位捧上神坛。

  毕竟现在各家公司都是自身难保、小心翼翼的时候,泰富集团居然在没有银行提供贷款的情况下,成功将港灯拿下。

  长实集团。

  李家成看完报纸,脸色不喜的放下报纸。

  “不想脚踏实地逐步经营,靠着炒卖资产发达,更是从事狙击的人,居然也和我、包船王相提并论。我们踏踏实实经营了三十年才取得如此成就,林正杰靠着炒卖资产仅花费四五年时间,这个世界总是有人想一下子获利。”

  他突然间感觉,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贬低,因而有感而发。

  一开始,他觉得林正杰这种靠炒卖资产的人,总会栽跟头,但没有想到置地、佳宁等公司已经处于风险,反倒是泰富集团看准形势,进一步做大。

  如今,林正杰收购港灯成功,在李家成看来——林正杰依旧有诸多问题,比如从事狙击的风格、没有踏踏实实经营的作风等等。

  所以李家成,依旧看不上林正杰,当然他内心的嫉妒,是瞒不过自己的。

  叶绍良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他是泰富集团的董事,传媒领域的负责人。而传媒目前是泰富集团唯一经营的‘实质经营类业务’,即不算投资类的业务。

  毕竟,淘化大同、中巴、九巴、港灯都是上市企业,不算泰富集团的直接业务;而泰富集团的地产项目,仅剩下一个还在施工的‘泰富·洲际海景酒店’。

  这样一来,叶绍良可谓是泰富集团的实权派,对出版、电影、电视业务拥有话语权。当然,叶绍良还是主要管理出版业务,电影和电视则由专业的经理人,他只需要参与就行。

  “老板,周梁淑怡上个礼拜一正式上任丽的电视台的行政总裁,您有什么指示?”叶绍良询问道。

  林正杰亲自邀请的周梁淑怡,原本周梁淑怡已经进入政界,听闻林正杰的邀请,她直接辞去所有职务,专心投入电视界,毕竟这是个人真正的爱好。

  “下个礼拜一,我和伱亲自迎接她上任吧!”

  “好的。”

  在叶绍良看来,丽的电视台的画风转变太快,前一年还在控制成本,现在就换上一个会花钱的行政总裁。

  林正杰接着说道:“关于丽的电视台,我也有不少事情交代给你,然后你去和周梁淑怡沟通。”

  叶绍良顿时精神起来,这一年来,老板基本没有参与亚视的工作,只是让自己留住一些人。而他又知道,老板绝对是一个‘全能’的人,比如说,老板去年交给自己一本漫画大纲稿子,主题是‘龙珠’,这个漫画已经成为现代出版社的重点创作对象。

  “老板请说!”

  林正杰说道:“第一,丽的电视台马上更名‘亚洲电视台’,这是我们去年就准备做的事情,现在才做,也是因为各种原因。”

  叶绍良点点头,原因当然是不想让其他股东觉得,丽的电视台还有希望。

  林正杰接着说道:“第二,在内容制作上,我暂时有五个方案:1、成立艺人培训班,对标无线的艺人培训班;2、精心筹备亚洲小姐的选拔,要比无线的港姐选拔更有气势;3、拍摄神话剧、正剧,这个可以一步步来,我这里正好有部戏,叫做《观世音》;4、拿出一个能打的节目(综艺),我这里也有一个想法,叫做《奖门人》;5、加强歌星上的实力,策划一个选秀节目《香港好声音》,再打造一个对标无线去年播出的《劲歌金曲》的音乐节目——《人气歌谣》。”

  叶绍良一边听,一边在记录,内心还一边活动着——谁说老板收购丽的电视台,是外行人要失败,若不是有其他股东,丽的电视台应该已经开始崛起了。

  最后,林正杰将一沓资料递给叶绍良,说道:“这些一些节目的创意,晚点你一点点拿出去,供团队参考。至于哪里来的,你自己想办法。”

  言下之意,我只找你,如果泄露,你叶绍良就有麻烦了。

  叶绍良当然知道,老板是想低调,连忙说道:“嗯,这个我明白。”

  本来想夸老板的,他立马收回,毕竟老板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对电视也很有研究。

  他当然明白为什么?

  毕竟老板炒卖一笔资产,都够无线电视台一两年的利润,甚至三四年的利润。这些小事,都不值一提。

  不过,整个传媒业务,是泰富集团的‘文化产业’,当然是要全面发展的。

  林正杰说道:“这些你和周梁淑怡沟通,其它的改变,则由周梁淑怡自主决定,你不用过多干涉。”

  叶绍良马上说道:“这个我明白,毕竟我也不是专业的电视人。就是周梁淑怡很会花钱,目前现代出版那边年盈利应该能突破3000万,主要是漫画盈利增长很快;而万达影业那边,年盈利应该有5000万。”

  言下之意,确定要大力支持周梁淑怡?

  林正杰马上说道:“资金不是问题,泰富集团的资金非常充裕,我只希望看到亚洲电视台的改变。”

  叶绍良说道:“好的,我明白了!”

  说实话,林正杰从来没有看重过电视、电影、出版的利润,毕竟他炒一幢楼,赚的钱就够这些产业赚几年。

  他真正看重的是这些产业带来的影响力,以及为林正杰带来的一些方便。

  赚钱和搞女人,已经成为林正杰的两个乐趣,他才不会做李家成那种苛刻自己的人。

  林正杰是可以躺着赚钱的,所以赚钱已经更轻松。

  所以他给自己的座右铭是:没有女人,我的一生便没有意义!